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臺商春節包機:在欣喜和遺憾中成行

2020-12-15 中國臺灣網


  今年臺商春節包機達成不落地「直飛」方案,雖然曲線直航及對乘客限制使上座率不容樂觀,但此次包機仍被認為在兩岸直航史上具有裡程碑式意義

  元月22日,上海臺商梁純滿女士接過上航售票處工作人員遞上的四張機票,她成為當日在上海最早拿到兩岸直航包機機票的臺商。

  當日,大陸部分航空公司開始向臺商及其家屬發售包機機票,上海出現熱銷態勢,但相比之下,國內其他地區的銷售形勢並不樂觀。

  以北京為例,1月22日中央電視臺消息,截止到該日,代理北京乃至華北地區售票業務的中國海峽旅行社僅售出70張票。

  深圳臺商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該地區約有8萬多名臺商,約有六七成以上的臺商選擇回島過年,「大部分提前訂了票,選擇從香港轉機。」此前7天的1月15日,臺海兩岸經談判達成了不落地的「直飛」包機方案。即今年兩岸飛航只須飛經港澳無須落地即可直飛臺島,並且允許大陸航空公司參與包機。由於談判在澳門凱悅飯店舉行,這次直航談判也被稱為凱悅模式。

  包機共識的達成

  2002年底,臺商包機回家首次被納入兩岸協商。

  2003年1月26日,一架臺灣「中華航空公司」客機降落上海浦東機場,成為自1949年後,依正常途徑飛臨大陸的首架臺灣民航班機,也是我國海峽兩岸臺商春節首次包機個案。

  當年的「包機直航」實則「曲航」———飛機來回均需在香港、澳門中途降落;而且只允許臺灣民航業者單向運載臺商及其家屬返鄉,大陸的航點也僅限於上海。

  「賠本賺吆喝」,這是一些航空公司對那一次包機的評價,一些臺灣問題研究專家認為,那次包機所帶來的便利有限,違背了春節包機的初衷。

  時過一年,2004年春節,大陸臺商再次提出包機回家,因為臺灣當局堅持春節包機必須經停第三地,實際並不能起到便利效果,該年,春節包機事宜落空。

  就在人們都對今年春節包機事宜不存希望的時候,1月15日,兩岸航空業者在澳門凱悅飯店就春節包機問題開始進行協商並達成共識,此次直航談判因而被稱為凱悅模式。

  雙方商定:2005年春節包機採取雙方對飛,飛經香港不落地的方式;包機時間為2005年1月29日至2月20日;飛行地點為北京、上海、廣州、臺北、高雄;參與飛行的航空公司雙方各6家,班次是雙方各24個往返航班,限搭乘客為臺商及其家屬。

  相比2003年春節臺商包機,今年臺商春節包機實現了多個突破。首先,自1949年以來兩岸首次採取對飛直航,大陸包機只需飛經香港,無需落地直飛臺島,實現了56年來首次在臺灣土地上降落,這是非常具有歷史意義的。其次,雙方各有6家航空公司參與包機,實現了兩岸民航業者公平參與包機;而飛行地點與2003年相比,大陸增加了北京、廣州,臺灣增加了高雄。

  航點選擇和航線之爭

  雖然凱悅模式被認為是春節臺商包機的重大突破,但客觀地說,凱悅模式仍存在諸多缺憾。

  首先是航點選擇和航線問題。包機協商之前,臺方主張北京至臺北應繞飛濟州、上海至臺北繞飛琉球,這樣可比繞飛香港節省兩小時航程。

  對此,大陸方面堅持,如果臺灣當局真想照顧臺胞,使航線更短所需時間更少,就不應堅持繞飛第三航管區,實現直航,屆時,上海或北京直飛臺北,將是現在航線所需時間的三分之一。

  專家認為,在此背後,是雙方關於國內航線和國際航線的抗衡,均代表了其政治立場,直航的艱難也就在於此。

  最終,雙方達成折中協議,臺灣放棄飛濟州、琉球航線,同意繞飛香港。

  航點問題是另一焦點之爭。大陸方面曾提出希望臺方增設臺中清泉崗機場。

  「若把臺中機場也納入的話,會更方便些。」廣州臺商協會會長吳振昌介紹說,臺中有很多臺商在大陸投資,但是至少有三成左右的人春節都不願回去,因為雖然坐飛機一個半小時便可以到臺北,但從臺北機場到臺中的高速公路春節塞車很嚴重,回家仍不方便。

