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困難老年人、失能老年人將獲補貼

2020-12-20 環球網

10月25日下午,北京市民政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北京市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津貼管理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介紹本市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津貼新政策。從本月起,本市困難老年人可享受養老服務補貼,享受低保待遇的老年人每人每月300元、低收入家庭中未享受低保待遇的老年人每人每月200元,計劃生育特殊家庭且不符合前述條件的老年人每人每月100元。失能老年人也將根據不同的等級獲得200至600元不等的護理補貼。高齡津貼的補貼範圍也從90周歲以上擴大到80周歲以上老年人。這一提標、擴面的新政策實施後,預計有 75萬多名經濟困難老年人、失能老年人、高齡老年人直接受益,全市每年發放養老服務補貼津貼約20億元左右。

內容

新增困難老年人服務補貼和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

據介紹,困難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屬於本次新增的內容。本市戶口且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老年人,可以按照以下標準申領補貼:享受低保待遇的老年人每人每月300元、低收入家庭中未享受低保待遇的老年人每人每月200元、計劃生育特殊家庭且不符合前述條件的老年人每人每月100元。

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聚焦失能老年人照護需求,發放給重度失能或重度殘疾的老年人,用於補貼其因生活自理能力缺失而產生的長期照護支出,包括但不限於購買照料支持、照顧服務、護理服務等照護性服務。

本市戶口且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老年人,可以按照以下標準申領補貼:經綜合評估為重度失能的老年人,殘疾等級為一級的視力、肢體、智力、精神殘疾老年人,殘疾等級為二級的智力、精神殘疾老年人中的多重殘疾老年人,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600元;殘疾等級為二級的視力、肢體殘疾老年人,殘疾等級為二級、三級的智力、精神殘疾老年人,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400元;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的聽力、言語殘疾老年人,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200元。

高齡老年人津貼整合了原有補貼津貼政策,提高了發放標準,發放給8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其中80周歲至89周歲的老年人每人每月100元、90周歲至99周歲的老年人每人每月500元、10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月800元。

申請

網上、線下等三種途徑快速申請

符合申請條件的老年人本人或其委託代理人,或監護人自願申請,可以登錄北京市政務服務網、北京市民政局官方網站或微信公眾號,輸入姓名和身份證號碼後填報申請;其次,也可以就近在本市任一街道(鄉鎮)辦事窗口出示居民身份證提出申請;第三,還可以填寫《北京市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津貼申請表》後,到戶籍所在地街道(鄉鎮)社會救助或「一門受理」窗口出示居民身份證或戶口簿原件後提交。

在審核方面,由街道(鄉鎮)受理窗口通過綜合管理平臺接受申請,或現場確認申請材料後將信息歸集至綜合管理平臺的北京市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津貼管理系統;街道(鄉鎮)負責民政業務的科室,進行初審後轉報區民政局。每月20日前,各街道(鄉鎮)將有異議的人員數據匯總報送區民政局。區民政局於每月25日前作出審定意見。審定不合格的,提出意見並通過街道(鄉鎮)受理申請窗口書面告知當事人,說明理由、救濟途徑及時限;審定合格的,報區財政局撥付資金。

便民

三大便民措施方便群眾申請

為方便申請人,以下三種情形老年人不用重新提出申請,由社會福利綜合管理平臺通過老年人預留手機號碼推送養老服務補貼津貼發放通知進行告知,系統直接生成並發放補貼至老年人持有的銀行帳戶,如老年人放棄補貼津貼、更改發放帳戶及其他疑問,可向戶籍所在鄉鎮街道的社會救助或「一門受理」窗口反映,經核實後進行調整。一是困難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凡享受本市低保、低收入待遇和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的老年人,除已入住社會福利機構以外的,直接默認其提出了申請,發放補貼至其持有的民政一卡通、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卡中;二是高齡津貼,對應原80周歲以上及各區已經發過的歷史記錄,進行默認發放至其持有的養老助殘卡中,遇有持兩種卡以上的老年人,按特殊優先原則處理,例如,老年人同時持有「養老助殘卡」「民政一卡通」,系統優先選擇「民政一卡通」;三是護理補貼,對持有殘聯發放的殘疾證的老年人,直接默認其提出了申請,發放補貼至其殘疾人一卡通中。

