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胡同和胡同裡的北京人...懷念!

2021-01-16 北京四九城

「胡同遊」不應影響周邊居民正常生活,胡同商戶衛生間應向遊客免費開放,胡同主要出入口處得配中英文對照全景導覽圖,「京味」特色品牌餐飲和「胡同文化主題」旅遊紀念品最好一應俱全。胡同遊的服務人員,宜佩帶工牌,應講普通話,服務用語文明、規範,宜提供一種以上外語服務。從今年10月起,「胡同遊」也有規範了。

消息來自:北京日報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咱的家,成了別人的景點...

大熱天去門口買盒煙的功夫,

也得把跨欄背心給套上了...



各種旅遊團,

端著各樣的「長槍短炮」,隨時出沒,

聽著導遊杜撰的故事,我也懶得張嘴跟她們較那勁了,

我們的胡同,

真不是坐著黃包車沿著後海轉上一圈就能感受到的!


(圖片來自微博博客:一個小小的世界liu)


「胡同是北京人的根兒,是北京人最深的記憶!」

劉大爺家養的鷯哥,

王大媽家包的菜糰子,

胡同裡的小酒館兒,

院兒門口支著一口大鍋炸油餅的早點攤...

您甭看這都是幾十年前的景兒了,

但凡經歷過的北京人都還記得真真的~



小時候,

好幾家子住在一個院子兒裡,

張大媽,李大爺,劉阿姨...

都是一塊住了幾十年的老街坊,

那關係啊就跟一家人沒兩樣。



咱再說院裡幾家孩子的交情,那就更不用提了,

「不因距離而疏遠,不因時間而變淡」

這話說的就是我們吧!

還記得那年老師突襲家訪,

要不是你幫我通風報信,那頓揍啊我肯定是挨上了!



雖說現在和老街坊們不住一塊了,

但隔三差五的還要聚聚,

包上頓餃子,

聊聊那些年在胡同裡發生過的事!



咱家院裡的那顆棗樹,您還有印象麼?

隔壁院兒那小誰,非要逞能爬樹,

這倒好,給腿摔折在家躺了半學期...

前幾天在地鐵裡碰見他,我還拿這事損了他會兒~



那會晚麼晌兒是院兒裡最熱鬧的時候,

小孩在院裡跑來跑去,嚷嚷著「我快餓死了」。

大人湊一塊兒堆,邊擇菜邊聊天,

見誰忙乎不開,拿過來就幫著擇上了。



一到夏天,

院兒裡時不常的還要搞上幾次聚餐,

在樹下擺上小桌小板凳兒,一家準備兩菜,

那畫面,真比過年還熱鬧!



等吃完飯,

收拾的收拾,刷碗的刷碗,

孩子們拿著沙包,皮筋...準備向胡同裡的空敞出發,

這會兒您再瞅院裡那閒來無事的主兒,

搖著蒲扇,都快迷瞪著了。



下棋的、聊天的,

院兒裡院兒外都是那麼的熱鬧,

但等一到九點,

大人就該招呼孩子回家睡覺了,

「三兒,你就瘋吧,我是管不了你了...」

這時候不想挨揍的孩子,也就乖乖回家洗澡睡覺了。



躺在床上,吹著過堂風,

不到伏天,是真不用開空調,

困勁兒也就慢慢地上來了,

這會兒院兒裡有動靜,不用趴窗戶瞅,

就知道是在廠子裡加班的那幾位回來了。



夜深了,胡同也靜了,

明天啊,北京人還是會被一杯茉莉花茶喚醒,



「北京胡同,縱橫交叉;

胡同兩旁,小院人家;

胡同上下,槐棗成蔭;

胡同深處,笑聲喧譁。」


我相信在胡同裡生活過的北京人,

都不會忘記過往發生過的那些個畫面!