  此前,臺灣「交通部長」林陵三在接受當地記者採訪時指出,臺商春節包機規劃以臺北桃園中正和高雄小港機場為主,臺中清泉崗機場因為軍民兩用,所以不考慮列入飛航航點。

  大陸方面則希望多點飛航,1月12日,國臺辦經濟局局長何世忠提出除北京、上海、廣州外,開設廈門、深圳等航點的建議。臺灣「交通部」有關官員則認為,廈門的「小三通」基本可以滿足臺商需求,是否需要增開廈門航點需「好好研究」。至於擁有8萬臺商的深圳是否應設航點問題,臺灣方面卻沒有解釋。

  包機對象被嚴格限制

  凱悅模式的另一個缺憾之處在於臺方對包機對象的嚴格限制。根據1月15日雙方協商達成的共識,包機對象被限定為臺商及其家屬。

  這被認為與國臺辦初衷有所差距。

  1月12日,在國臺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國臺辦經濟局局長何世忠希望包機乘客能夠惠及所有春節期間往來大陸的臺灣同胞,即只要持臺胞證者就可以搭乘。

  廣州臺商協會會長吳振昌希望能夠從寬認定乘客身份,因為時間急迫,很難再去開什麼證明,只要有臺灣方面有關證件或臺胞證,應該都可以搭乘包機。

  臺灣長榮航空公司駐大陸總代表周寶裕擔心包機對象的限制將造成客源不足,他希望臺灣當局能對臺商的身份從寬認定。

  「因為需要返鄉過年團圓的並不只是臺商」,周寶裕說,春節包機的原意在於疏解運力不足,讓所有在大陸工作的臺灣人都可以順利回家過年,但如果春節包機對客源做太過嚴密的限制,將使原先的美意打了折扣。

  據了解,目前約有幾千名臺灣學生在大陸上學,按兩岸包機共識,這部分人員被排除在包機對象之外。

  北京臺資企業協會負責包機籌備事宜的秘書長陳國原就此表示,除了臺商及家屬能搭乘包機外,臺協希望在大陸就學的臺生也能搭包機返鄉。

  針對搭乘春節包機的乘客身份,臺灣「交通部」有關負責人的答覆是,目前乘客身份仍限為臺商、臺商眷屬,沒有考慮拓及至一般持有臺胞證的臺灣民眾。相對靈活的是,經過在大陸的臺商協會核可的人員也可以乘機。

  但該負責人沒有對臺灣在大陸留學生能否搭乘包機作清晰表態。

  在此情況下,北京臺協專門成立了一個「臺生服務組」協助處理在大陸臺灣學生乘機事宜,但臺生能否乘坐包機還沒有最終確定。

  航空公司重在「參與」?

  正是由於臺灣方面的諸多限制與障礙,今年臺商春節包機還遠未達到預想的效果。

  1月22日,上海市臺辦主任楊建榮向媒體宣布,1月29日到2月16日從上海飛往臺灣的10個包機航班共有2400多個座位,而目前已經有接近2000名臺商登記訂票。

  上海臺商協會有關負責人對此表示樂觀的同時也指出,在上海及其周邊地區的臺商多達30餘萬人,如果兩岸包機共識在更早時間達成的話,乘坐包機的臺商及其家屬將遠不止2000餘人。

  而實際上,更多的臺商早已預訂了普通的轉機機票,即轉機港澳再飛臺灣。

  來自國家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外資司相關統計資料顯示,截止到2002年9月底,在大陸投資的臺資企業總數就達到了54884個,主要分布在京津、長三角、廈門、福州以及珠三角等地區,僅廣州就達到了1500餘家,蘇州則高達3500多家。不完全統計,約有幾十萬臺商在大陸工作生活。