據了解,這三類人群為本次服務群體的絕大部分,其中高齡津貼獲得者約50萬人,獲取失能老人護理補貼的約13到14萬人,還有困難老年人約3到4萬人,這些人不用重新提出申請。

第二種便民措施為自動轉接申請。被評為重度失能的老年人,由社會福利綜合管理平臺自動生成並推送發放護理補貼至老年人在申請評估時填報的指定銀行帳戶。需要提醒的是,申請失能護理補貼的老年人需要先進行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與申請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津貼一樣,同樣是直接登錄上述網站的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系統,填寫申請人姓名和身份證號碼,認證通過後填寫基本信息在線提出評估申請,系統會將評估申請人按戶籍所在地自動分配到所在區和街道(鄉鎮),如果老年人在提出申請時沒有指定評估機構,區民政局或街道(鄉鎮)會隨機指派機構進行聯繫並評估。

值得說明的是,每一次評估的費用都是由申請人自付的,評估機構的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一般機構上門評估收費價格為60-80元/人次、到機構內接受評估收費價格為40-50元/人次,因路途較遠產生的交通和誤餐等費用由申請人與評估機構自行商定。為保證評估公平、公正、公開,全市所有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的資質認定、培訓考核、系統管理實行全市統一,全市將逐步建立健全一支專業化的評估隊伍,實現對全市各街道(鄉鎮)的全覆蓋。

第三種便民措施為給老百姓留足了充分的過渡時間。為給老年人更廣泛地了解政策和更充足的補貼津貼申請時間,《實施辦法》從正式實施的10月1日起,對延誤申請時間在6個月以內的,實施申請人提交申請後從符合條件的當月起予以計發,就是6個月以內的可以從符合條件的月份起補發,最長可以補發6個月的。也就是說,在2020年3月31日之前,只要提出申請,符合相應條件,津補貼都可以從2019年的10月1日開始計算發放。因申請人自身原因,延誤申請超過半年以上的,從符合條件且提交申請的當月起計發,就是嚴格執行政策規定從提交申請的當月開始計算發放(含補發)。

發放

按月發放 月底前發放下月補貼津貼

補貼如何發放?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津貼按月發放,審定合格的自遞交申請當月計發,每月月底前發放下月補貼津貼。利用綜合管理平臺完成申請受理、待遇審批等業務流程,經過資金核算後,通過統發平臺,對接金融機構轉帳,存入申請人在申請時確認的銀行卡金融借記帳戶。

申請人可以用已持有的「北京通—養老助殘卡」、「北京通—民政一卡通」、「北京通—殘疾人服務一卡通」、特殊家庭老年人扶助卡、「北京通-第三代社會保障卡」、軍人保障卡中的一個作為養老服務補貼津貼發放的帳戶。其中用持有「北京通—養老助殘卡」作為發放帳戶的老年人,其80-89周歲年齡段的高齡津貼按原居家養老服務補貼發放方式和渠道執行。另外,護理補貼不得提現,此舉是由於護理補貼的根本支持方向是對亟需長期照護的老人給付服務,而不是現金。首次補貼資金在11月底前發放到位。也就是說,11月底前,該老年人將拿到10月份11月份和12月份三個月的津補貼。

銜接

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可同時享受三項補貼

在政策落實上: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可以同時申領困難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高齡老年人津貼,也就是說,只要同時都符合各自的條件,三項津補貼都可以享受。

在政策銜接上:一是可以擇高申領,同類型補貼不重複享受。相關政策主要有《北京市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實施辦法》規定的生活補貼、護理補貼,也就是所謂的「殘疾人兩項補貼」;因公致殘、離休等福利性生活補貼(津貼)、護理補貼(津貼)條件;見義勇為致殘人員護理補貼;因公致殘返城知青護理費等。申請人可以在上述同類型護理補貼中自主擇高申領。

