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GDP首超臺灣:趕超之後再出發

2020-12-16 福州新聞網

福建平潭「黃金通道」促進兩岸人員和商貿往來。這是「麗娜輪」靠近平潭澳前客滾碼頭(2019年7月25日攝)。(林善傳 攝)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康淼 邰曉安 李慧穎 許雪毅

◇福建經濟總量首次超越臺灣,將為兩岸融合發展帶來更堅實的產業基礎、更蓬勃的發展勢頭和更高質量的發展機遇

◇福建人均GDP與臺灣仍有1萬多美元差距,亟需在科技創新、產業結構、居民收入等方面補齊短板

1∶40,這是改革開放之初,福建與臺灣GDP的差距。到2012年,福建經濟總量已成長至接近臺灣的三分之二。黨的十八大以來,福建經濟發展快馬加鞭,GDP連續跨越三個萬億級臺階,2014年至2019年經濟增速達年均8.5%,位居東部地區前列,2019年經濟總量更是突破4萬億元人民幣,首次超越臺灣。

福建與臺灣隔海相望,一水相連,地緣相近,血緣相親。當前,福建省正致力於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經濟總量趕超臺灣,將給兩岸融合發展帶來新的契機。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八閩大地,將為臺胞提供更大的發展舞臺、更多的實惠便利、更好的心靈契合。

首超具有裡程碑意義

根據閩臺兩地統計年鑑等權威資料,2019年福建省GDP折算為6145.5億美元,臺灣GDP同口徑折算為6112.6億美元,這意味著福建經濟總量已相當於臺灣的100.5%,福建在經濟總量上首次超過臺灣。

港口是觀察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風向標,也是閩臺經濟發展對比的一個縮影。亞太港口服務組織(APSN)近日發布的《2019亞太港口發展報告》顯示,廈門港2019年貨櫃吞吐量達1112萬標箱,排名亞太經濟體第11位,再次超過臺灣第一大港口高雄港。

剛剛過去的6月,儘管遭受疫情影響,廈門港貨櫃吞吐量依然逆勢上揚,首次突破100萬標箱關口,創下單月歷史最好成績,顯示出福建經濟的強大韌性。

從基礎設施看,福建省鐵路、公路、能源等基礎設施規模已全面超過臺灣。福建省委政研室副主任譚亞川告訴記者,臺灣自2009年以來鐵路營業長度一直保持在1400公裡左右。2013年,福建鐵路營業長度是臺灣的1.96倍,此後建設不斷提速,成為大陸首個設區市「市市通高鐵」的省份。到2018年,福建鐵路營業長度已是臺灣的2.48倍。

從產業角度來看,福建一二產業規模均大幅超越臺灣。2019年,福建的農業增加值是臺灣的3.49倍,工業增加值是臺灣的1.16倍;服務業增加值目前只相當於臺灣的73.4%,但近六年增速達到9.6%,增速超過臺灣的2.4%。

從1996年來到福建漳平市永福鎮種植臺灣高山茶開始,臺胞謝東慶見證了福建農業對臺灣的快速反超。作為當地第一位臺灣茶農,謝東慶的茶園從最初的300多畝一步步擴大到上千畝面積。茶園還嘗試引種櫻花,年吸引遊客數十萬人。

如今,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已入駐臺企76家,其中高山茶企48家,年產茶1600多噸,實現產值7.2億元,前來創業就業的臺農600多人,成為臺商個體在大陸投資最密集的鄉鎮、中國大陸最大的高山烏龍茶生產基地。

「臺灣近二十年經濟成長緩慢,而大陸則持續快速發展。」臺商許睿峰說,福建經濟總量超過臺灣是遲早的事,他對此毫不意外。

「首次實現經濟總量趕超臺灣,對地處對臺前沿的福建來說,具有裡程碑意義。」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鵬說,這將為兩岸融合發展帶來更堅實的產業基礎、更蓬勃的發展勢頭和更高質量的發展機遇。

閩臺融合不斷深入

經濟總量趕超的背後,是閩臺融合不斷走向深入。作為對臺工作的「排頭兵」和「試驗田」,福建通過貫徹應通盡通、落實惠臺措施、促進民間交流等方式,積極先行先試,建設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

