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武路」是韓國的好萊塢,而「忠武」二字本是著名抗倭將領「李舜臣」的諡號。四百年前,李舜臣曾在「鳴梁海戰」中大敗日軍,成就了世界戰爭史上一大「以少勝多」的名局。四百年過去,一位自忠武路走出的耀眼巨星在《鳴梁》一片中還原了忠武公的偉業,電影在韓上映後,觀影人次也隨即超越外片《阿凡達》——民族主義至上的韓國人又一次借忠武公之魂在文化領域抗擊了外敵入侵,而這位被忠武公「靈魂附體」的旗手就是韓國國寶級演員崔岷植。
崔岷植畢業於東國大學演劇映畫科,目睹著當代韓國電影崛起的整個歷程,既參演過奪得國際大獎的作品,也常年霸佔韓國本土票房明星實力榜,他是大鐘獎、百想藝術大賞和青龍獎的常客,他是創造主演電影在韓國和北美兩地同時票房奪冠的韓國影人。12月12日,《鳴梁海戰》在中國內地全面上映。功成名就的崔岷植也作為本片的主演來到北京與眾中國媒體進行交流。在談吐間,崔岷植並沒有因客場作戰而流露出一絲的膽怯或偽裝一種常見的假客氣。相比大致可被分為「長城、烤鴨、秀你好」的「耍寶黨」,以及「兩個冰冰我都愛」的「標題饋贈黨」這兩類來華影星,崔岷植仍然保持著一個性格演員獨有的態度與氣場。
在群訪環節,當一位記者詢問他是否願意來「世界第二大市場」的中國拍戲時,崔岷植大手一揮:「文化交流可不像什麼簡單的生意來往,是不能盲目跟風的。我說過我喜歡張藝謀和陳凱歌的電影,但如果要合作,希望他們能找到讓我有共鳴的故事才行。」對於如何評價自己有「韓國周潤發」這一稱號時,崔岷植有意擺出一副好奇的姿態:「我想問,那在你們這兒有沒有演員被稱為『中國的崔岷植』呢?」不少記者八卦之心太濃,問道:「中國的哪個女演員長得最美?」崔岷植更顯得不苟言笑:「相比臉蛋我更看中表演功力,在這方面,我欣賞鞏俐。」這時,崔岷植反問了那名記者:「但據我了解,鞏俐女士好像已經不是中國國籍了吧?」
所以,如果你認為接觸了姜文與陳建斌者就能了解什麼叫「一個演員的霸氣修養」,那你就錯了。在有記者問他「你如何出戲」時,崔岷植當場仰天大笑。實際上,在他身上仍然有著他飾演過的所有角色的殘存:「間諜」的機智(《生死諜變》)、「老男孩」的偏執、「醉畫仙」的狂妄、「重口暴徒」的野性(《看見惡魔》)、「黑幫老大」的做派(《與犯罪的戰爭》)和「武將軍」的霸氣……在韓國本土宣傳《鳴梁海戰》時,崔岷植曾說「我只是把身體借給李舜臣了」。這句話實則道破了崔岷植的表演風格:或許,他從未嘗試過塑造任何角色,而只是這些角色呈現了他的多重性格而已。
崔岷植,從未出戲。
鳳凰娛樂:一般在中國電影中飾演那些國民皆知的公眾人物會有很大限制,哪怕稍有突破都可能被指責為「污衊偉人的光輝形象」,我不知道在韓國,當你在飾演李舜臣時是否也感受到比以往更多的、來自外界輿論的限制呢?
