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兒子家帶了3年孫子,66歲老媽堅持要回家,還是住自己家舒心

2020-12-24 結綠談情

01

人這一生真的很快的,很多事都是一眨眼就過去了。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希望他快點長大,到時負擔就輕一些了。等到孩子長大後,父母又希望他快點成家立業,父母就完成責任了。

但孩子成家後,父母又盼著他快點生下自己的孩子,父母就可以做爺爺奶奶奶了,很多爺爺奶奶都是特別疼愛孫輩的。爺爺奶奶當年帶自己的孩子時,忙著工作、忙著生計,沒多少時間和精力來享受天倫之樂。

現在退休了,有退休金了,也沒有什麼負擔了,所以就特別想享受含飴弄孫的天倫之樂。但現在很多老人享受這天倫之樂的代價也不小,有的甚至不堪重負。

其實,作為子女一定要多體諒父母,父母辛苦了一輩子,已經很不容易了。現在晚年了,父母幫子女帶帶孩子已經很不錯了,子女就不能再加重他們的負擔了,要讓他們晚年過得幸福一點。

02

我們小區裡的吳大娘,今年66歲,她去兒子家幫忙帶了3年孫子後,前段時間回來了。我以為她是回來一些日子,然後還要去兒子家幫忙的,結果前天我看見她在菜市場裡幫人賣菜。

我一打聽,才知道吳大娘不去兒子家帶孩子了。她說孩子上幼兒園了,不用她帶了,她就回來了。

我很納悶,現在孩子上幼兒園放學都很早的,家長得要接送,接回來後還要照顧他。雙休日也得要照顧孩子,有的孩子要上培訓班的,還得要接送,所以還是要有一個專門負責的人的。

吳大娘苦笑了一下,說那些事她不管了,也管不了了。這3年在兒子家帶孫子,她受得夠夠的了,所以再也不想去兒子家了。我問她是不是跟兒媳相處得不愉快,她又苦笑了一下,說不全是。

然後,吳大娘向我細細講述了她家的事。我聽完後很是感慨,估計像吳大娘這種情況,生活中很多。

03

我兒子是在廣州上的大學,大學畢業後就留在廣州工作了。那時,我和老頭子是希望兒子回來的,可兒子找了個本地女友,所以不肯回來。

後來,兒子和女友結婚了,婚事的費用全是我們老兩口出的。婚房是我們付了首付,貸款由他們小兩口還,廣州的房價很高,結婚加上買房子,掏空了我們老兩口所有的積蓄。

兒子結婚後,我們老兩口又出去打工掙錢了。雖說我們有退休工資,但總得要手頭裡有一些存款,接下去兒媳還要生孩子,我們多少也要意思意思的。

兒子婚後第三年,兒媳生下了孫子,我們老兩口可高興了。兒媳生孩子的費用都是我們出的,我們還給孩子買了金鎖和金鐲子等。兒子讓我留下來帶孩子,我也欣然答應了,想到能含飴弄孫了,我特別開心。

04

可留在兒子家後,我不光要帶孩子,還要做家務,兒子兒媳成了當甩手掌柜。我原是想幫幫他們的,所以幫著買菜買奶粉等,我不好意思開口問他們要錢,心想著他們總會想到的,可他們裝糊塗。

有時我拐彎抹角提到錢時,兒媳就說他們要還貸款,貸款壓力大等,說得我沒法再多說什麼了。就這樣,我帶了孫子3年,弄得我和老頭子的錢全貼給他們了,老頭子還借了債打錢給我。

我出錢出力幫兒子家,還落不到一個「好」字,在兒子兒媳看來這是理所當然的。偶然我做的什麼地方不如他們的意了,他們還要數落我,話說得很難聽。我為了不跟兒子兒媳吵架,就總是忍著,所以特別委屈。

孫子3周歲後,可以上幼兒園了,我就提出要回家了。剛開始兒子兒媳不同意,我跟他們說家裡老頭子一個人過了3年了,沒人照顧他,他飽一頓飢一頓的,現在身體很不好,我得回去照顧他。

