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芳村千年花市越發妖嬈(圖)

2020-12-24 搜狐網
廣州芳村千年花市越發妖嬈(圖)

NEWS.SOHU.COM  2003年10月10日14:58  金羊網-羊城晚報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文/本報記者 葉德時 周敏 通訊員 黎志榮 圖/本報記者 陳秋明

  花地流芳氤氳古今 萬豔同輝香襲中外

  金秋麗日,位於芳村區的廣州花卉博覽園內,一組大型的新建築———廣州花卉交易(拍賣)中心,在進入最後的裝飾階段,緊張地迎接下月中旬將在這裡開幕的一次國際性芬芳盛會———「2003中國廣州花卉交易會」。

  電焊機的閃閃弧光,裝修工的忙碌身影,種花人的無限感慨,仿如時空交迭,在向記者訴說著一個個關於廣州的「花」的故事、「花」的歷史、「花」的文化、「花」的產業、「花」的希望……在建設文化大省的交響曲中,芳村花市構成了一節「香氣襲人」的樂章。
圖片:拍賣花王。
  千年搖瓊影名動廣州城

  「廣州為何又稱『花城』?」這個問題恐怕連不少「老廣州」也答不準確。廣州每年春節的花市聞名於世,固然是「花城」的一個註解。其實,「花城」之稱謂,還要遠溯芳村「花地」的歷史。

  在廣州花卉博覽園內,記者被告知,腳下的這片土地,歷史上就是花田,與芳村目前還保留著的8000畝花田一樣,泥土深處,幽幽花香已經積聚了上千年。

  歷來,許多人只知「花地」而不知「芳村」,就是因為歷史上芳村一直以花聞名,以花傳世。關於芳村人一句豪語「這裡是千年花鄉」,記者搜集了幾種說法:一說為南漢時期,芳村已開始種花,距今1000多年;一說為三國吳永安年間,芳村就開始普遍種植花卉,其時羅馬商船還帶來了素馨花和茉莉花,距今已1700年;一位老人,姓曹,建區後的第一任區委書記,退休後把全部精力放在芳村文史研究上,竟然又將芳村種植花卉的歷史推至2200多年前,他遍翻史料,在著名文學家陸賈的《南越行紀》中找到印證。陸賈在文中提到,當時芳村地區已經大量種植花卉,最多的品種是馥鬱芳香的素馨花和茉莉花,婦女們用彩線穿了花心,戴在頭上,做裝飾。
圖片:花團錦簇花博園。
  記者還得知,「花地」其實原來為「花埭」,「埭」者,是用堤壩圍起來的土地。人們為了種花的需要,在珠江白鵝潭邊的灘涂地上,建設圍堤,防止洪水侵襲,「花地」由此演變而來。

  芳村人種花,更愛花,芳村的文化裡怎麼也少不了那股花香。說地名,芳村有「花渡頭(運花碼頭)」、「流花橋」、「花地」;說人物,芳村有賣花女、穿花女,專業的穿花姑娘守在堤岸上,幫買花的客人,用鮮花穿成花燈、花籃、花蝴蝶、花瓔珞。

  芳村有花的風俗:逢年過節,神誕廟會,民間盛行「擺花局」,又叫「鬥花局」。各個園林、花場把自己精心培育的奇花異草統統SHOW出來,供遊人觀賞、評比,優勝者可以獲得燒酒、燒豬之類的獎品。有錢人看中花草,就掏錢買回家去;沒錢的窮人也能觀賞一番,找個樂子。

  芳村有花的園林:明清時代,士紳商賈在這裡建造了大批園林別墅,最著名的有所謂八大名園:紉香、留芳、醉觀、群芳、新長春、餘香、評紅、翠林,其中醉觀園遺址至今尚存。

  芳村有花的詩畫:芳村群芳爭豔,樓閣齊集,文人雅士薈萃於此,或吟詩,或做畫,成立了諸多詩社、畫苑,留下了諸多詩畫佳作。康有為就在花地的康園寫了不少詩作。

  芳村的花不僅傾倒了芳村人,更風靡了整個廣州城。歷史上有個習俗,每年正月初七,也就是人日,一定要到花地賞花。城內的人扶老攜幼,渡江而來,到花氣氤氳、奼紫嫣紅之鄉,盡情遊玩一日。熱鬧的景象不輸於年宵花市。