  深圳臺商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該地區約有8萬多名臺商,約有六七成以上的臺商選擇回島過年,但因為協商達成時間較晚,再加上臺灣方面的一些限制,「大部分人提前訂了票,選擇從香港轉機。」在2003年春節,有關方面統計的乘坐包機人數約1000多名,「今年至少要多四倍」,上海臺商協會會長葉惠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預計今年乘坐春節包機的臺商可能突破五千名。

  若按5000人計算,在總共48班次的飛行計劃下,大陸臺灣各有6家航空公司參與,每家公司能分多少羹顯而易見。

  面對客源壓力,各航空公司已開始了爭奪客源的競爭。1月20日,南航總經理司獻民在廣州宣布推出「包機親情中轉」服務,承諾經廣州中轉臺北的臺商在到廣州之前的航段機票將全部免費,如此推算,從烏魯木齊到臺北,最低1000元左右就可以飛航。

  有專家認為,此次包機,各航空公司除了看重兩岸直航的重大意義外,更注重的是「參與」。「參與重於利潤」的背後,實際上是各公司都瞄準了實現直航後的巨大蛋糕,為直航之後能夠佔到一席之地而提前試水。

  期待節日包機走向通常模式

  應該說,春節包機只是為了滿足廣大臺商返鄉過年而採取的一個特殊的案例,包機本身也只是一種特殊的運輸方式,它只能解決部分臺灣同胞的一時之需,如何將個案做成通案,將包機變成正常的航班往來,是廣大業者和臺商更加期盼的事情。

  「如果中秋、端午的時候也有包機可乘坐,那就好了。」北京華泰隆和科貿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莊玉松說。每到春節、中秋等節日,如何回臺灣過節是他最頭痛的事情。

  「希望中秋節、端午節都開設包機業務,從每年春節一次包機,增加到三次,最後再轉變為可平日經常乘坐的定期航班,最終期盼三通的實現。」莊玉松說。

  更多的人在欣喜之餘期待著這種成功能夠延續到兩岸的「三通」直航和兩岸關係的其他領域。

  臺灣問題專家、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助理李翌鵬將此稱為「更進一步的期待」,他說,春節包機的成行不僅僅只是為臺商回鄉過年減少了舟車勞頓之苦,更重要的是這種兩岸航空業者共同參與協商並獲成功的模式,在兩岸的直航史上具有裡程碑式的象徵意義。李翌鵬希望臺灣當局以此為契機,接受靈活務實的協商辦法,早日促進兩岸「三通」直航的實現,以滿足兩岸同胞、工商業者多年來的期盼。

  「只要是有利於臺灣同胞的事情,我們都願意努力去做。」1月12日,在國臺辦新聞發布會上,經濟局局長何世忠表示,積極推進兩岸「三通」的政策主張是一貫的,為此,大陸進行了長期的努力,表達了很大的善意和誠意,並將繼續為之努力。

  有關人士指出,兩岸航空業者能夠在不足半月時間內就包機協商達成共識,證明了大陸所提出的兩岸「三通」可以遵循「民間協商、達成共識、各自確認」的模式進行,是可以引申也最容易和利於兩岸關係發展的最好模式。

  「具有歷史意義,有助緩和兩岸局勢」,取得了「雙贏」的結果,但「這只是個別例子,不可過度評估,也不代表未來兩岸三通可以順利實現。」對於該次包機,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所所長徐博東說,「雖然此次春節包機的效果還未顯現,但其突破已具有兩岸直航史上裡程碑式的象徵意義。」(記者 劉炳路。曹陽、王文香對本文亦有貢獻)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system]

