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麗江,海拔2418米;第三天德欽,海拔3200米;第七天然烏湖,海拔3850米……當這些海拔數在電影《轉山》裡一一呈現時,現場觀眾的心情也隨之攀升。剛剛獲得東京電影節藝術獎的《轉山》將於3日(後天)在各大影城上映,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在環藝影城提前觀看了這部公路青春片,除了美麗的藏區風景,影片中那些關於夢想,關于堅持的種種感動,更是擊中人心。
故事 青春的夢想在腳下
據悉,《轉山》改編自同名暢銷書,原著記錄了作者謝旺霖騎行2000多公裡到達西藏的旅程。影片在一個靈堂、一張年輕的臉、一片誦經聲中開場。一個年輕的生命逝去了,在傷痛中,另一個年輕人卻被死者的一本日記點燃了青春。他是死者的弟弟張書豪,他要幫早逝的哥哥實現那個關於青春的夢———從麗江出發,騎單車去拉薩!於是,他踏上了旅程,騎行1800公裡、在平均海拔超過3500米、落差起伏多次大於1000米的「高原之路」上尋找夢想和成長的意義。
路上 你會遇到這些際遇
《轉山》沒有落入俗套,因為在路上,張書豪歷經了從未想像過的艱難與磨難,比如,他遇到過騙局,在剛踏上旅程時,因為身份證差點被騙3500元錢;他遇到過離別,在旅程中,同路的騎行者李曉川摔下了懸崖,差點高位截癱;他遇到過危險,一群餓狗撕扯了他的行囊;他遇到過曖昧,與藏族女孩李桃之間有著若有若無,但終須分離的情感;他遇到過死亡,因為食物中毒差點死在野外……在路上,張書豪幾度想放棄,但他最終還是堅持到了最後,完成了內心巨大的轉變。
反響 背上行囊出發吧
影片結束後,影城的觀眾久久不散。一位在廣告公司上班的男生告訴記者,每天都過著公司到家兩點一線的生活,現在他想立馬就背上行囊出走,換個角度看世界。還有觀眾稱,之前他們並不理解很多不要命的旅行是為了什麼,但看過影片後,他們開始理解,並感到震撼。
也許,是影片結尾,李曉川寄給張書豪的明信片給出了答案:「我還是帶著7顆鋼釘上路了,因為我太思念路上的味道。」也許,是影片中穿插了許巍的歌,也給了你答案,他是這麼唱的:「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你對自由的嚮往……」
【聲音】請別讓《轉山》成一日遊電影
雖然《轉山》沒有大牌明星、沒有著名導演、沒有玄幻特效,但卻得到了周迅、黃磊等明星的推薦。但前不久,口碑頗好的《鋼的琴》因為票房差,被迫成了一日遊(上映一天即下檔)電影,談到票房,昨日,該片發行方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坦言說,他們對票房沒有任何期待,但希望別讓《轉山》也成為一日遊電影。
【花絮】創下金氏世界紀錄
據了解,《轉山》在拍攝期間曾遭遇過零下30度低溫、70人劇組高原斷糧等重重困難,電影拍攝的平均海拔高度也創造了金氏世界紀錄。歷經艱難險阻後,梅裡雪山雲霧中的幻美、業拉山99道彎的險美、米拉山暴雪的奇美以及鹽井的淡美等壯闊美景,也成為該電影震撼人心的另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