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東白馬村:鄉村遊帶旺農家樂 小山村變身打卡地

2020-12-25 騰訊網

山清水秀的自然稟賦加上鄉村振興賦能,我市鄉村面貌煥然一新,許多鄉村成為人們爭先打卡的旅遊勝地。鄉村遊的火熱也帶旺了農家樂,在惠東縣白盆珠鎮白馬村,村民嘗到了鄉村遊帶來的甜頭,緊跟步伐搞起農家樂走上致富路。

鄉村遊中覓商機,回鄉搞起農家樂

山坑螺蒸雞、水庫魚……記者日前採訪白馬村白馬雙二農莊老闆黃木生時,他剛張羅完一桌飯菜。

「平時進村遊玩的人有不少,到了周末和節假日更多,我都快忙不過來了。」黃木生說,「有的遊客看到我們這裡滿座了,就會先去遊覽一圈,然後再回來吃飯。」

1975年出生的黃木生是白馬村人,在外當過廚師、搞過裝修、開過飯店。2015年,眼見村裡環境變好,黃木生下定決心回鄉,租了100多畝地種菜。隨著新農村建設不斷加快,進村遊玩的人越來越多,黃木生也從中找到了致富的路子。2018年,他在村裡開起了農莊。「我當過廚師,手藝上有優勢。」

黃木生在深圳打工時,曾跟梅縣的師傅學做客家菜,他做的客家菜獲得不少顧客的肯定,也收穫了不少回頭客。對於農莊出品的菜式,黃木生很有信心。雞是村裡的農家雞,魚是白盆珠的水庫魚,蔬菜都是村民自己種的,龍蝦是用村裡的山泉水養殖的,這些都是大自然的饋贈。「龍蝦肉質清甜,有韌性,130元一斤,爆炒、清蒸味道都很好,供不應求,還得預訂。」黃木生認為,開農莊,靠的就是品質和味道,決不能以次充好,這樣才能留住客人。

白馬村鄉村環境好起來了,吸引了越來越多遊客。村民梁錦坤瞄準了鄉村遊帶來的商機,在深山裡養起了小龍蝦。「我養的小龍蝦是澳洲小龍蝦,主要餵養玉米、小魚、小蝦,水是深山裡引來的山泉水。」梁錦坤告訴記者,他養殖的小龍蝦多數賣給附近的農家樂,因為小龍蝦個大肉鮮,十分受歡迎,有時還供不應求。

每逢節假日,累並快樂著

市民劉東海是一名資深驢友,當天和一幫朋友從惠陽淡水到白馬村遊玩,在黃木生的農莊吃飯。「今天是過來踩點的,村裡的環境很好,農家菜也好吃,下次還會來。」

在黃木生看來,農家樂的紅火還得益於負責任的村「兩委」班子,他們有凝聚力,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原來村裡黑燈瞎火的,現在裝上了路燈,鋪上了柏油路,環境美了,人氣旺了,名聲響了,進村的遊客也越來越多了,農莊的生意也越來越好了。

黃木生告訴記者,每逢節假日,遊客都會把村子「擠爆」,吃農家菜的遊客接踵而至。作為「掌勺人」,他從上午11點一直忙到晚上9點,還得請4個村民來幫忙,最多的時候一天招呼23桌客人。高峰期累是累了點,但黃木生是累並快樂著。「回來好啊,在自家的房子裡開農家樂,不用交房租,壓力沒那麼大,一個月有五六萬元的營業額,收入可觀,比在外地打工好多了。」

黃木生告訴記者,遊客會提前打電話預訂農家菜,吃完晚飯會在農莊周圍搭帳篷,第二天一大早就去爬白馬山。為此,他計劃把農莊周圍的土地都平整好,把環境搞得更好,讓遊客更好地享受鄉村遊的樂趣。

