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遭受30年不遇極端低溫天氣 中國率先援助

2020-12-25 中國政府網

    剛剛進入新年,蒙古國就遭受到30年不遇的罕見低溫和大雪災害性天氣,全國90%的省份被雪覆蓋,一半以上省份受災。

    2.1萬戶家庭受災
    蒙古國九成省份被大雪覆蓋

    蒙古國緊急情況總局負責人恩赫阿木爾告訴記者,災害已導致至少損失185萬多頭牲畜,平均每天死亡數千頭。如果目前的狀況持續下去,在春天到來之前,預計將有500多萬頭牲畜死亡。目前,蒙古國21個省中已有12個省的65個縣災情嚴重,這些地區的積雪厚度為40釐米至120釐米。

    蒙對外關係部長贊登沙塔爾向外國駐蒙使節和國際組織駐蒙代表通報災情時表示,災區的牲畜草料嚴重不足,牧民的食物、藥品和禦寒衣被十分短缺。由於牧區基礎設施落後,牧民居住分散,救災工作的難度很大。

    總部設在羅馬的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2日發表聲明說,極端低溫天氣已造成2.1萬戶牧民家庭的生活受到威脅。在未來兩三個月內,受災牧民需要600萬美元外部援助,以保證他們安然度過這個異常寒冷的冬天。糧農組織警告說,由於牲畜死亡導致收入大幅減少,受災牧民家庭將面臨不同程度的糧食安全問題。

    據恩赫阿木爾介紹,蒙古國政府已經撥款37億圖格裡克(1元人民幣約合210圖格裡克)用於購買草料和運送救災物資。他強調說,據氣象部門預告,近期蒙古國還有降雪和暴風雪天氣,因此災情可能繼續加劇,受災地區範圍也可能擴大,因此救災形勢十分嚴峻。

    一天飛行6個架次
    中國空軍緊急運送救災物資

    為幫助蒙古國災區戰勝災害,中國政府迅速作出反應,決定向蒙古國災區提供價值1000萬元人民幣的方便食品、棉被、可攜式汽油發電機、大米等災區急缺物資。

    為了讓這批物資儘快提供給蒙古國的災民,中國政府決定動用空軍空運救災物資。中國空軍的3架運輸機,用一天時間飛行6個架次,圓滿地將這批急需物資運抵蒙古國,解決了蒙古國政府救災的燃眉之急。

    寒冬臘月,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的氣溫達到零下30攝氏度,嚴寒令記者的數位相機都無法正常工作。

    2月1日上午,滿載著中國人民友好情誼的3架空軍運輸機徐徐降落在烏蘭巴託成吉思汗國際機場,機上裝載著中國政府向蒙古國提供的緊急人道主義援助的第一批救災物資。這也是今年遭受雪災以來蒙古國接收到的首批外國援助物資。

    援助物資交接儀式氣氛友好、熱烈,蒙古國緊急情況總局的儀仗隊演奏歌頌友誼的歌曲。恩赫包勒德副總理說:「雖然中國內蒙古、新疆部分地區也發生了雪災,但中國政府向蒙古國伸出了援助之手,這是蒙中睦鄰友好關係的具體體現。」

    恩赫阿木爾見到記者時第一句話就說:「感謝中國政府和人民的無償援助,這批人道主義救災物資對蒙古國牧區的救災工作將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這批物資正在按災情分配給有關省份,不久將發放到災民手中。」他還說,除中國政府的援助外,中國內蒙古的一些省份也向與中國交界的蒙古國省份提供了無私幫助,例如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向南戈壁省提供了價值100萬元人民幣飼料。

    「患難見真情。」蒙古國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旭日夫這樣評價中國政府對蒙古國的人道主義援助。他說,對於中國政府的援助,蒙古國人民非常感動。這對推動蒙中兩國人民的友好關係很有意義,中國的援助對蒙古國人民來說不僅是物資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支持。(記者 霍文)

