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瓜果品類繁多,營養豐富,是人們生活中常見的必需品,也是花鳥畫中的一個重要品類,在傳統中國畫裡,蔬果畫屬於小品,人們崇尚平淡之中的新奇,而蔬果恰好於平淡之中透露出無華的樸實之美,成了畫家們藉以寄情抒懷的題材,賦予了多種寓意。
本教程節錄自天津楊柳青畫社《彩墨蔬果》,王勇慶繪,僅摘錄部分內容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
作者介紹:王勇慶,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天津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其作品注重寫生,畫風灑脫淳樸,用筆、用墨頗具元人風韻。
葫蘆畫法
畫葫蘆時筆中先調藤黃,筆尖再蘸赭石和少量的墨,這樣畫出的色彩穩重。很肯定地畫出葫蘆上半部分,然後筆尖和筆肚全壓下去畫下半部分的「大肚子」,一氣完成的葫蘆才會既有色彩變化,又有用筆的變化。同時注意留白,以表現葫蘆的體積感。趁溼點幾筆淡墨。
畫藤葉的用筆要像寫書法一樣,有頓挫轉折變化,筆斷意連。
絲瓜畫法
絲瓜因季節不同,顏色會有所變化,畫時應根據畫面的情境在用色上有相應的調整,形狀不宜太直,勾紋理要趁溼完成。
白菜畫法
淡墨、幹筆勾菜幫的形,用筆要連貫。然後筆蘸重墨,筆尖蘸濃墨畫菜葉,一氣完成。筆中的水和墨直到用完再添加,這樣方可產生自然的筆墨變化。
重墨點菜根,下筆要肯定,趁溼勾出根須。最後用淡赭墨渲染菜葉,簡單勾皴菜幫。
雙勾石榴畫法
用雙勾方法畫石榴,同樣講究用墨、用筆的變化,要有飛白,有老辣蒼勁之感,用筆要方中求圓。
沒骨石榴畫法
畫沒骨石榴要注意色墨結合,自然點畫,方能體現筆墨的變化。中國紅調入白粉點石榴籽,不用調得很均勻,畫時水分大些,有溼潤感。
荔枝畫法
先調朱磦,後筆尖蘸曙紅,點出荔枝的外形。石綠點果蒂,用曙紅加墨,幹筆點出荔枝果皮的肌理效果。
荔枝果實較小,畫時常常以組為單位,三五粒或七八粒為一組,這時就要注意前後、疏密的變化。
桃子畫法
畫桃可以脫離生活中的桃的概念,畫得誇張一些,筆中水分要足,先蘸藤黃,筆尖再蘸曙紅,色要濃,注意桃形。
趁溼點斑點,以豐富桃的變化,添加上桃葉。
範畫《菜根飄香》畫法步驟
步驟一:中墨畫出主要的白菜形狀,畫葉子的部分,趁墨色半乾時,重墨勾葉筋,用筆肯定而連貫,以刻畫葉子的形。用濃墨畫菜根,用筆要利落。
步驟二:淡墨畫次要的白菜並添加赭色柳葉。
步驟三:曙紅加胭脂畫蘿蔔和辣椒,用汁綠畫蘿蔔葉。中國紅少調入花青,幹筆補充蘿蔔的細節,勾出根須及葉筋。添加蘑菇,先用墨勾形,然後用赭墨填色。
步驟四:畫紡織娘以增加畫面趣味,用淡赭石和淡綠色渲染白菜,刻畫細節,收拾整理。最後題款、鈐印。
若喜歡,請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