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先生最近去美國旅行了,臨行前寫了幾篇推文發給我。一直很期待他關於臺灣的文章,終於來了。我沒有去臺灣旅行過,幾次到臺北都是出差的匆匆路過而已。這篇應該算是美食遊記,跟我一樣計劃去臺灣的朋友們可以參考。
記得大學裡,K先生最喜歡羅大佑了。關於臺灣,K先生看似簡單的文章,又似乎透露著一種獨特的情懷。
臺灣,我去過6次。一直想寫些對這個地方的感覺,食物,風景,和人。下筆很難,照片散亂,心思也散亂,不容易化得開,還是從一事,一地,一人說起吧!
2014年冬,屏東。說屏東,你印象可能不如說恆春或墾丁深...反正冬天不是去那裡的好時候。
恆春半島位於臺灣屏東縣,因恆春鎮得名,是臺灣全島最南處。西起枋山濱,東至安朔溪,南有鵝鑾鼻,西有貓鼻頭。多為崖岸,前有裙礁,中央山脈尾閭縱貫,溪水分流東西。西南側為縱谷,中部是恆春鎮,以墾丁國家公園著稱。
嚼著檳榔,一嘴深紅色的包車司機是個吃貨,提議我們去一家鮮為人知的私房菜試試。
在山腰上,那種臺灣到處能見到的鐵皮屋。房間隔出幾個區塊,一家人會客,休息,料理,外加自製鳳梨酥的場地。
阿龍師以前算是娛樂圈的,藝校畢業,是方季惟的同學,跑過幾部龍套,前不久萌生退意,帶著老婆女兒回墾丁蓋了房子,開起私房菜。那張長桌是我們吃飯的桌子,也是他有條不紊製作美食的舞臺。
問起臺菜流派和阿基師(知道是個傻問題),阿龍師說不在他們這個圈子裡,是狡黠的謙遜和孤傲。臺灣名廚都愛叫個阿X師的,沿用以前辦桌的總鋪師的稱呼,有部臺灣電影就講的這個。閒聊中,也請教了幾家"在"他圈子裡的餐廳,後面有機會會提到。
無菜單料理,火焰菜,意法美日合體,玩得挺歡,可這人均100人民幣,能玩成什麼樣呢?期待。
先清理口腔,冰鎮情人果。情人果就是青芒果,醃過後不澀,甜酸冰脆,醒神。
墾丁的特色是洋蔥,也是我的最愛。喜歡紐約某牛排館的巨厚巨甜的洋蔥,這個絲毫不遜色。
火來了,酒煮蝦!
國內這道菜無錫最有名,《圍城》裡方老太太的拿手菜,江浙多用河蝦,嗒鮮味,不像這裡的啖啖肉質。
洋蔥飛魚卵香腸。洋蔥切碎,拌飛魚卵和肉腸,有點獅子頭裡放孛薺的意思,但更鮮香,有層次。
煎多利魚。
冬筍雞湯。臺灣人叫筍子,那種嫩法,我有點表達不過來。
三杯雞。不是那种放很多九層塔,非常濃鬱的味道,偏清淡卻出乎意料的美味。
結帳4個人不到3000臺幣,還包括了我買的當場現烤的鳳梨酥。太太吃過這裡的鳳梨酥後,至今對所有品牌鳳梨酥嗤之以鼻。這天正逢墾丁初冬的落山風,據說是30年最冷的冬夜,我們一點沒覺得。
廚師旁邊的就是K先生本人了,有點美食家的樣子吧。世界是不公平的,每天都在吃美食,他就是吃不胖。
船帆石。俗稱尼克森石,中國人有yy石頭的情意結。
佳樂水
風吹沙。
國境之南,巴士海峽在此轉入太平洋。
東港海鮮有名只為一個鮮字。為示新鮮,這裡的生魚片照規矩是直立上桌的,以前的慣例是上七片,取「沙西米」(三,四片)的諧音。
這幾張魚生的照片可以上美食雜誌的。
白沙灣,李安拍《少年派》的地方。
萬裡桐的落日餘暉。
恆春古鎮。
關山夕照。
深夜的屏東大街。
找一家100快炒,點一個雨來菇,一種雨天才有的厥菜,有個幽怨的別名叫"情人的眼淚"。
墾丁會館,海景陽臺,Hello kitty的早餐,微雨,太平洋的風,少年手持滑板,清潔車開過時播放《蘭花草》的曲子.一種恰到好處,不會熄滅也不至灼傷的溫暖。
若是到恆春,吥免揀時陣,陣達的歌若唱起,一時消阮的心悶。
淡水情歌,K先生的風格。
回復「美食談」~閱讀更多《K先生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