行了,我也不煽情了,

接著咱再來聊聊北京胡同之「最」,

看看哪些承載著您的舊日時光。




位於珠寶市街西側,臨近大柵欄,胡同全長55米,平均寬僅0.7米,最窄處僅0.4米,兩個人通過此胡同需要面對面側身通過,在這條狹窄的胡同上南北共有九組建築,在清末廢兩改之前,北京全城的錢莊,糧店和各大商業商號每天早晨都要到錢市參加交易將銀兩換成制錢,或者反之。



民國建立之後,爐行蕭條錢市無市,改建成銀號鋪房,因而這裡可以算是中國現存最早,也是最完整的金融交易所。當時錢市胡同兩側的銀號利用法律的漏洞,無節制地擴建他們的商號建築,侵吞公共通道,最終使錢市胡同成為北京最窄的一條胡同。




位於西單地區一條東西向的靈境胡同,東起府右街,西至著名的商業街西單北大街,中與棗林大院、西黃城根南街、東斜街、新建胡同、背陰胡同相交,全長664米。因先後擴充現最寬處已達到32.18米。



這條胡同名稱源於一座道觀,觀名洪恩靈濟宮。但因道觀不怎麼紅火了,繼而靈濟宮的名稱,在人們的口傳中,以訛傳訛,把「靈濟」變成了「靈清」,後來又轉成了「靈境」。道觀所在之地也就成了「靈境胡同「。




東交民巷西起天安門廣場東路,東至崇文門內大街,全長近3公裡,是老北京最長的一條胡同。東交民巷在舊中國時為使館區。舊時因這裡是漕運地,所以原稱東江米巷。



當時這條胡同有元代控制漕運米糧進京的稅務所和海關,因而成為南糧北運的咽喉要地,因而得名江米巷。先東交民巷仍有好多保留完好的歐式建築物,值得一看。




一尺大街坐落於琉璃廠東街東口東南,桐梓胡同東口至櫻桃胡同北口。一條胡同、一尺大街、十來米長、只有6家門臉、店鋪,是北京胡同的縮影。


(圖片來自百度貼吧:獨孤劍客冰河)


它雖是北京最短的胡同,卻也並非真的只有一尺長,而是長25.23米 。如今一尺大街名稱已經撤銷,被併入了楊梅竹斜街。在楊梅竹斜街西段,桐梓胡同北口至櫻桃胡同北口之間的那段路,就是舊時的一尺大街。


(圖片來自百度貼吧:獨孤劍客冰河)



九灣胡同位於宣武區東部,東口與鋪陳市胡同相連,西口從校尉營胡同通出,全長約390米,彎曲之處不下於13處,堪稱北京城彎道最多的胡同。 




磚塔胡同位於西四牌樓附近。胡同之稱始於大都,當時出現過29條胡同,但只有一條胡同有文字記載,它就是磚塔胡同。



磚塔胡同因胡同東口(通西四南大街)的磚塔而得名。它是北京市歷史最悠久的胡同之一,也是北京風貌保存較好的胡同之一。




看過《琉璃廠傳奇》、《五月槐花香》的觀眾,就算您沒到過這裡,一定對這裡有印象。從清朝初年直到今天,這裡一直是文人墨客常去的地方,古玩、字畫、文房四寶是應有盡有。



老字號「榮寶齋」是這裡的代表,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世界書局、一得閣…這些響噹噹的老店也都位於這條街上!




作為北京城南中軸線的組成部分,大柵欄每天接待的遊客不計其數,來來往往絡繹不絕,可外人走到大柵欄的鐵牌樓下面,都會不自覺的讀成 da zha lan。



原來舊社會時候前門外這一帶是下層老百姓聚集的地方,五行八作,三教九流,有文化的人少,而「柵」和「刪、珊、姍、跚」很像,「柵」還有「山」的讀音,「大山欄」讀久了也就流傳開來,加上北京本土濃重的兒化音,就有了今天的dàshílànr~




記得有個相聲說一個外地人來北京,跟出租司機說要去東——四十條。出租司機說:「沒有東——四十條。」結果倆人扯來扯去,敢情是東四——十條。那麼這些地名為什麼被稱為「條」呢?這還要追溯到明朝。