  兩代種花人 眼界大不同

  芳村的花出名,芳村的種花人更出名。「盆景高手」蘇倫、「盆景大師」陸學明、「園藝特級技工」梁深、「種蘭好手」區焯仔、「種菊能手」羅彬、「扎菊名家」葉志德,可謂名家輩出,數不勝數。

  時代變了,芳村的花卉種植也在變,開始時種花人總是盯著「花卉研究中心」,那裡種什麼,就跟著種什麼;如今種花,花農們盯的是日本、韓國,跟的是世界潮流。從前賣花是挑著擔子到「天光墟」,如今是一車皮一車皮地發往世界各地,賺的是美元,用的是電腦。

  在芳村花卉博覽園的「茂林園」,記者遇到了種花世家餘氏父子。由於從單家獨戶分散經營演變到產業化生產銷售,父子兩代人總會在經營上「鬧點分歧」。父親餘滿本是第三代傳人,兒子阿彪是現在餘家生意的掌舵人。

  1979年開始,餘滿本就開始向香港出口盆栽,還多次參加過國際性的花卉園藝展覽,拿過不少獎。他說:「如今做生意不像我那個時候了。當年,我出口新加坡兩個貨櫃,是我一生中最大的一筆生意了。現在,兒子一年至少出十幾個櫃!」「我的想法和老爸不同,」阿彪挺乾脆,開門見山。阿彪高中畢業,能用外語和外國客商談生意。阿彪認為,社會發展了,人們的審美需求也增加了,花卉生產必須走產業化的道路。如今,茂林園在芳村花卉博覽園設立了門店,還在清遠、花都各地設立了多個生產基地,從事工業化的批量生產。

  面對國際市場,阿彪考慮的是WTO。一方面,擔心市場開放後,荷蘭等國外生產基地的花卉產品大量湧入,另一方面,必須想方設法地對付進口國的貿易壁壘。如今,為了符合進口國的農產品要求,茂林園的一部分出口產品,要把花卉根部的泥土洗乾淨,用藥棉裹起來;還有的必須把培植土全部篩過一遍,再重新種植。

  花城名片因芳村而亮麗

  芳村區委書記潘瀟向記者透露,在「花博園」大沙河以西,一個130多公頃的「花文化生態旅遊區」正在規劃和開發,很快要建成花城標誌性主題公園。園內除凸顯嶺南花文化的特色外,還將引種世界各國的奇花異卉,廣大市民、遊客屆時可徜徉於荷蘭鬱金香、日本櫻花等一個個不同主題特色的風情園區中。

  他說,目前芳村區內擁有的廣州花卉博覽園和嶺南花卉市場,已成為全國六成以上觀葉植物及近三成鮮切花的交易集散地。芳村在造就「花」的商機、財路的同時,還將營建碧水、藍天、綠樹、鮮花的優美生態環境,進一步塑造花城的新形象。

  花,是老廣州的一張珍貴名片,如今,時代又為她注入了新的內容、新的活力。在芳村的背後,是以珠三角為主線的一條近百公裡長的花卉長廊。2萬公頃的種植面積,超30億元的年產值,越來越大的專業化生產規模,已成為廣東省農業的一項前景廣闊的新興產業。同時,來自珠江三角洲和國內的「雲花」(雲南產)、「申花」(上海產)以及馬來西亞、日本、泰國、臺灣、荷蘭、比利時、哥倫比亞等國家和地區的花卉,也都通過廣州這個花卉集散地分流到全國各地。這張名片確實越來越亮麗了。

  在採訪中,還有人向記者表達了一個期盼,就是希望不久的將來,在廣州的白鵝潭畔,又能再現「花艇」的影跡,再見少女們頸項上的花串,甚至「鬥花局」的熱鬧與繁囂。無疑,廣州花產業的新崛起,撩起了人們對花文化更多的追求,而恰恰,後者又是前者最具歷史底蘊的有力承載。

  昔日賣花天光墟 今日好大交易城

  芳村種花口力,賣花也口力,鼎鼎大名的「天光墟」從明代就開始有了。那時候,在芳村花地的觀音廟,黎明之前,花農們就把切花、盆花和穿制好的各種花飾運來出售。各地花販坐著小艇來採購,運到城內販賣。載著鮮花的小艇,一艘接著一艘,像載著滿船香氣四溢的雲霞,划過寬闊的白鵝潭,駛向江北鬧市。