二是可以擇一,對於享受《北京市困境家庭服務對象入住社會福利機構補貼實施辦法》的老年人,也就是低保老年人如果想入住養老機構,根據該辦法,可以拿到來自市級和區級同時配備的兩筆資金來入住養老機構,如果選擇這一方式,就不能重複享受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對於享受殘疾人兩項補貼的殘疾老年人,本著利益最大化原則,可以一邊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一邊享受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

三是不能擇選,領取工傷保險生活護理費、納入特困人員供養保障的老年人,不能重複享受困難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和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

四是不能列計。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津貼不計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收入。

五是市區銜接。各區已經制定和執行的相關政策,以及出臺了長期護理保險試點方案的區,依據本辦法之規定並結合各區實際進行妥善銜接。

在政策廢止上:《實施辦法》實施後,《北京市高齡老年人津貼發放辦法》(京老辦發〔2008〕12號)、《北京市特殊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辦法(試行)》(京民福發〔2008〕335號)、《關於貫徹落實的意見》(京民老齡發〔2009〕504號)、《關於實施9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補助醫療制度的通知》(京民老齡發〔2011〕149號)、《北京市養老助殘卡管理辦法(試行)》(京民老齡發〔2014〕459號)、《北京市養老助殘服務單位管理辦法(試行)》(京民老齡發〔2014〕460號)、《關於經濟困難的高齡和失能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工作中有關服務事項的通知》(京民老齡發〔2015〕477號)、《經濟困難的高齡和失能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區老年人能力評估辦法》(京民老齡發〔2015〕478號)、《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補貼停發、追回管理辦法》(京民老齡發〔2016〕349號)、《關於集中開展對誤領、冒領居家養老服務補貼進行追回工作的通知》(京民老齡發〔2016〕357號)、《北京通-養老助殘卡管理辦法(試行)》(京民老齡發〔2016〕431號)等相關文件廢止。此前發布的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津貼有關政策,如有與本辦法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辦法為準。

範圍

預計覆蓋 約75萬經濟困難老年人、失能老年人、高齡老年人

據介紹,通過政策創製、整合與銜接,幫助存在經濟困難、失能、高齡等狀況的老年人及其家庭提高支付能力,符合條件的具有本市戶口的老年人,目前無論是在居家養老、社區養老,還是已經入住機構養老,均可按照政策規定提出申請,其中困難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是面向全市60周歲以上的所有老年人,高齡老年人津貼面向全市80周歲以上的所有老年人,首次實現政策全覆蓋,目是幫助老年人享受到專業化、職業化、多元化的照顧服務,減輕老年人個人及其家庭的養老照料負擔,進而促進養老服務消費,推動養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實施辦法》實施後,預計有 75萬多名經濟困難老年人、失能老年人、高齡老年人直接受益,全市每年發放養老服務補貼津貼約20億元左右,切實提高以上三類老年人及其家庭消費支付能力,有效緩解老年人生活照料困難,保障老年人基本養老服務需求。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蔣若靜

