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名日本小學生集體脫險事件帶給我們的思考

2020-12-10 中國青年報

7月24日,江蘇連雲港,學生們在贛榆區中小學素質教育實踐基地學習遊泳。資料圖片

11月19日發生在日本的一起沉船事件,半個月後依然在中國頗受關注。對於52名日本小學生在這起沉船事件中集體脫險,不少中國家長為這些鄰國的孩子伸出大拇指的同時,更多的是在思考:如果是我們的孩子遭遇這樣的險情,也能化險為夷嗎?

據日本新聞網、朝日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報導,11月19日,一艘載有52名小學生(另有5名船員、5名教師)的觀光船在日本香川縣坂出市附近海域撞擊到不明物體後沉沒,包括52名小學生在內的所有乘員全部脫險。根據日本媒體的報導,觀光船開始下沉之後,船長眼見船體的沉沒已不可避免,他在發出呼救信號之後,指示52名小學生穿上救生衣後棄船。一些勇敢的學生率先跳入海中,而後鼓勵其他學生效仿。就這樣,學生們相互打氣、幫助,在船體下沉的過程中陸續跳入海中,絕大多數學生最終都跳入海中等待救援,一直等到附近一條漁船趕到。讓中國家長驚嘆的,除了事件中的日本小學生應該大多數都掌握了遊泳技能之外,還有他們臨危不亂、相互幫助、共度危機的品質。

這起沉船事件發生半個月後,依然在中國有著不小的關注度。一直以來,日本的學校體育就是中國學習的榜樣,此次日本小學生在沉船事件中表現出的鎮定和自救能力,再次讓中國的家長和學者看到,日本的學校體育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雲南大學體育學院院長王宗平教授認為,這起事件說明,體育教育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而應該與「三生」教育(生命、生存和生活)緊密結合。體育也是一種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這揭示了體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好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他說:「我們的體育教育,也應當更好地把『學』和『生』有機結合起來,要認識到『學』是過程和途徑,『生』是目標和根本。」

這起事件讓中國家長驚嘆的是日本學生幾乎都會遊泳和他們在危機中的團結互助。

日本筑波大學體育學院副教授小野太郎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介紹,在日本,幾乎所有的學校都開設遊泳課,但是遊泳課的教學目標並不僅僅是讓孩子學會遊泳。

小野太郎表示,日本的學生在學習遊泳的過程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學習應對落水危機,這就是日本學校在遊泳課教學過程中設置的「全衣教學」環節,即安排學生體驗穿著普通衣物落水的感受並開展自救,因為當學生遭遇落水意外時,幾乎不可能正好穿著泳裝,而根據測試,普通衣物吸水能力是泳裝的四倍以上。即使是一個掌握了遊泳技能的學生,在穿著普通衣服落水時,也會感到行動困難。如果學生從未體驗過這種「全衣教學」,將很難從容面對突然落水的意外。

王宗平表示,當體育上升到「三生」教育的高度,那麼,掌握遊泳對學生的意義也就不僅僅是他們學會了一項運動技能,更是獲得了一項求生技能。

小野太郎表示,這次沉船事件在日本也引起了很大關注,畢竟涉及了52個小學生,並且冬季的海水溫度很低,孩子們全部脫險確實很不容易。這起事件也在日本教育界引發了思考,比如與危機處理相關的遊泳教學值得肯定,以及當電子產品吸引了學生更多注意力時,日本如何通過新的形式去激發學生持續參與體育的熱情。

近幾年,有關日本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相關視頻在中國傳播甚廣,比如日本幼兒園的幼兒學習側手翻、跳山羊等一些視頻,就時常出現在中國的媒體報導中和社交平臺上。大多數中國家長只是通過這些視頻看到日本孩子優異的身體素質和運動素質,但在王宗平看來,這實際上也反映出日本的學校體育與安全教育的結合,「當人在遇到危險時,最重要的就是保護好頭部、內臟(軀幹),體操動作裡的前滾翻就有這樣的效果。」日本的各級學校對體操教學高度重視,除了為了提高學生的柔韌、敏捷、平衡等身體素質之外,也體現著幫助學生更有效的應對意外傷害的教學宗旨。日本的體育教學甚至鼓勵一定範圍內的冒險性,因為一個人只有經歷過一定的危險,對危險才能有更深刻的認知。此次52名日本小學生在沉船事件裡的沉著冷靜實際上也反映出,日本學生對突發意外既有思想準備也有行動準備。

