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菲律賓研究所在本國附近海域進行環境監測中發現,西北菲律賓海放射性物質濃度異常,他們從珊瑚蟲的身體裡分離出了超常濃度的碘129。這種發射同位素的半衰期很短,只有8天,意思就是說8天後該地區的碘129自己就會消解一半。考慮到真正的核洩漏或者核試驗所產生的放射性物質半衰期一般情況下都可長達數十年甚至上百年,因此,這所有的線索都指向了菲律賓附近正潛伏著大量的核潛艇。
值得一提,在菲律賓媒體報導這一消息的同時,特意加上了一句「考慮到中國船隻在西北菲律賓海的活動次數日益增加...」,言下之意,他們覺得是中國的核潛艇汙染了該地區的環境。那麼中國核潛艇的嫌疑是否最大?現在菲媒認定了菲律賓海放射性物質飆升是人為造成,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海洋中的人工放射性元素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核武器試驗,核設施的放射性廢棄投棄以及核動力艦船活動。但是目前包括我國在內的東方鄰國都沒有任何一艘核動力的水面軍艦,核潛艇的數量也是相對較少的。
如此一來,就這樣把一個地區的放射性物質超標歸咎於我國,這絕對不是客觀的。不過菲律賓媒體100%認定是人為造成,並且認為是我軍核潛艇,恐怕是有些揣著明白裝糊塗了。一個顯著的可能性被他們刻意忽視了,那就是菲律賓人不敢提及的美國海軍。中國雖說也有核潛艇,但實際上無論是從數量還是活動強度都是遠不及美國的。
按照美國「核威脅研究所」的數據顯示,中國軍方一共擁有10艘核潛艇。如果考慮到日常維修,保養以及近海訓練等方面的安排,我軍就算把所有值班的核潛艇集中到某一個地區,也沒有幾艘,更沒有多少排放量。相比之下,美軍核潛艇超過70多艘,誰排放的廢水多也就不言而喻了。更何況近年來美軍頻繁在南海地區活動,例如在2020年,光是「裡根」號航母就進入該地區多達4次,因此,該地區出現大批的核潛艇也不足為奇。
核潛艇不僅是美國海軍最鋒利的尖刀,同時也是美軍的先頭兵,憑藉著優異的靜音性能,美軍核潛艇是很難發現的對手。這種裝備不像是航母,它能夠在地區的海域隨時潛伏,而且數量未知,威脅極大。
菲律賓沿海是一個海上航運非常重要的通道,也是相比西太平洋其他海峽更難封鎖的地方,美軍核潛艇既然能夠神出鬼沒,如果大膽猜測的話,可能美軍在該地區部署的核潛艇數量還不少。這麼說來,菲律賓此次曝出放射性物質濃度超標,也變相提醒了我們美軍核潛艇的存在,雖說目前我軍的遠程反艦能力讓美軍恐懼,但不得不說,在反潛領域,我們仍然需要繼續鑽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