  作為廣州花卉的重要集散地,芳村花市「天光墟」的地址幾經變遷,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逐漸在珠江大橋西側形成。賣花的有芳村花農,也有從南海、順德趕來的,買花的更是各地都有。凌晨兩點多鐘就開市了,天亮時散去。有人說「要知道花卉的價格,到芳村『天光墟』就行了。」

  可如今再提起芳村的花卉交易,就遠不是「天光墟」那麼簡單了。僅花卉博覽園2002年的花卉生產銷售產值就達21.5億元,園區內落戶的300多家花卉生產龍頭企業帶動了全省近8萬多畝的花卉生產規模。

  芳村人還不滿足,他們的眼睛盯的是荷蘭。全世界70%的鮮花來自荷蘭。位於阿姆斯特丹附近的阿斯米爾鮮花拍賣市場每天大約有1400萬朵花以及150萬株植物在此交易,每年成交35兆朵花和37億株植物。芳村人現在要做的,就是把「千年花鄉」打造成「東方阿姆斯特丹」!下月中旬,廣州花卉交易(拍賣)中心就將在這裡實現正式的花卉拍賣交易,「芳村花卉價格」將影響全國的花卉市場。在這個新落成的拍賣中心,每2秒就可以成交一筆交易,預計每年交易額將達20個億。

  屆時,會員識別、產品資料、拍賣信息、成交到結算、配送等過程將全部自動化,不僅可以現場拍賣,還可進行遠程拍賣交易。荷蘭、日本及國內的臺灣、北京、上海、雲南等地的客戶,安坐家中,輕點滑鼠,就能完成拍賣了。

  據介紹,這個新建成的交易(拍賣)中心,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的一個花卉交易(拍賣)中心,規劃佔地33.3公頃,總投資3億元人民幣。

  (金陵/編制)





