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報評論:確保小康路上一個都不掉隊

2020-12-15 晉江新聞網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要求:「要飲水思源,決不能忘了老區蘇區人民。」「要梳理排查、抓緊工作,確保老區蘇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一個都不掉隊。」「要有長遠眼光,多做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的文章。」

  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掛在心。他多次強調:「忘記老區,就是忘本,忘記歷史,就是背叛。」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總書記走遍八閩紅土地,傾力推動改善老區蘇區民生,親自組織實施「五通工程」建設,大力推動「造福工程」、水土流失治理、集體林權改革等工作,為人民增福祉。離開福建後,習近平總書記仍然關心支持福建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工作。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調研時強調,「當年蘇區老區人民為了革命勝利和新中國不惜流血犧牲」,要「支持和幫助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儘快脫貧致富奔小康」。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為我們加快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指明了工作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強大動力。

  沒有老區蘇區的小康,就沒有全省的全面小康。福建省委省政府始終把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全面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健全完善山海協作對口幫扶機制,堅持「五級書記抓扶貧」,從政策、項目、資金、人才等方面給予全方位的傾斜支持。去年,我們出臺《關於做好革命老區中央蘇區脫貧奔小康工作的實施意見》,制定26項具體措施,統籌推進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推動老區蘇區振興發展。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脫貧攻堅各項工作任務更重、要求更高,我們全力幫助老區蘇區群眾克服疫情影響,點對點解決難題;制定19條措施,推進老區蘇區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一年來,全省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各項工作實幹見實效,以老區蘇區為主的全省現行標準下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村全部摘帽,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部達到退出標準。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越到最後越要繃緊弦加把勁。我們要牢記囑託、不忘初心,帶著感情、帶著責任,矢志不渝、接續奮鬥,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確保老區蘇區人民小康路上一個都不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相關焦點

