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龍南發布 ,作者龍南縣融媒體中心
龍南發布
傳播龍南好聲音,傳遞龍南正能量,推介龍南客家風情,龍南發布致力於為廣大市民提供最新的時政、民生、文化、生活等資訊,打造龍南最權威、最實用、最受歡迎的公眾號。了解龍南最新動態,從關注龍南發布開始!
重磅大事件!
世界圍屋之都——龍南
又將亮相全球!
1月13日
龍南客家圍屋當代藝術展
入展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新聞發布會在贛州召開
主辦方在發布會上宣布:
以龍南傳統客家圍屋為創作主題的「圍屋之變——關於中國傳統移民建築的對話」當代藝術展,將於2020年5月23日至11月29日,在義大利威尼斯參加2020年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發布會現場。
1月13日,龍南客家圍屋當代藝術展入展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新聞發布會在贛州召開。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策展人、四川美院二級教授、西安美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林,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藝術總監、深圳大學二級教授、西安美院客座教授、碩士生導師應天齊,龍南縣相關負責人以及新華網、鳳凰新聞、江西廣播電視臺、贛南日報、贛州廣播電視臺、客家新聞網等新聞媒體參加了本次新聞發布會。
此次藝術展
是贛南客家圍屋
首次亮相世界建築藝術最高展會
是繼龍南成功申辦
「世界客屬第32屆懇親大會」之後
又一項文化盛事
對推動以圍屋為重要載體的
贛南客家文化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鑑
唱響「世界圍屋之都」品牌具有開創性意義
是的
龍南又將亮相全球!
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展會
義大利威尼斯雙年展創始於1895年,距今已有120多年歷史,是世界三大當代藝術展中最具學術地位和國際影響力的展會。1980年起,威尼斯雙年展組委會開設了威尼建築雙年展,與原有的威尼斯藝術展形成相互間隔一年的雙年展機制。2020年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主題為:「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展覽時間從2020年5月23日持續至2020年11月29日,展期長達六個月之久。
第17屆建築雙年展與往年一樣,主要展區將設立在威尼斯的花園展區和軍械庫展區。
△軍械庫展場外
↑ 以上為歷年部分參展作品
那麼,此次龍南參展有哪些看點呢?
跟小編一起看看
▽▼▽
展 覽 級 別 高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是國際最負盛名的當代建築藝術展會,由組委會組織專家評審委員會,從全世界的申請材料中遴選出既有藝術特色又有文化深度的創作方案批准參展。由中國藝術家以龍南客家圍屋以及由此形成的聚居生活方式為創作母題提交的參展方案,高度契合本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主題:「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因此從全世界近2000份申報材料中脫穎而出獲得組委會專家委員會高度認可,成功批准入選該展,並於今年5月下旬與全世界86個參展國家一起亮相義大利威尼斯,進行為期六個月的展覽。
◆關西新貌|王建春攝
◆客家圍屋裡的高峰論壇|劉佔昆攝
◆風雨燕翼圍|賴國柱攝
◆貓櫃圍|廖紅林攝
創 作 班 底 強
四川美院教授、西安美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批評家王林,威尼斯大學博士生導師Angelo Maggi教授擔任本次展覽策展人,深圳大學教授、西安美院客座教授,著名藝術家應天齊擔任藝術總監。還邀請了十餘位國內外著名藝術家圍繞龍南客家圍屋創作作品參加展覽並開展文化交流活動。為了籌備這次藝術展,這些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外當代藝術家及文化學者,已於1月12日抵達龍南,考察客家圍屋生態及歷史文化傳承及舉辦《客家圍屋建築與中外移民文化》主題研討對話會,並將把傳統的客家建築文化與當代藝術相融合,精心策劃創作一批當代藝術作品亮相國際舞臺。
王 林
Wang Lin
現為四川美院教授,西安美院客座教授,美術學學科帶頭人,「當代藝術批評與策劃」方向博士研究生及碩士研究生導師。重慶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當代藝術研究中心專家,是中國國內自改革開放以來最為活躍的藝術批評家和策展人。
曾主持策劃2007年香港《後先鋒——中國當代藝術的四個方向》、2008年北京宋莊藝術節《底層人文——當代藝術的21個案例》、2008年東京《藝術慈善中國——中國當代藝術作品展》、2009年《當下藝術的文化想像——首屆重慶青年美術雙年展》、2011年《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破碎的文化=今天的人?——中國當代藝術作品展》、2012年《第13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平行展:世紀遺痕與未來建築》、2013年《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未曾呈現的聲音——中國獨立藝術展」》等展覽。
Angelo Maggi
威尼斯大學博士生導師,同時兼任威尼斯建築大學建築史,電影電視及攝影史教授。國際知名教授,學者,建築攝影家,電影評論家。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學術委員。Angelo Maggi教授作為知名學者,被頻繁邀請到世界各地進行講座,其中包括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等中國知名學府。
應天齊
Ying Tianqi
1949年生人,安徽蕪湖人,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深圳大學教授,西安美術學院客座教授,香港大學駐地訪問學者,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作品屢次獲得中國文化部、中國美協大獎、日本·中國版畫獎勵會金獎、當代版畫傑出獎、貢獻獎等。2000年始轉型於油畫、當代藝術的探索,2011年參加義大利第54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2012年參加義大利第13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舉辦「世紀遺痕與未來空間」個展,成為華人藝術界首位以個展進入該展的藝術家,2013年參加第55屆義大利威尼斯藝術雙年展。他的《世紀遺痕》材料油畫作品已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的重要作品之一。
客 家 文 化 元 素 多
本次藝術展以中國龍南客家圍屋先民聚族而居的傳統生活方式為背景,通過藝術家對歷史遺存中的客家圍屋建築營造、社區介入、空間重組及文化傳承等方面的深入發掘,呼應本屆建築雙年展的主題,進行創造性發揮,精心創作出一批藝術精品,通過圖片、影像、建築模型、雕塑、裝置、繪畫等多種藝術形式,呈現以客家圍屋為重要載體的客家文化的人文意義和藝術價值,提高客家文化的精神高度,激發客家文化的新活力。
◆夜幕下的粟園圍|李振新攝
◆秀美龍光圍|雷涔攝
◆絕色關西圍|王建春攝
◆烏石圍|廖彩新攝
龍南圍屋建築文化
龍南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建縣,距今已有千餘年歷史。龍南是客家人重要的聚集地之一,是客家文化積澱最深厚,客家文化生態保存最完好的地區之一。龍南縣境內至今仍保存有客家圍屋376座,被譽為「中國圍屋之鄉,世界圍屋之都」。
客家圍屋是客家文化重要的實物載體,是中國五大民居特色建築之一,始見於唐宋,興盛於明清。在兩晉至唐宋時期,因戰亂饑荒等原因,黃河流域的中原漢人被迫南遷,歷經五次大遷移,先後流落贛南、閩西、粵北等地,與當地土著居民雜處,經過千年演化最終形成相對穩定的客家民系。
客家先民多數聚族而居,為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態下保護族人的生命財產安全,逐步創建起了防禦功能極強的客家圍屋。現存客家圍屋主要分布於贛南和粵北地區,以生土、磚石、木材為主要建築材料,設有凸出的炮樓或炮角,集家、祠、堡三種功能於一身。龍南境內保存有客家圍屋376座,圍屋數量之多、風格之全、保存之完好,屬全國之最。
圍美龍南,走向世界!
轉起來為龍南打call!
來源:龍南縣融媒體中心
原標題:《與世界對話!龍南客家圍屋將登上世界頂級藝術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