相關焦點

  • 浙江將迎嚴重雨雪冰凍天氣 極端低溫30年一遇
    整個林區和牧區有61個氣象監測站氣溫降至-40℃以下,極寒天氣範圍擴大到林區和牧區大部分地區。  今冬的強冷空氣後發至人,比去年晚了近一個月,但其維持時間長,寒冷程度強。去年最低氣溫為-44.5℃,出現在12月17日根河的滿歸鎮。  中國天氣網訊 一股強冷空氣將席捲我國大部,受其影響,浙江將遭遇嚴重的雨雪冰凍天氣。
  • 專家深度解讀:浙江或將迎30年一遇極端低溫天氣
    浙江在線01月19日訊受南下極地渦旋影響,一股強烈的冷空氣將席捲我國大部,帶來嚴寒天氣,受其影響,南方將出現大範圍雨雪,浙江省氣象服務中心首席服務專家李瑞民說:「這次寒潮可能會給浙江帶來30年一遇的極端低溫天氣」。  本次寒潮對浙江影響有多大?
  • 青海公布2015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極端天氣創造歷史極值
    青海公布2015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極端天氣創造歷史極值 2016-01-19 20:43:18   中新網西寧1月19日電 (孫睿)青海省氣象局19日公布了該省2015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暴雨、沙塵暴、低溫寒潮等惡劣天氣對青海生產生活影響較大,同時引起了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  青海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馬佔良表示:「去年青海一些極端的天氣氣候不僅創造了歷史極值,也對青海的生產生活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 全國入冬以來42個地方出現極端低溫天氣(圖)
    同樣,受北極地區影響,歐洲也發生了極寒天氣。  國家氣候中心氣象高級工程師王啟禕解釋,歐洲強寒潮、日本暴雪和中國低溫都是相同大氣環流異常引發的極端氣候鏈。  全國42地現極端低溫  據中國氣象局統計,去年12月1日到今年1月31日,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常年偏低,但平均下來,還是比去年同期高一點。
  • 中國出現南凍北旱極端天氣 北京可能冬天無雪
    非正常的天氣狀況陪伴人們度過新春---  南方:持續低溫,雨雪霏霏;  華北:大旱,在作為中國第二大小麥主產區的山東,乾旱程度更是達到了  60年一遇標準;北京則至今未見下雪,60年來初雪最晚的紀錄有可能被打破;  東北:嚴重低溫,特別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的一些地方,最低氣溫一度  降至零下47.4℃⋯⋯
  • 中國成為新高溫頻發地 極端天氣逐漸「常態化」
    日本氣象廳則宣布,日本近日進入了日氣溫35℃以上的「猛暑日」——這是自2007年開始使用的氣象新名詞,特指地球溫室化給都市帶來的高溫效應。「猛暑日」在逐年增加,從1999年到2008年有400天,是30年前的4倍。2010年,「猛暑日」的煎熬繼續保持上升勢頭。
  • 2019年極端天氣已席捲全球!
    玉樹雪災、罕見寒潮、極端高溫,2019年極端天氣已席捲全球!為什麼玉樹會出現這麼嚴重的降雪呢?根據過去的氣象數據和氣候預測模型顯示,青藏高原的年平均降水量在逐年增加,增加的降水最有可能在冬季以極端天氣的形式出現。據推測,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將出現更多的極端降水天氣。而在青藏高原,過去幾十年的春季積雪量和大雪天氣次數都有增加。
  • 黑龍江漠河:迎來-42.2℃低溫 出現極端冰霧天氣
    攝影 王景陽受強冷空氣的持續影響,地處祖國最北端的黑龍江省漠河市繼昨天出現零下40度的低溫之後,今天早晨漠河氣溫繼續走低,黑龍江源頭洛古河村迎來零下42.2度的入冬最低溫,漠河市區出現極端冰霧天氣。寒冷的天氣使空氣中的水汽凝華而出現極端冰霧天氣,也就是當老百姓常說的「冒白煙」。清晨的街道籠罩在一層白霧之中,能見度不足200米,過往車輛紛紛開啟霧燈、減速慢行,行人和在外作業的工人紛紛換上最厚的冬裝,抵禦冰霧帶來的寒冷。
  • 為什麼蒙古國幾乎不被提起?
    位於北緯47°的首都烏蘭巴託以年平均氣溫-1.25℃獲得全球最冷的首都稱號。友情提示,在蒙古旅行,除了夏天基本不要考慮出去,在這裡五六月份也是可以凍死人的。 這樣極寒又貧瘠的地方,多災多難就不稀奇了。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們,只能與這樣的環境抗爭,卻又依賴這片土地。而極端的氣候導致蒙古國的農業和牧業發展的都很不好。
