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裡有很多充滿禪理的詩作,而這些詩作往往可能看上去平淡如水,但是只要細細品來則是會發現這些作品,其實也是唐詩裡最獨特的作品,這些作品也最是能夠打動我們。很多的詩人他們由於對於現實生活有著深刻的認識,以及細緻入微的觀察,從而也令他們的作品顯得別具一格,成為了唐詩裡最為獨特優美詩篇。這樣的作品應當說,也是最值得我們一讀。
那說起唐詩裡比較有禪理的作品,非常建的這首《題破山寺後禪院》,可能有的朋友這於這首詩並不是很熟悉,但是面有兩句詩,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那都是非常的熟悉,這也正是此詩最獨特的一個地方。另外讀這樣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感受到詩人對於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以及詩人那種高深的思想境界。
《題破山寺後禪院》唐代: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
常建作為唐朝一位了不起的詩人,他一生寫過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優美詩作,而且他的這些詩作大部分也都流傳了下來,其中一些比較著名的作品還被收錄在了《唐詩三百首》,成為了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那他的這首《題破山寺後禪院》,也正是詩人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整首詩描寫的很是生動,同時又充滿了一種深刻的哲理,這也正是此詩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
其實唐詩它主要還是以抒情為主,並不像宋詩,完全是以哲理為主,但是有的詩人,他們的創作時,也還是會融入進自己的思想,從而也令這些作品,除了有著高遠的意境,另外還有就是那一種深刻的哲理,而這樣的一種哲理,對於任何一個讀者來說,那都是最應該好好去思考。
這首《題破山寺後禪院》可能看上去會覺得很一般,但是詩人那種生動而細膩的描寫,以及詩作中所傳遞出來的那一份禪理,也正是此詩最大的一個亮點,首聯詩人就描寫的很是唯美,「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清朝我走進了深山的古寺,初升的太陽照亮了這周圍的林木。這兩句詩看上去很普通,但是卻最能夠體現出詩人那種雅興。
頷聯也正是此詩最經典的兩句,同時也是大家最為熟悉的名句,「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竹林中的小路通向幽深處,禪房則是在那茂密的花木叢中,顯得更加的古色古香。這兩句儘管看上去同樣平淡,但卻是最為有禪理,更是有一種讓人恍然大悟之感。
頸聯描寫的就更加的唯美,也更加的生動,「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在這麼一個陽光明媚的地方,使得那鳥兒也更加的愉悅,眼前的深潭裡的清水,也是清澈見底,讓人看了更是心曠神怡。在這兩句詩中描寫的可謂是如詩如畫,更是讓人感受到了詩作中,那一份獨特的唯美。
尾聯描寫的就更加的充滿禪理,讀來更是令人拍案叫絕,「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此時此刻整個世界都萬籟俱寂,只是還留下了鐘聲後的餘音。在這最後的兩句中,詩人以一種更為生動的口吻營造出一種唯美的意境。
常建的這首《題破山寺後禪院》,儘管只是詩人信手拈來,在一破寺廟的牆壁上所題寫的一首詩,但是通篇可謂是如詩如畫,同時又充滿了一種深刻的禪理,這樣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打動我們,而我們從這首詩中,除了感受到詩人筆下的唯美之外,更多的還是那一份深刻的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