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雲和私有雲的區別在哪?到底哪個更安全?

2020-12-24 蘑菇學院

「公有雲安不安全?」、「私有化部署是不是更可靠?」、「數據上雲了,是不是就被你們看見了?」類似這樣的問題,已經成了部分老闆的口頭禪。工業環境對於安全性和穩定性有極高的要求,我完全能理解這些質疑。

今天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幫助大家理解:公有雲和私有雲的區別在哪?到底哪個更安全?該選哪一個?

先亮明我的觀點:不管是公有雲還是私有雲,安全性並不是主要問題,降低單位計算成本,才是雲計算真正的價值。而從成本的角度考慮,公有雲是最優選擇。

01

雲計算與成本問題

提到雲計算,大家馬上想到的就是亞馬遜AWS、微軟Azure、阿里雲、騰訊雲和華為雲等IT巨頭們。為什麼這些巨頭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推動雲計算技術和產品的普及呢?

主要原因在於,雲計算的技術特徵決定了它必須通過規模效應,才能產生壓倒性的性價比優勢。

「網格計算之父」伊安·福斯特(Ian Foster)曾說過,雲計算的推動力來自規模化所帶來的經濟性。他認為雲計算具備4個關鍵特徵:1.大規模可擴展性;2.作為一個抽象的實體,能提供不同的服務水平給用戶使用;3.由規模化帶來的經濟性;4.服務可以被動態配置,按需交付。

簡單總結這些關鍵特徵,就是規模化、低成本和便利性。這就像我們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水和電一樣。

我們每天都要用自來水,但不是每家都需要挖水井,它由自來水廠集中提供;我們每天都要用電,但不需要每家自備發電機,而是由電廠集中提供。這種模式極大地降低了每個人用水用電的成本,方便了我們的生活。

對於企業和個人來說,如果要獲得雲計算的計算能力,需要自購軟硬體等基礎設施,需要支付設備供電、空調製冷、專人維護等費用,會是一筆很大的成本支出。

如果能提供一種計算資源租用的服務,只需要在使用時支付少量「租金」就能夠「租用」到這些計算服務,既能滿足用戶存儲和計算數據的需求,又能降低使用成本,提高使用的便利性,企業和個人才能廣泛使用雲計算,才能推動雲計算的快速普及。

因而,雲計算的發展,一定會降低企業和個人使用計算資源的成本。同樣的邏輯,企業考慮要不要上雲的首要問題,不是安全問題,而是成本的問題。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硏究院的雲計算發展調查報告,95%的企業認為使用雲計算可以降低企業的IT成本,其中,超過10%的用戶成本節省在一半以上。另外,超四成的企業表示使用雲計算提升了IT運行效率,IT運維工作量減少和安全性提升的佔比分別為25.8%和24.2%。

數據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20年

可見,雲計算的未來一定會像中國工程院王堅院士所說的,「成為一種公共服務」,任何企業和個人都能夠像使用水、電那樣使用計算資源,都能「便宜用」、「安心用」。

02

公有雲、私有雲與安全問題

雲計算根據服務對象範圍的不同,有四種部署模式:公有雲、私有雲、社區雲和混合雲,其中最常見的是公有雲和私有雲。

公有雲的基礎設施由雲服務提供商建立和運維,一般是擁有大量計算資源與技術實力的IT巨頭,例如亞馬遜、微軟、谷歌、阿里巴巴、華為等。

這些IT公司將雲計算服務以「按需購買」的方式銷售給個人用戶或企業用戶。用戶只需將請求提交給雲計算系統,付費租用所需的資源和服務。對用戶來說,不需要再投入成本建立數據中心,不需要進行系統的維護,在降低了使用成本的同時,獲得了技術領先的雲計算服務

私有雲是由用戶(例如政府、軍隊,企業)自己建立運維的雲計算平臺,專供內部人員使用,不提供對外服務。

私有雲要求購買基礎設施,建立大型數據中心,並需要投入專門的人力物力來維護數據中心的正常運轉。而且因為限制了雲計算的使用規模,大大提高了單位計算成本。由於私有雲的開放性不高,私有雲的安全威脅相對較少。

為什麼是相對較少呢?

