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是一個多山的省區,這裡山清水秀,風光秀美。這些年來,廣西很多地方發展迅速,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今天,筆者就跟大家來聊一聊廣西梧州第一人口大縣,這個縣境內80%以上的土地都是低矮山丘,平地較少。然而,這個縣的經濟發展不錯,成為了廣西比較好的地區。那麼,讓筆者和你們一起去探討這個縣吧!
這個縣就是廣西梧州市下轄的藤縣,地處於廣西東部,東接龍圩區,南連岑溪市和容縣,西鄰平南縣,北靠蒙山縣和昭平縣。全縣總面積3945平方公裡,下轄17個鄉鎮,總人口110多萬,是梧州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以及名副其實的人口大縣。
藤縣境內的平地比較少,地勢南北高,中部低,呈馬鞍形。全縣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平原和盆地較少,其中低山佔1.16%,丘陵佔81.73%,平原和盆地佔17.11%。藤縣是廣西自然條件比較好的縣,境內的水源充足,流域面積在10平方公裡以上的河流總長1596公裡,為藤縣的發展提供了水源。西江支流貫穿了藤縣,使得藤縣擁有了大江大河,水運相當發達。
藤縣,古稱藤州,由於較早融入中原文化,成為了廣西歷史文化積沉深厚的縣之一。同時,這裡也是名人比較多的縣,歷朝歷代從這裡走出的名人眾多。例如說,唐代廣西第一名進士李堯臣、五代詩人陸蟾、宋代高僧契嵩、明末民族英雄袁崇煥、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的李秀成、陳玉成、陸順德、李世賢等名人。
由於悠久的歷史,源遠流長的文化續寫了藤縣的發展新篇。當地著名的文化有舞獅、舞龍、牛歌戲、木偶戲。尤其是舞獅,已經擁有1500年歷史,藤縣舞獅技藝融武術、雜技、舞蹈於一體。當地流傳著藤南龍,藤北獅的說法。舞獅的技藝比較高超,對當地也有著深遠影響。這裡的舞獅已經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在交通上,藤縣已經形成了以″公路、鐵路、水路、航空″為主的交通體系。這樣的交通優勢在廣西各縣來說是不錯的,許多縣都很羨慕藤縣的交通優勢。要知道,藤縣擁有機場、碼頭、高速、高鐵和開放口岸,水、陸、鐵、空都俱全,前往全國各地都比較方便。擁有這麼便利的交通,未來的發展可以說無可估量,這就是為什麼那麼多縣羨慕藤縣的原因。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目前的藤縣,交通建設仍在前行。全縣多條二級公路動工建設中,建設中的荔玉高速已進入尾聲。不久的將來,藤縣的交通只會越來越便利,到時藤縣的招商引資能力將會提升,吸引更多的企業入駐發展,為藤縣注入活力。可以說,藤縣已經進入了交通發展的快車道,未來一個綜合性交通大樞紐將會誕生在藤縣大地上。
由於優越的區位交通 ,從客觀上大大促進了藤縣工業集中區的發展。藤縣的工業集中區坐落於南梧二級公路,距離縣城不到5公裡。南廣高鐵、西江機場、深水碼頭等交通優勢,為藤縣的現代工業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這裡的工業集中區已經列入了廣西A類產業園區,未來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時,其發展還是具有很大的潛力的。
尤其是這幾年來,藤縣的工業發展迅速,園區內的設施配套逐步完善,布局比較合理,功能齊全。這裡已經形成了以林產、造船、鋁材、電子、鞋業於一體的新型工業園區。除此之外,藤縣是一個人口大縣,勞動力比較充足,為工業發展注入了活力。未來隨著東部產業的轉移,將會迎來更大的發展,將促進更多人口回流,為藤縣經濟發展打下基礎。
近年來,藤縣的城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縣城框架進一步被拉大,形成了一江兩岸的城市格局。過去的縣城區不足3平方公裡,街道較窄,城建落後。縱觀今日的藤縣城區,許多新興小區遍布各街道,特別是碧桂園、彰泰等知名品牌相繼落戶藤縣,使得這座縣城呈現出日新月異的變化,城市規模、品質得到不斷提升。
目前,藤縣城區面積已擴大到了25平方公裡,城區人口20多萬。城區功能日臻完善,各類公園廣場等娛樂設施越來越多,城市品位顯著提升,一個宜居宜業的城市正在加速形成。未來,隨著城區各路網的完善以及城市兩岸新城的建設,將實現城市顏值大提升。這些年來的變化,無一不體現著藤縣的發展成果,人民也獲得了更多幸福感。
隨著多年以來的建設,藤縣的城鎮規模、城市基礎設施和社會發展都發生了質的變化,經濟發展迅速,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這個丘陵大縣也正在迅速崛起。這些質的變化,使得藤縣越來越具備撤縣設市的條件。未來一旦撤縣設市,藤縣將進入經濟發展的快車道,將凝聚全縣的力量提高招商引資的優勢,迎來一個經濟富庶的強縣。
展望未來,藤縣的發展仍在繼續,將來藤縣將抓住粵港澳大灣區的東風,全力承接各大產業轉移,吸引各大企業的入駐。隨著城市新區的建設以及各大項目的建成,未來的藤縣將會建設得更加好。在不久的將來,這個擁有百萬人口的丘陵大縣將會發展得越來越好。具體情況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好了,以上觀點屬於筆者的看法。看到這些,不知道小夥伴們對於梧州第一人口大縣藤縣有何看法呢?你看好藤縣的發展嗎?歡迎在下方留言互動哦!好了,今天的圖文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感謝大家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