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醫明妃傳歷史上孫太后結局如何 孫太后歷史原型

2020-12-17 安趣網

  女醫明妃傳歷史上孫太后結局如何?電視劇播出已經接近尾聲,劇友們對於電視劇中的主角人物結局一定都很好奇吧,那麼對於一直將皇權掌控手中的孫太后又會有怎樣的下場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女醫明妃傳歷史中孫太后的相關介紹。

  女醫明妃傳手遊下載:進入下載

  女醫明妃傳歷史上孫太后結局如何?孫太后歷史原型

  孫太后是明朝第一代來自民間的后妃和第一位取皇后而代之的貴妃。她一改明初皇后賢德輔政的傳統,支持皇帝縱情聲色。英宗被俘後,她阻止代宗繼位,將親孫子立為太子,埋下代宗朝廢立太子、君臣離心的禍根。代宗病重,她暗助「奪門」讓英宗復闢,堪稱明朝宮鬥第一人。

  孫氏是明朝第四代皇帝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位皇后,第五代皇帝朱祁鎮的母親,不僅是明朝第一代來自民間而不是達官顯貴家的后妃,而且是第一位廢除皇后取而代之的貴妃,堪稱明朝宮鬥第一人。孫皇后一改馬皇后、徐皇后、張皇后賢德輔政的傳統,是明朝第一個支持皇帝享樂而不是勤政的皇后,是明朝皇室從積極進取到縱情聲色的幕後推手,也使得自己的丈夫宣宗成為明朝第一個沒有活過40歲的皇帝。此後,8代11任皇帝很少有活過40歲,客觀上造成了明朝長期幼主繼位、倚仗宦官的問題,而她的兒子明英宗朱祁鎮過度寵幸太監王振則被認為是明朝宦官當權的開始。

  當上了皇太后,孫氏仍然活躍在宮廷鬥爭的第一線,在「親兒子」明英宗喪師辱國、兵敗被俘之後,孫太后全力阻止明代宗朱祁鈺繼位,率先將親孫子扶上太子的寶座,為代宗朝廢立太子、君臣離心埋下了禍根。明代宗病重期間,孫太后積極參與「奪門」政變,實現英宗復闢,隨後堅持要求殺害于謙、王文等國家功臣,弄得朝政烏煙瘴氣。

  明朝第一代民間后妃

  明朝建立以來,第一代皇帝朱元璋的馬皇后是其起義領路人、郭子興的義女,結婚時地位遠高於朱元璋,馬皇后去世後執掌內廷的郭寧妃出身於地方豪族,兩個兄弟都追隨朱元璋奪取天下封侯拜將。朱元璋給他的兒子們在開國功臣和達官顯貴中選定了后妃,第二代,懿文太子朱標的太子妃是鄂國公常遇春的女兒、繼妃是禮部尚書呂本的女兒(建文帝的母親),燕王即明成祖朱棣的皇后是魏國公徐達的女兒(明仁宗的母親)。第三代,明仁宗的皇后是指揮使彭城伯張麟的女兒(明宣宗的母親),貴妃是河間王張玉的孫女、英國公張輔的女兒。而到了第四代,明宣宗選妃時,朱家宗藩遍地、天下已穩,不再需要聯姻權貴,反而需要抑制外戚奪權,因此一改慣例,不再選取達官顯貴的女兒,而是從民間選取,也就給了孫氏走上歷史舞臺的機會。

  孫氏是山東鄒平人,父親是河南永城縣負責文書和行政事務的主簿,官級正九品。作為大明朝的基層幹部,孫主簿人情練達,與本地達官顯貴關係密切,特別是與皇親國戚、永城縣第一大戶、彭城伯張家關係極好。

  當時,張家的女兒嫁給了明成祖朱棣的太子、後來的明仁宗,彭城伯張家權勢燻天;而為了鞏固自家地位,彭城伯夫人發現孫主簿的女兒長得非常漂亮、人又精明,就借著看女兒的機會把她帶入宮中,推薦給明成祖的徐皇后。徐皇后一見覺得不錯,就把孫氏留在了宮中,交由太子妃張氏撫養,與皇太孫、後來的明宣宗一起長大。明永樂十五年,明成祖冊封胡氏為皇太孫妃、孫氏為皇太子嬪。8年以後,明宣宗繼位,冊封胡氏為皇后,孫氏為皇貴妃。