相關焦點

  • 失能老年人補貼 下月起發回護理補貼帳戶
    原標題:失能老年人補貼 下月起發回護理補貼帳戶   近日,記者從「北京
  • 經濟困難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申請指南
    經濟困難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一、補貼名稱:經濟困難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二、補貼依據:關於建立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制度的實施意見(中老辦字〔2016〕15號)三、補貼對象四、補貼內容和標準(一)補貼內容主要用於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的養老護理、服務補貼。經濟困難的老年人的生活,原則上通過基本養老保險、城鄉低保制度、社會救助制度和臨時救助制度等社會保障制度解決。
  • 【大慶市民政局】關於印發《關於建立貧困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制度...
    為完善老年人社會福利保障制度,建立生活困難的失能老年人基本護理服務長效保障機制,提高失能老年人生活質量,結合我市實際大慶市民政局、大慶市財政局、大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制定了《關於建立貧困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制度的實施意見》。
  • 困難老年人補貼怎麼領?尊老金怎麼發?看這裡→
    根據最新通知,各地要科學界定基本養老服務對象和內容,優先將經濟困難的高齡、空巢獨居、失能(失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納入基本養老服務範圍並重點保障。突出基本養老服務的公益屬性,明確界定政府與個人、家庭間的責任,做到目錄之內事項以政府支出為主,目錄之外事項以個人和家庭支出為主。在落實政府基本養老服務供給責任的同時,督促家庭和子女履行贍養義務。
  • 甘肅省下發《關於建立經濟困難老年人補貼制度的通知》5類困難老人...
    據蘭州晚報報導 (記者 朱浩源) 近日,省民政廳、財政廳、老齡辦聯合下發《關於建立經濟困難老年人補貼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規定,特困人員、失智老年人等5類人可納入困難老年人補貼範圍,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100元。
  • 北京昌平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工作啟動 重度失能老人每月可領取600...
    千龍網訊(記者 劉美君 通訊員穆曉旭)目前,北京市昌平區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工作正在有序推進,經評估機構入戶實地評估後,評估結果為「重度失能」的老年人,每月可領取600元失能護理補貼。
  • 江蘇3萬戶困難老年人家庭完成適老化改造
    在江蘇,90%以上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為了讓老人在家也能生活得更安全、更舒心,對3萬戶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重度殘疾老年人家庭進行居家適老化改造被列入了省政府民生實事工程。今天(12月10日),記者從江蘇省民政廳獲悉,目前,江蘇省已經完成3萬戶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重度殘疾老年人家庭進行居家適老化改造。在淮安市新苑逸城小區,今年78歲的老人郭琳家裡的適老化改造已經完成。
  • @北京老年人 持老年卡乘地鐵打折等三條信息都是謠言!
    北京商報訊(記者 蔣夢惟 楊卉)12月8日深夜,針對近期網傳的「養老助殘卡制發銀行被銀監會約談」、「持老年卡乘坐地鐵打折」、「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餘額到期」三條消息,北京市民政局正式回應稱:這些均為虛假信息。
  • 北京新出臺三類養老服務補貼,發給誰?怎麼領?怎麼發?
    、失能老年人、高齡老年人,新提供困難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高齡老年人津貼三類養老服務補貼津貼。辦法自10月1日起施行,首次補貼資金在11月底前發放到位。據測算,預計年發放養老服務補貼津貼約20億元,75萬多名老年人將直接受益。今後,申請的老年人只需從自身困難、身體失能、年歲高齡三個角度入手,不必考慮其他,一個老年人符合三個條件的可以同時享受三類補貼津貼制度。
  • 北京: 60歲以上老年人明年起可免費乘車逛公園
    人民網北京11月3日電 (尹星雲)昨天下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北京市民政局聯合召開《關於加強老年人照顧服務完善養老體系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新聞發布會。
  • 子女領護理補貼讓「老吾老」更給力
    在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之際,對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子女護理補貼政策的推出,將能起到兜底作用。一方面,能夠緩解專業照料人手不足、成本較高的問題,讓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也能享受更放心、更細緻的護理;另一方面,完善了居家養老的一塊重要拼圖。    當一個人老了,怎麼辦?老年人還失能了,怎麼辦?失能老人還經濟困難,怎麼辦?