  • 歐亞極端寒冷事件分析及災害應對措施
    (二)亞洲應對極寒天氣情況  亞洲北部的中國北方、日本和韓國以及蒙古國、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國1月下旬以來也出現了寒冷天氣的侵襲,其中中國北方是乾冷,日本是溼冷,且降雪頻繁。有關國家採取措施,積極應對,把損失降到最低。
  • 蒙古國向我國請求援助,而中國卻表示無能為力,這是為什麼?
    世界上一共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有100多個國家接受過中國的幫助,這些國家大部分都對中國感恩戴德,希望跟中國進行更加深入的經濟合作,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發展速度。前一段時間,蒙古國又向我國發來請求,希望得到我國的援助,這一次中國卻表示無能為力,這是為什麼呢?
  • 歐洲各國極端天氣持續 挪威最低氣溫-41℃
    中新網1月7日電 綜合媒體報導,1月7日歐洲各國極端天氣持續,交通幾近癱瘓,民眾生活極為不便。挪威氣溫降至零下41度的極低溫,義大利暴雨不斷致使河水猛漲,而法國有3人因大雪引發的交通事故喪生。目前英國近半個國家的領土都處在冰雪封鎖之下。
  • 極端低溫排行榜TOP10,中國最寒冷的地方在哪裡?
    極端低溫排行榜TOP10,中國最寒冷的地方在哪裡?
  • 【時事聚焦】美國極端天氣至少31人死亡!社會停擺,美國德州極端寒冷天氣的原因,假如中國德州遇上……
    紐約市長也在記者會上表示,由於全國性的惡劣天氣,紐約市的疫苗供給今日將再度斷檔,超過3萬人的預約注射將被延遲。白宮發言人表示會和受到影響的各州聯繫,確保聯邦政府資源符合要求。副總統賀錦麗接受傳媒訪問,承諾會根據緊急狀態令,向得州及其他受影響州份提供聯邦緊急援助。
  • 俄羅斯遇74年來最冷天氣 10天凍死90人(組圖)
    法新社稱,過去十天左右,俄羅斯一直處於「不合時宜的」極冷天氣中。東西伯利亞零下50攝氏度,莫斯科零下20攝氏度——這種比以前低上十幾度的氣溫,正常的話一般到1月或者2月才會到來。據俄羅斯氣象服務部門稱,本周四左右預計天氣才會回暖,當然,所謂的「回暖」是指回到0攝氏度。
  • 中國國防部向蒙古國軍隊提供防疫物資援助 交接儀式在烏蘭巴託舉行
    環球時報 5月26日,中國國防部向蒙古國軍隊提供防疫物資援助交接儀式在蒙國防部舉行。中國駐蒙古國大使柴文睿和蒙古國國防部長恩赫包勒德出席儀式並分别致辭。中國駐蒙古國國防武官包玉海大校和蒙國防部政策執行協調局長巴特賽汗上校在交接證書上簽字。
  • 極端天氣催生了哪些經濟帳
    據新華社10日的消息稱,一個國際研究團隊的最新報告顯示,隨著南極和北極的冰蓋繼續融化,2019年全球各地的極端天氣事件可能會更多、更嚴重。「根據我們的模型,大量融水的匯入會對洋流造成嚴重破壞,進而導致更多的極端天氣事件,每年的溫度變化也會變動更大。」領導這項研究的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南極研究中心副教授尼克·格列齊說。這種預警讓人們想起著名的災難大片《後天》。
  • 中國北方大部降溫明顯 極端天氣發生可能性增大
    千年極寒不來 極端天氣仍有  「千年極寒」說從科學上講是站不住腳的,不過,在全球變暖的情況下,極端天氣發生的可能性在增大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帥蓉 實習記者秦逸發自北京 「天氣真冷,聽說今年冬天特別冷,比去年還冷。」由於最近冷空氣「扎堆」造訪,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降溫明顯,內蒙古、黑龍江等地已經有雪花飄落。
  • 極端天氣肆虐 各國出招迎戰
    中新社北京7月9日電 題:極端天氣肆虐 各國出招迎戰  中新社記者 肖欣  全球多國近來遭遇極端天氣:洪水肆虐歐亞,奪去數百人生命,百萬人失去家園;而亞洲、北美部分地區經受高溫炙烤,應戰旱情帶來的缺水斷電和糧食危機。
  • 越南北部持續低溫天氣給農業造成重大損失
    新華網河內2月13日電(記者費洪海) 據越南媒體13日報導,越南北部地區今冬遭遇數十年不遇的持續低溫天氣,當地農業生產因此遭受重大損失。  報導援引越南農業和農村發展部的統計數字說,越南北部地區的持續低溫天氣迄今已造成12.5萬公頃農作物被凍死或凍壞,其中太平、北寧、清化、義安、海陽和海防等省市的農作物受災最為嚴重。此外,低溫天氣還造成北部山區的河江、諒山、老街等省的5000多頭牲畜死亡。農業和農村發展部12日緊急指示各地做好家禽家畜的防寒保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