王宗平表示,「對於中國的學校體育來說,也應當更多地意識到體育不是簡單地教孩子鍛鍊一下身體,而是幫助孩子獲得更好的生存和生活能力。」

在這次日本的沉船事件中,面對危機時,日本小學生相互鼓勵、扶助的細節也讓中國的家長和學者感慨,為什麼日本的孩子有這麼強的團結協作能力?

這實際上也和體育教育有關。

王宗平說,「體育是競爭的,但體育是一種合作的競爭。」

今年4月,荷蘭25名高中生駕駛一艘1920年製造的大帆船從古巴返回荷蘭,這條新聞也在中國引發轟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當時從加勒比地區回歐洲的空中交通完全中斷,這群在古巴完成為期6周的帆船駕駛課程的高中生無法搭乘預定的航班回國,被困在古巴,最終他們決定在老師的帶領下駕駛帆船返回荷蘭。歷經38天的跨大西洋航行之後,他們安全抵家。這群荷蘭高中生的「壯舉」給中國家長的最大觸動同樣是這樣一個思考:他們為什麼有勇氣作出這樣的決定,並且還成功做到了。

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中,也是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的過程,在危難的時候,他們才會自覺地去使用集體的智慧和力量,王宗平表示,我們現在已經對集體球類項目在學校的開展越來越重視,比如對校園足球的推行,也是為了培養學生們的團隊合作精神。但是,我們的很多學校、老師、家長都還沒有充分意識到學校體育在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上的重要作用。

觀察歐美、日本等國家的學校體育活動開展,不難發現,集體項目如足球、籃球、棒球、橄欖球、冰球等備受推崇,而且在這些項目在開展過程中對學生特別強調團隊合作。即便是個人項目,諸如遊泳、體操、網球等,在這些國家也提倡團隊比賽,比如遊泳的接力、各種項目的團體賽等。團隊合作的精神不僅體現在學生的團結合作去獲得比賽的勝利,也體現在大家共同應對困難和挫折,每個人都履行自己的責任。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注重團結的國家。「我們不僅要重視國家層面和社會層面的大團結,而且,小範圍的,一個單位的、一個集體的小團結也很重要。」王宗平表示,「而體育為孩子們去感受、培養這種小範圍的、身邊的團結提供了最好的平臺。」