  明朝第一個奪位貴妃

  開國初年,明朝的前幾代皇帝都醉心於功業,對後宮約束十分嚴格。一方面皇后賢良,以輔助丈夫為主,另一方面皇后家族勢力強大,地位穩固。但是,從明宣宗這一代開始,皇帝進取心下降,痴迷於遊樂,皇后來自民間,家族勢力不強,後宮氛圍出現變化,為宮鬥戲份留下了充足的空間。

  這時候的皇后胡氏,還以明初幾位皇后為榜樣,一心輔助丈夫,時時規勸沉溺於玩樂的皇帝,漸漸被宣宗疏遠。孫貴妃仗著漂亮乖巧,一味迎合宣宗的愛好,同時十分善於處理婆媳關係,仗著與宣宗母親家的密切往來,走婆婆路線,借著張太后的力量與皇后胡氏明爭暗鬥。按照明朝的規定,皇后既有金冊,又有金寶,也就是既有皇后冊封文件,又有專用印章;但是皇貴妃只有金冊,沒有金寶,也就是發「懿旨」都沒辦法正式用印。孫氏用盡心機,終於讓宣宗破例授予她金寶,從此皇貴妃也有可能擁有金寶,成為後世寵妃紛紛效仿的國朝先例。

  與皇后分庭抗禮的孫貴妃仍不滿足,趁著皇后體弱多病,未有子嗣,打算以此為藉口取而代之。令人震驚的是,孫貴妃自己也沒有生出一男半女,卻偷偷將一個宮女生下的皇子據為己有,也就是後來的明英宗。要說,皇子來歷這種事是封建王朝頭等重要的大事,需要多方取證,留有明確文件,遠不像後世小說中猜測的那麼容易隱瞞。因此,孫貴妃將別人的皇子養為自己的孩子這件事,應該是得到了宣宗和張太后的認可。隨後,宣德三年,宣宗正式廢除胡皇后,改立孫貴妃為皇后,開創了有明一代廢立皇后的先河,也成為後世寵妃孜孜以求的終極目標。

  以上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女醫明妃傳歷史上孫太后結局介紹,關於電視劇更多劇情介紹,玩友們可通過安趣網女醫明妃傳專區進行查看。

