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鬼節,中西方人都怕鬼,為何行為差異如此之大?

2020-12-19 騰訊網

心中有浩然氣,自然不用怕任何怪力亂神。不沾染邪性濁氣,自然平安。

原創/醉裡看賤 2020.09

鬼,神秘,恐怖。鬼在人間有種種說法,上到青天,下至黃地,風雨雷電,奇景虛幻,說古論今,處處皆有。鬼這東西,是個神秘而又恐怖的產物。中國的鬼偏向於想像力,西方的偏重於一定的事實根據。中國的黑白無常白骨精之類等等,種類特別多;而西方只有吸血鬼和殭屍。中國的鬼攻擊方法多,上天入地,隱身瞬移附身各種牛叉, 老外的鬼只有物理攻擊,藉助工具,牙齒爪子之類。

中西方因文化差異,自然會造成鬼形態上的差異。其實,中西方人對於鬼都是很害怕的,但因文化差異,其怕鬼造成的行為態度上的差異簡直有天壤之別。

01中國人敬鬼神而遠之,惹不起躲的起!

古人有種說法說「鬼」是逝去的祖先,又有另外的說法說是遷出祭壇的先祖被稱為「鬼」。到後來,有人又把「鬼」解釋為「歸」,說是人死之後回歸天地,魂魄消散天地並不是消失,而是升天或落地。後來因為這樣文化的影響,出現了各種祭祀。我國的農曆七月十五,俗稱中元節,又叫「鬼節」。據說,在這一天,幽冥界的孤魂野鬼都爭先恐後地來人間逍遙,找些好吃好喝。因為大家怕鬼,所以一般認為中元節最好別出門,以免撞鬼,更不能到河邊,免得不慎失足成了水鬼的替身。民間習俗,中元節這天最好少出門,特別是不走夜路,如果外出,千萬不可去河邊、水邊這類的地方。因為怕鬼,中國人在中元節這天,採取的是迴避的態度,孔子也講「敬鬼神而遠之」。02

02西方人與鬼打成一片,怕你就扮成你!

奇怪的是,對於西方的鬼節「萬聖節」,為什麼卻要裝神弄鬼的狂歡和胡鬧呢?西方很多民族也會在萬聖節前夜搞慶典聚會,整個歐洲,人們都把萬聖夜看作盡情玩鬧。美國明尼蘇達州的阿諾卡(Anoka)號稱是「世界萬聖節之都」,每年都舉行大型的巡遊慶祝,這一夜是一年中最「鬧鬼」的一夜。

難道,西方人不怕鬼嗎?不怕鬼傷害他們嗎?其實,西方和中國人一樣也是怕鬼的。據說這萬聖節那天, 故人的亡魂會在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尋生靈,藉此再生,而且這是人在死後能獲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著的人則懼怕死魂來奪生,於是人們就在這一天 ,熄掉爐火、燭光,讓死魂無法找尋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靈嚇走。

看來,中西方人都是怕鬼的,只是因文化差異處理的方式不同罷了。中國人怕鬼,是「敬鬼神而遠之」,怕它,就選擇了迴避;西方人也怕鬼,因為怕,所以他們裝成鬼,裝扮的比鬼還嚇人,從而嚇走鬼魂。同樣是怕,因為思維和文化差異,採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總之,天下人都氣正心丹,心昭日月,鬼就從人的思維中溜走了,只要世上人不去鬧鬼,不鬼鬼祟祟,不心懷鬼胎,不做虧心事,天下人間還有什麼鬼呢!