2019年底,6艘臺輪在福州連江黃岐鎮對臺客運碼頭對臺供水站注滿水後,緩緩離港駛向馬祖。這是繼「引晉入金」供水工程開通後,福建又一項對臺供水工程——向馬祖近期供水工程。

閩臺基礎設施聯通,特別是金門、馬祖同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的「小四通」備受關注。福建省相關部門介紹,目前「引晉入金」工程向金門日供水超萬噸,向馬祖近期供水工程可達到每小時500噸供水能力。此外,與金馬電力聯網方案和向金門供氣方案也已明確,廈金、福馬通橋方案基本確定。「福建省一定會全力推進,希望早日能夠通電、通氣、通橋。」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對《瞭望》新聞周刊說。

福建經濟快速發展、更多惠臺措施持續推出,閩臺經貿合作不斷提升。福建省委臺港澳辦介紹,去年福建省新批臺資項目1382個,臺企累計超過1萬家、個體工商戶超過2000家。

產業園區方面,廈門、泉州獲批以「一區兩園」方式設立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莆田媽祖健康城獲批設立海峽兩岸生技和醫療健康產業合作區。閩臺精密機械產業園,已有32家臺資企業入駐,年創產值近10億元。聯芯、矽品、福聯、鑫天虹、古雷煉化一體化、臺達綠色建築等項目加速推進,臺灣奇美、長春、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等項目落地。

金融合作方面,兩岸首家全牌照合資證券公司金圓統一證券獲批設立,臺企資本項目管理便利化試點政策、臺商臺胞金融信用證書頒證工作擴至全省,82家金融機構開通臺灣地區信用報告查詢服務。平潭臺灣農漁產品交易市場開業,首批設立9個閩臺農業融合發展產業園,農業利用臺資的數量和規模保持大陸首位,福建6個國家級臺創園繼續包攬農業農村部和國臺辦綜合評價前6名。

伴隨經貿合作的不斷深化,閩臺民間交流也在往深裡走、往心裡走、往實裡走。

7月4日,廈門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曾正道到莆田湄洲島參訪進香。這一次,除了拜媽祖,他還特意到島上的「兩岸同願林」走了一圈。兩年前,曾正道和多位臺胞在湄洲島義務植樹,並將從臺灣帶來的10株牛樟樹種植在同願林,以此見證兩岸友誼。

來自臺灣桃園的黃柏欽、姚佳玲夫婦,3年前了解到福建高校面向臺灣招聘人才,毅然前來應聘。工作生活一段時間後,夫妻倆發現閩臺兩地的生活差異遠比想像中小,於是把兩個孩子接到身邊上學,一家四口在福州穩穩紮下了根。

作為近八成臺胞的祖籍地,福建已成為廣大臺胞特別是臺灣青年創業、就業和生活的「福地」。據統計,2019年臺灣青年來閩實習就業創業新增1萬多人,同比增長近40%;累計吸引臺灣青年超過3.6萬人;累計有400多名臺灣教師在福建省高等院校和中小學執教,500多名臺灣醫師在閩執業,引進50個臺灣建築師團隊、新增66個閩臺鄉建鄉創合作項目。

趕超之後再出發

儘管福建已在經濟總量上趕超臺灣,但臺灣的先發優勢依然明顯。

從發展階段來看,福建仍處於工業化後期階段,三次產業結構為6.1∶48.6∶45.3,保持「二三一」格局。而臺灣已到後工業化階段,三次產業結構為1.8∶35.8∶62.4,是典型的「三二一」結構。

從產業發展角度看,福建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具有比較優勢,而臺灣的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佔優,尤其在半導體、電子零部件、生物醫藥等產業領域優勢顯著。譚亞川分析說,長期以來,福建的產業結構偏輕偏傳統、規模企業數量少,「只見星星難見月亮」,加上高水平科研機構不足,使得創新投入規模與強度偏低,科技創新能力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人均GDP是生產效率的主要標誌。「2019年福建省人均GDP為15530美元,處於中高收入水平。臺灣人均GDP為25889美元,已達高收入水平。雙方仍有1萬多美元的差距。」福建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綜合處處長蔣淞卿說,為此,福建仍要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繼續保持一個較快的增長速度,力爭儘快實現人均GDP超越臺灣。

