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是西歐近代三大思想解放運動之一,而文藝復興三傑我們已經介紹了拉斐爾,達.芬奇,今兒就給大家來說說剩下的這一位偉人,他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是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這位就是——米開朗基羅.博納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納羅蒂,生於1475年的佛羅倫斯加博裡斯鎮,以人物的「健美」而著稱,即使是女性的身體也描畫得肌肉健壯。
米開朗基羅脾氣火爆,不合群,和達.芬奇與拉斐爾都合不來,並與自己的恩主經常頂撞,但他的一生都在追求藝術上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於1564在羅馬自己的工作室去世,他經歷人生坎坷和世態炎涼,使得他留下的作品都有著戲劇般的效果,磅礴而又悲壯。米開朗基羅的風格影響了將近三個世紀的藝術家。可謂是一代大家。
米開朗基羅13歲便進去畫家基爾蘭達約的工作室,之後又跟隨多納泰羅的學生貝託多學習了一年的雕塑。後轉入聖馬可修道院的美帝奇學院作為學徒,在這裡他接觸了古風藝術作品和一大批的哲學學者,並產生了崇古思想。
為掌握人體結構,他親自解剖屍體研究。米開朗基羅最初無意做一名畫家,他的志向是成為一名雕刻家。並覺得意在「雕」而不在「塑」,想讓雕塑如同人們自己掙脫肉體束縛一樣。過得存在的形式。
1496年創作了第一批作品《酒神巴庫斯》等。開始小有名氣。
23歲為聖彼得大教堂製作《哀悼基督》雕像,一個巨星冉冉升起。
1501年用三年時間完成《大衛》。
1505—1509年期間完成世界上最大的天頂壁畫《創世紀》。
1513歷經艱難創作了著名的《摩西》《被束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
1519-1534 年創作了他生平最偉大的作品--聖洛倫佐教堂裡的美第奇家族陵墓群雕。
1563 年,已經 61 歲高齡的米開朗基羅用了近六年的時間在 25 年前完成的《創世紀》天頂畫下的祭壇壁面上創作了偉大的教堂壁畫《最後的審判》。
米開朗基羅將自己的才華揮灑一生,多才多藝,70餘年的藝術生涯給後人留下了無數寶貴的佳作,至今被人稱道。雖然他因為才華出眾而遭受挫折與打擊,但仍為了藝術創作腳步不停。作為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