因為,安全具有相對性:沒有絕對的安全,只有相對的安全。正如王堅院士所說,一旦計算設備連上網絡,不管是公有雲還是私有雲,本質上面臨的安全問題都是一模一樣的。

為了解決安全問題,那些IT巨頭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對於企業最關心的數據安全問題,目前主流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數據加密技術。數據加密技術主要是基於密碼學技術對數據進行加密處理,用密文檢索技術來檢索加密數據,利用高效的完整性檢測算法證明數據的存在性、完整性與可用性,利用模糊關鍵字或匿名搜索來保護用戶隱私。

當然,除了加密技術,還有身份訪問控制技術和數據備份技術。雲服務提供商向用戶提供雲服務的同時也必須對雲服務進行實時精準的監控。

但是因為數據安全是一個極其敏感的話題,這才讓私有雲的鼓吹者打著安全的幌子,利用大家對安全的擔憂心理,向人們兜售硬體和軟體產品,做私有化部署。

恰巧有一個合適的例子,可以打消人們對公有雲安全問題的顧慮。在2019阿里雲峰會·北京站上,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表示,「目前阿里巴巴60%到70%是跑在阿里雲公共雲之上,未來要經過1-2年的努力,實現100%的業務跑在公共雲之上。」

根據《雲計算發展白皮書(2020年)》的調查數據,2019年我國已經應用雲計算的企業佔比達到66.1%,較2018年上升了7.5%。其中,採用公有雲的企業佔比41.6%;私有雲佔比為14.7%。

數據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20年

這份數據已經能說明問題,選擇低成本的公有雲已經是大多數用戶的選擇。

對於用戶而言,公有雲的最大優點是其所應用的程序及相關數據都存放在公有雲的平臺上,自己無需前期的大量投資和漫長的建設過程。公有雲具有規模優勢,其運營成本比較低,用戶只需為其所使用服務的付費,大大降低了單位計算成本。

同時,雲計算必須規模化,因為只有規模化才能解決成本問題。成本問題會影響事物的發展和普及速度。而私有雲的邏輯與其相悖

網際網路的安全問題,在雲計算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今天爭論雲計算的安全問題,恰恰反映了一個共識:能滿足用戶存儲、計算數據需求的雲計算,能降低單位計算成本的雲計算,未來會成為社會的基礎設施

從規模、成本和便利性三個角度看今天的雲計算,它一定會發展成為新的基礎設施,強大的計算能力可以提高數據處理的效率,強大的計算能力將賦能所有的企業與個人。「當計算變成一種公共服務時,所有人的創造力都會被激發出來」。