相關焦點

  • 同樣是鬼節,萬聖節為什麼這麼嗨? 意外
    萬聖節,是西方最重要的一個鬼節,他們過鬼節,跟我們過春節一樣熱鬧。 對比國人自己的鬼節,這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 中國的鬼節西方的鬼節中國鬼節,你不一定會被鬼嚇到。西方鬼節,很有可能會被人嚇死。 中國鬼節,朋友會告訴你:晚上別出門。
  • 「鬼節」前聊聊「怕鬼」這事
    明天便是道教節日中元節,因為中元地官赦罪陰陽兩界,故冥府大開,百鬼夜行,所以民間也常常稱中元節為鬼節。故老相傳,在鬼節這一天,很多小孩子能看見不乾淨的東西,大人們可千萬別不當一回事!這一切其實都源自我們內心深處的一種恐懼心理——怕鬼。在道教信仰中,鬼指人死後的靈魂,為什麼叫鬼呢?古人給出答案:「鬼,歸也」,也就是人死後成鬼(歸),回到生命最初的地方。古人這個解釋聽起來詩情畫意,也很富有哲理,既然鬼就是歸,那我們早晚有一天都要回到這個生命的起初,誰又怕誰呢?
  • 農曆七月十四鬼節,古代人都怕鬼,為何只有他一人不怕
    導讀:很快就要到農曆七月十四了,大家都知道農曆七月十四在民間這天是鬼節,在現代我們不怕鬼因為這個東西是不存在的,可是在古代時候科技落後人們都很怕鬼,而鬼是什麼樣子誰也沒見過。是否真的有鬼,人們也說不清楚,反正怕得厲害。
  • 是崇洋媚外,還是接納差異,中西鬼節的這幾點不同給你答案
    即便如此,中元節在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中的特殊性還是無法掩蓋的。中元節,又被稱作七月半。初來時,也並不被當作鬼節來過。七月是個豐收的大節,人們得了糧食,就懷念起先輩們來。其實並不是只在這時候懷念,但只有這時候懷念得起。家家戶戶把糧食做熟,倒好高粱酒,擺好碗筷。做出盛情邀請的模樣,敞開大門,等待逝去的祖輩歸家吃一口熱食。
  • 萬聖節、中元節 大家見的都是什麼鬼?
    在西方,萬聖節又稱「鬼節」。而在中國,最被人們熟知的「鬼節」之一就是中元節了。雖然都是以鬼為主題的節日,但由於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鬼節」也有各自的不同。資料圖:8月27日是中元節的前一天,在廣西也稱為「鬼節」。當晚,廣西柳州市濱江路、北站路及屏山大道等多條道路兩旁煙燻火燎,不少市民沿街點蠟焚香燒紙錢,以祭祀先人或鬼神。
  • 深夜奇談:人為啥那麼怕鬼?
    清明節也算在中國三大鬼節之一,雖然這個節日一點也不恐怖,可能是因為……有假放,咳咳。但總的來說,對於鬼,大部分人是畏懼的。但是怕鬼的同時,問一句,你信鬼嗎?得到的答案不一定是一個堅定不移的「信!」。怕鬼是一種令人矛盾的情緒,當你正兒八經地想這個問題的時候,想出來的結果可能是:這玩意兒沒什麼可怕的,但很多人就是控制不住在看鬼片的時候拉人壯膽,或者聽到奇怪的聲音陷進無窮的聯想……
  • 這些人專做「鬼」生意 每年三個「鬼節」是高潮
    (王子瑞 攝)差不多兩公裡長街道兩邊的門店,做的都是祭祀品生意,當地人稱「米花」。全國最大的紙花類殯葬用品批發基地就在這裡。這裡是全國聞名的祭祀用品一條街,有人稱「死人街」。因為是用廢舊材料做成的,這些冰箱、彩電和樓房的祭祀品批發價格都很便宜,從一元多錢到幾元錢不等。鬼節,顧名思義,與鬼有關的節日、祭祀鬼的節日。
  • 「中元節」人為什麼會怕鬼?
    由此,民間就開始把這個節日叫做「鬼節」。有信得比較厲害的,在這天晚上,還不允許孩子們上街,怕被鬼捉了去。這世上到底有沒有鬼,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一點,就是很多人都怕鬼,對吧?奇怪的是,這些怕鬼的人裡,有好多根本不相信鬼的存在。嘿,這就有意思了。你怕的是一個你認為不存在的東西,那這怕是從何而來呢?我好像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哲學問題。(笑)我們看電影恐怖片,大家都嚇得要死。裡面的鬼怪各種青面獠牙,血盆大口,呼嘯而來。
  • 國際人文:中西方文化差異究竟有多大?不同哲學造就中西方
    *關注小編,每日精選海外媒體關注焦點,以外國人的視角看中國實際上,中西方之間的文化差異是如此的明顯,以至於許多西方旅客初次來到中國時可能會感到驚訝甚至震驚。同時,文化差異是可以預料的。西方和東方(中國)是世界的兩大對立面,這是造成它們差異的首要原因。歷史發展進程和古代宗教哲學也促成當今的文化差異。西方國家的人們過去常常遷徙移居並企圖攻克其他地區,而中華民族在喜馬拉雅以東這個緊密聯繫的社區內部過著平靜祥和的生活。
  • 鬼都被西方人玩壞了,萬聖節為啥不像中國人鬼節那樣,敬重鬼魂?
    但對待死者問題上,中西又產生了巨大差異,中國對鬼更尊重和敬畏,西方則把鬼節當成過年。 一、鬼的出現 鬼,恩格斯下過定義:在人類發展的早期,人們不知道自己的身體構造,受夢中影響,產生了特定觀念……這就是靈魂不死,鬼(或者說靈魂)就是人死後的生存方式。由此可見,鬼就是一個被構思出來的概念。
