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冷,又到了起床靠勇氣,洗澡靠毅力的季節,許多人覺得天冷出門都困難,更別說去獻血了。因為冬天一到,隨著冷空氣而來的是對冬日獻血的各種流言蜚語,但是,冬天表示不背鍋!
謠言一:冬天獻血會更冷?
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冬季不適合獻血,因為獻血之後人體的體溫會下降導致「更怕冷」,事實果真如此嗎?
首先要先來分析一下人體是如何產熱的。其實,機體熱量的產生跟細胞代謝有關,能產熱的不是血液,而是肌肉和肝臟。血液並不產熱,而是人體的「運輸大隊長」,一方面能大量吸收體內產生的熱,另一方面能將肌肉和肝臟產生的熱運輸到體表進行散發,主要的產熱器官是內臟和骨骼肌。
因此,在寒冷的冬季,要想提升禦寒能力,一是要通過運動使肌肉活動起來,使血液循環加快,從而產生熱量;二是科學的營養膳食,通過肝臟代謝後能為全身提供足夠的熱量。怕冷的原因在於產熱<散熱,所以把衣服穿厚點才是正經事兒!
實際上,無償獻血每次獻血量為200~400毫升,只佔成年人總血量的5%~10%,這是經過醫學論證的合適量。獻出的血液通過機體調節很快就會得到恢復、補充,使血容量很快恢復到原來的水平,不會「傷元氣」,更不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冬季獻血後會怕冷」的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謠言二:冬天獻血會「傷元氣」?
有人說,血液是人體的精華,不能輕易獻血,一旦獻血就會「元氣大傷」。這一說法完全沒有任何依據。但事實上,人體的血液具有一定的自我更新能力,而且人體的調節機能能夠迅速補充失去的血液,所以獻血後並不會造成人體血虛,更不會傷元氣。
獻血200-400ml;
失去的水分和無機物:1-2小時補充到位;
血漿蛋白質:1-2天補充到位;
血小板、白細胞和紅細胞:7-10天補充到位
所以說,無論是哪個季節獻血,都完全在身體能夠承受的範圍內,不會引起不適,更不會造成人體血虛,傷元氣,大家可以放心大膽的去獻血啦!
冬季獻血,除了獻血前常規注意事項外,還有兩點需要注意的。青島市中心血站專家告訴你,天冷了,獻血千萬不要忽略這兩件事!
1、飲一杯熱水
首先,冬季溫度的降低必然導致血管收縮,而天冷人們活動量減少,這就增加了尋找血管的難度,因此獻血前要想辦法擴張血管,在溫度較低的環境下獻血,獻血者可以飲上一杯熱水以促進血液循環,或者輕輕拍打肘部使血管充盈。
2、穿寬鬆衣服
其次,獻血當天還應該穿上寬鬆、容易脫的衣服方便獻血。獻血後,除了常規注意事項外,一定注意不要著涼,避免感冒。
寒冬裡燃起火把,這個冬天便充滿了暖意,而你的一次善舉就如這火把一樣,給素不相識的人們留下一片暖意,驅走無助的孤寂。
冬日漸涼,冷風依舊吹,獻血暖心,生命在延續!
【來源:青島市中心血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