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逝世29周年 馬英九跛腳拜謁陵寢表情哀戚

2020-12-13 中國青年網

蔣經國逝世29周年 馬英九跛腳拜謁陵寢表情哀戚

今天是蔣經國逝世29周年紀念日,馬英九上午9點前往大溪陵寢。(圖片來源:中評社)

  中國臺灣網1月13日訊 今天是蔣經國逝世29周年紀念日。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上午9點前往桃園大溪陵寢,向蔣經國表達追思。因日前右踝跑步扭傷,馬英九今日戴著護具,行動不便,只能慢慢行走。

  據中評社報導,在前馬辦秘書長曾永權等人陪同下,馬英九今日先在陵寢中庭,擔任主祭者,依照儀式獻花追思。接著進入陵寢,站在蔣經國遺照與靈棺之前,又追思了3分鐘,表情哀戚,黯然離開。

  今天上午前往謁陵的島內團體單位不在少數。郝柏村、郝龍斌父子提前10分鐘抵達,並完成追思程序,先到旁邊廂房休息。馬英九結束謁陵,也走入廂房,與郝氏父子聊了10多分鐘,三人在上午9點20分左右相繼離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則於上午9點30分抵達,與馬英九及郝氏父子均未碰面。

  據報導,對於媒體追問,國民黨主席選舉到底挺誰?馬英九始終沒說半句,倒是離開陵寢前,遇到一群準備陪同洪秀柱謁陵的黃復興黨員,不少人揮手問候馬英九,馬也興奮跟著揮手。(中國臺灣網 王思羽)

原標題:馬英九跛腳拜謁蔣經國陵寢 表情哀戚(組圖)

