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常言道「英雄難過美人關」。從古至今,多少豪傑衝冠一怒只為紅顏。《史記》有「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漢武故事》有「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雖說紅顏多薄命,但她們的美卻往往成了一種歷史符號,不會隨著社會變遷而湮滅,反而能夠流傳百世。
我們今天要講的故事,便是關於一個美人、一個君王,還有一座陵墓。印度,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境內的亞穆納河旁有一座美輪美奐的陵墓。這座陵墓已經在這裡靜立300年,其聖潔悽美令無數遊人為之心醉。它就是舉世聞名的泰姬陵。泰戈爾說:「泰姬陵是永恆面頰上的一滴眼淚」。事實上,在泰姬陵的背後,的確有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但故事的內容,卻並非像我們所熟知的那樣。
01
公元1526年,莫臥兒帝國成立,其締造者乃是成吉思汗的子孫巴布爾。全盛時期,整個南亞次大陸甚至阿富汗地區,都被莫臥兒帝國收入囊中。尤其是在沙賈汗在位時,更是莫臥兒帝國的鼎盛時期。
沙·賈汗是莫臥兒帝國的第5代皇帝,他的原名叫做庫拉姆,沙賈汗是他的封號,意思是「世界之王」。沙·賈汗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文韜武略樣樣精通。照這樣的勢頭,他這一生絕對是可以幹出一番大事業的。可他沒想到,命運這麼快就讓他遇見了影響他一生的女子——阿姬曼·芭奴。
公元1607年的一天,還是少年的庫拉姆,在集市上與阿姬曼一見鍾情。庫拉姆回宮後,立馬派人調查阿姬曼的身份背景,讓他沒想到的是,阿姬曼居然是當地貴族的女兒,甚至還有波斯血統。皇子和貴族之女可謂門當戶對,兩個人的愛情自然不會受到任何阻撓,可謂天作之合。
在阿姬曼19歲的時候,兩人正式結為夫妻。阿姬曼溫柔賢淑,才學過人,頗有政治才能,偶爾還能為庫拉姆分憂,庫拉姆更加視她如珍寶。兩人結婚十幾年,感情不僅沒有變淡,甚至愈加親密。18年裡,阿姬曼就生育了14次。
庫拉姆不僅是一個痴情的男子,他更是一個國家的皇子。他本身就有雄才偉略,而且野心勃勃。老皇帝年邁後,庫拉姆便於1622年逼宮奪位,可惜失敗。之後的幾年,他帶著阿姬曼東躲西藏,吃了不少苦。患難夫妻最難得,以至於後來庫拉姆稱帝之後,作戰時也經常要帶上阿姬曼。
02
直到公元1628年,庫拉姆終於成功稱帝,他立馬冊封阿姬曼為「泰姬·瑪哈爾」,寓意「宮廷的王冠」。只可惜,兩人此時越甜蜜,之後的悲痛便越深刻。公元1631年,庫拉姆再次準備出徵,此時的阿姬曼已經懷胎9月,即將臨盆。庫拉姆勸她留在宮中,阿姬曼卻始終不同意,兩人最終還是一起趕赴戰場。
這一次,上天沒有再保佑他們。阿姬曼臨盆時難產,後來又得了產褥熱,最終回天乏術。臨死前,阿姬曼拉著庫拉姆的手,囑咐他要好好照顧孩子們,並希望庫拉姆能在自己死後,為自己修一座世間獨一無二的陵墓。庫拉姆含著淚答應了。阿姬曼死後,庫拉姆將自己關在房間裡面,不見外人也不處理政事。8天後,他從房間出來,把眾人都嚇了一跳——那個一向意氣風發的年輕帝王,此時竟然已經滿頭白髮。
03
失去了愛人的庫拉姆,再也無心擴張領土和治理國家,甚至失去了對生活的興致。他開始召集全國所有的能工巧匠,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建造泰姬陵。為了能讓工匠更好地領悟他的喪妻之痛,據說庫拉姆甚至還殺掉了工匠的妻子。此時的庫拉姆因為愛人的離世,已經變成了一個暴虐的君王。22年裡,庫拉姆勞民傷財、不問國事,曾經一手打下的龐大帝國,就在這樣一點點的消耗中頹勢漸顯。
民間相傳在泰姬去世之後,庫拉姆再也沒有笑過。直到泰姬陵落成的那天,他看著這座世間絕美的陵墓,終於露出了久違的微笑。他終於實現了對愛人的承諾,哪怕不計代價。此時他的兒子們,正為了擴張領土四處徵戰,而庫拉姆這位曾經的戰場殺神,此時只是呆呆地站在窗前,望著泰姬陵,仿佛凝視著逝去已久的愛人,深情而沉默。
結語
雖然泰姬陵的落成,是以無數人的犧牲為代價。但不可否認的是,泰姬陵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這座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陵墓,吸引著無數的建築師和藝術家前往。大家驚嘆於這座陵墓精巧構思的同時,還深深被它背後的愛情故事所打動。「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參考資料:
《史記》
《漢武故事》
《泰姬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