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華南海鮮市場幕後老闆:家族實控50多家企業

2020-12-18 央視網新聞

來源:新民晚報

文 | 竹 裡

一場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已經打響。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國家衛健委今天上午更新了最新數據:截至1月27日24時,全國30個省(區、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4515例,現有重症病例976例,累計死亡病例106例,累計治癒出院60例。但關於病毒的源頭始終未有定論。

根據多個媒體公開報導顯示,病毒爆發的源頭是武漢華南海鮮市場,自1月1日封市後的第25天,科研人員首次從這裡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這意味著,在科學上,可以確認此次疫情與華南海鮮市場的野味存在關聯。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

雖然,早在1月24日,一個中國聯合團隊在《柳葉刀》上發表論文指出,前期41個病例中有13例與海鮮市場無關,美國《科學》雜誌也刊文稱,海鮮市場可能並非病毒的唯一源頭。但根據目前掌握的信息,華南海鮮市場仍然是追溯病毒源頭的一個重要地標。

美國《科學》雜誌報導

重返華南海鮮市場,背後還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細節:一家海鮮水產市場為什麼能賣野生動物?又為何能佔據漢口火車站旁的黃金區位,屢被查封,屢拆不掉?被查封後幕後老闆從未露面,人稱「大哥」的餘祝生到底什麼來頭?武漢當地是否有保護傘?

「無證」的拷問:野味市場的潛規則

在被查封前,華南海鮮市場是華中地區最大的海鮮水產批發市場,位於二環旁邊,距離漢口站直線距離不到一千米,開車三分鐘。按照2019年春運數據,漢口站日均集散量超過14萬人次,單日最高達16.42萬人次。

而就是在這個處在黃金地段的海鮮市場,管理上的混亂,恐早為疫情的蔓延埋下了禍根。

「要想吃『尖板眼』的東西,市內只有華南海鮮市場買得到。」一位餐飲行業的業內人士用地道武漢話直觀描述了華南海鮮市場在當地的定位。「尖板眼」在武漢話中指稀奇古怪、與眾不同的東西,在「好吃佬」口中特指各種「野味」。

根據相關報導,華南海鮮市場不只賣海鮮,它是個綜合性市場,至少有8家商戶在經營各種野生的飛禽走獸。在一張大眾畜牧野味價目表上,最貴的是小活鹿,售價6000元,最便宜的是蜈蚣,5元一條。此外,活鴕鳥4000元一隻,活孔雀和活狐狸均為500元一隻。

曾是華南海鮮市場的常客、武漢餐飲行業老闆王先生向媒體透露,一些價格比較高的野味並不是放在攤位上賣,而是有固定供貨渠道,貨到了會通知買家過來拿。「華南海鮮很大,還分東區和西區,有幾家賣野味的位置偏僻,藏在角落裡,要不是有熟人帶著去,很難找到。」

王先生回憶,過去很多餐館都在海鮮市場備貨,春節期間也是居民們買年貨的高峰,大冬天都能擠出一身汗。這裡所販賣的動物種類繁多,有可傳播鼠疫的齧齒動物旱獺,俗名「土撥鼠」,還有果子狸、豪豬、黃麂、豹貓,甚至還有商家捕捉寵物狗當肉狗賣。

華南海鮮市場某野味商家出售「土撥鼠」

然而,「生意興隆」的華南海鮮,在周邊居民眼中是「髒亂差」的罪魁禍首。在附近上班的唐女士說,每次走過去下水道都是一股味道。而在封市之前有記者曾探訪華南海鮮市場,視頻裡一家賣野味的商鋪裡遍地的血水,動物屍體堆積在幾十個籠子裡,衛生狀況實在堪憂。

華南海鮮市場某野味商鋪

事實上,華南市場因為其售賣活禽、野味等行為也曾一度被當局要求整改,但最終未能實施相關行動。而自SARS發生17年來,對野生動物的經營利用,國家法律法規有嚴格的管制規定,即便是非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不僅要林業部門的合法經營許可,還得受到市場監管和檢疫部門的報批。

然而華南海鮮市場的這些商家,是否有經營野生動物的許可證,現在依舊是個謎。至於是否有商戶偷偷販賣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野生動物來源是否合法,有沒有檢疫證明,這些問題同樣留下重大疑問。