  • 生日撞「鬼節」 鬼投胎?有天眼?
    隨著該節日的來臨,許多生日恰逢「鬼節」的網友活躍於各大網絡,其中不少網友發帖討論在「鬼節」大背景下的「生日」該不該過、如何過,甚至一些網友紛紛發帖算命、尋找「同類」、想避開「鬼節」過生日。  生日恰逢「鬼節」 有人驚恐有人淡定  據了解,一些地方也有說法「中元節」(「鬼節」)是在農曆七月十四,每年的「鬼節」,在廣西多個地方人們都會在七月十四隆重用鴨子祭祖,而南方民間也有傳這一天「孤魂野鬼」會到人間來接受奉祭,甚至有傳在「鬼節」出生的人是「鬼投胎」、有可看到「鬼神」的「天眼」,導致近期一些恰逢「鬼節」出生的網民紛紛發網帖算命、尋找「同類」、避開「鬼節」過生日等等。
  • 俗語「最怕端午節水,不怕七月半鬼」啥意思?為何怕端午節水呢
    因為在很多地方,端午節都有泛龍舟這樣的習俗,若是降雨過大就會給大家造成一定的安全危險,所以古人便把自己多年來的經驗總結成一句話流傳給後世的人們。     再來看看後半句「不怕七月半鬼」,其實它主要是為了突出前面半句的,七月半說的就是農曆的七月十五,這一天就是我們傳說中的中元節,古時候,老百姓對人死之後的事情一無所知,所以就有了鬼節這一說。
  • 初中作文素材:中國「鬼節」與西方「萬聖節」的對比
    但也有不少年輕人忽視了「鬼節」這一傳統說法,把中元節當做親朋好友聚會的「團圓節」。從整體來看,西方萬聖節現在主要表現為狂歡,而我國在這個傳統的祭祀日,主要還是表現比較靜穆。 中國鬼節:祭祀祖先,莊重肅穆 在「敬鬼神而遠之」的中國文化中,「鬼」是忌諱,死亡更是一種禁忌。人們還不習慣跟「鬼」開玩笑,更不習慣活人「裝神弄鬼」。
  • 鬼節的鬼都出來幹嘛 中元節說一說關於鬼的傳說
    今天是中元節,也就是傳說中的鬼節,很多網友應該都聽說過鬼節是鬼門大開的日子,傳說這一天鬼魂返回人間,那麼問題來了,他們要幹嘛?   其實這個世界上是沒有鬼的,只不過「鬼」文化的產生和繼承有一定的歷史,因此可以當做一些傳說故事來聽一聽。
  • 周圍蕩 | 黎府鬼節到底都有什麼鬼?
    前幾天TIMES君說要去黎府過鬼節的,去了。今天跟大家分享分享這幾天看到的鬼,壓壓驚。關於黎府鬼節的local講解,請自行回去複習歷史文章:最Local│我要去泰國過鬼節了 就餐區也有很多跳累了的「鬼」,摘下面具放在一旁休息,我們就忍不住借過來拍照。那個面具真的又大又沉。
  • 同樣是大閘蟹,為什麼價格差異如此之大?
    同樣是大閘蟹,為什麼價格差異如此之大?是選名氣大但價格貴的「陽澄湖大閘蟹」,還是選其他價格相對便宜的蟹?針對陳女士反映的問題,筆者對甬城大閘蟹市場進行了調查。&nbsp&nbsp&nbsp&nbsp俗話說:秋風起,蟹腳癢。眼下正是大閘蟹大量上市的季節,無論是在各菜市場和大世界、路林等批發市場,還是超市、飯店,大閘蟹都被推到了醒目的位置。
  • 【父母課堂】萬聖節,給孩子講講中西方的「鬼節」
    西方的萬聖節又被稱為「鬼節」。無論在中國,還是在西方,「鬼節」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萬聖夜即將來臨,不妨給孩子講講中西方的「鬼節」……西方的萬聖節和中國的三大「鬼節」起源一、   西方的萬聖節萬聖夜(HALLOWEEN)為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
  • 「鬼節」談鬼:人死為鬼,鬼死是什麼?
    這些故事對「故鬼小」的規律全然不予理睬,但有一個必須為人所留意的的情節,即這些鬼都是「名鬼」,如同人間的名公名款名士名媛名記名嘴一流。清人歐陽兆熊在《水窗春囈》中曾記一事,雖也是主「故鬼小」之說,卻對此類名鬼開了個例外,湖南湘潭人張燦,自言能見鬼,說:人死越數年,其鬼漸縮小,豪貴有氣魄者則不然。
  • 為什麼隆回人過鬼節要吃鴨子?這些禁忌好多人都曉不得!
    為什麼隆回人喜歡過七月十四? 如此習俗後來便一直延續下來,這就是隆回人七月十四過「鬼節」的由來。 在隆回,鬼節的那天晚上,有些人會買一些紙錢,然後到路邊或者是找一個空曠的地方,在地上畫個圈圈,倒水飯,為死去的先人燒紙錢,以表祭奠(當然這種汙染環境的行為今年已經被禁止了)。
  •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鬼節啦,這19個「鬼」文案請收好!
    每年的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佳節——中元節,也是我們俗稱的鬼節。在這個帶「鬼」字的節日裡,本想各大品牌們只會靜觀其變,不敢拿鬼節做文章,畢竟「鬼」是一個人人懼怕的事物。可偏有一些膽大的品牌方依然在鬼節活躍,他們勇創鬼節文案,下面這19個「鬼」文案請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