相關焦點

  • 《大明風華》中孫若微的歷史原型孫太后,為何同意廢立2位皇帝
    她的歷史原型孫太后,也確實精明能幹。 然而這位精明能幹的孫太后,卻做了兩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1、為了明朝的命運 看了《大明風華》的人都知道,孫若微倍受明宣宗寵愛,而歷史上也確實如此
  • 明英宗朱祁鎮與母親孫太后的關係到底如何:著實複雜
    明英宗朱祁鎮,明仁宗朱高熾的孫子,明宣宗朱瞻基的兒子,是明朝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非常特殊的皇帝。說英宗特殊,是因為他有過兩次做皇帝的經歷,而他又與歷史上那些被控制、扶植的二次為帝的人不同,兩次在位,都自己掌握大權。
  • 為什麼說《大明風華》孫太后厚顏無恥? 一起來看看歷史上的女政治...
    為什麼說《大明風華》孫太后厚顏無恥? 一起來看看歷史上的女政治家孫太后時間:2020-01-30 15:55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說《大明風華》孫太后厚顏無恥?
  • 歷史謎題:明英宗朱祁鎮到底是不是孫太后所生?
    歷史上真實的孫氏,出身普通人家,很小即入宮,深得朱瞻基寵愛,朱瞻基為了她廢棄了胡善祥皇后,而後孫皇后熬成了孫太后,最後在明英宗復位後去世。除了與朱瞻基的愛情,孫氏在歷史中被史學家們談論最多的就是她與明英宗朱祁鎮的親子關係,許多人認為,孫氏極有可能不是朱祁鎮的生母。狸貓換太子?
  • 孫太后為什麼要毒死朱祁鈺的太子?
    孫太后毒死朱祁鈺的太子,這只是影視作品對於歷史的加工再造,並不是真正的歷史。但是歷史上的孫太后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至少能夠太后的女人,一定不能夠小瞧。首先孫太后一定不會是一個小肚雞腸的女人,恰恰相反的是,孫太后擁有著極其寬廣的心胸與憂國憂民的風範。
  • 比起《大明風華》,歷史上孫太后與朱祁鈺的宮鬥和反擊要更加精彩
    歷史上的孫太后面對這種困局,可沒有《大明風華》中表現的那麼果斷、大公無私,作為母親,她的第一反應就是,想盡一切辦法,讓兒子趕緊回來。因此在接到孫太后的金銀財貨之後,瓦剌也先並沒有按照約定放人,他毀約了,其繼續押著明英宗去闖關,直入明朝腹地。
  • 為何孫太后要毒死朱祁鈺的太子?孫太后有偽善的仁慈卻心狠手毒?
    歷史上朱祁鈺的皇后是姓汪,為人低調、賢惠,只有2個女兒。太子朱見濟的母親是杭氏。在朱祁鈺要廢掉哥哥的兒子朱見深太子位的時候,皇后汪氏認為不妥,極力勸阻。奪門之變英宗復闢後,代宗也蹊蹺死去,野史上更是說是英宗致使宦官勒死躺在病榻中的代宗。
  • 女醫明妃傳靜慈師太真實身份是什麼 結局如何?
    女醫明妃傳手遊下載:進入下載  其實靜慈師太是明宣宗朱瞻基元配皇后,早年因為賢名選為皇太孫妃,在明宣宗即位之後封為皇后,在宣德三年春,被宣宗廢除皇后位,遣至永慶庵出家為尼。  在明英宗朱祁鎮繼位之後,在天順七年閏七月恢復皇后位份,上尊諡曰「恭讓誠順康穆靜慈章皇后」。所以說靜慈師太是明宣宗的第一任皇后,也是朱祁鎮、朱祁鈺兩兄弟的嫡母,關係自然非同一般。
  • 大明不和親、不納貢,為何《大明風華》中孫太后用重金贖買朱祁鎮
    孝恭孫皇后在歷史上的戲份其實並不多,雖然歷經六朝五帝,但《明史》中關於她的記載只有不到四百字。然而,由於孫皇后是電視劇《大明風華》中的女主,她的戲份實際上人為增加了不少,而關於其用重金贖回朱祁鎮這件事便是如此。
  • 大明風華中那個霸氣喊出「退出長城,保爾全屍」的孫太后,史上是否...
    透過歷史的瞳孔可以看到歷史長河波瀾壯闊,同時也蘊含著哲理,讓我們一起推開歷史的大門,感受古人的智慧吧 熱映的《大明風華》相信不少朋友都看過,那個由湯唯飾演的孫太后,霸氣喊出「退出長城,保爾全屍」,在北京保衛戰中,英姿颯爽、戎裝跨馬,大喊「明軍威武」,委于謙大任,並最終擊退瓦剌。
  • 明朝衰敗孫太后要負責嗎?她支持兒子朱祁鎮復位?朱祁鈺太善良了
    孫太后認為,只要任用好賢臣,當皇帝只是個享福的活。她不是什麼聖人,不可能說為了大明的未來,公然把皇位傳給其他人。自己的兒子登基不僅可以讓兒子享受一輩子的榮華富貴,就連自己也能夠獲得下半生的幸福生活,她為什麼不去選擇呢?再說了,當時兩位皇子一個9歲一個8歲,誰知道他們長大以後,到底哪一個能夠成為人才呢?這是未知之數。既然都是賭博,為什麼不賭自己能贏呢?
