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兩岸民間交往萬樹繁花

2020-12-25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海峽論壇·媽祖文化活動周開幕式上,包括臺灣島內媽祖宮廟代表在內的逾萬名兩岸信眾齊拜媽祖。高亞成攝

30年前,他們是海峽兩岸直航交流的破冰者。30年來,他們是海峽兩岸常態交流的鋪路者。

他們來自臺灣宜蘭,是一批普通的漁民,卻載入兩岸交流史冊。

衝破藩籬,媽祖像在臺安座

在日前舉行的第十一屆海峽論壇·媽祖文化周活動期間,30年前臺灣漁船直航湄洲島謁祖朝聖的發起人、宜蘭南方澳南天宮名譽主委林源吉,再次率領當年參與直航的8名船長以及歷次直航湄洲的38家臺灣媽祖宮廟代表共231名媽祖信眾,恭捧30年前護佑直航的5尊媽祖像一同回湄洲島,交流媽祖文化,以實際行動推進兩岸同胞共建幸福家園。

兩鬢斑白的林源吉如今81歲了,說起當年的壯舉,依然激動,往事歷歷在目。

兩岸同根同源。著名詩人余光中寫道:「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兩岸隔絕期間,海峽兩岸咫尺天涯,到湄洲媽祖祖廟謁祖成為臺灣媽祖信眾難以實現的夙願。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有臺灣部分媽祖信眾繞道日本、香港等地,衝破藩籬前來大陸尋根祭祖。1987年,臺灣漁民出海捕魚時,偷偷從湄洲島請回5尊媽祖像。由於歷史和政治的原因,媽祖像被臺灣當局扣押。得知此事後,南天宮立刻組織人員交涉。經多方努力,最終將5尊媽祖像請到南天宮安座。

渡過72海裡,用了整整40年

按照習俗,分靈媽祖安座3年內,需回湄洲媽祖祖廟娘家。於是,1989年5月6日,在時任南天宮主委林源吉的率領下,20艘漁船載著200多名媽祖信眾,由200多艘出海漁船掩護,直航湄洲島謁祖,這是兩岸隔絕40年來第一次有組織、大規模的民間直航。

當這些在風浪裡顛簸了近30個小時的媽祖信眾踏進祖廟時,他們忍不住流下淚水。這一刻,他們等得太久了!雖然臺灣和湄洲島一衣帶水,最近的距離只有72海裡,但對於臺灣1600多萬名媽祖信眾來說,渡過這72海裡,竟用了整整40年!

林源吉表示,後來他和20名船長均被臺灣當局判刑,但大家一點也不後悔。因為正是這次直航,帶動了許多臺灣人前來媽祖故鄉尋根問祖,支持祖廟興建,促進湄洲島開發建設。「這是兩岸交流不可逆轉的趨勢,誰也阻擋不了。」林源吉說道。

那次直航,南天宮從祖廟共分靈300多尊媽祖像回臺奉祀。臺灣新港、北港等地的宮廟聞訊紛紛前往恭請媽祖。此後30年間,林源吉頻繁往返兩岸。在他的帶動下,島內共從湄洲媽祖祖廟分靈媽祖像近4000尊,安座到臺灣地區各個宮廟。他說,要讓更多的臺灣年輕人來到大陸。只有多交流,冰冷的心才能溫暖,隔閡的感情才能融化,骨肉同胞才能越走越親。

變化翻天覆地,交流日趨熱絡

湄洲媽祖跨越海峽,催生了兩岸民間交往的萬樹繁花。從那以後,兩岸媽祖文化的傳播與交流日益深入。湄洲島作為媽祖信眾嚮往的聖地和心靈的原鄉,也成為兩岸民間交往的前沿地帶。

另一位「破冰之旅」的親歷者,臺灣媽祖聯誼會會長、臺中大甲鎮瀾宮副董事長鄭銘坤說,2009年5月,他們從臺中直航湄洲參加首屆海峽論壇的首場活動,至今已滿10年。10年間,他們見證了兩岸民眾交流交往越來越密切、經貿人文合作越來越深入,感受到兩岸融合的前景越來越光明。

今年71歲的臺胞陳正發也是當年直航隊伍中的一位。他感慨地說道,如今,湄洲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兩岸交流越來越熱絡,「兩岸一家親」更是民心所向,希望湄洲島能和臺灣開通客輪直航,方便兩岸民眾交流,加速融合發展。因為「回家的路越近越好」,這代表了大部分臺灣民眾的心聲。