1月22日,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其未向華南海鮮市場頒發野生動物經營利用許可證。1月26日,其值班人員又改口稱,印象中野生動物經營許可,已經下放到區,但是否有對華南海鮮市場商戶進行審批,還需進一步了解。

西北某地市林業主管部門退休官員則透露一個普遍存在的潛規則,「在經營許可證下發同時,主管部門會開出一張處罰或作廢許可證的通知,但不填寫時間。為的就是一旦出事,(經營業主)你自己填上時間,這個時間要早於出事時間,這樣主管部門就免除責任了。」

更匪夷所思的是,在疫情影響擴大,一些省份啟動一級響應之後,作為源頭的華南海鮮市場,竟然出現組織商戶集體現場退租的「神操作」。正是對疫情的麻木,管理層面對野味交易的掉以輕心,才讓華南海鮮市場成為了新型冠狀病毒產生和傳播的溫床。

至於負有守土職責的有關部門、人員,是否存在失職瀆職甚至包庇縱容,讓帶有病毒的野味流向餐桌,這些問題也需要有個明確的交代。

被舉報「黑勢力」:「大哥」餘祝生什麼來頭?

據華南海鮮市場周邊居民的說法,「華南海鮮和華南果批這兩個市場在這裡十幾年了,一直傳聞要拆,但始終不見動靜,現在漢口站是武漢的門面,對面就是武漢市公安局的大樓,周邊都拆的差不多,但一直沒拆下來。」其中原因令人費解。

而在此次疫情發酵後,華南海鮮市場幕後老闆的身份,也引發了廣泛猜測。天眼查顯示,華南海鮮市場,實際隸屬於武漢華南置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南集團」),其法定代表人為餘甜,股東餘其澤,系餘甜的弟弟。餘甜據傳與官員之子結婚,其父親餘祝生被當地社會人士尊稱為「大哥」。

據公開資料顯示,餘祝生1962年生人,出生在武漢一個城中村,是家中第八個孩子,上面有4個哥哥、3個姐姐,文化程度很低,小學未畢業,早年在建築行業打拼,其中,1994年註冊成立的武漢市華南樁基有限公司,系餘氏家族最早企業。2019年10月26日,剛剛與前妻趙紅辦理離婚證,雙方未有共同子女,其與趙紅結婚前,與前妻育有餘甜、餘其澤姐弟倆。

一位知情人向媒體談及餘祝生時稱:「確實是大哥,喜歡賭博,錢多、地多、房多、大氣、大方。他有外國國籍,全家都不在國內,具體在哪個國家,目前不確定。」至於此前媒體報導的信息:餘和當地部分官員「走得很近」,「餘甜和官員之子結婚」的傳聞,知情人士表示「不清楚」「暫不能確定。」

1月27日,一篇題為《舉報武漢肺炎源頭:華南市場老闆為何藏得這麼深》的舉報信,發布在名為「天下說法」的公眾號。《新民周刊》記者查詢發現,該公眾號的註冊主體是中國政法大學疑難證據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吳丹紅,文中吳律師寫道,今年1月初,他接到一份來自武漢的舉報信,矛頭直指這個餘祝生。

該舉報信稱,餘祝生長期以武漢華南置業和武漢華微物業為依託,糾集、組織有前科劣跡人員、社會閒散人員以及其親屬、司機,形成稱霸一方的黑惡勢力集團。具體違法行為包括私刻印章,侵吞公司租金收入;多次實施暴力脅迫手段和非法拘禁,實現強迫交易;搶奪清華工貿公司印章,並冒用公司名義侵吞補償款等,並稱舉報人對言論的真實性負責,且有證據支持。

結合以往公開的資料及事件,我們似乎可以看到一些端倪。比如,至今在天涯論壇上,仍然能看到聲討餘祝生對唐家墩城中村區域的「強拆行為」,在2011年的帖子中,發帖人提到唐家墩房價1萬元左右,但華南(置業)給出拆遷補償只有1800元。

早在2011年,天涯論壇上就有狀告華南置業「強拆」的帖子

一位比較了解該區域的業內人士更向媒體直言:「要想把一個市場做起來,老闆不可能沒點手段。」他解釋:「原來市場旁邊是城中村,市場裡面經常有商戶扯皮打架,老闆可不僅是收租子,還有維持秩序,沒有點手段和勢力不行。」