相關焦點

  • 廣州芳村:全國最大的花卉批發市場
    廣州日報消息:廣州有花城之稱,有一個地方,是花城明珠,有「中國第一花鄉」的美譽,那就是千年花鄉——廣州市荔灣區芳村,也被業內人士稱為「東方阿姆斯特丹」。   有段古   百年天光墟  早在明清時期,芳村地區(現屬荔灣區管轄)的花卉種植已十分興盛,五眼橋村(舊稱:秀水村)的村民有種植花卉的習慣,芳村地區的花市亦應運而生,當時廣州的市民歷來有在家中擺放鮮花的習慣。
  • 芳村花博園 花事越發濃 下月15日迎春花市開鑼
    中國園林網1月5日消息:新年廣州迎春花市「花開十朵」,而芳村花博園內仍將舉辦花卉博覽會,但就不納入全市花市範疇。由於迎春花市2月15日開鑼,剛好緊跟西方情人節,目前已有外地花農到穗探行情。荔灣區的迎春花市設在了荔灣北路,但區內花卉交易的絕對主角還是芳村花博園。
  • 坐水巴逛花市 廣州珠江遊將推迎春花市觀光日遊專線
    廣州珠江遊將推迎春花市觀光日遊專線。大洋網訊 「廣州過年,花城看花」。今年過年,不妨嘗試下珠江遊廣州模式吧,坐水巴,逛花市,享受遊船上的團年飯,珠江上體驗花城魅力。專線可到達三大花市在今年廣州迎春花市期間,為使廣大市民更便捷、更舒適地抵達海珠花市、越秀花市及天河花市,能夠盡情地觀賞珠江一河兩岸的標誌性建築,感受濃鬱的嶺南氣息,廣州公交集團客輪公司計劃開通2018迎春花市觀光日遊專線。據介紹,珠江遊春節花市觀光日遊專線計劃在2月13日至2月15日(年廿八、年廿九、除夕)推出。
  • "水上花市"2月7日重現荔枝灣 擦亮千年花市招牌
    首屆「水上花市」2月7日開鑼  重現鮮花香飄荔枝灣,擦亮千年花市招牌  走過傳統花街,看過水上花市沒有?記者從荔灣區獲悉,2月7日(農曆年廿七)至3月13日,首屆「廣州水上花市」將在荔枝灣盛大上演,屆時既有水上集市、陸上集市,也有年貨集市,讓民眾行花市、逛集市兩全其美。  據文化學者考究史料,荔灣花卉種植歷史最早也許可以追溯至晉朝。即將上演的水上花市,也將進一步擦亮荔灣千年花市的招牌。
  • 廣州芳村:全國最大的花卉批發市場
    廣州日報消息:廣州有花城之稱,有一個地方,是花城明珠,有「中國第一花鄉」的美譽,那就是千年花鄉   有段古   百年天光墟  早在明清時期,芳村地區(現屬荔灣區管轄)的花卉種植已十分興盛,五眼橋村(舊稱:秀水村)的村民有種植花卉的習慣,芳村地區的花市亦應運而生,當時廣州的市民歷來有在家中擺放鮮花的習慣。
  • 廣州花交會主導中國年宵花市(圖)
    周馨攝  本報訊  (記者劉顯仁通訊員王崢、彭淑芳)本月28日至31日,「第二屆中國盆栽花卉交易會」(簡稱廣州花交會)將在荔灣的廣州花卉博覽園舉行。  盆栽花卉是年宵花的主力,廣州盆栽花卉的成交量佔全國市場份額的七成。廣州花交會的舉辦時間恰是中國年宵花市最關鍵時期的交易會,它因此備受關注,有中國年宵花市的晴雨表之稱。
  • 廣州芳村花田燈海 花卉在2017春節期間開放(圖)
    廣州芳村花田燈海 花卉在2017春節期間開放(圖)  時下廣州雖然天氣還比較炎熱,但是日照時間已經比夏天縮短不少。在芳村湛湧的花田,從國慶後陸續開始育苗栽培。  白天,這裡基本上都已經用塑料薄膜覆蓋。而每一到夜幕降臨,一片片花燈就會亮起。
  • 記者探營廣州最早迎春花市,好多「新奇特」
    為了迎合廣州廣大市民和省內外、海內外客商的提前買花的需求,廣州花卉博覽園(下稱花博園)迎春花市已經開鑼,歡迎市民前來逛花街、賞年花、品年味。記者了解到,除了年桔、蝴蝶蘭、水仙花、芍藥、牡丹、月季等傳統品種銷售暢旺,紅果冬青、蟠桃等新品種深受歡迎。而受天氣變化、市場需求變化等因素影響,年宵花價格沒有明顯上漲,相對平穩。
  • 芳村地鐵站,廣州芳村,芳村地鐵出口-廣州本地寶
    A1出口 花地大道北   芳村大道中   廣州機電高級技工學校 A2出口 花地大道中 B1出口 花地大道北   珠江隧道   白鵝潭酒吧街 廣州市信息工程職業學校   廣州市化工中等專業學校 B2出口 陸居路 C出口 花地大道北   芳村大道中   恆荔灣畔 廣州本田芳村銷售服務店   廣東芳村茶葉城 D出口 花地大道北   芳村大道中   黃大仙祠
  • 第四屆廣州花博會暨芳村花市開幕 400多新品亮相
    本報訊 昨天下午,第四屆廣州花卉博覽會暨芳村迎春花市開幕(見下圖,陳國攝)。會上展出的來自1232家年宵花企業的1500萬盆年花中,以蘭花、鳳梨、紅掌、桃花、牡丹、年桔等為主,其中初次與廣州市民見面的花卉新品種就達400多種。大花蕙蘭依然最受市民喜愛。
  • 廣州芳村宣布徵收!住在芳村的人,要發了
