前段時間,全國帶玻璃元素的A級景區出現多起安全事故,多地玻璃類景區被關停。但是作為玻璃元素的創始地,張家界天門山、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卻不受影響,不禁讓人嘖嘖稱奇!
一、天門山玻璃棧道
玻璃棧道是張家界天門山景區開創,是棧道類景區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大旅遊景點。張家界天門山玻璃棧道,可以與舉世聞名的美國大峽谷玻璃走廊「天空之路」媲美,行走;欄杆也是採用雙層鋼化玻璃和不鏽鋼骨架做成,每塊玻璃肯承受1000千克。
二、大峽谷玻璃橋
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別名雲天渡玻璃橋,是繼棧道元素之後,又一開創性玻璃景點。雲天渡玻璃橋面共有99塊玻璃,設計荷載800人。
那同樣都是玻璃類景區,為什麼最先開創的景區會安全運營,成為一股清流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因素:
1、張家界天門山景區和張家界大峽谷景區都是運營數十年的老景區,玻璃棧道和玻璃橋都是在景區運營成熟之後的再開拓的小景點。景區管理人員管理經驗豐富。比如在旺季的時候,玻璃橋就限制了全天接待量不能高於8000人,超過8000人就不再賣票。景區的經營者能不為利益所動,把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期間。
2、這兩個景區都採取了分時段預約門票的辦法。天門山景區的門票是每天分小時段預約門票。不在時間段內的客人是不能檢票入園的。這種精細化管理的方式,極大程度控制了景區的客流量峰值。確保不出現意外情況。
3、兩個景區在張家界出現雷暴、強風、冰凍等惡劣天氣都會關閉玻璃棧道和玻璃橋的遊覽,避免出現安全事故。以前很多客人甚至包括導遊都不理解,覺得小題大做,但是現在來看,只能讓人佩服管理者的責任感強。
其實天門山和大峽谷兩個景區對安全生產的責任意識這麼強,也要感謝張家界旅外委等相關職能部門。在景區的經營過程中,也曾發現過安全隱患甚至小的安全事故,但是在職能部門的監管和督促下,景區加強了安全生產的管理,上面說的景區限量賣票、景區客流量的精細化管控都是在職能部門的幫助下慢慢成熟的。作為張家界旅遊從業者,要感謝行政主管部門和景區為發展張家界旅遊做的貢獻。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平時不覺得安全生產有多重要,出事了才知道後悔。多少企業經營得紅紅火火,結果被一個安全生產事故打垮。我想張家界景區對落實安全生產的態度是每個行業都應該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