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與愛永不老去,即使披荊斬棘,丟失怒馬鮮衣。
今天翻越了海拔4700米的卡子拉山。
路雖遠,行則至。事雖難,做則成。
我見眾生皆草木,唯有見你是青山。
七月的風,八月的雨,九月就會有驚喜。期待一下九月會不會有驚喜~
今晚住宿的地方
匯集了去拉薩的各路大神,
摩託車自行車三輪車。
明天一早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摩託車最快,
自行車第二,
步行背包客第三,
三輪車雖然裝載很牛,
在速度上就是一個廢物。
天路十八彎位於雅江開往理塘的路上,在四川境內,318國道上,越翻閱海拔4659米的剪子灣山。318國道剪子灣山的天路十八彎,海拔4500多米。從半山腰俯瞰,有一種震撼的曲線美!
天路十八彎的觀景臺
去卡子拉山的方向
尼瑪神山112道班,
海拔約4200米,
今晚果然住在了雲彩裡。
朋友送的幸運小掛件
被這裡的藏族小朋友
瞬間瓜分了~
不夠分,
應該答應當初朋友們說的
給掛滿一書包就好了~
圖片有點暗,
因為這裡海拔高,
用電不方便,
天很黑很黑了,
當地居民才捨得開燈。
漂亮的藏族風格手工帽子
經幡的五種顏色象徵自然界的五種現象,這種現象是生命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當自然界天平地安、風調雨順的時候,人間便是太平祥和幸福康樂;當自然界出現災害的時候,人間災害重重、不得安寧。世世代代生活在高原上的人們對大自然的變化更為敏感。企盼人間太平幸福首先應該希望大自然無災無禍,於是用經幡上五種不同顏色的幡條來表示這種心理依託。
川藏線山上的巨大的六字箴言:唵、嘛、呢、叭bai、咪、吽。藏傳佛教把這六字看作經典的根源,主張信徒要循環往復吟誦,才能廣積功德,功德圓滿,方得解脫。
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藏文:;Tshangs-dbyangs-rgya-mtsho1683.03.01-1706.11.15),門巴族,藏傳佛教格魯派大活佛,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西藏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政治人物。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倉央嘉措生於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宇松地區烏堅林村的一戶農奴家庭,父親扎西丹增,母親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寧瑪派佛教。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被當時的西藏攝政王第巴·桑結嘉措認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同年在桑傑嘉措的主持下在布達拉宮舉行了坐床典禮。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廢,據傳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押解途中圓寂。
倉央嘉措是西藏最具代表的民歌詩人,寫了很多細膩真摯的詩歌,其中最為經典的是拉薩藏文木刻版《倉央嘉措情歌》。
【百度上搜的,哈哈~】
卡子拉山,位於四川省境內,海拔4718米。
因海拔較高,樹木就更加稀少,主要是高山草甸。
在這裡看山,層巒疊嶂,一層比一層更遠,一層比一層顏色更淺,直至天邊,真像行走在『天路』之上。
路上偶遇熱情的大哥
送給我們四川脆李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