相關焦點

  • 私有雲和公有雲有什麼區別,私有雲的優勢是什麼
    打開APP 私有雲和公有雲有什麼區別,私有雲的優勢是什麼 信諾科技 發表於 2020-03-30 21:48:39 (文章來源:信諾科技)        近日小諾提到雲存儲,關於市場上的各大雲服務提供商所提供的公有雲小諾介紹了不少信息,那麼私有雲和公有雲有什麼區別呢?
  • 公有雲和私有雲的對比和區別
    隨著雲計算技術的發展,誕生了諸如雲主機等一系列基於雲計算的產品,使得我們已經步入了雲計算時代,我們依靠雲計算來提供方便的同時,也在思考雲計算到底是什麼?什麼是公有雲和私有雲?二者又有何區別?今天,就隨DDS生態社區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漫畫:什麼是公有雲、私有雲和混合雲?
    作者 | 漫話編程責編 | 劉靜在上一篇《什麼是雲計算》發表之後,很多小夥伴表示終於知道到底什麼是雲計算了,能夠幫到大家真的很開心。上一篇文章的評論中,有幾個朋友希望我們可以介紹下什麼是公有雲、私有雲和混合雲。
  • 一文讀懂私有雲、公有雲和混合雲的區別
    但云計算中,公有雲、私有雲和混合雲的區別是什麼?都有什麼特點?今天這篇文章,就來為您解惑。 1、私有雲 私有雲系統能夠由一個企業或組織使用及維護,在個性化和安全的解決方案上,用戶有更多的控制權。
  • 公有雲和私有雲有什麼區別?類似融雲、環信雲、網易雲、哇谷雲
    來源: 哇谷im-jm溝通 2020-06-29 14:53:40有人預言在未來十幾年內,幾乎所有的應用程式都將部署到雲上,其中大部分將直接通過您的行動裝置為我們提供各種服務。今天我們對「雲計算」了解多少?雲計算中的公有雲和私有雲是什麼?
  • 雲計算的公有雲和私有雲是什麼?有什麼區別?(乾貨)
    雲計算系統由雲平臺、雲存儲、雲終端、雲安全組成。根據用戶角度劃分,雲平臺的類型主要有公有雲、私有雲和混合雲。根據服務層次,主要有IaaS、PaaS、SaaS三種,也就是基礎設施、平臺、軟體。雲的儲量靈活性和時間靈活性使得雲的使用更加方便,只要筆記本聯網開通了雲服務,就可以擁有廣闊的數據處理空間。公有雲目前發展較好的主要有亞馬遜公有雲、阿里雲、騰訊雲。
  • 雲主機的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有什麼不同?
    導讀 在搭建使用M2M設備管理平臺的時候,該選擇公有雲,私有雲還是混合雲?三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各有什麼優劣勢?哪個性價比最高?
  • 「OA辦公系統測評」公有雲和私有雲的區別,原來它的性價比最高
    現在市面上辦公系統服務模式主要有公有雲和私有雲兩種,簡單地用一句話來介紹:1.公有云:「公有」反映了這類雲服務並非某個用戶獨有,是面向大眾提供計算資源的服務,開放給所有公眾人員。2.私有云:私有雲屬於非共享資源,是為某個客戶單獨搭建使用,每個公司使用的伺服器或存儲應用都是單獨的,用戶擁有絕對的控制權。
  • 什麼是公有雲、私有雲和混合云云桌面,看完後漲知識了
    前不久聽到有用戶在抱怨說「我就想部署個雲桌面而已,怎麼還有公有雲、私有雲和混合雲這麼個說法的,搞得我都混淆了」,那麼到底什麼是公有雲、私有雲和混合云云桌面的呢,他們的優缺點又是怎樣的呢?1.什麼是公有云云桌面?
  • 公有雲與私有雲有什麼區別?教你如何選擇公有雲或私有雲
    在選擇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公有雲和私有雲。私有雲,是一種由公司利用自己或租用的基礎設施資源建造的雲;你也可以理解,私有雲是一種由公司在自己的院子裡自己使用的雲,有些公司稱它為"自主雲",其名稱不同,但含義基本相同。公有雲的使用更為廣泛,顧名思義,它是一種由大型基礎設施組成的雲,它出租給大眾,可以收費。
  • 雲計算基礎設施優勢明顯,公有雲和私有雲朝融合統一發展
    伴隨著公有雲與私有雲之間的遷移和擴容的簡化,未來公有雲和私有雲的融合統一將更為顯著。 雲計算基礎設施優勢明顯 根據2019年11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雲計算基礎設施工程技術標準》(GB/T51399-2019),雲計算基礎設施指的是由硬體資源和資源抽象控制組件構成的支撐雲計算的基礎設施,包括為雲服務客戶提供計算、存儲、網絡、安全資源所需的軟硬體設備及雲管理平臺。