30年前乘風破浪而來的200多名直航者也許無法想像,如今的湄洲島每年都會迎來30萬人次的臺胞。

30年來,兩岸以媽祖文化為載體,文化、旅遊、商貿交流合作日益頻繁,有力促進了兩岸民眾的心靈契合,彰顯了海峽兩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血脈。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董事長林金贊說,祖廟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主動作為,以媽祖文化為紐帶,積極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為兩岸人民謀福祉。(吳偉鋒)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7月06日 第04 版)

相關焦點

  • 永春百丈巖:萬樹繁花,林海中的「一葉扁舟」
    我就衝著這森林而來,衝著這萬樹繁花的森林而來。百丈巖森林有兩大部分。一是山頭周圍的次生天然闊葉林,樹種以絲慄栲居多。絲慄栲為殼鬥科栲屬樹種,與同鎮蓬壺仙洞山的米櫧同屬異種。絲慄栲嫩葉為紅褐色,開花時乳黃色,雄花穗狀或圓錐花序。夏天5-6月間,正值開花季節,滿樹乳黃甚為漂亮。
  • 兩岸民間交流譜寫「故事新篇」
    論壇以「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為主題,由兩岸80家單位(大陸、臺灣各40家)共同主辦,安排論壇大會、青年交流、基層交流、經貿交流四大版塊30多場系列活動,8000餘名臺灣各界人士應邀出席。   今年是兩岸開啟民間交流30周年。30年來,兩岸從相互隔絕,到開大門、走大路,形成民間大交流格局。
  • 兩岸一家親,有照片為證.第四屆兩岸交流交往圖片展正在舉行...
    12月20日—25日,第四屆兩岸交流交往圖片展「光影的故事•花之鄉約」在漳州市牛莊文創園舉行,共展出近200幅兩岸交往交流的新聞照片
  • 紀念兩岸民間交流30周年 海峽兩岸中秋燈會下月崑山舉行
    ,以紀念兩岸開啟民間交流交往30周年,讓海內外同胞共同品鑑薈萃於花燈之上的兩岸文化精粹,共敘兩岸深情。   據崑山旅遊度假區管委會副主任董建國介紹,本次中秋燈會由國臺辦提供指導,中華文化聯誼會、中華兩岸交流協會全程支持,江蘇省臺辦、江蘇廣電總臺、崑山市政府主辦。燈會的舉辦目的在於進一步擴大海峽兩岸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堅定臺商臺胞深耕大陸,紮根發展、轉型發展、永續發展的信心,並藉助「兩岸中秋燈會」文化品牌不斷豐富崑山臺商大陸精神家園的文化內涵。
  • 福德文化兩岸無法割斷的血脈 帶動民間交流
    福德文化兩岸無法割斷的血脈 帶動民間交流 仙嶽山土地公廟贈送臺灣宜蘭五結鄉奠安宮一尊石雕掌財土地公
  • 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21日起在金門舉辦
    ­  每年聚首,名角歡聚,學術切磋,共同感受兩岸民間藝術——10月21日至25日,2016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暨「鄉音之旅」展演將在金門縣舉辦。這是繼2014年藝術節首次在臺灣彰化縣舉辦之後,再度入臺舉辦。­  本屆藝術節的主題是「鄉音唱和」,5天時間,古老的閩南戲曲曲調將傳遍金門縣的大街小巷。
  • 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21日起在金門舉辦 濃濃鄉音唱和兩岸情緣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 (本組文/本報記者 陳冬 本組圖/廈門市臺灣藝術研究院提供)每年聚首,名角歡聚,學術切磋,共同感受兩岸民間藝術——10月21日至25日,2016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暨「鄉音之旅」展演將在金門縣舉辦。這是繼2014年藝術節首次在臺灣彰化縣舉辦之後,再度入臺舉辦。  本屆藝術節的主題是「鄉音唱和」,5天時間,古老的閩南戲曲曲調將傳遍金門縣的大街小巷。
  • 廈門臺中金門三地視頻對話,呼籲有序恢復兩岸交流交往,推動「小...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兩岸交流交往中斷,被譽為兩岸人員往來「黃金通道」的廈金航線也停航了三個多月。兩岸交流交流何時恢復?「小三通」幾時復航?得到了兩岸同胞的熱烈關切。由廈門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臺中市總工業會和金門縣商業會共同主辦的廈門—臺中—金門經濟文化交流視訊會,今天上午在三地同步舉行,大家一致認為,在兩岸疫情均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民眾對兩岸經貿、文化、民間交流合作恢復正常化有著迫切需求,重啟兩岸交流是臺灣疫後發展難以迴避的最重要問題。
  • 兩岸民間政治對話氛圍愈濃 臺灣藍綠陣營均受啟迪