  • 「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掉隊」
    衡陽市委書記鄭建新寄語,全市上下以此次活動為契機,以受到表彰的各類扶貧主體為榜樣,勠力同心、攻堅克難,堅決打贏脫貧攻堅硬仗;以實實在在的脫貧成效,確保村村、戶戶、人人過關,確保全市人民在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掉隊。  現場,全體人員觀看了衡陽市精準扶貧大型系列紀實專題片《脫貧路上鏗鏘行》,讓人倍加感動、備受鼓舞。
  • 山東威海經區橋頭鎮:確保脫貧路上一個都不掉隊
    國際在線消息:山東威海經區橋頭鎮是經區扶貧工作的主戰場,全區5個省定貧困村都在橋頭,經動態調整和自然減少,現有貧困戶584戶、755人。在實施精準扶貧工作過程中,橋頭鎮堅持把扶貧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與鄉村振興戰略一併規劃、一併考慮、一併實施,確保脫貧路上一個都不掉隊。
  • 哈巴河:特殊群體「兩不愁」小康路上不掉隊
    2020年,哈巴河縣持續加大對鰥寡孤獨、老弱病殘等特殊困難家庭的關愛幫扶力度,對城鄉低保家庭成員、特殊供養人員等特殊困難人員實施救助,切實解決好特殊群體基本生活問題,保障好吃、穿的問題,確保「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
  • 菏澤市委書記張新文:確保小康路上不落下一個人!
    要求有關部門狠抓扶貧政策落實不放鬆,確保小康路上不落下一個人。隨後,張新文又來到單縣博愛學校,詳細了解學校建設和教育教學工作情況,並送去慰問金,要求學校不僅要努力為孩子們提供一個溫暖的家,更要著力將孩子們培養成有用的人才。
  • 雲南採取三個超常規幫扶措施,確保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昆明12月8日訊 (記者 曹松)12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在昆明舉辦雲南省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雲南省在脫貧路上如何確保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面對記者提問,阮成發解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要解決少數民族的脫貧問題一定要採取一些超常規的做法。除了綜合性的措施以外,雲南對少數民族的脫貧攻堅還有另外三個方面的措施。」阮成發介紹,首先,雲南採取「兩個措施」強幫扶。一是「一個民族一個攻堅計劃」。
  • 安丘市:防疫路上不孤單 脫貧路上不掉隊
    「要把扶貧工作做細、做實,堅持疫情防控工作和扶貧工作「雙線作戰」,同部署、兩手抓,確保每戶貧困戶都能在防疫路上不孤單、在脫貧路上不掉隊,奮力奪取脫貧攻堅收官之戰全面勝利!」山東濰坊安丘市興安街道扶貧工作分管幹部於世萍這樣說道。
  • 脫貧致富奔小康,蘇寧吉雅沒掉隊!
    脫貧致富奔小康,蘇寧吉雅沒掉隊!2015年以前,蘇寧吉雅在外打工時出了一次事故,腰部被砸傷,臥床休養近一年的時間,不能外出打工掙錢,使原本不寬裕的家庭又雪上加霜。蘇寧吉雅的妻子是三級智力殘疾人,無法外出打工,全家唯一的經濟來源就是相關政策性補貼,2015年人均純收入僅為2582元。
  •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 「把幸福裝進檔案」系列微紀錄片第二集...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 「把幸福裝進檔案」系列微紀錄片第二集:《一個都不能少》 2020-12-14 18: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陝西神木市: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
    有愛心人士常給我們送米送面,還有志願者到村上幫我們這些行動不方便的老年人理髮、打掃衛生。」神木市店塔鎮梁家塔村村民梁龍偉說。為深入開展第七個「國家扶貧日」活動,近日,店塔鎮組織扶貧幹部、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到貧困戶家中開展幫扶慰問、理髮、義診等系列活動,以實際行動助力脫貧攻堅。
  • 新邵縣坪上鎮:脫貧質量「回頭看」 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
    紅網時刻4月26日訊(通訊員 顏石嫻)「現在用水用電方面都有保障嗎?」「全家人已經購買了醫療保險吧?」「掛靠的產業分紅收入有多少?」連日來,新邵縣坪上鎮抽調80餘名幫扶幹部組成8個核查小組40個小分隊,由黨政班子成員帶組包村,進到43個村居開展交叉式、拉網式、全覆蓋脫貧質量「回頭看」,查問題、列清單、定措施、抓整改,確保不讓一個困難群眾在小康路上掉隊。
  • 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煙臺開發區潮水鎮鳳眼村為貧困戶織好幸福生活密網
    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煙臺開發區潮水鎮鳳眼村為貧困戶織好幸福生活密網 2020-12-14 09:45:50
  • 城鄉面貌精神風貌大變化 全面小康路上攜手勇向前
    「在全區率先實現城鄉一體化、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作為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也將扮演先行者的角色—— 確保到2017年全市農村建檔立卡的25362人脫貧,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000元以上,年均增長23.2%,在自治區率先脫貧;2018——2020年,確保全市2013年以來建檔立卡中不穩定和易返貧的60659人穩定脫貧,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000
  • 小康路上,不能讓一戶掉隊 ——記穀城縣五山鎮堰河村黨委書記閔洪豔
    農村新報全媒記者 董園園 通訊員 聶榮毅 李齊 劉華安30年來,他一直奮戰在脫貧致富的主戰場上,帶領全村幹部和百姓植樹造林、美化鄉村、發展生態旅遊,探索出「走綠色路、吃生態飯、掙環境錢」的脫貧之路,把一個偏僻落後的窮山村,變成了全國綠色小康村——2.1萬畝山地披上綠裝,茶園基地超5000畝,鄉村旅遊年接待遊客
  • 寶山區委書記汪泓:民生保障資金堅決不減 確保邁向小康社會不掉隊
    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寶山區關於民生保障又有哪些舉措?5月28日,人民網專訪了寶山區委書記汪泓,為大家解讀後疫情時代,寶山區如何搶抓「在線新經濟」發展機遇,培育新平臺新動能。如何切實把「六保」「六穩」工作落實到位,全面打好三大攻堅戰。
  • 金雀:決不讓一個貧困老鄉掉隊
    經過四年多漫長而又艱辛的奮鬥之旅,經過了近兩千個日日夜夜的不懈努力,克服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早已把「金雀愛心購」精準愛心購物扶貧平臺推向了汝南全縣。終於在汝南全縣212個行政村建立了金雀愛心購村級線下扶貧超市和267個村級線上微店,在汝南縣城鄉鎮人流密集的地方安放了182臺扶貧自動售貨機,共幫扶了800多名重殘特困人。
  • 教育部:克服線上「隔空」教學不足 確保學生「一個都不能掉隊」
    央廣網北京3月6日消息(記者王啟慧)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入做好中小學「停課不停學」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停課不停學」工作再次提出指導意見。《通知》強調,要克服線上「隔空」教學的不足,確保學生「一個都不能掉隊」。
  • 福建23個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已有17個脫貧摘帽
    至此,福建23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中,有17個實現脫貧摘帽。老區蘇區縣,是它們的共同標籤。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強調:「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要飲水思源,決不能忘了老區蘇區人民。要梳理排查、抓緊工作,確保老區蘇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一個都不掉隊。」
  • 大型紀錄片《小康路上》11月28日至12月6日與您相約
    《小康路上》視頻截圖◎星沙時報編輯部當一個日子被賦予了新的內涵,時間就有了新的意義。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
  • 【我們的小康】小板橋社區:不讓一個群眾掉隊
    「我們家現在住上了三層半的小樓房,之前我們家都是住在村組的公房裡,現在我們每年都可以收到11萬元的租金,我們家光榮脫貧了。」 今年42歲的李建民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有了樓房,還可以當上坐收租金的房東,而這一「華麗蛻變」都是在社區的全力幫助下實現的。
  • 懷寧縣:小康路上不落一個姐妹
    懷寧縣:小康路上不落一個姐妹 2020-06-19 04: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