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諺語是: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
夫妻之間也是如此,山盟海誓的約定不足為奇,患難之下的真情才彌足珍貴,能夠經得起考驗的感情,才是真愛。
然面,在這個現實的社會,總有一些夫妻,卻在上演著「大難臨頭各自飛」。
01 大齡剩男剩女一見鍾情
1年前,30歲的譚曉玲認識了35歲的趙剛,兩人一見傾心,戀愛僅兩個月就結婚了。婚後,趙剛對譚曉玲疼愛有加,小兩口過得幸福甜蜜。然而,新婚不到半年,沉浸在幸福中的譚曉玲,卻突然被夫家趕出了家門,大齡男女的婚姻究竟發生了什麼?
譚曉玲今年31歲,父親在她小時候就因病去世了,這些年,她一直與母親相依為命。
為了還清父親治病欠下的債款,譚曉玲一門心思在打工掙錢,從而耽誤了婚姻大事。
去年,她認識了隔壁村勤勞樸實的趙剛,兩個大齡剩男剩女很快就談起了戀愛,交往兩個月後,便在年底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然而,今年5月份,結婚還不到半年,這段外人看來美滿般配的婚姻,卻突然陷入了嚴重的危機之中。
02 患病妻子慘遭拋棄
原來,譚曉玲在一次生病後去醫院,被確診為尿毒症中期,這個病,俗稱「不死的癌症」,只能靠透析或者腎移植來維持生命,這對新婚不久的他們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
確診以後,譚曉玲就被夫家趕出了家門,丈夫迅速變臉,對她沒有一句關懷,也不曾去醫院看望過她,更過分的是,趙剛還收走了譚曉玲的鑰匙,送回了她所有的衣物,並提出離婚。
無處可去的譚曉玲,只好搬去了母親打工的地方,跟她一起住。
這大半年來,她一直在家休養,每周要做三次透析,坐車來回要四個小時,她都是獨自一人往返在醫院和家裡,為了不讓母親擔心,她從來不叫苦。
譚曉玲需要人照顧,但母親要上班,而每月5000多的透析費用,早就擊垮了她們這個小家。
可是,比起病魔的折磨,趙剛的所作所為才更讓譚曉玲寒心。在這個最需要人鼓勵和支持的時候,丈夫一句冷冰冰的離婚,就劃清了彼此的界限。
如今,大半年過去,趙剛始終沒有管過譚曉玲,她的母親在不堪重負之下,找到了尋情小組,希望在他們的幫助下,能讓事情有個合理的解決。
一行人來到趙剛家,首先見到的是趙剛的父母,他們表示,對這個兒媳並沒有什麼不滿,但當初,譚曉玲的母親刻意隱瞞女兒生病的事情,並一直催促著小兩口結婚,可見她就是為了找個人來負擔譚曉玲的醫藥費。
但曉玲的母親否認說,女兒是5月份確診的,她小時候是得過一次腎炎,但已經治好了,沒想到還會復發,並且發展成了尿毒症。她催婚則是因為,女兒和女婿第一次見面,女婿就把女兒帶出去玩,不送回家,她好面子,擔心被人說閒話。加上看他們倆年紀也大了,便催著他們早點把事辦了自己也早放心。
03 是不願負責還是積怨已深
不久,趙剛出現了,他表示,自己不是他不想面對,是真的沒有錢,他自己腰痛,連體檢都沒有去。
從結婚起,譚曉玲就一直在吃藥,他也有陪著一起去醫院,可是被確診為尿毒症之後,他是真的無力承擔了。
譚曉玲指責他,說他轉變得太快了,連一個緩衝期都沒有,絲毫不顧夫妻情分。
趙剛開始聲淚俱下地訴說著他們夫妻倆之間的問題。
他說,他結了婚就一直在忍讓,是妻子一次次挑戰他的底線。
譚曉玲嫁過來後,家裡人從來沒讓她做過任何事情,他每天下班回來,做飯洗衣服拖地,包攬所有家務,可是譚曉玲呢,結婚第一天,就連早飯都不起床吃,而且每天都不按時吃飯,明知道身體不好,還不懂得珍惜,她也是個成年人了,自己不可能像個保姆一樣每天督促她吃飯。
他還說,婚後他們只吵過一次架,是因為他六十幾歲的父母辛苦給譚曉玲弄了偏方藥,可是譚曉玲不按時吃,還把藥給倒掉了。
在他的控訴下,譚曉玲一直默不作聲。
隨後,雙方都表了態,譚曉玲不願意離婚,但趙剛堅持要離婚。
趙剛的父母也一直在旁邊附和,請求譚曉玲放過他們的兒子。
最終,經過調解,譚曉玲同意離婚。趙剛一次性給她20000元補償,並把結婚時陪嫁的家電退還給她,兩人從此就一別兩寬了。
04 閃婚的背後是隱形的危機
為什麼好好的一段婚姻,最後卻落了個分道揚鑣的結局呢?
感情是經不起揮霍的,譚曉玲對丈夫缺少應有的關心和理解,作過了頭,才會讓丈夫精疲力盡,而恰好這時,她被診斷為尿毒症,丈夫乾脆順水推舟刻意躲避,不願再繼續下去。
要知道,壓死駱駝的,從來不是最後一根稻草,而是所有稻草。只是這個病,加重了稻草的重量而已。
其實,他們的矛盾一直存在,而且長期以來,也沒有去溝通解決,這才是婚姻中最忌諱的。
本來他們就是閃婚,感情基礎並不牢固,如果兩個人還缺少交流,那麼即便沒有這個病,感情也會在雞毛蒜皮中被消磨殆盡,在此,唯有祝她早日康復。
而趙剛,身為丈夫,確實缺乏一定的擔當,在病魔面前,他也許早就忘記,當初結婚時的那句「無論貧窮還是富有,健康還是疾病,都將不離不棄直到永遠」的誓言了。
這個病,超出趙剛的負荷,他無力承擔,也不願意賭上自己的後半生,所以只能逃避。但這就是人性,只是在現實面前被暴露無遺罷了。
05 結語
婚姻是什麼呢?婚姻是一種責任、一種約束,是攜手同行、患難與共,是彼此扶持、相互依偎,從而變成一個整體。
夫妻本是同林鳥,能夠同貧賤共患難才是真正的夫妻,如果兩個人只能同甘,卻不能共苦,那麼這段感情註定是無法長久的。
如格·馬爾科夫所說:只有經受了考驗,經歷了生活患難的感情,才是真正的感情。
而那些經不起嚴峻考驗的感情,兩個人終將淪為甲乙丙丁的路人。
也正因為如此,那些患難與共過後,還能夠長相廝守的愛情,才會顯得彌足珍貴。
餘生很長,要找一個攜手白髮蒼蒼、伴你地老天荒的人一起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