本報北京12月7日電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52名日本小學生集體脫險事件帶給我們的思考_新聞頻道_中國青年網
    資料圖片  11月19日發生在日本的一起沉船事件,半個月後依然在中國頗受關注。對於52名日本小學生在這起沉船事件中集體脫險,不少中國家長為這些鄰國的孩子伸出大拇指的同時,更多的是在思考:如果是我們的孩子遭遇這樣的險情,也能化險為夷嗎?
  • 日本小學生沉船集體脫險,學校開展的這項教育「救了」他們……
    11月19日發生在日本的一起沉船事件,半個月後依然在中國頗受關注。 對於52名日本小學生在這起沉船事件中集體脫險,不少中國家長為這些鄰國的孩子伸出大拇指的同時,更多的是在思考:如果是我們的孩子遭遇這樣的險情,也能化險為夷嗎?
  • 日本小學生沉船集體脫險,令人感嘆的不止這一點
    11月19日發生在日本的一起沉船事件,半個月後依然在中國頗受關注。對於52名日本小學生在這起沉船事件中集體脫險,不少中國家長為這些鄰國的孩子伸出大拇指的同時,更多的是在思考:如果是我們的孩子遭遇這樣的險情,也能化險為夷嗎?江蘇連雲港,學生們在贛榆區中小學素質教育實踐基地學習遊泳。
  • 日本小學生沉船脫險,我們該學到什麼
    三湘都市報評論員 張英11月19日發生在日本的一起沉船事件,半個月後依然在中國頗受關注。當時,這艘載有52名小學生(另有5名船員、5名教師)的觀光船,在日本香川縣坂出市附近海域撞擊到不明物體後沉沒。船長發出呼救信號之後,指示52名小學生穿上救生衣後棄船。一些勇敢的學生率先跳入海中,而後鼓勵其他學生效仿。就這樣相互打氣、幫助,陸續跳入海中等待救援,一直等到附近漁船趕到,所有乘員全部脫險。不少中國家長伸出大拇指的同時,更多的是在思考:如果是我們的孩子也能化險為夷嗎?
  • 三湘快評丨日本小學生沉船脫險,我們該學到什麼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評論員 張英11月19日發生在日本的一起沉船事件,半個月後依然在中國頗受關注。當時,這艘載有52名小學生(另有5名船員、5名教師)的觀光船,在日本香川縣坂出市附近海域撞擊到不明物體後沉沒。
  • 52名日本兒童沉船中集體脫險:孩子最寶貴的一課,是生存教育
    因為我們習慣把心思放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卻往往忽略了孩子生存技能的培養。然而最近日本發生的一起沉船事故,就有力地證實了生存教育的重要性。 11月19日,日本香川縣坂出市附近海域,一艘載有52名小學生、5名教師和5名船員的客船,在前去參加修學旅行的途中撞擊到不明物體後沉沒。
  • 日本沉船事件中,52名小學生全部逃生無傷亡,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11月19日的日本沉船事件,一艘載有62人的船,撞上不明物體迅速下沉,令人震驚的是,62中有5名船員,5名老師,其餘52人全是小學生,事發時正在進行修學旅行。
  • 日本的安全教育有多牛?一艘渡輪觸礁沉沒,52名小學生教科書級的...
    日本時間11月19日下午4點40分,日本香川縣坂出市高松海上保安部突然接到了一個救援請求:「我們的船因撞上了海上不明物體,船身進水,目前這艘船上大概有52名小學生
  • 日本發生沉船事件,52名小學生全員成功逃生!他們靠的是什麼?
    但在我們的鄰國日本,他們從幼兒時期就重點培養孩子的生命安全意識,這點讓不少教育學者都羨慕不已。一、日本沉船事件,52名小學生全員逃生日本香川縣有一艘觀光船發生嚴重的沉船事件,當時穿上載著52名正參加修學旅行的小學生。據了解,觀光船正是因為在行進途中觸礁,導致船艙損壞不斷湧進海水,從而面臨沉船風險。
  • 日本載有52名小學生的遊船沉沒,全體小學生淡定等救援,中國網友:為小學生的體能點讚!
    ,船上共62人,包括52名小學生。據日媒報導,坂出市立川津小學六年級學生(52名),在修學旅行中搭乘觀光船「海上出租」出行,當日下午4點左右,船在行進途中撞上不明物體,隨後船艙進水。小學生們穿上救生衣跳入海中,經歷數小時漂浮後被救起。其中2名兒童和一名72歲女性被送往醫院。