    住在芳村的一部分人,要笑了,芳村部分房屋要被政府徵收,最高可獲償 4.2萬/平!看來廣州又有一批富豪誕生了! 土地徵收範圍 近日,廣州荔灣區政府發布了一則《關於徵收國有土地上房屋的決定》。
  • 廣州花市22日迎客!哪家花市牌樓最吸睛?點開搶先看
    記者8日從「廣州過年·花城看花」活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0年,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雲、黃埔的傳統迎春花市將於1月22日開放。此次全市共設11個迎春花市,花市總檔位數為2755個。花市牌樓依然是迎春花市的重頭戲,廣州各區將結合本區特點,最大限度地通過花市牌樓設計展示嶺南文化底蘊和鼠年民俗特色。
  • 廣州最大欺行霸市案開庭 芳村花市「裝卸霸王」過堂
    廣州荔灣區法院昨日開庭審理王達全特大欺行霸市集團案,39名被告共涉9項罪名。該團夥長期盤踞廣州芳村花卉市場,以暴力控制起家,以公司化形式從事違法犯罪活動,成為當地的「裝卸霸王」。這是廣州開展「三打」工作以來偵破涉案人數最多、性質最嚴重、影響最大的欺行霸市案件,庭審預計需持續一周時間。  強收裝卸工和車輛保護費  團夥「首腦」是44歲的重慶人王達全。
  • 廣州花博園花市攻略
    全市持續時間最長的花市開幕了,昨日了解到,廣州花卉博覽園迎春花市正式開幕,花市將持續到21日。記者現場探訪發現,今年年花最為當紅的應屬蝴蝶蘭,不但品種多,而且質量好,街坊可以多加留意。年花價格大多保持平穩甚至略有下降,進口高檔花卉不多,95%的迎春花卉在國內生產。
  • 芳村歷史上最有特色的商業,都與植物有關
    明、清兩代,廣州有兩大花田,一在河南(今海珠區)莊頭,一在花地。廣州的素馨花,主要都是由這兩個地方供應的。古書上說廣東有四市(廣州花市、羅浮山藥市、廉州珠市和東莞香市),其中廣州花市,就是以花地的花田、花市為主。清乾隆年間的《番禺縣誌》上說:「粵中有四市,花市在廣州之南,有花地以賣花為業者數十家,市花於城。」
  • 廣州2019新春花市將推出AI花市
    中新社廣州1月13日電 (王華 周婧琳)廣州花市辦13日公布己亥豬年新春花市活動安排,AI花市(智能花市)華麗登場,成最大看點。  廣州一年四季繁花似錦,「花城」的美譽已有1700多年歷史,迎春花市更是中國獨一無二的民俗景觀。
  • 春節攻略③|11個花市選哪個?2020廣州新春花市這樣逛
    筆者8日從「廣州過年·花城看花」活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0年,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雲、黃埔的傳統迎春花市將於1月22日開放。此次全市共設11個迎春花市,花市總檔位數為2755個。花市牌樓依然是迎春花市的重頭戲,廣州各區將結合本區特點,最大限度地通過花市牌樓設計展示嶺南文化底蘊和鼠年民俗特色。
  • 漫畫家金城小林:花市刻畫廣州浪漫氣質
    愛廣州  歌有味吃有味花有味  廣州過年樣樣有味  小林是出生於湛江的廣州「新客家人」,對嶺南傳統文化一直懷有深厚的感情,對廣州花市更可謂「資深粉」。在他還主要是以攝影師身份遊走花城的時候,他就拍過不少廣州花市的照片,被各路媒體廣泛轉載。  小林也畫過不少花市題材的國畫作品、漫畫作品。
  • 和郭沫若同志〈春節遊廣州花市 〉
    【朱德詩詞】《和郭沫若同志〈春節遊廣州花市 〉》《和郭沫若同志〈春節遊廣州花市 〉》①百花齊放遍城鄉1959年的春節前夕,董必武、 朱德、林伯渠、郭沫若等領導人曾經結伴同遊西湖路花市。郭沫若首先作《在廣州遊花市》 (郭沫若自註:本只四句,後湊成七律)詩:「金桔滿街松滿市,牡丹含豔桂含香。墨蘭簇簇青鋒劍,玫瑰團團白玉堂。爆竹轟鳴聲動地,電臺播送夜增光。遊人手把花成束,迎得春風上面龐。」林伯渠和詩一首《春節看花市》:「邁街相約看花市, 卻倚騎樓似畫廊。束立盆栽成列隊,草株木本鬥芬芳。
  • 肇慶裹蒸粽廣州花市賣(圖)
    吃粽子本是端午節的事情,昨天廣州春節花市甫開張,肇慶裹蒸粽卻出現在廣州天河、海珠兩個花市上,吸引不少廣州買花客,這是記者探訪花市的意外收穫。江先生還說,今年已是第三次將肇慶裹蒸粽拿到廣州花市當花賣。本報記者 李維寧 施用和 攝影報導  (Fish/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