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部分
每到秋季,樹葉由綠變黃、變紅,在生命最後的時刻綻放出最美的光芒,尤其是漫山遍野、層林盡染的楓葉,格外的讓人驚豔。一年四季中,我獨愛秋天的多姿多彩,每逢秋天,總會尋覓一處地方踏秋賞楓。在我國有許多賞楓的地方,最著名的當屬中國四大賞楓勝地:北京香山、南京棲霞山、蘇州天平山、長沙嶽麓山,前兩天與朋友一起去了其中之一的「南京棲霞山」,作為南京的一處4A景區, 自古以來就有「春牛首,秋棲霞」的說法,秋天的棲霞山自然也是一年中最美的時節。
棲霞山 ,古稱攝山,這是一座歷史非常悠久的名山,在南朝時因山中建有「棲霞精舍」而得名,因漫山遍野的楓葉及著名的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棲霞丹楓」著稱。棲霞山遍布「六朝勝跡」,有「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的美譽;棲霞山也是乾隆帝流連忘返之地,六下江南五次就住在了棲霞行宮中,並賦詩讚譽棲霞山為「第一金陵明秀山」,時至今日棲霞山依然景色秀麗,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
每一次來栖霞山似乎都有著一定的變化,今年入口處最大的變化就是這個門匾「棲遊紀」,位於樓霞旁的一家文創店,「棲遊紀」這三個字最先讓人想到的就是「西遊記」。「棲」是多音字,一般而言,南京人和部分外地遊客都是讀xi,其實正確的讀法是qi,但看到「棲遊紀」這三個字,不免讓人對「棲」這個字應該怎麼讀產生疑惑,只能說我國的漢字真的是博大精深。
在棲霞寺入口處與往年相較,也有許多的變化,「秋棲霞」的畫板已經布置好了,吸引了不少遊客前去拍照留念,讓拍照不再單一!在牌樓的另外一側,還可以體驗「棲霞靈」風鈴祈福,動聽悅耳的風鈴聲迴蕩在風景如畫的棲霞山中,註定讓人有一種別樣的旅遊體驗。不得不說,這些體驗都格外的吸引人,不再是單純的賞楓那麼簡單。
棲霞山中景點眾多,在明代時期棲霞山是著名的「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擁有眾多的歷史遺蹟多達80多處,棲霞寺、明鏡湖、千佛巖、舍利塔、碧雲亭、楓嶺、始皇臨江處、桃花澗等都是遊玩棲霞山值得一去的地方,當然最著名的要屬棲霞寺。穿過霞樓走向景區,在兩排高大的梧桐樹之間種植了幾棵楓樹,此時一些楓樹的楓葉已經變得火紅,似乎在向遊人招手示意,棲霞山最美的時節就要來了。我最近四五年基本上每年都會到這裡賞楓,每次給我的感覺都不盡相同,這次的感覺是溫暖的,親切的。
幾乎每次走到「攝山棲霞寺」入口處大門旁,總會拍下幾張照片,這個大門即棲霞山的主入口。棲霞寺是棲霞山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四大名剎之一,始建於南朝時期(489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在南北朝時期與雞鳴寺、定山寺齊名。
穿門而入,可看到一座湖泊為明鏡湖,這也是棲霞山景區的第一景「彩虹明鏡」,湖州建有湖心亭,中間有九曲橋與岸相連,雖然面積不大卻造型精巧。據悉,明鏡湖開鑿於清乾隆年間,當時池中水來自於不遠處的桃花澗。
在明鏡湖畔,可看到一塊方形石塊,石塊之上記載有乾隆御題詩《第一金陵明秀山》,乾隆帝一生去過很多地方,所到之處見風景優美便會賦詩幾首,數百年過去了,原先的景色在現在看來依然非常的美麗。
在棲霞山中古蹟名勝眾多,包含了帝王文華、地質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歷史古蹟80多處,素有「六朝勝跡」之稱,在明代時期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有「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的美譽,遊覽棲霞山,不僅是觀景,更是徜徉在歷史文化的海洋之中。棲霞山有三座山峰,其中最高峰也不過280多米,但在山間卻遍布景點,以石窟、歷史遺蹟及自然景觀為主,當然秋天最吸引人的就是楓葉。秋天來這裡賞楓的遊客非常的多,筆者為大家分享幾處棲霞山最佳賞楓地。
2/千年古剎:棲霞寺
雖然賞楓是來栖霞山的主要目的,但作為進入景區最先看到的棲霞寺是非常值得一去的。棲霞寺是我國的四大名剎之一,始建於南朝時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在南北朝時期棲霞寺是我國的佛教中心,直至現在依然在眾多寺院中佔有重要地位。
在棲霞山門前有2棵數百年的銀杏樹,每到深秋的時候滿樹金黃,非常的好看,走進院落內也可以看到兩棵銀杏樹,此時已經開始泛黃。棲霞寺規模很大,佔地40多畝,殿宇雄偉氣派依山勢而建。寺院建築依山勢而建,山門、彌勒佛殿、毗盧寶殿、藏經樓等建築沿中軸線而建,歷史上的棲霞寺歷經戰火洗禮,如今香火旺盛,是中國著名的古剎之一。