惠州日報記者陳春惠 駱國紅

相關焦點

  • 惠東白馬村的「網紅」點你打卡了嗎?這裡有唯美山水、詩畫田園......
    由於地處偏遠,交通閉塞,經濟基礎薄弱,位於惠東白盆珠鎮的白馬村曾被列為省級貧困村,為了能儘快脫貧致富,近年來,市政府辦掛鈎幫扶白馬村,「
  • 鄉村遊、農家樂……中郝峪帶你進入心靈深處的故鄉
    滿山遍野地瘋跑,赤著腳在清澈的河水中逮魚撈蝦,擼下熟透的玉米直接就啃,粘知了、捉螞蚱……曾幾何時,這些只能在鄉野山村裡才能享受到的樂趣變成了一種奢望。在鋼筋水泥的都市裡住久了的人們,越來越嚮往久違的鄉村生活。
  • 山村小鎮變身網紅藝術打卡地,北京周邊還有這種地方,太驚訝了
    山村小鎮變身網紅藝術打卡地,北京周邊還有這種地方,太驚訝了野三坡百裡峽距北京市區3小時車程,是個範圍很大風景區,周邊可玩的特別多,建議行程不要太緊,帶娃玩上兩天一夜很OK!景區外配套住宿非常成熟。小傢伙們瞬間佔領小閣樓和大炕,無比興奮寄宿區毗鄰著名的彩色藝術小鎮,以彩色房屋命名。就像TRACY有個樸實無華的中文名叫翠花,藝術小鎮也有個接地氣的本名,叫苟~各~莊~傳統藝術與現代藝術在此交融,行走在自由開放的藝術氛圍中,整個人煥然一新。從藝術城來的,還有很多可以玩的。騎自行車,在河邊騎馬,開卡丁車,還有各種遊樂園項目。北京周邊還有這種地方,太驚訝了!
  • 修好美麗鄉村路,開闢致富新天地 小山溝變身網紅打卡地
    路修好了,該村積極探索全域旅遊+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融合發展道路,努力以全域旅遊促進全域脫貧。如今,美術寫生、婚紗攝影、戶外拓展、農家餐廳等走上了對外推介的「主舞臺」,成了當地群眾增收的「聚寶盆」、城市居民回憶鄉愁的「故園」和暢享自然的網紅打卡地。  經過「精雕細琢」,孟津縣眾多山村舊貌換了新顏。
  • 烏海·鳳凰小巷:蒼蠅打卡地變身新娘打卡地!
    烏海·鳳凰小巷:蒼蠅打卡地變身新娘打卡地! 內蒙古·烏海·鳳凰小巷過去,這裡是蒼蠅打卡的地方
  • 惠東這個網紅景點火了!
    (圖片來源:小紅書@姍姍的小宇宙)(圖片來源:小紅書@婭恩YY)這個天然水潭位於惠東縣白盆珠鎮的白馬村,而這個新晉的網紅景點,叫「連心谷」也叫「愛心潭」,是天然原生態形成的美景,猶如世外桃源。但是,在成為「網紅景點」前,白馬村由於地處偏遠,交通閉塞,經濟基礎薄弱,曾是當地有名的省級貧困村,近年來,隨著美麗鄉村建設,以及扶貧工作的深入,這個曾經名不見傳的小村莊,搖身變成了「網紅」打卡點,祖輩留下的綠水青山,真正變成了幸福靠山!
  • 黃金周廉江鄉村遊「火爆」
    各大景區遊人如織巨型月餅DP打卡點、活力泡泡趴、佤族特色風情表演、田園親子遊、高空滑索、高空漂流、水樂城堡、射箭……國慶假期,廉江多個旅遊景區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精品和優惠活動,豐富多彩的鄉村遊吸引了各地遊客,呈現出「山歡水笑」的喜慶場面。
  • 美麗鄉村遊清潔農家樂 海南因地制宜解決環境汙染問題
    核心閱讀離開城市的喧囂,住進鄉村靜謐的民宿,仰望星空,享受生活……近年來,豐富多彩的鄉村遊,已然成為鄉村振興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與此同時,不斷增長的廢棄物排放,也讓農村的生態環境「吃不消」。建設美麗鄉村,為美麗中國打底色,解決鄉村遊汙染處理問題迫在眉睫。
  • 白馬村:「山溝溝」成了網紅點 綠水青山變幸福靠山
    導 語位於白盆珠鎮的白馬村,由於地處偏遠,交通閉塞,經濟基礎薄弱,曾是當地有名的省級貧困村,不過近年來,隨著美麗鄉村建設,以及扶貧工作的深入,這個曾經名不見傳的小村莊,搖身變成了「網紅」打卡點,祖輩留下的綠水青山,真正變成了幸福靠山。
  • 四色惠東行:綠色生態遊
    我們惠東+從今天開始推出《四色惠東行》帶您了解惠東四色美景,今天四色惠東行第一站,帶你遊綠色生態惠東。 生態惠東,綠色惠東,惠東縣境內森林覆蓋率高,山戀疊嶂、泉湧瀑飛,非常適合現代人回歸自然、親近自然、休閒度假的旅遊時尚。
  • 蘇州東山農家樂門口的網紅打卡地小鎌倉,了解一下
    蘇州東山最近刷爆朋友圈的網紅打卡地,【一起走農家樂平臺】特地前去了解了一下「東山小鎌倉」。知名動漫灌籃高手裡面的一個場景,這個場景取景的地方就是——鎌倉灌籃高手動漫圖日本鎌倉實景地拍攝圖那麼蘇州東山小鎌倉的感覺是什麼樣子的呢?相似的水面、斑馬線以及站臺。成了很多朋友來東山必打卡的一個地方。