  • 孫太后與朱祁鎮這一對母子,對待朱祁鈺,是不是很不厚道
    孫太后和朱祁鎮這一對母子,在歷史上是很遭詬病的。之所以說他們很遭詬病,是因為他們對朱祁鈺顯得很不厚道。當年孫太后還是孫妃的時候,因為生了朱祁鎮,朱祁鎮的爹朱瞻基在孫妃的慫恿了,廢了雖然有品德但是不生孩子的胡皇后,把孫妃立為皇后。
  • 對明英宗與孫太后這對母子,為何會有人評價厚顏無恥呢?
    前不久的古裝電視劇《大明風華》,就為我們展示了明朝的孫太后和朱祁鎮這對母子的經歷,當然電視劇始終還是電視劇,它並非完全的是真實的史實,它是在史實的基礎上添油加醋,經過藝術處理過後再展現給觀眾的,雖然有些不尊重歷史,但也掀起了一股探索明朝歷史的風氣。
  • 表面上石、徐、曹主導,實際孫太后才是主謀!
    但是另一邊瓦剌的追兵也不是鬧著玩的,騎兵本就迅疾,加上明軍撤退緩慢,最終被追上。由於應對不當,明軍大敗,明英宗也因此被俘。京師群臣聞訊大驚,但還是那句話,國不可一日無君,於是于謙等人就建議孫太后趕緊立新君來穩定當前局勢。這樣,名義上正在建國的朱祁鈺就被立為了新皇帝,被瓦剌俘虜的明英宗則成了太上皇。
  • 歷史上真實的「李未央」原型:文韜武略兼備的北魏馮太后
    近期,唐嫣主演的《錦繡未央》一劇很是熱播,劇中的李未央經過千辛萬苦終於修成正果,一躍成為大魏的皇太后,位極人臣,其實,歷史上並沒有李未央這個人,而李未央的歷史原型是南北朝時期北魏的文明太后馮氏,馮氏出身漢族,最後卻在一個鮮卑人建立的國家中把持朝政長達25年,殺伐果決,是一個非常強勢的狠角色,和歷史上的呂后、武則天有一拼。
  • 大明孫太后:助英宗成功發動奪門之變,也間接導致大明忠臣落幕
    就像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太后呂雉,還有直接改元建國的武則天,以及北宋"有呂武之才,而無呂武之惡"的劉太后。在明朝也有這麼一位孫太后——大明孝恭皇后孫氏,她的一生雖無法與前三者相比,不過也堪稱傳奇。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大明風華》就是以她是事跡為原型改編的。
  • 孫太后搶胡善祥的皇后之位,朱祁鎮搶了朱祁鈺的皇帝,果然是母子
    孫太后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也是明英宗朱祁鎮的生母。在《大明風華》當中,她的名字被稱為孫若微,感覺演得跟抗日神劇沒什麼差別。 孫太后和兒子朱祁鎮,這兩位都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 心機深沉小三上位,也是有功於國的輔政太后,跌宕人生孫皇后
    但是電視劇畢竟是演繹,歷史上的孫皇后可沒有這樣的好評,史書幾乎是以刻薄的文筆對她盡以描述,就差直白地說她心計狠毒,挑撥帝後關係,小三上位了。但是也不能磨滅她輔弼幼帝,穩固朝綱的功勞。孫皇后一生罵也是她,贊也是她,這就是宣宗孫皇后的跌宕人生。
  • 孫太后將郕王扶上帝位,為何後來不要求朱祁鈺,還政於朱祁鎮
    畢竟當初是孫太后將郕王扶上帝位的。 二、孫太后不夠威望 明宣宗遺詔中寫道:「凡國家重務,皆上白皇太后、皇后,然後施行。」
  • 她是羋月的原型,人稱羋八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太后
    她是羋月的原型,人稱羋八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太后說起電視劇裡的羋月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那樣一個有著傳奇故事的尊貴女性,她聰明貌美洞察人心,鮮明的人物個性和智慧想必都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期間裡秦王,這個國家最尊貴的王也就是嬴駟傾慕喜歡上了自己妻子的妹妹也就是羋月,男人或許才是禍患,帝王的喜歡也是最毒的毒藥可以讓一切穩固的關係劈裂,最終的結果是姐姐和妹妹反目,因為一個男人。在秦王這個最有權力的男人駕崩後,作為姐姐的羋姝或許是害怕權利的分離和妹妹的心機,她作出了最好的決定將貶斥自己的妹妹羋月到極其遙遠的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