責任編輯:海竹

相關焦點

  • 馬英九拜謁蔣經國陵寢後買豆乾 關心陸客銳減
    馬英九前往桃園大溪頭寮拜謁蔣經國陵寢後,一如往年,轉往大溪老街,到蔣經國昔年曾走訪過的豆乾店購買伴手禮。(圖片來源:中評社) 13日是蔣經國逝世29周年紀念日。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前往桃園大溪頭寮拜謁蔣經國陵寢後,一如往年,轉往大溪老街,到蔣經國昔年曾走訪過的豆乾店購買伴手禮。與業者交談互動中,馬英九十分關心臺灣經濟與兩岸關係,特別是陸客縮減帶來的影響。據中評社報導,馬英九仔細詢問業者「生意掉了多少」,也提到自己執期間,努力改善兩岸關係,為臺灣帶來多少觀光客,創造多少經濟利益。
  • 馬英九跛腳拜謁蔣經國陵寢
    馬英九跛腳拜謁蔣經國陵寢
  • 國民黨紀念蔣經國逝世31周年,蔣萬安沒來
    今天(13日)是臺當局前領導人蔣經國逝世31周年紀念日,國民黨上午舉行謁陵活動,蔣經國之子蔣孝嚴、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到蔣經國陵寢獻花致敬。不過,蔣家第四代子孫,臺「立委」蔣萬安今年罕見未出席。吳敦義在蔣經國逝世31周年紀念日鮮花(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另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國民黨此次舉辦的謁陵活動在位於桃園大溪的蔣經國陵寢舉行。
  • 臺媒:吳敦義拜謁蔣經國陵寢 憶49年前被召見開啟從政路
    參考消息網5月24日報導 臺媒稱,國民黨主席當選人吳敦義5月24日早上到蔣經國陵寢拜謁,吳敦義說,1968年5月24日首次受到蔣經國的會見,開始從政之路,至今仍依循蔣經國的風範從事,不敢有所違背。恰好被蔣經國看見。因此在1968年5月24日,蔣經國會見了吳敦義,開始他的從政之路。吳敦義說,蔣經國勤於政務、上山下海、走入基層、關懷弱勢,締造臺灣經濟繁榮,他永遠懷念在心頭。針對媒體詢問交接小組,吳敦義表示,將由競選辦公室總召集人曾永權、國民黨中常委姚江臨、競選辦公室組織部執行長李哲華擔任交接工作的窗口。
  • 馬英九謁蔣經國陵 沈重閉目追思
    (中評社 黃文杰攝)   (記者 黃文杰)今天是蔣經國逝世28周年紀念日,馬英九上午率吳敦義及官員代表,赴桃園大溪頭寮謁陵,去年國民黨在「九合一」敗選後,馬英九辭去黨主席,今年任期即將屆滿,國民黨政權延續與保衛,岌岌可危。
  • 宋楚瑜拜謁兩蔣陵寢 稱要幫忙找回「蔣經國路線」
    宋楚瑜拜謁蔣經國陵寢【環球網報導 記者徐亦超】親民黨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宋楚瑜曾是臺灣已故領導人蔣經國的英文秘書,11日他再到桃園大溪兩蔣陵寢謁陵。宋楚瑜表示,要向蔣經國保證,自己「要幫經國先生找回基本路線及原則」。
  • 馬英九大溪頭寮陵寢謁陵 買豆乾"巧遇"鄭文燦
    馬英九和吳敦義,昨天早上到大溪頭寮陵寢謁陵。記者賴佑維/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蔣公分身」之稱的李登科(中)昨天也前往大溪頭寮陵寢謁陵,不少民眾與其合照。記者賴佑維/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蔣經國逝世27周年,昨天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和臺灣地區副領導人吳敦義前往桃園市大溪區頭寮陵寢謁陵,馬英九隨後前往黃日香、大房豆乾購買伴手禮,「巧遇」訪視業者的桃園市長鄭文燦,兩人與店家合影后也禮貌性握手。
  • 蔣介石逝世41周年 馬英九慈湖謁陵(圖)
    紀念蔣介石逝世41周年,馬英九(右)4月5日前往桃園市慈湖陵寢謁陵,典禮莊嚴肅穆。來源:臺灣「中央社」 中新網4月5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紀念蔣介石逝世41周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副領導人吳敦義今天上午前往桃園慈湖陵寢謁陵,典禮莊嚴肅穆。馬英九上午10時與吳敦義前往慈湖陵寢謁陵。馬英九獻花、鞠躬後,並繞行蔣介石靈櫬,神情肅穆。馬英九謁陵後離去,沒有發表任何談話。
  • 章孝嚴祭拜蔣經國陵 《蔣經國日記》將擇時公開
    >   章孝嚴祭拜蔣經國陵  首次以蔣家人身份參與,蔣方智怡透露《蔣經國日記》將擇時公開  本報訊 臺灣消息 昨天是蔣經國逝世15周年紀念日,國民黨籍「立委」章孝嚴昨天上午前往桃園縣大溪鎮頭寮蔣經國陵寢謁陵,認祖歸宗的章孝嚴稍後接受訪問時表示
  • 蔣介石逝世40周年 新黨到大溪謁陵