近年來,福建正加大力度在科技創新、產業結構、居民收入等方面補齊短板。

——加快推進省創新實驗室建設,補齊科技創新短板。

今年6月,福建能源器件科學與技術創新實驗室正式開工建設。這個由福建省政府、寧德市政府與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建設的實驗室對標國際一流,圍繞當前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關鍵卡脖子技術及未來技術產業發展的前沿制高點,布局「新儲能材料化學體系、新儲能系統設計與工程、新儲能系統應用場景」三大主攻方向和「先進材料與器件、先進方法與裝備、產業建設體系、能源政策智庫」四大支撐方向,構建從前沿技術研究,到產業應用技術研究的全鏈條創新布局和相互支撐的創新體系。

該實驗室是福建省確定首批建設的四家省創新實驗室之一。福建計劃按照「高起點、高標準」和「成熟一個、建設一個」的原則,到2025年建成若干個省創新實驗室。

福建省科技廳廳長陳秋立說,福建還將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著力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積極營造創新創業創造良好環境,不斷提升科技創新治理能力,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推動製造業高質量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加速成長,補齊產業結構、發展質量短板。

今年3月,擬投資500億元的萬華化學福建產業園MDI項目正式動工建設。作為福州市今年集中開工的第二批100個重大項目之一,該項目計劃打造世界級的聚氨酯生產基地,將大幅提升福建省石化產業的發展質量。

電子、石化、機械是福建省三大主導產業。福建正著力建鏈、強鏈、補鏈,提升產業鏈水平,新型顯示、集成電路、半導體照明等實現全產業鏈發展,以上汽寧德基地為龍頭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加快形成,中化泉州乙烯、古雷煉化一體化等石化重大項目加快推進。

通過實施百億龍頭成長計劃和千億集群培育計劃,福建省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的工業企業已達45家,產值超千億元的產業集群達18個。

做優存量,追求增量,福建大力推進新興產業發展。福建省工信廳綜合處處長林明光表示,通過實施新興產業倍增工程,新型功能材料、生物醫藥等4個集群已入圍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2019年,福建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達5400億元,增長25%。

——加大醫衛、教育、養老、文旅、體育等公共投入,補齊民生事業短板。

年初,位於泉州市豐澤區的泉州正骨醫院北峰院區開始樁基建設,建成後該醫院可新增1000張床位。隨著一系列醫療衛生、教育等民生項目的建設,泉州市民將享受到更多的優質醫療和教育資源。

近年來,福建省基本公共服務不斷改善。僅2019年,全省就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200所、新增學位6萬多個;推進醫療資源提質擴容,2家醫院進入復旦版全國醫院百強,69個縣(市、區)公立綜合醫院醫療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鄉醫療救助省級財政補助超過100億元;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基本實現鄉鎮(街道)全覆蓋。

「我們將立足福建實際情況,以財政政策的精準發力護航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福建省財政廳廳長餘軍表示。