    兩岸民間政治對話氛圍愈濃 臺灣藍綠陣營均受啟迪 2013年06月24日 08:4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這是又一次兩岸專家學者探討重要政治議題的民間會議。臺灣方面有數十位專家學者出席,其中不乏民進黨人士,包括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在臺灣,綠營內的前「行政院長」謝長廷也宣布,他所設立的基金會將於6月29日和30日在香港與大陸學術機構聯合舉辦主題為「兩岸關係發展與創新」的研討會,主動積極地以民間交流的模式,開啟兩岸對話與互動。出席「北京會談」的許信良對此評價頗高。
  • 海峽論壇新觀察:兩岸民間交流邁入「雲時代」
    2016年,剛從臺灣來大陸尋覓工作機會的曾於庭不會想到,4年後自己創立的廈門曦莛文化創意有限公司透過網絡直播,讓帶有個人IP的文創產品走入兩岸消費者視野。直播帶貨,當下登陸臺青和不少臺企關注的熱詞,正成為兩岸交流合作的新亮點。
  • 民間交流是兩岸民心相通之本
    2020年9月,在臺陸委會針對海峽論壇提出所謂「三禁」政策進行限制阻撓下,由王金平率領國民黨代表團參加論壇所引發的風波,深刻表明了兩岸關係與民間交流在特定環境下的脆弱性。在新形勢下,如何推動兩岸民間交流實現正常化,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民間交流是兩岸深度連結的重要紐帶。
  • 兩岸迎來民間大交流時代 王毅宣布對臺舉措八項具體方案
    本著健康有序、規範管理的原則,逐步擴大大陸居民赴臺旅遊規模,增加赴臺旅遊人數,進一步促進兩岸旅遊雙向交流,今年內爭取超過60萬人次赴臺。五、推動協商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大陸方面願意以積極和開放態度,與臺灣方面商談籤署符合兩岸經濟發展需要,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框架協議。
  • 韓正見臺灣彰化縣長:加強交往讓兩岸人民得實惠
    加強兩岸交往也是一樣,其最終目的是要讓兩岸人民真正得實惠。    韓正表示,上海與臺灣各地交往十分密切。他感謝臺灣同胞對上海發展的支持、參與和貢獻,希望彰化縣訪問團在滬期間多感受上海的市民生活,更深地了解上海。他也希望兩地加大旅遊宣傳力度,更好地推進旅遊、文化等方面的交往,進一步加深兩岸人民之間的感情。    卓伯源感謝韓正及上海方面的熱情接待。
  • 董建華:太平洋兩岸風雲變幻,中美試圖跨越交往的努力永遠不變
    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特區首任行政長官、中美交流基金會主席董建華先生向鳳凰衛視鳳凰網主辦、青花汾酒首席贊助的《2020與世界對話·太平洋未來論壇》發來的賀信中表示,太平洋兩岸風雲變幻,但是浩瀚的太平洋永遠不變,兩岸的美麗風景永遠不變,中美兩國試圖跨越交往的努力永遠不變,太平洋未來論壇就是在變與不變之中尋找溝通的管道和默契。
  • 海峽論壇即將登場,兩岸民間交流風雨無阻!
    第11屆海峽論壇即將在福建廈門登場,在為期一周時間裡將舉辦60餘場活動,超過1萬名臺灣民眾報名參加,兩岸80多個單位和團體共襄盛舉。
  • 從廈門到金門 兩岸共探社會保障領域合作
    當天,第二屆兩岸社會保障暨兩岸恢復民間交流交往30周年論壇舉辦,全國臺聯會長汪毅夫、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彥,福建省副省長黃琪玉,廈門市委副書記陳秋雄,臺灣健康保險學會名譽理事長楊志良等官員和嘉賓蒞會。  汪毅夫受邀致辭稱,經過三十年交流交往,兩岸同胞在交流合作過程中彼此學習借鑑,相互扶持幫助,共同商討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 書法家陳沛彬:桂林山水間的中日民間交往使者
    原標題:書法家陳沛彬:桂林山水間的中日民間交往使者(圖) 我本身從事書法創作,覺得文化可以作為促進中日民間交往的橋梁,所以有了推動兩國書法往來的念頭。」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在陳沛彬等一批中國書法人的推動下,中日文化交流書法展在日本開展並獲得成功。時任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還為此發來了賀電,祝願中日友好展覽開幕,並祝願它成為子子孫孫友好下去的基石。 陳沛彬說,這封賀電他一直保留至今,這也堅定了他把中日文化交流做下去的決心。
  • 賈慶林在第一屆兩岸民間菁英論壇開幕式上演講
    新華社上海9月15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15日在第一屆兩岸民間菁英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了題為《全面深化和擴大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  努力促進兩岸關係朝著和平穩定的方向發展》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