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男子張某曾開藥房賣藥,藥房關門後張某轉而做起了網店賣藥的生意,受過專業培訓的他知道減肥藥存在暴利,於是他不顧國家禁令,從外地購買了添加有酚酞的減肥藥,改頭換面後稱這是經過國家食藥監部門批准的純中藥配方減肥藥,在網上銷售,並通過刷單的非法方式,將網店刷成五鑽級別。日前,張某因銷售有毒有害食品被蚌埠市蚌山區法院判刑一年三個月。
含違禁成分減肥藥網上賣
2014年5月2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酚酞過量服用可能會誘發心律失常、神志不清、肌肉痙攣等症狀,屬於非食用物質。此後,全國各地開展化學藥品檢查,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食藥監部門發現,蚌埠居民張某一次性購買了一萬多元添加酚酞的減肥藥。根據其購買的數量,懷疑其存在販賣的嫌疑,遂告知安徽省食藥監部門。蚌埠市食品藥品稽查支隊接到通知後,將信息移交給警方。
在進一步掌握張某網上銷售黑減肥藥的證據後,2015年8月17日上午,張某及一名女子馮華(化名)被當場抓獲,現場查獲已經打包的上百件減肥藥、電腦、印表機、自製產品標籤、偽劣合格證等物品。
張某曾接受正規藥監部門的培訓。四年前,他經營的藥房因效益不佳而關閉,因其銷售過減肥藥,知道利潤可觀,便萌發了在網上銷售減肥假藥的念頭。
2012年底,張某找到馮華,在淘寶開設了兩家店鋪,銷售聲稱具有國家食藥監部門批准的純中藥配方的減肥膠囊。為了作假,他讓精通網絡銷售的馮華通過不法途徑刷單,以虛假成交量和信譽值,讓兩個網店達到五鑽級別,從而吸引網民購買。據警方介紹,張某銷售的藥品,大多從我省某保健品批發市場低價進入,對部分藥品進行二次包裝、貼上簡易標籤後銷售。據交代,售價98元的減肥藥,實際價值只在10元左右。記者昨日在淘寶輸入張某曾開設的淘寶店發現,網店已被註銷。
銷售有毒有害食品被判刑
日前,蚌埠市蚌山區法院對張某做出了判決。
據蚌山區法院審理查明,2012年12月份至2015年5、6月份期間,張某在自己的家中,明知其購買的某品牌減肥膠囊中含有禁止添加的酚酞成分,仍不斷在網上銷售。蚌山區法院認為,張某作為一名網店經營者,為了牟取經濟利益,無視國家法律和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食品,其行為構成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遂依法做出上述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