事實上,餘祝生學歷不高,根本不會管理市場,全靠前妻趙紅往來處理關係。據公開信息顯示,趙紅,1965年生於湖北武漢,1998年畢業於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武漢大學官網一篇文章稱,趙紅還在2006年進入該校,攻讀新聞與傳播學院藝術攝影專業。目前,趙紅在湖北、武漢攝影界頗具聲名。

作為餘祝生背後的女人,趙紅是趙餘家族中唯一高調的一位,其他人信息則鮮見於網際網路。此前,媒體曾援引餘祝生一位親屬的話稱,餘祝生在很多人看來,是一位「大哥」,但趙紅曾斥其「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早年趙紅曾學過企業管理,也因此,在1994年兩人結婚後,從1999年到2006年之間,趙紅曾管理過華南海鮮市場。餘祝生這位親屬說,趙紅在管理期間,還是很不錯的。「非典、禽流感時期,每天消毒,一起(傳染)都沒有發生,這個你可以找工商部門核實。這次事情出來,也有很多人問趙紅,實際她早就不管企業了,而和餘祝生也沒有聯繫了。」

餘氏的野心:家族實控50多家企業

當然,餘氏家族的野心遠不止於此。

據天眼查資料,餘祝生及其家人,實際控制企業多達50多家,除了大量企業在武漢註冊外,在北京、上海、天津、西安也有註冊企業。這些企業涉及房地產、建築、物業、典當、傳媒等多個領域。但趙紅、餘祝生,在近年多次工商變更後,漸漸從企業董監高信息中淡出,餘甜則開始顯名。

2015年4月1日,餘祝生退出華南海鮮市場股東開始,創業一代向「二代」的權力交接已經完成,變更為餘祝生之子餘其澤持有51.5%的股份,餘祝生之女餘甜持有48.5%股權不變;到了2017年3月28日,華南海鮮市場的股權則變為餘甜與餘其澤平分。

華南海鮮股權變更信息 圖 | 天眼查

值得注意的是,天眼查數據顯示,這家水產批發市場於2018年1月9日又進行了經營範圍變更,經營範圍由只包含市場物業管理、停車場經營,變更為增加了水產品、初級農產品的批發兼零售,以及食品銷售。

以「餘祝生、餘甜、餘其澤」為核心成員的餘氏家族已經將生意鋪到食品、地產、金融等多個領域。餘甜目前在12家公司擔任法定代表人,在20家公司擔任股東,在18家公司擔任高管,對34家公司擁有實際控制權。其弟餘其澤目前在3家公司擔任法定代表人,在12家公司擔任股東,在12家公司擔任高管,對32家公司擁有實際控制權。

放權後的餘祝生目前僅在1家公司擔任法定代表人,即武漢市華南混凝土供應中心,他曾經任職的7家公司現在的法定代表人均已變更為餘甜。趙紅只在武漢華南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廚具酒店用品批發市場分公司擔任法定代表人一職,並且該公司已註銷。