明朝北京城的面積和規模比元朝大了很多,街道、胡同的數量也隨之顯著增加。為了更好地區分這些地名,於是採取街道名稱的序列化,北京的東四頭條到十四條,就是這麼來的。




清代名為"成賢街",因孔廟和國子監在此而得名。孔廟就不用多說了,是我國文人雅士的聖地;國子監是元明清三代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也是掌管國學政令的機關。



國子監設有禮、樂、律、射、御、書、數等教學科目,當時的人如果能在國子監上學,那就算是光宗耀祖了。




在北京的胡同中,很多人最鍾情於的莫過於「百花深處」,倒不是因為這條胡同有什麼特別之處,而是這條胡同的名字帶給人無限的遐想與詩意。




帽兒胡同,熟悉北京的人不會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它東起南鑼鼓巷,西至地安門外大街,北與豆角胡同相通,南與東不壓橋胡同相通。清代因有制帽作坊,因此改名。



這裡有京城最富代表性的私家園林可園,末代皇后婉容、明代將領洪承疇、北洋軍閥馮國璋都曾居住在這裡。



如今北京的胡同越來越少了...

北京人搬走的搬走,外遷的外遷,

但在這裡發生過的一切,

會伴著我們度過未來的每一天。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轉載請註明!

★ 合作聯繫微信號 ★

✉ hao0j0j 或 lsy4833406 ✉

驚了!老北京也不見得知道這些!!

北京人離不開的「41樣兒」!

住這片兒的北京人是真豪橫!

