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人們把愛情比喻成人生的第二春,2~3十年之前,人們對愛情的價值觀相當簡單,沒有過多的要求,只求男方老實本分,有上進心,會過日子,有個正經的工作就行。結婚也沒現在這麼多講究,不會要求男方在城裡有房,家裡有多少存款什麼的,完全是只要倆人對眼了,感覺對方是自己心裡能過得去的那個人就成,不要求有多少彩禮,哪怕土坑土房也就結婚了,幾百塊錢就能把婚結了,重要的是結婚後倆人同心協力,共同經營好家庭,小日子慢慢地也過得不錯。
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在的人找對象那可不得了,尤其是女孩子,要求男方城裡要有房,還得90平以上,結婚的彩禮沒個10萬向上甭想取回家,攀比心理越來越嚴重,有些地方甚至要20萬~30萬彩禮才結婚,結個婚買房加彩禮就得上100萬開外,年輕人哪來那麼多的錢?苦了自己的父母,自己辛苦了大半輩子,到頭來福沒享到,為了兒女又背上沉重的包袱。本來愛情結婚是人生美好的事情,到最後婚結完了搞得日子過得如此勞心,還會今後的生活留下很大的隱患,如此婚俗,如此攀比的心態助漲了社會不良風氣,至所以現在離婚率如此之高,與結婚彩禮之高、婚後的生活和心理落差太大有很大的關係。
另一方面,有人說人家女兒父母養到20來歲也不容易,要求市區買房,要點彩禮也正常。話說的也在理。更有甚者,嫁國內男人,女孩和家長大言不慚的說是要買房要彩禮為了女兒結婚後有生活保障。問題是另一個層面我們發現,如果女孩找個外國人家長的思想觀點立馬不同。很多中國女孩嫁給外國人從沒聽說有求男方在市區買房,更沒聽說要求對方給多少多彩禮,又有人說了,人家那是歐美國家,女兒出國了是去享福。那麼問題又來了,現在很多女孩子是嫁給非洲黑人,非洲國家我們雖不全面了解,但是我們知道的是絕對生活水平不如咱國內,同樣中國人嫁女什麼要求沒有,甚至嫁過去是非洲農村女孩也如此這般願意,還美其名曰為了愛情,這就有點讓國人不可思議了。
但是一些中國姑娘會向中國的小夥子索要高額的彩禮,但是他們卻不會和老外索要彩禮,其實因為老外的傳統裡面根本就沒有彩禮這個說法,而且她們本身認為找一個老外很有面子,而且老外很有錢,自然也不會過多的說要彩禮了。說白了都是那些崇洋媚外的思想在作祟。其實到中國混的老外真正有錢的並沒有多少,這些只是中國姑娘他們自己的心理作用而已。難道嫁中國人有房有車有彩禮是保障,而嫁給外國人什麼都不需要生活保障更好?到底是什麼原因?真說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