《新民周刊》記者逐一聯繫所有企業留下的手機號等,但均未獲正面回應。記者也曾分別撥打趙紅、餘祝生手機號,並發送簡訊,但未獲接聽、回復。

相關焦點

  • 起底華南海鮮市場及幕後老闆:誰在放縱地下野味市場?
    一家海鮮水產市場為什麼能賣野生動物?又為何能佔據漢口火車站旁的黃金區位,屢被查封,屢拆不掉?被查封後幕後老闆從未露面,人稱「大哥」的餘祝生到底什麼來頭?武漢當地是否有保護傘?
  • 揭秘「華南海鮮市場供貨商懺悔書」背後黑手:如何處理市場幕後老闆...
    市場西區存在野生動物交易,該市場有多家野生動物交易商鋪,這些商鋪為何可以一直販賣野生動物,這也是外界非常關心的事情。在被查封前,華南海鮮市場是華中地區最大的海鮮水產批發市場,位於二環旁邊,距離漢口站直線距離不到一千米,開車三分鐘。按照2019年春運數據,漢口站日均集散量超過14萬人次,單日最高達16.42萬人次。
  • 華南海鮮市場幕後老闆:地產起家,「二代」接班
    01 地產起家:掌控數十家企業天眼查顯示,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有限公司(下稱「華南海鮮市場」)註冊資本為2000萬元,股份掌握在餘甜、餘其澤兩位自然人手中,各自持股50%,其中,餘甜為法人代表。世紀之交,「餘老闆」的布局開始向生鮮領域延伸,此次風暴的中心,華南華南海鮮市場有限公司正是成立於2005年;同年,武漢華南果品批發市場有限公司成立;前一年,武漢華微肉類食品有限公司誕生。近年來,其投資風格逐漸轉為補足既有產業鏈,以及信息、新能源等新興行業。
  • 華南海鮮市場的老闆是誰?
    來源:投資界作者 | 郝成 張家振 王迎春來源 | 中國經營報目前確診2000多人,引發全國高度關注,導致武漢封城的新型冠狀病毒,被專家指來自於武漢市華南海鮮批發市場(以下簡稱「華南海鮮市場」)。一位親屬透露,目前網絡傳播極廣的趙紅,確實是湖北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但她沒有參與企業管理已經十多年。該親屬曾多次與趙紅長談往事,也與餘祝生相識25年,因此對華南海鮮市場背後的餘祝生家族極為熟悉。親屬告訴記者,趙紅早年曾學過企業管理,也因此,在1994年兩人結婚後,從1999年到2006年之間,趙紅曾管理過華南海鮮市場。
  • 誰在掌控華南海鮮市場?曾多次被授予「武漢文明市場」 餘氏家族曝光
    Wind全球企業庫(GEL)第一時間梳理出了華南海鮮市場背後的股權關係情況。重大關聯企業涉及領域,關聯風險披露和人物關聯圖譜。一覽華南海鮮市場背後的掌控人生意網。
  • 華南海鮮市場疫情中仍集合商戶到市場退租,有老闆曾因銷售有毒食品...
    多家商戶買野味,「非典」後賣果子狸華南海鮮市場位於漢口鬧市區,是華中地區規模最大的水產批發市場,總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安置經營戶1000餘戶,不少餐廳都在此地進貨。該市場分為東區和西區,西區主要經營海鮮、水產,東區則以禽肉、基圍蝦和乾鮮調料為主,野生動物也在東區售賣。
  • 疫情源頭華南海鮮市場背後的神秘人,到底在哪?
    他還提到的「華南果批」全稱為華南果品批發市場,距離海鮮市場直線距離不到900米,與華南海鮮是同一個老闆,法定代表人也為餘甜。圖註:華南果批與華南海鮮相距不到一千米「往年春節期間是海鮮市場最火爆的時候,批發價格賣的也挺貴的,但架不住交通方便,而且東西新鮮,很多餐館在這裡備貨。」
  • 華南海鮮市場老闆「小夥伴」陷困境,去年預虧兩三億
    02華南海鮮市場老闆的「小夥伴」小債注意到,武信風險、武漢信用和大連友誼之間關聯密切。據大連友誼公告,武信風險和武漢信用均為武漢開投的下屬企業。對於熊偉,《法制日報》曾報導稱,「熊偉曾至少在20家企業擔任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涉嫌違反我國《公司法》關於國有獨資公司董事長不得在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其他經濟組織兼職的禁止性規定。」
  • 華南海鮮市場到底誰在掌控
    重大關聯企業涉及領域,關聯風險披露和人物關聯圖譜。一覽華南海鮮市場背後的掌控人生意網。關於華南海鮮市場有限公司華南海鮮市場有限公司隸屬於武漢華南置業集團有限公司,於2005年03月24日在武漢市江漢區工商行政管理局(質量技術監督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餘甜,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市場物業管理、停車場經營等。
  • 新型肺炎疫情爆發的源頭,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野味為何得以上市?
    在關閉市場後,有關人員從市場內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從科學上印證了此次疫情和華南海鮮市場的野味存在關聯。據網上公開的資料顯示,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有限公司地處江漢區發展大道207號,註冊資金為1000萬元,聯繫人是餘祝生,公司成立於2005年,最終受益人為餘甜和餘其澤,二人還共同控制著武漢華南置業集團有限公司。