  • 日本52名小學生沉船自救背後:中國教育獨立意識的缺失
    日本學校的安全教育一直都讓不少教育學者所羨慕,他們會從小培養孩子生命安全的意識,而不是一味的將心思放在孩子的學習上。近日,一艘載有52名小學生(船員5名、教師5名)的觀光船在日本香川縣櫻花市附近海域觸礁,導致船艙受損,海水不斷湧入。
  • 日本52名孩子跳海逃生,他們做的這件事暴露了教育最魔鬼的細節!
    11月19日下午4點40 ,香川縣坂出市附近海域發出求救信號,內容是:「我們的船因撞上了海上漂流物,導致船身進水,目前在這艘船上有大概50名的小學生......」如果不緊急實施救援行動,這將發生一場巨大的傷亡事故。
  • 載有52名小學生的日本觀光船沉沒,全員能夠獲救的原因是什麼?
    來源:北京日通在線據日本朝日電視臺及「KSB瀨戶內海放送」消息,19日下午,坂出市立川津小學52名小學生乘坐觀光船出海學習參觀。由於船隻在運行過程中意外撞到了不明物體,隨後船艙進水。據了解,船上不僅有52名小學生,還有老師和其他人員一共62人。當時老師帶領孩子們正在參加休學旅行活動。
  • 日本發生沉船事故,52名小學生全部成功逃生,網友:看到了差距
    前段時間,日本發生了一起沉船事故,在日本國內引起轟動。據海外網報導,在香川縣坂出市附近,一艘觀光船在行駛過程中撞上不明物體,導致船艙進水,最後沉沒。當時船上共62人,其中包括正在參加修學旅行的52名小學生,所幸的是事故並未造成人員死亡,只有2名兒童和一名72歲女性被送往醫院。
  • 日本一艘載有52名小學生的渡輪觸礁沉沒, 接下來的發展出乎意料……
    前段時間,一艘載有52名小學生,5名老師,5名船員共計62人的海上渡輪在撞擊巖石後沉船......不過令人吃驚的是,在這起沉船事件當中沒有出現任何傷亡人員,所有孩子都順利獲救上岸!11月19日下午4點40分,當地海警突然接到了救援請求,請求內容為: 「我們的船因撞上了海上漂流物,導致船身進水,目前在這艘船上有大概50名的小學生......」
  • 載有52名小學生的日本觀光船沉沒,最小僅2歲,事發時跳海自救
    我們都知道,日本非常注重教育事業。而且由於日本是地震帶,因此,日本國家都會在小學生時期就交給孩子們各種自我防護方面的本領。甚至會利用學生們的上課時間來教一些「課外」的東西。
  • 日本一艘載有52名小學生的渡輪觸礁沉沒,接下來的發展讓人出乎意料...
    11月19日,一艘載有52名小學生,5名老師,5名船員共計62人的海上渡輪在撞擊巖石後沉船......不過令人吃驚的是,在這起沉船事件當中沒有出現任何傷亡人員,所有的孩子都順利獲救上岸!難道是奇蹟出現了嗎?
  • 日本渡輪沉沒!52名日本小學生讓人驚嘆,這三點原因值得學習
    近日,日本一艘載人輪船因為行駛不當而觸礁,這導致船體進水沉沒,在這艘船上面共有62名乘客,而且在這62人當中,有52名都是正在就讀五年級的小學生。不過令人吃驚的是,在這62名乘客當中,僅僅只有三人受傷被送往醫院,這著實很難令人不吃驚。
  • 一艘載有52名小學生的渡輪觸礁下沉,結局出乎意料……
    日,日本一艘載有52名小學生、5名老師、5名船員共計62人的海上渡輪在撞擊巖石後沉船……>「我們的船因撞上了海上漂流物,導致船身進水,目前在這艘船上有大概50名的小學生......」在我們的眼裡教學質量不行的日本學校卻教會了孩子們最重要的一課,那就是在面對不同的災難時該怎樣自保。其實在日本,從保育園開始就會不定期地帶領著孩子們進行各種各樣的避難訓練。而這樣的訓練和我們以為的「走形式」並不相同,他們對待各種訓練十分認真!
  • 52名日本小學生坐船觸礁沉沒,迅速自救!直接暴露魔鬼細節
    /前言//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處於地震帶上的國家,所以日本從小就格外重視自我防護的教育,#01:52名小學生迅速自救在11月19日下午4點40分,日本香川縣坂出市附近海域發生了一起「海難」,通過事故船發出的求救信號,讓人們的心愈發地揪緊:「船體受創開始進水,船上有52名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