相關焦點

  • 福建GDP首超臺灣 兩岸融合發展現新機
    《中時電子報》觀察到, 2007年,廣東成為大陸首個GDP超越臺灣的省份後,江蘇、山東、浙江也在幾年內相繼「超臺」,如今廣東、江蘇的GDP已分別是臺灣的兩倍半和兩倍多。現在,福建也完成了10年前定下的「2020年GDP超越臺灣」的目標,比預期時間早一年。
  • 福建GDP首超臺灣 這項「歷史性突破」比預想早了一年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福建GDP首超臺灣,這項「歷史性突破」比預想早了一年 ▲2019年全國各省區市GDP數據。八省GDP已超臺灣據統計,2019年大陸各省、市、自治區GDP排名(初訂版)中,福建省僅列我國各省、市、自治區總量第八。此前有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臺灣GDP總量折合為人民幣後,在各省、市、自治區中已僅能排到第八位,當時仍位列福建省之前,如今被福建歷史性地反超了。
  • 福建和臺灣的GDP差距縮小到4200億元,還需多久就能實現趕超呢?
    之後就是接近3萬億元的臺灣,排在全國第八名。很多網友也注意到,第九名的湖南省GDP已經達到了27981.2億元,與臺灣的經濟總量差距只有約1800億元人民幣。因此,紛紛預測可能在2020年或2021年,湖南省的GDP就會實現對臺灣的趕超。但是大多數網友都忽略了福建省!
  • 臺灣GDP近4萬億元,福建何時能夠趕超臺灣?或與你想的不一樣
    大陸GDP接近4萬億元,福建什麼時候能趕上?或者不像你想像的那樣,在我們的小學課本裡,我們都嚮往祖國的寶島,臺灣,在這裡描繪著豐富的自然風光和壯麗的海洋,巍峨的山巒,多元的自然生態和人文風貌,展現出臺灣千姿百態的景象。
  • 福建GDP首超臺灣,這項「歷史性突破」比預想早了一年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臺灣地區GDP初步數據為18.90萬億新臺幣,約合4.22萬億元人民幣,而同期福建省GDP總量達4.23萬億元人民幣,自有相關統計以來,首次超過了臺灣地區。八省GDP已超臺灣據統計,2019年大陸各省、市、自治區GDP排名(初訂版)中,福建省僅列我國各省、市、自治區總量第八。此前有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臺灣GDP總量折合為人民幣後,在各省、市、自治區中已僅能排到第八位,當時仍位列福建省之前,如今被福建歷史性地反超了。
  • 2019年福建GDP總量已超臺灣,福建人均GDP什麼時候能趕超臺灣?
    2019年福建省GDP達到42395億,排名全國第八,2019年臺灣地區GDP數據為4.22萬億元,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福建GDP首次超過臺灣,對福建乃至全國來說有重要意義,90年代臺灣的GDP曾經高達中國大陸GDP的40%,全國排名第一,實力遠超大陸各省,而去年,臺灣GDP已經被被隔海相望的海峽對岸的福建省超過,臺灣GDP總量目前已經不足中國大陸的
  • 臺灣發展迅速的兩座城市,如果再持續加大發展,未來有望趕超臺北
    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在臺灣發展迅速的兩座城市,如果再持續加大發展,未來有望趕超臺北,對於這兩個城市前景的發展很多人都非常看好他們,這兩個城市就是高雄市和桃園市。高雄市是臺灣的第二大城市,及臺灣南部西部都相鄰臺灣海峽,也因此有著臺灣的最大國際港口,由於巨船在這裡的港口進出頻繁,也是世界上的巨船進出的頻繁十大港口之一,被稱為港都的稱號。
  • 追平40倍經濟鴻溝,福建逆襲反超臺灣,海峽關係歷史性轉折即將出現?
    來源:智谷趨勢◎智谷趨勢(ID:zgtrend) | 齊以和被臺灣碾壓多年的福建,終於在GDP層面迎來歷史性一刻。11年前,福建曾放出狠話,GDP要在2020年趕超臺灣。現在,福建的豪言壯語竟然真的實現了,而且還比原計劃提早了一年。
  • 2019年福建GDP總量已經超越臺灣,人均GDP什麼時候能趕超臺灣?
    2019年福建省GDP達到42395億,排名全國第八,2019年臺灣地區GDP數據為4.22萬億元,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福建GDP首次超過臺灣,對福建乃至全國來說有重要意義,90年代臺灣的GDP曾經達到中國大陸GDP的40%,全國排名第一,實力遠超大陸各省,而去年,臺灣GDP已經被被隔海相望的海峽對岸的福建省超過