  • 華南海鮮市場被曝此前有多商戶售賣虎斑蛙、蛇等動物
    來源:中國經營網原標題:獨家|華南海鮮市場此前有多家商戶售賣虎斑蛙、蛇、刺蝟等動物本報記者 張家振 武漢報導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低矮、雜亂的形象和漢口站周邊的高樓大廈形成了鮮明對比。(華南集團總部關於華南海鮮市場的簡介。本報記者 張家振/攝影)工商資料顯示,華南集團創建於1995年,股東餘甜和餘其澤分別出資3000萬元,是一家集海鮮水產、果品批發,建築裝飾材料銷售,商品混凝土生產、銷售,房地產開發和市場物業管理服務於一體的民營企業集團。
  • 重回武漢新型肺炎起點:賣野味的華南市場老闆到底是誰?
    目前確診2000多人,引發全國高度關注,導致武漢封城的新型冠狀病毒,被專家指來自於武漢市華南海鮮批發市場(以下簡稱「華南海鮮市場」)。該市場內的野生動物,則可能是最初病毒的攜帶、傳播者。21天前,1月2日,《中國經營報》曾報導華南海鮮市場疑似存在野生動物。
  • 「家族式」企業中的幕後老闆
    之前,陸繼儒有個特點,喜歡別人喊他「老闆」,一聽到「陸老闆」心裡就特別滿足。 當上經開區主要領導後,為使自己「灰色收入」合法化,同時也為了拉自己的親戚一把,他安排家人、親屬等先後成立11家企業,如詩華牧業有限公司、詩華農莊等等,通過投資、低價入股、收受乾股等方式當起了真「老闆」。
  • 揭秘華南海鮮市場背後的女老闆
    此外,該市場還曾因環境髒亂差被市民投訴多次。近兩年,華南海鮮市場曾有兩次被整改的經歷,去年12月還存在「不配合核查情節嚴重」的情況。隱藏在華南海鮮市場背後的女老闆餘甜,對34家公司擁有疑似實控權,涉及多個領域。休市27天,華南海鮮市場低矮的藍色招牌還樹立在漢口火車站周邊的高樓大廈之中,門前已被紅色的防護欄隔離。商戶們有的受疫情感染,有的在家自行隔離。
  • 華南海鮮市場附近多家酒店春節營業,已配電子體溫計
    1月21日下午16時許,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大門西南側東區五街通道已關停,當地警方在現場拉起警戒線。新京報記者 遊天燚 攝新京報訊(記者 肖薇薇)1月23日,新京報記者了解到,武漢市江漢區華南海鮮市場周邊的多家酒店仍在正常營業,且均為客人提供體溫計與口罩。江漢區紅旗渠路上的一家酒店,距離華南海鮮市場直線距離僅一公裡。
  • 新冠狀病毒肺炎爆發地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兩次被工商抽查整改,市場...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多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最早「發現地」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到底是個什麼地方?記者多方了解到,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地處武漢市漢口鬧市區,成立於2005年3月24日,至今存續了15年之久。
  • 華南海鮮市場鮮為人知的照片,觸目驚心
    >新冠肺炎病毒來自野生動物 這應該說是證據確鑿 華南海鮮市場到底什麼樣? 事發地華南海鮮市場 是一處售賣野味的場所, 其販賣的動物製品大多為獵捕而來。
  • 水軍炮製「華南海鮮市場黑幕」爆文
    2020年2月,一篇題為《華南海鮮市場供貨商的懺悔書!曝光巨大黑幕!》的涉疫情文章突然爆紅網絡。 文中詳細描述了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所謂的經營「黑幕」,引發網民關注。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成為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相關信息也牽動著廣大網民的敏感神經。 這篇涉疫情「爆文」背後的事實真相是什麼呢?
  • 再探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生活仍要繼續
    江城的春節一如既往地多雨。中新社記者27日再次來到這片曾經喧囂的海鮮、蔬果集散地,附近街道雖冷清,但生活仍在繼續。1月1日,因新型肺炎疫情,該市場所有商戶撤出。隨著疫情的發展日益嚴峻,外界聞「華南海鮮」色變。
  • 桃李麵包嚴重依賴華北市場中報光鮮卻信心不足?實控人家族減持24億!
    《金融投資報》記者查詢發現,一是公司嚴重依賴華北市場,其他地區銷售不佳;二是實控人家族在股價創出歷史新高后瘋狂套現,似有高位收割之嫌。數據顯示,在2019年年報公布前後,桃李麵包實控人家族套現已超過2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