相關焦點

  • 北京的胡同裡,有著最美好圖景
    北京,一座古城,有著古老韻味和展現現代化的城市,北京不是一個代名詞,對於那些在北京打拼的人來說,北京是一個充滿機會和壓力的城市,對於北京人來說,這裡是祖大雜院祖輩輩生活的地方,在北京人的眼裡最能體現北京文化的地方在胡同,最能說明北京的也是胡同,大雜院是北京人幾代人都能想起和懷念的地方
  • 北京胡同裡的秘密
    胡同,也叫「裡弄(lòng)」「巷弄」「巷」,是指城鎮或鄉村裡主要街道之間的、比較小的街道,一直通向居民區的內部。它是溝通當地交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據道路通達情況,胡同分為死胡同和活胡同。前者只有一個開口,末端深入居民區,並且在其內部中斷;而後者則溝通兩條或者更多的主幹街道。
  • 北京好吃的胡同小館有哪些,北京胡同裡的美食盤點
    北京胡同是最能代表北京文化特色的地方了,也是北京城的靈魂,北京胡同小館也是相當有名的,哪些藏在胡同裡的美味,是不能錯過的。北京好吃的胡同小館有哪些呢?為你盤點北京胡同裡的美食,一起了解一下吧!七尋八找胡同菜在雍和宮背後戲樓胡同,七尋八找基本上隨便問問胡同裡的大爺,大爺就可以告訴你怎麼去,名氣很大。
  • 北京胡同
    老人們說「大胡同三千六,小的多如牛毛」,可見咱北京這胡同是數不清,逛不完的。乍看一下,北京的胡同都是灰牆磚瓦,感覺一個摸樣,其實不然,你下點功夫串串,在和那的大爺大媽們聊聊,就會發現,每個胡同有每個胡同自己的故事。北京胡同的命名1.以形象標誌來命名   許多胡同都是以一個較明顯的形象標誌來命名的,這也表現出北京人的實在、直爽和風趣。
  • 汪曾祺:胡同裡的北京人,真有你的!
    這組對比照是他分別攝於2018年2月16日和2019年2月16日。(圖片來自於網絡)這裡,在北京人眼中胡同兩頭是時髦的現代,胡同裡是慢悠悠的舊時光。北京人留戀的是胡同的拐彎抹角;想念的是胡同裡熟悉的飯香。別再和我們說哪些店土,哪些是網紅哪裡應該有個咖啡館兒了...來這裡告訴您,北京的胡同有什麼...
  • 北京人說北京胡同。2
    我作為一個就算是老北京人來說吧。我也是因為拍視頻的原因。才有空去轉一轉,以前的北京胡同。平時都在上班也沒有時間去逛,這些胡同。以前小的時候倒是騎過自行車在那些胡同裡轉悠過。有的時候去找熟人。有的時候去買東西。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我現在再次去轉北京胡同時。覺得北京的胡同已今非昔比了。真是大變樣。
  • 北京五道營胡同,五道營胡同是北京最文藝範兒的胡同
    2020年8月15日,北京五道營胡同,五道營胡同是北京最文藝範兒的胡同,網紅打卡地。這裡以「安靜、清淨」著稱,沒有燈紅酒綠,沒有車水馬龍。這裡遍布很有情調的特色餐廳、咖啡館、創意小店。漫步五道營胡同,使人不禁有愜意輕鬆的感覺。2020年8月15日,北京五道營胡同,五道營胡同是北京最文藝範兒的胡同,網紅打卡地。這裡以「安靜、清淨」著稱,沒有燈紅酒綠,沒有車水馬龍。
  • 北京胡同:你知道胡同這個名稱來源於哪裡?
    "胡同",意思是小小的街道,有時也把它叫做"巷",但北京和北方的少數地方則把它叫做胡同。對於"胡同"一詞的來源,歷來各家說法不一,各執己見。又據後來北京人便逐漸讀成了"胡同"。據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地名漫談》中《北京胡同的由來》寫道:據考證,北京許多古老的街巷名稱沿襲元、明、清之舊。胡同之稱也始於元。不過那時不叫胡同,而叫"火弄",又叫"弄通"。
  • 北京的胡同文化
    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個又一個方塊。這種方正不但影響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響了北京人的思想。胡同原是蒙古語,據說原意是水井,未知確否。胡同的取名,有各種來源。有的是計數的,如東單三條、東四十條。有的原是皇家儲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庫胡同、惜薪司胡同。有的是這條胡同裡曾住過一個有名的人物,如無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胡同。大雅寶胡同原名大啞巴胡同,大概胡同裡曾住過一個啞巴。
  • 北京胡同遊最佳路線,在胡同裡仰望鐘鼓樓
    北京胡同沿著舊鼓樓大街向南走,大概300米左右就能看到一條胡同,由路牌可以知道,這條胡同叫豆腐池胡同。胡同只能勉強讓一輛汽車駛過。路兩邊是居民的住宅,這條胡同裡路邊停放著居民自用的自行車或者三輪車,不時還會有一輛輛汽車駛過,再加上過往的行人,顯得道路很是擁擠。每一輛從這裡經過的汽車都要小心翼翼的行駛,否則就會撞到路邊的這些自行車或者過往的行人。在這條胡同裡步行反而會比汽車更快一些。