  • 2020年中國雲IT基礎設施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伴隨著公有雲與私有雲之間的遷移和擴容的簡化,未來公有雲和私有雲的融合統一將更為顯著。雲計算基礎設施包括了公有雲基礎設施、私有雲基礎設施和混合雲基礎設施,目前以公有雲基礎設施和私有雲基礎設施為主。 雲計算IT基礎設施與傳統IT基礎設施有明顯的區別,雲計算IT基礎設施的優點包括用戶不需要再花費大量投資用於硬體、軟體和開發團隊的建設,只需要支付一定的租賃費用,為用戶節省大量的成本。傳統IT基礎設施因為與伺服器高度關聯,如果出現意外,工作可能停止。
  • 騰訊雲混合雲大舉措:專屬數據中心、私有網絡、自定義伺服器、專有雲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混合雲充滿了哲學思辨的美感,讓原本對立的私有雲和公有雲完成了戲劇性的統一,充分體現出唯物辯證法強調的「矛盾的對立統一性」,由此也成為政企、金融和網際網路眾多企業的共同選擇。混合雲把公共的外部雲和內部私有「雲」整合成更具功能性的解決方案,是近年來雲計算的主要模式和發展方向。
  • 私有雲、公共雲和託管服務提供商的備份服務比較
    那麼哪種雲平臺更適合企業的備份存儲呢?以下將闡述如何通過成本、安全性、靈活性這些注意事項在以下三個選項進行選擇:公共雲備份這可能是企業的首選,因為他們對雲計算巨頭的實力有一些了解。如果專注於專門的備份存儲,需要考慮以下事項:•成本。公共雲趨於為存儲定價定下基調。
  • 如何理解嘉付靈活用工SaaS系統的「OEM和私有部署」含義?
    說到系統發布版私有化部署,聯想到「雲的私有化部署」這個詞。現在不僅是雲的時代,更是數據大爆炸的時代。「雲的私有部署」是相對私有雲和公有雲以云為中心的表達,雲的私有部署和公有部署更能體現以「將雲移動到數據上」的客戶需求為核心的主導模式,即防火牆內的數據需要雲的私有部署,防火牆外的數據需要雲的公有部署。
  • 騰訊雲和阿里雲免備案香港雲伺服器哪個活動更實惠?
    做個人博客網站就是圖一個痛快,所以很多站長比較喜歡選購免備案的主機空間(如香港雲伺服器、香港虛擬主機等)。平時選購免備案虛擬主機或 VPS 主機除了選擇老薛主機外,阿里雲和騰訊雲也是有香港雲伺服器和虛擬主機的。
  • 華為雲連發6大安全新品,企業上雲更安心
    今日,華為雲在深圳舉行了年中安全新品發布會,一連發布了6款安全新服務和新特性,包括企業主機安全服務混合雲版、Web應用防火牆獨享版、私有證書管理服務、文件數字水印、態勢感知服務和安全靶場體驗平臺,並基於自身的等保實踐,發布了《華為雲等保2.0白皮書》,讓企業都用上更簡單極致的安全服務,安全上雲、雲上安心。
  • 真相:傳統公有雲,市場已飽和!
    在新基建、數位化轉型大勢下上雲需求更旺盛,預算支出更大成為了公有雲市場新的「金礦」01但是,想要挖掘「新金礦」卻不能再只用原來的「老鏟子」↓B端大行業上雲更關注數據主權、法規遵從、隱私安全分布式雲=中心雲+本地雲在這裡中心雲,一般指的是傳統公有雲本地雲,指的是靠近客戶側的雲基礎設施↓客戶自建數據中心—私有雲/專有雲電信運營商/第三方服務商數據中心—託管雲靠近客戶的雲服務商數據中心—公有雲邊緣站點+構成了「分布式雲」最終,未來企業的雲基礎設施
  • 【曝光】免費php雲主機在哪裡購買
    就雲而言,建議選擇擁有電信CN2直連的雲,並且是雙向全程CN2,這樣可限度地保證兩地極速互訪。絡連接實際上可以在雲環境的安全性中發揮重要作用。在某些情況下,您可直接訪問自己的雲。可以搭私有雲麼。可以,私有雲和公共雲之間的關鍵區別在於企業使用它們的方式。規模和業務需求,用戶可以選擇其中一種。搭建私有雲有一定的功能和優勢。
  • 告別「雲裡霧裡」 中小企業公有雲落地
    這讓對前沿技術了解不深的中小企業對雲計算產生了「天邊有朵雨做的雲,像霧像雨又像風」的模糊認識,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並沒有切身感受到雲計算為企業所帶來的實際利益與發展變革。根據IT調查諮詢機構Info-Tech近期公布的報告顯示,76%的IT決策者會首選或只選部署私有雲。但部署屬於自己的私有雲,需要企業擁有強大的資金與規模實力,這還遠不是中小企業用戶可以涉及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