崔岷植:這要看你從哪個角度看了。如果一直想著那些束縛去表現人物的話,發揮空間自然就會變得很小,比如說「我只要表現這個人物帥氣的一面」就好了,那肯定不對。我看待(李舜臣)這個人物是從真實的一面去切入的,走進這個人物的真實內心:比如他為什麼要打這場仗等等,我想從根本上知道這些事情。所以,從我的角度來說,如果我是故意美化他,或者因為他是我們國家公認的民族英雄而去想當然的表現這個人物,那拍這片子就沒什麼意思了。
那在我漸漸的了解這個人物之後,其實是加劇了我對他的崇拜感的。要知道,我了解他的事跡的渠道並不是通過一些民間戲說,也不是歷史學家或者其他什麼人的胡說八道,而是直接從他本人的日記上看到的。那日記是什麼?日記是自己用最真實內心記錄的「自我歷史」。它可不像詩或者小說是給別人看的,日記是給自己看的。所以日記沒辦法說謊,並且包含著李舜臣的所有面貌。看完後,我得出了一個結論是:這個人並不是超人,他是和我們沒有任何差別的普通人,知道害怕,也會生氣、罵人、嫉妒、會哭,更有傷心欲絕和脆弱不堪的時候……但這些才顯出他的偉大。畢竟正是這麼一位和我們一樣平凡的人幹出了如此偉大的一件事兒。一個人能能如此出色和令人尊敬,其實是因為他擁有了偉大的信念。而當我領悟到這個事實後,我就並不想著美化他,而是表現出他真實的樣子就好了。
鳳凰娛樂:這是你在飾演《醉畫仙》後的畫家張承業之後,第二次在古裝片裡飾演真實的歷史人物,兩部電影還恰巧都是以「抗日」作為歷史背景的,你覺得那次表演帶來的經驗是否幫助了這次演李舜臣?
崔岷植:《醉畫仙》中的張承業大師是一位畫家。我本人是演戲的,而他是一位畫家,類別雖然不同,但同屬於藝術工作者,所以我可以和他產生很強的共鳴。畢竟藝術家之間的感受,無論換到哪個時代,都會有著相同的特點:精神上的苦痛,開心與幸福……從這個角度講,我和張承業大師是有一種親近之感的。可是李舜臣是一位軍人,而且「鳴梁海戰」發生時正是處在萬分危急的時刻,當時他是在國王都拋棄了他的狀況下,面臨那麼多敵艦的圍攻時去迎戰的。說實話,如果我自己上了李舜臣將軍的那艘船,遇到這種困境,我自己可能就逃了,因為像我這樣一個普通人肯定會非常害怕啊。可李舜臣卻能在這樣的困境下堅持住、接著戰鬥、最後還贏了。
所以我一直想搞清楚:他這種信念的來源到底是什麼!因為這個實在太不可思議了。所以我始終特想知道,事實是什麼樣子的、原因是什麼、源動力是什麼。我們電影裡表現出來的是他對百姓的責任,是軍官的職業素養以及他對國家的信念。其實這種精神與信念每個人身上都有,但能夠付諸於實踐才是最重要的。李舜臣在那種萬分危急的狀況下,能夠做出拋棄小我、拯救大我的行為才是真正的偉大。
鳳凰娛樂:那你是否認同:是《鳴梁》傳遞了韓國的「民族主義」情緒才讓本片在韓國獲得了空前的成功?
崔岷植:我同意這個看法,是有這一部分的原因。由於角色本身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領導者,幾乎是完美的化身,所以(韓國國民)其實是希望(現在)還有這樣一位完美的領導者出現的。大家對李舜臣這樣一個有魅力的人的崇拜也是一個(影片獲得成功)的原因,畢竟他的事跡和戰果是令人欽佩的。而他本人表現出的偉大、魅力與真心是與民族主義不盡相同的,其實大家也陷入了這個角色的魅力之中。
鳳凰娛樂:你曾和宋康昊有過四次合作,其中至少有《生死諜變》和《死不張揚離奇失魂事件》有直接對手戲,能否分享一下與他合作的經歷呢?
崔岷植:我和宋康昊非常要好,我倆是很好的同行,是那種「以後還想要繼續在一起共事」的同行。我和這種優秀的同行一起合作,不僅對電影的發展、商業票房等多種方面都有很多積極意義,更重要的是我們會從彼此身上得到很多。我沒有的部分,當宋康昊擁有時,雙方互補互助,這種創作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鳳凰娛樂:能分享一下你截至目前拍的最辛苦的一場戲嗎?是《老男孩》裡那個讓你嘔吐的砍人長鏡頭還是《鳴梁》裡讓你暈厥的海戰?
崔岷植:其實身體上的疼痛並不是什麼大事兒,很快就會恢復的。在這種強度的拍攝中,不管身體上有多少疼痛,精神上都是會有幸福的時候的。這兩部作品雖然都吃了不少苦,但是和合作的夥伴一起完成團隊合作並且表達了一些東西之後,我都會感到非常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