  • 淳安村姑主播兼導遊帶你鄉村遊,只為給你最好的「五一」
    淳安村姑五一假期帶你遊正值五一期間,淳安縣各鄉鎮都紛紛開啟了村姑兼主播導遊活動,帶你遊淳安的小鄉村,賞淳安的美景,品淳安的美食。現在就讓小西帶你領略一下千島湖的美食、美景……屏門鄉的特色美食牛蒡葉生長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區域,想要吃到這美味,就得翻山越嶺。
  • 巽寮餐飲企業近600家,濱海旅遊帶旺餐飲帶富漁民
    隨著濱海旅遊的發展,去親海踏浪玩越來越成為遊客的首選,惠東巽寮灣依然是惠州及周邊城市市民進行濱海遊的熱門景區。記者了解到,目前,巽寮餐飲企業有近600家,旅遊業也帶動當地餐飲業的發展,帶旺餐飲帶富漁民。
  • 興隆縣靳杖子村:窮山村變身旅遊「打卡地」
    很難想像,這個瓜果飄香的美麗山村,9年前還是「人心散、產業弱、環境差」的另一幅圖景。  「我剛上任第一天,召開全村黨員大會,結果只來了寥寥數人。」靳杖子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徐志軍說,由於參會黨員過少,會議不得不取消。這讓在外闖蕩多年的徐志軍眉頭緊鎖。「家家都有山楂板慄園,靳杖子不窮,但也『窮』,窮在思想觀念落後。」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 【決勝2020】阜平駱駝灣、顧家臺:當年貧困小山村 如今網紅打卡地
    通過走訪發現,昔日這兩個貧困的小山村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環境變美了,人變勤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已經甩掉貧困帽子的兩個小山村正在奔小康的路上闊步前行。駱駝灣:旅遊扶貧讓小山村成網紅打卡地青水瓦、木挑梁、石板院、黃泥牆……一排排太行山特色民居正在張開懷抱迎接八方遊客。
  • 惠東白馬村走出一條生態旅遊脫貧路
    「剛到白馬村,村裡一片髒亂差,基礎設施落後,一下雨路上都是泥。」遊賢學深入調查發現,白馬村擁有較豐富的旅遊資源,並且鄰近高潭革命老區,文化底蘊深厚,可以發展鄉村旅遊產業。要致富先修路。白馬村拓寬建設了2.8公裡村道,將主幹道全部鋪上瀝青路面,打通制約白馬村發展的交通瓶頸。同時開展自然村路燈、治汙排汙、各自然村標識、垃圾收集點、公共廁所等多個項目建設。
  • 個性化民宿「樹蛙部落」對鄉村旅遊的啟示:一個山村的綠色突圍
    一個陷入鄉村旅遊同質化困境的山村,又如何實現突圍?繼上周推出《小六石村的網紅傳奇》報導後,本期《創意鄉村》專欄關注餘姚鹿亭鄉中村的故事。一個與自然山水融為一體的個性化民宿項目,為當地提供了破解鄉村旅遊同質化難題的思路,激活了村民的自信。這裡的經驗,值得其他地方參考借鑑。  14套造型特別的木屋懸空矗立,不規則的像鳥巢,球形的像宇宙行星,尖頂的像《指環王》裡霍比特人的房子。
  • 村子變成「打卡地」,南充這個縣的鄉村旅遊景點人氣爆棚
    發展鄉村旅遊,讓曾經的貧困村華麗變身,村子美了,村民腰包鼓了,脫貧奔康的底氣更足了。A 窮山村有了「致富經」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7月29日,南部縣「文化惠民 走進蓮鄉」系列活動在該縣流馬鎮黑龍觀村蓮花博覽園舉行,成片的荷花競相綻放,亭亭玉立於荷田上,陶醉了八方遊客。
  • 觀光小火車帶「火」鄉村遊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小萍 王雪紅  10月10日,記者從三門峽市湖濱區宣傳部了解到,中秋國慶「雙節」假期,三門峽「湖大鐵路」觀光小火車遊客天天爆滿,8天假期共接待遊客上萬人次,累計收入超過15萬元。乘坐小火車開啟田園鄉村遊已經成為三門峽旅遊新亮點。
  • 梅州白馬村變身水鄉畫廊
    其間上合村更是通過成立村民理事會,籌款修路、清理養豬場、集約土地打造花海……主導美麗鄉村建設,把一個曾經的貧困鄉建成遠近聞名「美麗鄉村·花海世界」。日前,記者跟隨「南粵星火路」採訪團來到梅州市蕉嶺縣長潭鎮白馬村,親身見證了這水鄉畫廊的魅力。 10餘年打磨 村容村貌大變樣 上合村是白馬村轄下4個自然村之一,村裡絕大部分人都姓林,村民理事會理事長叫林輝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