  • 「失能老人護理補貼要到期」系謠言!官方回應,這些傳言都是假的
    近日,有老年人及家屬向12345熱線反映,有人聲稱失能老年人護理服務補貼餘額將在明年1月1日到期。昨晚,北京市民政局回應,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沒有餘額「到期」的說法。根據《北京市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津貼管理實施辦法》規定,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是發放給重度失能或持有相應殘疾證的老年人,用於因生活自理能力缺失而產生的長期照護補貼。發放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的主要目的,是讓失能老年人享受專業的護理服務,減輕重度失能老年人因護理服務帶來的經濟負擔。
  • 青海老年人實惠多多
    全省將養老金待遇調整、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高齡補貼發放、護理員培訓等工作納入民生實事項目。實施養老院質量提升專項行動,開展老年健康促進,推進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將贍養老人支出納入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範圍。   我省老年民生保障制度不斷完善。基本養老方面,全省60歲至64歲、65歲至69歲、70歲及以上參保人員基礎養老金分別達到175元、180元、185元,居全國前列。
  • 廣東推進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居家適老化改造工作
    廣東推進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居家適老化改造工作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麥婉詩  2020-12-11 今年年底前,採取政府補貼等方式,對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啟動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工作
  • 北京殘疾人補貼和失能補貼 每人每月最高3600元予以補助
    8月17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市民政局獲悉,近日市民政局結合困境家庭服務對象入住社會福利機構補助政策績效評價,形成了《北京市困境家庭服務對象入住養老機構補助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並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據悉,此次發布的《意見稿》,對補助群體及補助金額都進行了一定調整,還新增了城鄉特困服務對象,補助金額也有所上調。
  • 萬榮縣解店鎮衛生院社區公衛:積極開展失能老年人入戶摸排工作
    為了充分掌握轄區內失能老年人的情況,為他們提供優質的服務, 6月5日,萬榮縣解店鎮衛生院召開了專題會議,對失能老年人健康評估和健康服務試點項目安排部署。公衛副院長孫軍平傳達了萬榮縣2020年失能老年人健康評估和健康服務試點項目安排部署會議精神,並對社區公衛制定的失能老年人健康評估和健康服務工作實施方案進行了解讀,會議要求各服務站工作人員,一要通過各種形式廣泛開展政策宣傳(例如:微信轉發、發放宣傳折頁、出板報、橫幅等),不斷提高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員的政策知曉度;二要摸清底數:以慢病、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為主抓,採取入戶調查
  • 愛心廈門|困難失能老人將收到護理補助金
    本次活動,旨在增強全社會對困難失能老人的關注,動員愛心單位和愛心人士及社會各界參與,共同對困難失能老人等特殊群體施以援手,使他們得到更好的照護。啟動儀式上,廈門銀行再次追加「廈門銀行特困老人救助基金」100萬元。目前,該專項基金本金已達700萬元。
  • 北京為老年人制發養老助殘卡470萬張 可持卡免費乘公交、逛公園
    原標題:北京為老年人制發養老助殘卡470萬張可持卡免費乘公交、逛公園 12月29日,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之社會民生專場召開。
  • 這三類老人將能領取國家補貼,一定要告訴家人!
    根據該辦法,符合要求、具有北京市戶口的困難老年人、失能老年人、高齡老年人等三類人,可以享受相關津貼和補貼。我們具體來看看。一、困難老年人,可以申請養老服務補貼。怎樣才能算困難老年人呢?很多人會說,不少老年人不僅沒收入,又沒養老金,都很困難啊,肯定不可能都領取養老服務補貼。根據規定,低保、低收入、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幾類困難老人,發放養老服務補貼,主要用於日常生活性的服務補貼。享受低保待遇的老年人,每個人每個月可以領300元,領取北京市城市居民生活困境補助金的老年人也可以享受同等待遇。低收入家庭中未享受低保待遇的老年人每月200元。
  • 北京出臺養老新政:整合養老補貼津貼 滿60歲免費乘公交逛公園
    三項補貼整合為高齡津貼2008年起,本市為戶籍老年人發放居家養老服務補貼、高齡津貼、高齡老人醫療補助等,10年來一直未做調整,當前老年人津貼、補貼、補助等政策存在碎片化問題。《實施意見》提出要構建本市全新的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津貼制度,將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補貼、高齡津貼、高齡老人醫療補助整合為高齡津貼。這將涉及約56萬名80歲以上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