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安徽頻道
金秋時節,位於安徽省固鎮縣的垓下故地又添新景,粉黛亂子草競相盛開,金菊怒放原野飄香。
今春以來,垓下景區種植了粉黛亂子草70畝。粉黛亂子草原產於北美,具有喜光、耐半陰、耐水溼、耐乾旱、耐鹽鹼、生長適應性強的特性。開花時,綠葉為底,遠看如紅色雲霧,連片種植時極具觀賞性。經過春種夏長的生長季,粉黛亂子草漸次開放,細密的質感、明亮的色彩與絢爛的秋色相得益彰,古樸的垓下古城更具蒼茫之氣。
垓下古城(古戰場)位於固鎮縣濠城境內,公元前202年的垓下之戰,楚霸王項羽的主力在此被劉邦一舉殲滅,漢王朝建立,固鎮因此獲得「勝利之城」的美譽。在古戰場的下面還掩埋著一座大汶口時期的古城,距今4600多年歷史,是人類進入第一個文明時期而形成的產物。經考古挖掘,是迄今發現的淮河流域等級最高的遠古城池,被列入200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近年來,固鎮縣依託高品質的文化資源,堅持歷史文化探訪與鄉村旅遊並舉,走出一條適應百姓休閒觀光的親民之路。該縣立足古遺址的保護,先後在古城附近建設了「垓下歷史展示館」,鋪設了通往景區的景觀大道,成功創建了3A景區,目前正在積極創建4A景區。還結合特色鄉村、生態資源等開發滿足現代消費人群需求的新型產品,圍繞文化探訪和鄉村休閒,以綠色、健康為主題,走出一條適應百姓休閒觀光的親民之路,垓下已成為固鎮旅遊發展的重要一極。
今天,在垓下古城還形成了四季花海的壯麗景色。春天,虞美人花開紅豔豔,瞬間把人們帶回到2000多年前「霸王別姬」生離死別的場景;灼灼夏荷若高潔的君子;秋菊怒放,垓下黃菊遍地香;粉黛亂子草迷離耀眼,襯託著垓下的古樸與渾厚。
今天的垓下不僅透著歷史的厚重,更發出宜居宜遊的浪漫之約。垓下故地的旅遊視角正在向文化、生態多元化發展演變。千年垓下地不僅留下血與火的較量,更演繹著生生不息的生命繁衍與文化傳承。(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