    臺海網4月2日訊 今年適逢蔣介石逝世40周年,新黨2日上午由秘書長吳成典率領,前往大溪慈湖向蔣介石陵寢致敬,並順道到頭寮蔣經國陵寢鞠躬追思。新黨「全國發展委員會」及黨員同志前往桃園大溪慈湖,蔣介石陵寢謁陵。(照片:新黨提供)新黨「全國發展委員會」委員陳麗玲律師表示,原住民與漢族或其他如雲南的擺夷等少數民族,一樣都是炎黃子孫,也都是黃皮膚、黑眼珠,原住民族願意前去祭拜黃帝,是對於祖先的一種追思,正所謂飲水思源,吃果子拜樹頭的概念,為何民進黨只要「逢中必反」?
  • 馬英九辭黨主席後首次大溪頭寮謁陵 僅六人
    臺海網1月13日訊 今天是蔣經逝世27周年紀念日,馬英九上午8點30分抵達桃園大溪頭寮,向蔣經國陵寢獻花鞠躬,俯首追思。因為國民黨去年「九合一」選舉慘敗,馬英九辭去國民黨黨主席身分以示負責,上午謁陵改以「總統」頭銜致敬。
  • 馬英九、洪秀柱等赴桃園慈湖謁陵
    中新社臺北4月5日電  (記者 張一凡 鄭巧)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及副手吳敦義,中國國民黨新任主席洪秀柱等5日前往桃園市慈湖謁陵,當天是蔣介石先生逝世41周年紀念日。  4月的慈湖草繁木茂,上午10時許,馬英九、吳敦義來到蔣介石陵寢前,獻花並行三鞠躬禮。
  • 清明節拜謁蔣經國陵 「連宋配」將宣布明年參選
    清明節拜謁蔣經國陵 「連宋配」將宣布明年參選   中新網2月23日電 據中國時報報導,國民黨和親民黨可望在3月底完成「連宋配」的黨內初選提名程序,然後在4月5日清明節當天安排連宋兩人相偕前往蔣經國陵寢謁陵
  • 逝世30年的蔣經國,能否成為吳敦義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差不多快要輸掉「底褲」的國民黨,在「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的唱衰中,終於想起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蔣經國。1月13日是蔣經國逝世30周年紀念日,已經在財務上捉襟見肘的吳敦義還是擠出不少經費,準備舉辦一系列紀念活動,目的是要喚醒民眾對蔣經國的記憶。
  • 馬英九大溪買豆乾桃園市長鄭文燦「不期而遇」
    臺海網1月13日訊 馬英九13日上午結束大溪頭寮蔣經國陵寢謁陵,轉往大溪老街接連拜訪兩家豆乾店,在大房豆乾本鋪還大手筆花了新臺幣8800元買豆乾,力挺豆乾業者。桃園去年換由民進黨執政,新任民進黨桃園市長鄭文燦上午沒有陪馬英九謁靈。但鄭刻意安排到大溪黃日香豆乾、大房豆乾關心豆乾產業,與馬英九「不期而遇」,兩人與店家合影后禮貌性握手,並未一起吃豆乾。鄭文燦接受媒體採訪表示,他告訴馬英九,大溪豆乾是百年產業,要「多多支持」,強調自己支持大溪豆乾是「一間一間走」,馬英九與店家買完就離開,相較生澀。媒體詢問馬英九花了多少錢?
  • 清明恰逢蔣介石離世43周年 馬英九赴被"獨派"潑漆的慈湖陵寢哀思
    昔年清明節期間,當時還是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率國民黨高層赴慈湖蔣介石陵寢謁陵。中國臺灣網4月5日訊 今天是清明節,也恰逢蔣介石離世43周年紀念日。不過,位於臺灣桃園的蔣介石慈湖陵寢,卻因「228」當天遭「獨派」潑漆封園至今。儘管蔣介石陵寢首度出現清明節封閉,不開放一般遊客進入的情況,但據臺灣《聯合報》等媒體報導,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仍於早間7點過後低調進入陵寢追思,約半小時後離開,並未發表談話。
  • 清明恰逢蔣介石離世43周年 馬英九赴被"獨派"潑漆的慈湖陵寢哀思
    昔年清明節期間,當時還是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率國民黨高層赴慈湖蔣介石陵寢謁陵。
  • 2016臺灣「大選」:宋楚瑜謁蔣經國陵 回憶蔣經國交代遺言
    距離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倒數4天,親民黨「總統」候選人宋楚瑜今天(1月11日)前往桃園慈湖頭寮謁蔣經國靈。因為1月13日是蔣經國逝世28周年,宋楚瑜回憶起當年蔣經國最後一次召見,向他交代遺言的情況。 親民黨「大選」候選人宋楚瑜11日下午來到蔣經國靈前深深鞠躬,表情嚴肅,駐足許久。
  • 臺灣東海大學原校長梅可望逝世,曾獲蔣經國器重
    臺灣東海大學原校長梅可望逝世,曾獲蔣經國器重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2016-04-03 14:31 來源:澎湃新聞
  • 不見蔣經國不提"九二共識" 臺當局紀錄片引爭議
    這部紀錄片絕口不提當年的臺當局決策者蔣經國,不提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備受兩岸尊崇的辜振甫,在片中的分量還不及只任兩年董事長的張俊雄。    據報導,臺當局這部紀錄片定調,當年國民黨開放探親是單純人道考慮,及對島內外社會壓力的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