在寺院後右側可看到一座石塔,為舍利塔,始建於601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整個石塔用白石砌成,高15米分為七級八面,造型格外的精美,代表了隋唐時期江南的石雕技術,雖然塔身已經殘損,但不影響整體的美觀。
棲霞古寺歷代祖師大德輩出,留下了燦爛的精神文化遺產,這些珍貴的古籍文獻如今都珍藏在藏經樓內,透過歷史的塵埃,諸多佛教典籍熠熠生輝,從明代刻印的《南藏》,到清乾隆年間的《龍藏》,以及明代刻版《華嚴經》,歷代高僧祖師的血寫經書、手抄本等,無一不是堪列中華古籍精品的傳世珍寶。
由於年數已久,很多古書籍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破損,如今要做的不僅需要保護,而且還要進行一定程度的修復,古籍的修復工作是一個精細活,但看著一本本修復好的古籍文獻,所付出的辛苦也就不算什麼了。
3/俯瞰棲霞山:陸羽茶莊
隨之我們乘坐來到了陸羽茶莊,是一座四層高的仿唐建築,除了始皇臨江處外,這裡是俯瞰棲霞山最佳的地方。我們來的時間稍微早了些,很多楓樹還沒有被「染紅」,若到11月中旬的時候,漫山遍野皆是火紅的楓葉,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
行走在山間小道之上,時而可以看到一兩棵滿樹紅葉的楓樹,不為別的,只為這火紅的楓葉駐足,楓葉的美,不僅僅是它的顏色,更是它所蘊含的一種精神,無私奉獻、捨我其誰的精神。
棲霞山中有許多人文遺蹟,唐代「茶聖」陸羽曾來到棲霞山,在此採茶、品茶,在《茶經》中有相關的記載,為了紀念陸羽而修建了這座四層仿唐建築並取名陸羽茶莊,建築坐北朝南。據史料記載,當時陸羽是在棲霞山現今的中峰和龍山之間的坡谷地一帶採茶,當時的住處被稱為「陸羽精舍」。
登至陸羽茶莊最高處,可一攬棲霞山秀美的風景, 目前陸羽茶莊還在裝修之中,估計到最佳賞楓期時可以對遊客開放,如果想俯瞰棲霞山楓葉,這裡則是不得不去的地方。
在陸羽茶莊旁邊還有一條山間大道,此時雖然還未到楓葉最佳觀賞時間,但濃鬱的秋色也足以讓人流連忘返, 蜿蜒曲折的道路可以說是拍攝風景人像的好地方,喜歡拍照的話這裡也不要錯過。
雖然還沒有紅透,但這不會影響到我們遊覽棲霞山的心情,雖然此時的楓葉還沒有紅遍,但那些紅色的、黃色的、綠色的樹葉交錯在一起,隨手一拍依然是一幅幅讓人心動的畫面。我承認,四季之中我最愛的就是秋天,不僅氣候舒爽,這猶如上帝打翻了調色盤般的景色,怎能不令人陶醉呢。
4/來栖霞山必去:紅葉谷
如果之前來到這裡,「紅葉谷」一定不會陌生,最初時的紅葉谷幾乎少有人涉足,加上雨水、山水的常年的衝刷,山谷內巖石裸露、怪石嶙峋、古楓矗立,後期在這的基礎之上種植了許多的楓樹,形成了集奇石、紅葉、涼亭為一體的觀賞區。
雖然現在棲霞山大部分的楓葉還沒有紅,但紅葉谷中的那幾棵古楓楓葉已經非常紅,紅的似火,紅的讓人流連忘返,每次來栖霞山都會到紅葉谷走一走,感受下這裡濃鬱的秋色。
穿上一身淡淡的古裝,漫步於紅葉谷山間小道,兩側是火紅的楓葉,給人一種時光穿越的感覺,按下快門的一瞬間似乎一下子穿越回了金陵。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無論在南京哪個景點,但凡穿上一身古裝,與這座城市都非常的融合,這就是城市的文化底蘊所賦予的某種境界吧。
5/湖光山色:楓林湖
紅葉谷一旁就是楓林湖,如果對南京比較熟悉的話,可以發現楓林湖與前湖公園、流徽榭和紫霞湖的景觀格外的相似,皆是湖光山色的秀美景色,在湖畔還有一座小亭子,給人一種古風雅韻的古典美。
楓林湖的景觀不僅僅是賞楓,而是一處湖、山、林、楓薈萃融合在一起的景點,相比紅葉谷這裡遊人相對較少,給人的感覺非常的安靜,似乎楓葉凋零後掉落地面發出的聲響都可以聽到。
當然,棲霞山還有許多賞楓景點和人文景觀,比如楓嶺、始皇臨江處、小營盤遺址(保衛乾隆皇帝的御林軍駐紮地)、桃花澗、乾隆御花園等等,若要深度遊覽棲霞山,一天時間我覺得都不夠,山雖然不高,卻格外的讓人驚豔。
隨手撿起一片落在地上的楓葉,此時內心不知是欣喜還是傷感,欣喜的是楓葉驚豔的美,傷感的是楓葉在飄零下來的那一瞬間,生命也由此不在,這就是生命,總會經歷這個殘酷的過程。記得小時候,會將楓葉夾在書本裡,這也許也是一種生命的延續吧。
6/賞楓小貼士
門票:40元/人;賞楓最佳時間:11月中旬左右;交通: 公交138路、206路、d21路、195路、197路、326路等可以到達棲霞山,從市區方向過來的話可以先乘坐地鐵2號線,再轉乘公交車前往即可。一般來說,棲霞山最佳賞楓時間在每年的11月中旬左右,今年的話可能會有所推遲,儘量選擇在11月中旬後來。當然也可以現在就去,也可以領略到別樣的風情,紅色、綠色的楓葉及黃色的樹葉交錯在一起,也不失為一番令人陶醉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