  • 北京的胡同遊
    現在很多外地人來北京。有好些人都是走馬觀花的看一看景點就走了。其實真有些遺憾。因為你根本就沒有看到北京真正的風土人情。北京的風土人情都蘊含在北京的條條胡同裡。老北京人都住在這些胡同裡。而且這些胡同也最體現出老北京的文化。其實北京的胡同不光是。
  • 北京地名|九灣胡同:北京現今拐彎最多的胡同
    北京地名地名是一個地區歷史記憶的承載,具有很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北京也不例外。「北京地名」欄目旨在向公眾更好地普及與展示地名背後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北京的胡同多是直來直去,但您萬一走進九灣胡同準要迷路。說起九灣胡同,它和南鑼鼓巷、菸袋斜街等等這些北京知名的胡同比起來,可以說很不起眼。
  • 胡同裡的夜生活,展示獨一無二的北京夜生活
    北京是大家心之所向的地方,所以這裡有著追夢的人們,有著旅遊的人們,這裡永遠都有擁擠的人潮,很難得到一段安靜的時光。可是這個城市有著它自己獨特的味道,大家都太在意的角落裡,胡同承載著老北京的文化味道。胡同就是北京的一張名片,可是胡同不繁華,這裡也不能吸引住遊客的目光,但是這裡卻留住了老北京的人腳步,他們世代住在這裡,這裡就還有當初的樣子。想要了解北京的夜生活,從胡同文化開始了。
  • 北京胡同裡的「臺灣味道」
    北京胡同裡的「臺灣味道」   避開南鑼鼓巷的喧囂,鑽進帽兒胡同,和樹蔭下納涼的老爺子寒暄兩句,和買菜回來的婦人打個招呼。王卬早已成為這個「胡同家族」的一員,但說話仍帶著難改的臺灣鄉音。  在這個尋常的北京巷弄裡,王卬和他的大陸妻子經營著一家叫「醉虹樓」的臺灣餐廳。
  • 北京胡同裡的貓擼貓地圖
    >本期選景地:北京各胡同老北京胡同貓北京的胡同裡,最常能偶遇的便是貓。大部分時間它們或穿梭於胡同中或靜坐於門墩、房脊之上,又或在汽車底下偷瞄你。少了些乖巧多了幾分傲氣,這種貓一般都被稱為「老北京胡同貓」。給這些胡同裡的貓拍照的拍攝師叫貓賊,是在北京做了10年流浪貓救助公益的貓賊攝影主理人。今年9月在東城的燈草小院辦過胡同貓展,北京很多愛貓人都去打過卡。
  • 北京胡同裡走出的那些牛人和他們不堪回首的往事
    我是南方人,但是在北京生活過幾年。當初因為租房子,幾乎跑遍了北京城的大街小巷。同事們都說我去過的地方他們有的連聽都沒聽過,的確,北京實在是太大了。二十年前的北京已經是高樓大廈鱗次櫛比,讓人頭暈目眩,而潛伏在樓群之間的那些古老的胡同就顯得自然親近很多。
  • 北京,喊你胡同裡轉轉
    北京足夠大,大到可能一個人一輩子也走不完。北京的胡同足夠多,多到如同人的頭髮難以數清。自打上兩周立下宏願,要好好認識一下五朝帝都,感受一下時代變遷帶來的變化。然後繞到東茶食胡同,向西到五老胡同再拐向南,到了珠市口東大街,繼續向西,再次來到草廠十條南入口,此處一座回族幼兒園,民族風格特別明顯。進入草廠十條向北40、50米,有一條向西斜插的胡同,叫薛家灣胡同,信步進入。胡同口靠南一戶人家門前的大樹,看看樹皮的皺紋就知年頭很長。
  • 北京胡同文化,凌晨兩點視頻素材網,北京胡同視頻素材
    還是北京普通百姓居住的地方,更是北京歷史文化發展和演變的重要階段。大小不一的胡同院落展示了北京居民的生活,他們的生活方式,生活品味和鄰裡關係。原因是小胡同必須拐九個彎。如果某個胡同裡住過一個有名的人,那麼這個胡同將以那個人的名字命名,例如石老娘胡同和王皮匠胡同。還有一些胡同以它們的形狀命名,例如羊尾巴胡同和耳朵眼胡同。他們聽起來很生動。北京有無數的胡同。俗話說得好:「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沒名的胡同賽牛毛。」
  • 北京胡同遊:北京老胡同你還記得多少
    北京城區以前分為:東城區、西城區、宣武區、崇文四大城區。四大城區內,主要以胡同、四合院居多,大部分居民,都居住在四合院裡。北京的大街小巷,四通八達,胡同首尾相連。80年代之前,胡同裡基本沒有汽車,胡同也都很寬敞,孩子們都在胡同裡玩,如果你想打聽路,隨便問一個孩子,哪條胡同連著哪條街,穿過幾條胡同,能到達你要去的目的地,孩子都對答如流,每個孩子,都像一張活地圖。
  • 遊走在北京的胡同裡隨走隨拍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種古老的城市小巷。在北京,胡同數量浩繁,得有幾千條。再早,得上萬條。北京的胡同圍繞在紫禁城周圍,向四面八方展開。大部分形成於元、明、清三個朝代。北京的胡同不僅是城市的脈絡、重要的通道,而且是北京普通百姓生活的場所,記載了北京城歷史文化的發展和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