相關焦點

  • 新聞背景:臺商春節包機返鄉的由來
    臺商春節包機返鄉是在兩岸直接「三通」尚未實現、兩岸無法進行空中直航的情況下,臺灣各界人士積極推動,祖國大陸考慮到廣大臺商的切身利益、從方便臺商往來海峽兩岸出發,作為個案處理、特事特辦而促成的。  2002年10月27日,臺灣「立法委員」、中國臺商協會理事長章孝嚴提出在2003年春節期間採取「直航包機」的方式方便在大陸投資的臺商返鄉過年。
  • 兩岸臺商春節包機飛行員首次促膝談心聊包機
    中新社上海二月十五日電(記者許曉青常惠英)今天晚間海峽兩岸的臺商春節包機飛行員及乘務人員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進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面對面交流。據悉,這是本年度臺商春節包機運營過程中,兩岸飛行員首次「親密接觸」,促膝談心。  來自臺灣長榮航空公司執行臺商春節包機任務的BR一七一二次航班今晚七點二十分搭載二百四十四名乘客飛抵上海。
  • 臺商春節包機首航成功
    2003年1月27日星期一播出  主持人 李峰:1月26日上午9點,臺灣「華航」的CI585航班穿過厚厚的雲層,準時降落在上海的浦東機場,從而開啟了春節包機的序幕,進入深冬的上海有些格外的有些寒冷,但在人們的期許和欣喜當中,此時的浦東機場顯得格外有生氣,因為這是兩岸在隔絕了五十多年之後,臺灣的客機首次降落上海,接送部分的臺胞返鄉過年。
  • 從「臺商包機」到「兩岸直航」
    昔 2003年1月26日,臺灣華航編號為B18206的波音747-400客機飛抵上海,執行「春節包機」第一航班任務,在大陸工作的臺商首次登上包機直接飛越海峽上空返鄉過年。這是自1949年來臺灣航空器首度以商業目的進入大陸,創下兩岸通航的歷史性紀錄。
  • 飛燕報春|從「臺商包機」到「兩岸直航」
    昔 2003年1月26日,臺灣華航編號為B18206的波音747-400客機飛抵上海,執行「春節包機」第一航班任務,在大陸工作的臺商首次登上包機直接飛越海峽上空返鄉過年。這是自1949年來臺灣航空器首度以商業目的進入大陸,創下兩岸通航的歷史性紀錄。
  • 臺商刁維仁:期待包機成契機
    群益證券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刁維仁這兩天正在為春節回臺灣的行程犯愁。由於去年春節臺商包機停飛,他周圍的臺灣朋友今年都早早訂好了機票,而他仍對包機談判表示樂觀:「兩岸直航我已經盼望太久。」  刁維仁從家鄉高雄到大陸工作已有17個年頭。在他的辦事處裡,有1/5的員工來自臺灣。
  • 兩岸首次實現「春節包機」直航
    臺商包機飛大陸 五十四年第一次 遠航預計於1月27、28及29日連續三天,從上海載運臺商途經港、澳返回臺灣,歡度農曆春節。     據遠航規劃,兩岸春節間接直航包機1月27日至29日去程3個班次,每天早上10時25分空機從臺北桃園機場出發,12時10分技術性降落澳門機場,停留30分鐘後,下午2時40分抵達上海浦東機場,預定下午3時40分搭載臺商從上海回臺,同樣中停澳30分鐘後,晚間7時55分飛抵桃園機場。
  • 海航順利完成2005年臺商春節包機最後一個航班
    這是2005年臺商春節包機最後一個航班,也宣告海航圓滿完成臺商春節包機任務。  海航在首都機場舉辦了簡短的歡迎儀式,連接飛機的空橋上,一隻造型可愛的卡通雞活潑地迎接歸來的臺胞。在今年臺商春節包機中,海航執飛北京與臺北航點之間的2個往返航班、4個班次,分別安排在包機啟動的1月29日和結束的2月20日,共運送臺商及其眷屬266人次。
  • 2005年臺商春節包機最後一航班從臺北啟航(圖)
    新華網臺北2月20日電(記者李凱張玫)20日17時15分,2005年臺商春節包機最後一個航班飛離臺北桃園機場前往北京。這架海南航空公司的HU7952號航班共搭載了146名臺胞。海南航空公司的這架名為「金穗飄香」號飛機是14時26分由北京抵達桃園機場的。海航的負責人和機組人員在機場受到熱烈歡迎。
