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江斌偉)11月30日,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在重慶市閉幕,交易會期間,新疆展團收穫頗豐,現場銷售額達201.43萬元,籤訂購銷合同1208萬元,意向籤約訂單7.9億元。
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自治區農業農村部門組織一百多家企業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加了本屆展會,並設置扶貧展區、地理標誌展區和市場化展區,通過展會展示了新疆「三農」發展成就,推介了一批特色優質農產品,叫響了一批新疆農產品品牌。
其中,扶貧展區重點從南疆遴選30餘家具有獨特地域文化和特色品質特徵的農產品集中亮相展示,這些扶貧產品涵蓋糧油、果品、畜禽等類別約百種,在助力消費扶貧和產業扶貧上起到助推作用。
新疆地理標誌展區從全疆83個農產品地理標誌和17個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項目中遴選、組織了6個地州15縣市的近30家授權用標企業參加展會,現場銷售金額111萬元,達成合作意向項目38個。
而市場化展區則以展銷對接為重點,廣泛開拓新疆農產品銷售渠道,拉動新疆農產品的銷量。
庫車鍾華香梨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孫國敏說,合作社種植了4000多畝香梨,每年產量4000多噸,主要面向浙江、江蘇、廣東、山東等地進行銷售,疆外市場的銷售份額佔到了80%,通過農交會看到了西南市場消費的潛力,計劃明年主要開拓重慶、四川、貴州、雲南等地的市場。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自治區農業農村部門將鞏固好展會成果,進一步豐富創新營銷推介方式,藉助大數據、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等新技術,開展豐富多彩的新疆農產品公益宣傳,推動有條件的企業建立多種形式的營銷平臺,提高產品市場佔有率,通過多元化的方式為新疆農產品廣開銷路,進而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