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開始,你拍下的第一張照片是?

2020-10-04 那一座城

大家好呀,城城我又來咯!


今年嘛,很特殊,但幸好一切事情都有了好轉,大家最期待的小長假終於也來啦!


最近的天氣很好,連城城所在的廣州也逐漸有了涼意。真是個出遊的好日子呀。


我猜你,現在應該在出遊的路上吧?



上回,我們向大家徵集城市故事,後臺裡收到了幾十頁與城市相關的故事和圖片。


有的故事很長,每個細節都在城城的腦海裡播放一遍;有些故事很短,但也能感受得出來,你想說的話其實都在那一張張照片裡了。


城城和大家分享過很多城市,有最美的小地方和村落,也有富含人文情懷的大城小市。


那麼,這次的度假目的地,你會選擇哪裡呢?


是打算去海邊


乘著陽光 吹著海風


沉浸在藍天白雲的懷抱中



還是找一處安靜漂亮的小鎮

放鬆緊繃的神經


過過神仙般的隱世生活


抑或是跑到遙遠的城市


坐在咖啡聽裡喝了卡飛發著呆


什麼也不想呢


其實啊。


每去到一座城市,都會有一些溫暖的故事或者一瞬間會讓你感動。


那些故事與經歷,以及回來後的感悟,才是讓每一次旅行變得與眾不同的原因。


趁著十一假期到來之際,好奇的我們也想知道……


這次你去了哪裡旅行?遇到了什麼有趣的人和事?又得到了什麼體會和感悟?


歡迎在底下評論告訴我們:#假期裡你最有衝動拍下的第一張照片#


版權聲明:

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作者 / 城城


· END ·

相關焦點

  • 第一張黑洞照片是誰拍的 拍攝第一張黑洞照片的人叫什麼?
    第一張黑洞照片是誰拍的 拍攝第一張黑洞照片的人叫什麼? 4月10日是一個對於太空迷們重要的日子,在這天晚上21點,「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將發布具有歷史性意義的第一張黑洞照片,大家對於黑洞既是熟悉又陌生,因為所有人都聽過這個詞,然而真正了解的卻屈指可數,大家之前在網際網路上看到的黑洞照片都是電腦模擬的
  • 2020的第一張照片:接吻、死亡與新生
    原創: 歪研社的朋友們 界面歪研社#新年徵集# 2020的第一張照片2020年1月1號開始,我們連續三天向各位讀者朋友徵集新年的第一張照片。> 所以拍下了2020年第一張圖—冬日白梅 @ 姬如千瀧 我和小夥伴們在海洋公園度 過了2019年的最後7個小時 最後在煙花禮炮下跨入了2020年 這大約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如此歡騰的跨年 @ .
  • 人類的第一張照片
    01人類史上第一張照片人類已知的最早的照片,是一張窗外風景。這張照片乍一看很模糊,沒有任何觀賞性。但是,只要知道了它背後跌宕起伏的故事,也許,你就會有不同的感受。現在,我們可以想像,這位拍出了第一張照片的人,在這一天的早上像往常一樣,調整了一下攝影裝置,把它打開,然後出去吃飯、散步,可能還去了沙龍裡和人高談闊論。在這之前,他已經失敗了很多次,早已習慣了失敗的感覺,但興趣讓他一直堅持研究攝像技術。傍晚,他回到家,先掛上衣服,可能還倒了杯水,然後才例行公事地看向自己的攝像設備。
  • 聽說老廣的第一張照片都是在這裡拍的……
    孫中山、魯迅等許多名人都曾在這裡照相,魯迅照片至今尚存於魯迅紀念館。「豔芳」也曾為毛澤東、陶鑄、葉劍英、羅瑞卿、鄧小平等領導人拍過照片。豔芳最開始是建在中山五路,後來因為建地鐵拆遷,它經過了兩次搬遷,最終搬到了朝天路。很多廣州人在路過朝天路的時候,會很驚訝,因為搬遷了兩次,在他們印象中豔芳已經消失了。
  • 第一張黑洞照片什麼時候出來?幾點公布?(附直播入口)
    中國科學院發布消息,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即將在全球六地同步發布。目前,這張直接由望遠鏡拍到的黑洞照片已進入最後的「衝洗」中,其問世已進入倒計時。  第一張黑洞照片什麼時候出來?幾點公布?  第一張黑洞照片發布時間:北京時間2019年4月10日(今晚)  第一張黑洞照片發布會直播時間:北京時間2019年4月10日21點整  第一張黑洞照片發布在哪可以觀看直播?
  • 就現在,把你手機裡第一張照片發出來。
    就現在,把你手機裡第一張照片發出來。
  • 看過世界上第一張地球衛星全景照片,你會感到深深的恐慌與擔憂
    相信大多數看完《流浪地球》的人,走出電影院,相信朋友們都會不經意地抬頭望望掛在天上給我們帶來溫暖的太陽,再低頭俯視給我們引力的地球,覺得很幸福,開始珍惜並熱愛現在所擁有的生活,感謝我們的人類家園——地球和太陽系。
  • 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他給父親拍下「同款」照片
    你會為你的父母拍照嗎?還是一拍就拍了22年那種?在廈門,就有這麼一個孝順的兒子,從1998年到2020年,每年國慶,揭先生都會帶父親揭基學到南普陀寺遊玩,在同一地方,從同一個角度拍一張照片。1998年2020年22年過去了,23張照片見證了揭基學老先生從60歲到82歲的變化,每年國慶節拍照也成為家族的期待。
  • 手機拍攝中的HDR是什麼,如何利用它拍出更好的照片?
    HDR原本是攝影界一種重要的技術,而隨著其在智慧型手機的廣泛應用,它也開始慢慢進入大眾視野。那麼,究竟什麼是HDR呢? 無論你的拍照水平如何,了解什麼是HDR以及如何正確地進行HDR拍攝都能幫助你在複雜的光線環境下拍出令人驚嘆的照片。下面不妨跟隨我一起來看一下吧!
  • 長假到圖書館來一場心靈之旅 拍帶有「書」的照片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何無痕)長假來臨,害怕旅遊景點人擠人,不如來場心靈之旅。記者從市圖書館獲悉,長假期間圖書館照常開館,並為市民們準備了豐富的文化活動。
  • 第一張黑洞照片在哪下載?黑洞照片高清無水印在哪下載
    第一張黑洞照片在哪下載?黑洞照片高清無水印在哪下載 北京時間4月10日晚上21點晚上,「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將會在全球6地同步直播有關黑洞研究的一個重大研究成果,這一消息被認為第一張黑洞照片將會公布,那麼黑洞的照片在哪裡可以下載到呢
  • 夏天的雲彩怎麼拍才美?我用9張照片給你點靈感
    上期,剛跟大家分享了如何在藍天白雲下,把夏天拍出宮崎駿的style。今天,咱們就再聊個更具體一點的,面對一片美雲,我會怎麼拍。稱得上美雲,能有多美?所以,我想再拍清新一些!你知道世界上最著名的兩幅照片分別是什麼嗎?第一張當然是這個,沒見過的?證明你還年輕,年輕真好。第二張是這個,年輕人就更沒見過了。
  • 谷歌搜索國家首都 看的第一張照片是這些
    當你身處陌生的地方,想要給家鄉的朋友寄明信片時,你可能要花點功夫,因為你要找到這個地方最具代表性的風景。還好,現在有網際網路。其實,谷歌和你一樣,當用戶搜索一個地名時,它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決定把哪張照片展示在列表第一位。
  • 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來了,全都是高考考點!
    來源:綜合自新華網、中國科普博覽 澎湃新聞、杭州交通918科學顧問: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苟利軍就在剛剛由事件視界望遠鏡(EHT)捕獲的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問世據說 宇宙誕生了138億年年齡最大的黑洞也已經超過了100億歲經過了這麼久黑洞家族的成員才終於有了第一張照片
  • 看看你適合拍什麼照片-關於攝影主題的選擇
    假如你現在已經擁有了一臺可以進行拍攝的相機了。下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我要拍什麼?」要了解自己要拍攝什麼,首先就要弄清楚,攝影的主題到底有哪些類型。先聊一下我們日常中最有可能接觸的三種攝影類型1.風光攝影以展現自然風光之美為主要創作題材的原創作品,人類的第一張照片就是風光攝影,也是人們日常拍攝最多的一種題材,比如旅行時拍攝的美景或者你的電腦壁紙。
  • 日本無人機從國際空間站發來第一張照片
    所謂的內置球相機無人機被送去拍攝太空人工作的照片和視頻。  無人機可以在零重力環境中漂浮並在國際空間站安全運行。  我們看到在空間中浮現了一個可愛的小球,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表示,無人機已於6月初交付國際空間站。但是現在只有第一張被捕獲的圖像和視頻被發布。
  • 黑洞照片怎麼拍的?這張圖全說清楚了
    這張圖全說清楚了:北京時間4月10日21時,全球六地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首張黑洞照片。根據資料顯示,黑洞照片的「衝洗」用了約2年時間。在第一張黑洞照片即將面世之際,一起看看黑洞是個什麼「洞」吧!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如侵刪微信一鍵獲取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直播入口  長按/掃描下方二維碼或微信搜索公眾號 北京本地寶 (ID:bdbbeijing),關注後在對話框回復【黑洞
  • 攝影:每天都拍了9000張照片有意義嗎?如何快速處理它們?
    有人在南極既然每天都平均拍了9000張照片,那麼他算了一下,解決這9000張照片需要大概十個小時的時間,他問拍那麼多意義何在?好,現在9000張照片拍完了,在導入、在處理它的時候又要花費多少時間?我讓Lightroom在導入完畢以後自動的給所有照片生成智能預覽,這一步極其關鍵。因為智能預覽相當於是給每張大照片生成了一個小的縮略圖,有了智能預覽以後,我們就可以在一個小圖的狀態下,非常非常快速的,毫無延遲感的去翻閱我們的作品,你只要一按鍵盤上的右鍵按鈕就到了下一張照片上。
  • 世界各地城市的第一張照片,回顧19世紀灰色印記的商業街
    世界各地城市的第一張照片,回顧19世紀灰色印記的商業街1、德克薩斯州休斯頓(美國)1856年拍攝的休斯頓主街300號街區是該市大都會研究中心檔案館中已知最早的照片。拍攝照片時,這個世界上的木製店面並不長,很快就宣稱新建了,1866年,這些木製店面被大量的磚塊建築所取代,其中一些現在仍然存在。
  • 「活到60多歲,才有了真正的第一張照片」,這張全家福讓留杭建設者...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茜 通訊員 金煥英 「活到60多歲,才有了真正的第一張照片,挺精神。」64歲的紹興人陳師傅,在眾多照片裡找到了自己的兩張,他看了又看,「一張擺在工棚的桌子上,還有一張要帶回去,讓老婆孩子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