  • GDP超臺灣,福建人超平靜
    福建與臺灣的主要地名統計數據在3月就已然清晰,超越在幾年前就在預計之內,只是5月末這一特殊的時間點,加之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在兩會上表態加持,使得外界迅速知曉並產生聯想——這是繼2018年,深圳GDP超越香港之後,地域經濟的又一項超越——要知道,臺灣地區GDP一度達到大陸GDP的40%,40年改開之後,僅福建一省就完成了反超
  • 2019年福建、臺灣的GDP,人口、人均GDP對比
    2019年,福建省的漳州市經濟大幅提升至4741.83億元,龍巖、三明、莆田、寧德等市的GDP也都超過了2000億元,今年南平市也有望上升至2000億元級別,總之福建各地區發展相對均衡。
  • 2019年福建、臺灣的GDP、人口、人均GDP對比
    2019年,福建省的漳州市經濟大幅提升至4741.83億元,龍巖、三明、莆田、寧德等市的GDP也都超過了2000億元,今年南平市也有望上升至2000億元級別,總之福建各地區發展相對均衡。福建省GDP已超過臺灣按照臺灣統計部門發布的信息,由於「貿易轉單」等因素,使得2019年臺灣地區的經濟實際增速達到了2.73%,完成的名義GDP為18.9萬億新臺幣,按平均匯率折算約為42180.68億元人民幣——全國排第九名,已被福建省超越。
  • 臺灣GDP首次被福建反殺,「最後的遮羞布」臺積電還能撐多久?
    過去,臺灣一直靠逢迎美國,意圖成為世衛組織成員。然而,如今美國都退出了世衛組織,臺灣想如非非的「世衛夢」,恐怕也將無果而終。除了夢碎,如今臺灣的風頭更是已被海峽對岸的福建搶去。眾所周知輝煌時期的臺灣(1990年),其GDP是大陸的43%,人均收入更是讓內地人望塵莫及。
  • 前三季度的GDP來看,福建福州在國內排名如何?來看看它的發展
    福州市,簡稱福州,又名榕城,是福建省省會城市,是國務院批准設立的中國海峽西岸經濟區和濱江濱海生態園林城市,位於中國華東、福建東部、閩江下遊和沿海地區,中國東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都市和第一批開放的沿海開放城市、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海上絲綢之路門戶城市和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組成部分;是近代中國五個開放的通商口岸之一。
  • 浙江杭州與福建泉州的2020上半年GDP出爐,兩者排名怎樣?
    杭州市是浙江省省會,同時也是浙江的著名旅遊城市,這裡的西湖,千島湖、錢塘江等都是非常著名的,而福建的泉州雖然旅遊景點不及杭州著名,不過泉州的閩南文化卻是影響深遠的,無論是歌舞還是故事,我們閩南人敢於拼搏的精神也是被渲染得淋漓盡致,那麼GDP流行的今天,杭州與泉州的成績如何呢?
  • 福建最「差」的一個市,2019年GDP達1991億元,有望趕超寧德
    福建是我國東南沿海的一個省份,擁有12萬平方千米的面積,在南方地區來說,也是一個經濟發達的省份。從這幾年經濟發展來看,省內的各個地級市的GDP增速很快,以2017年的排行榜數據來看,南平市排在了最後一位。
  • 福建人均GDP最高的四個縣:第一名是石獅
    註:本文數據源於《2016福建各縣市區人均gdp匯總》,以縣(含縣級市,不含區)為準!第四名:羅源縣,位於福建省東北沿海,南鄰連江縣,西南接福州市、閩侯縣,西北接古田縣,北與寧德市接壤,東隔海與霞浦東衝半島相望。
  • 武漢市2019年gdp正式出爐:反超成都上百億 位居全國第七位
    此前武漢市一直領先於成都,然而2016年成都代管簡陽市,其gdp首超武漢,隨後一直領先,2019年經過全國第四次經濟普查後,武漢反超成都145億元,然而隨著武漢疫情的影響,預計今年
  • 2020年上半年中國城市GDP百強榜
    2020上半年中國城市gdp百強榜顯示,受客觀因素影響,廣州外貿經濟同比下降7.6%,2020上半年GDP增速-2.7%,這也使得重慶GDP正式趕超廣州。
  • 對比福建與臺灣的GDP,誰更勝一籌?
    20年前,臺灣的GDP是福建的7倍以上,在人均上更是福建的11倍左右。現如今,20年過去了,一向相對低調的福建省,在福建人辛勤的努力下,經濟突飛猛進取得了輝煌的發展成績,去年福建的GDP達到了4.24萬億元人民幣,比20年前增長了1040%,並首次超過了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