  • 臺灣遠東航空公司首班臺商春節包機返回臺北
    臺灣遠東航空公司首班臺商春節包機返回臺北   新華網臺北1月27日電(記者 李海堂 衛鐵民)繼「華航」、「復興」航空公司的臺商春節包機飛航上海之後,臺灣遠東航空公司的首班臺商春節包機也於
  • 臺灣華信航空首飛廣州臺商春節包機節後復飛
    據新華社北京2月13日電(陳斌華、陳冀、高紀安)13日早上8:56分,臺灣華信航空公司AE873號航班載著63名臺商及家屬從臺北飛抵廣州白雲國際機場。這是華信航空公司首次飛臨廣州,也是臺商春節包機節後抵達廣州的首趟航班。  同日上午,國航CA1087號航班從北京飛往臺北,預計將於下午4時飛返北京。
  • 臺灣華信航空首飛廣州 臺商春節包機節後復飛
    新華社北京2月13日電(陳斌華陳冀高紀安)13日早上8:56分,臺灣華信航空公司AE873號航班載著63名臺商及家屬從臺北飛抵廣州白雲國際機場。這是華信航空公司首次飛臨廣州,也是臺商春節包機節後抵達廣州的首趟航班。  同日上午,國航CA1087號航班從北京飛往臺北,預計將於下午4時飛返北京。
  • 臺商春節包機節後復飛 臺灣華信航空首航大陸
    中新社臺北二月十三日電(記者 陳立宇 邢利宇)二00五年臺商春節包機節後復飛今日開始早上約七時,臺灣華信航空公司AE八七三號航班搭載著六十三名臺商及家屬從臺灣桃園機場起飛前往廣州白雲機場。這是華信航空公司的班機首次飛往廣州,也是臺商春節包機節後飛往大陸的首個航班。
  • 上海:臺商踴躍購買春節包機機票 售票場面火暴
    新華網上海12月21日電(記者馮亦珍)從19日上午9時起,上海各民航售票處統一銷售2006年春節包機機票。從七寶趕來的朱維華女士成為從上海始發的春節包機的首個航班的「001號」旅客。    朱女士說,春節包機機票向來緊俏,2005年春節,她到臺商協會去了3次才買到包機機票。
  • 兩岸達成春節包機共識
    12家航空公司航班時刻表  經民航總局批准,參與2005年臺商春節包機的兩岸各具體航空公司、包機號、執行日期、航線及時刻、機型如下:......
  • 臺灣長榮航空臺商春節包機首航機組人員亮相
    中新社臺北一月二十七日電(記者 邢利宇 陳立宇)長榮航空公司二00五年臺商春節包機首航機組十四位成員今天下午在此間與媒體見面  長榮航空公司宣傳主管聶國維介紹,長榮此次將以空中巴士A-三三O客機承運臺商春節包機臺北-北京航線。首班將於一月二十九日上午八時三十分由臺北起飛,去程航班BR一七一六預定於十二時五十分抵達北京首都機場,單程飛行時間三小時五十一分鐘;回程班機BR一七一五將於十五時五十分從北京返回,十九時五十五分到達臺北,單程飛行時間三小時三十四分鐘。
  • 中國大陸的南航、廈航開始接受臺商春節包機訂票
    中新社廣州一月二十二日電(記者 郭軍)獲準參與今年臺商春節包機營運的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和廈門航空公司今天開始接受臺商訂票
  • 臺航空業:改搭春節包機 開票臺商及眷屬免退票
    中新網1月16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臺商春節包機敲定,長榮、立榮、華航與華信航空宣布包機規劃,而遠東與復興航空將在明天宣布結果;長榮、華航與華信今晚表示,已開票的臺商及眷屬如果選擇搭乘春節包機,將不收退票手續費。
  • 揭秘兩岸春節包機談判:2002年,為何蔡英文說「想搭第一班飛機去...
    2002年10月24日,臺灣知名人士、中國臺商發展促進協會理事長蔣孝嚴提出了開闢「臺商春節包機」的提案。 回憶當時,蔣孝嚴坦陳,「老實說,當時很少有人認為它一定行得通。因為距離春節只有3個月時間,而且(臺灣當局)根本沒有意願。加上兩岸近三四年來沒有常態的溝通和磋商管道,要把這項牽涉層面極廣的工程在短期內完成,沒有人敢抱樂觀的態度。」
  • 詢問購票人士絡繹不絕臺商預定春節包機火爆蘇州
    中新社蘇州一月二十日電題:臺商預定春節包機機票火爆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