兒子兒媳這才答應了,然後我就離開了兒子家。回到自己家後,為了快點還債,我就來菜市場幫人家賣菜了,現在我覺得還是住在自己家舒心。

05

我聽完吳大娘的話,想起前段時間小區裡另一家婆媳吵架的事。那家的婆婆,也像吳大娘這樣出錢出力幫兒子家,結果兒媳還嫌婆婆做得不好,婆媳就吵架了。

現在,像吳大娘這種情況生活中很多,說是老人去幫子女家帶孩子,其實還要做很多家務活,還要貼錢。父母出錢出力為子女家奉獻,稍微哪裡做得不好了,還要落子女的埋怨。

有的厲害的,最後還會弄得像仇人一樣,父母就很心寒了。自己為子女奉獻了所有,子女卻絲毫沒有感恩之心,所以有時候父母也要為自己想想,不能什麼都奉獻了。

吳大娘也想和兒子、孫子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但這代價太大,她負擔不起,所以她最後選擇了回自己家。人活一輩子不容易,到老了也該要為自己活一段了,再不為自己活,這一輩子就結束了。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68歲老人的心酸:寧願僱保姆自己生活,也不去會再去兒子家養老
    到底在兒子家發生了什麼? 張大爺道出了其中原委。 張大爺自述 我今年68歲,和老伴有一兒二女,兒子雖然在身邊,家安在了市區,兩個女兒都遠嫁外地,老伴走了有6年了,前幾年我搬去跟兒子一塊住,主要是要接送孫子。
  • 一位60歲老人坦言:在兒子家住了3年,讓我明白晚年最能依靠誰
    面對晚年如何養老的問題,大部分人仍選擇與兒女住一起,到晚年盡享天倫之樂,但這樣的願望真能如願以償嗎? 小區裡就有一位60歲老人,丈夫早逝,自己只有一個獨生兒子。在她看來,與兒子住在一起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可當她在兒子家住了三年後,養老想法卻發生了改變。下面是她的自述,希望給更多老年人一些啟發。
  • 【2019春運】重慶:反向「回家」路 帶去家的味道
    【2019春運】重慶:反向「回家」路 帶去家的味道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2月05日 10:53 A-A+ 楊曉芸是中鐵二十局重慶鐵路東環線項目員工伍航帆的母親,為了讓兒子在重慶找到在家過年的感覺,伍媽媽早早就去預訂了當地的特色年貨—花饃,並很早就開始準備具有陝西特色的年貨。
  • 「幫忙帶了9年孩子,能在兒子家養老嗎?」72歲的老人說:別做夢了
    很多老人說,當然得住在兒子家養老了。理由很簡單:自己養大了兒子,帶大了孫子,難道還老無所養、老無所依嗎?現實是:養老還真的和帶不帶孫子沒啥關係。王姨72歲,有兩個兒子。最開始大兒媳懷孕生孩子,王姨從孕期開始幫忙,一直照顧到孫女3歲上幼兒園。大兒媳做點小生意,並不很忙,孩子大點以後,生意也不太景氣,就乾脆停業回家一心照顧孩子了。孩子上學後,哪能兩個女人同時閒在家呢,雖然大兒媳沒強硬趕人,但王姨還是自己收拾東西回老家了。
  • 一位60歲老人坦言:在兒子家住了3年,讓我明白晚年最能依靠誰
    面對晚年如何養老的問題,大部分人仍選擇與兒女住一起,到晚年盡享天倫之樂,但這樣的願望真能如願以償嗎? 小區裡就有一位60歲老人,丈夫早逝,自己只有一個獨生兒子。在她看來,與兒子住在一起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可當她在兒子家住了三年後,養老想法卻發生了改變。下面是她的自述,希望給更多老年人一些啟發。
  • 寇振海娶小21歲嬌妻,54歲才當爹,兒子像孫子,66歲的他不敢老去
    寇振海娶小21歲嬌妻,54歲才當爹,兒子像孫子,66歲的他不敢老去寇振海是大家都很臉熟的一個男演員。看到他這張臉,大家一定能夠想到他在《情深深雨濛濛》當中飾演的陸家姥爺,號稱「黑豹子」的陸振華。近日,寇振海和兒子寇家寶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視頻,祝福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平安,提醒大家少出門,不出門,做好防護。在視頻當中,這一對父子引起了大家的熱議。寇振海出生於1954年,如今也有66歲了,而他的兒子也才12歲,父子二人相差四十多歲,有網友打趣說不想父子,倒像是爺孫。
  • 帶100個包子坐飛機看兒子,花託運費578元!老媽的話讓人沉默了
    拗不過兒子,周建玲決定去上海過一個周末,這麼多年,含辛茹苦培養兒子,兒子從武漢大學畢業後,又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讀了碩士,剛剛入職上海一家國企,租房子住,這是第一個月發工資,孩子有這份心,當父母的要成全。周建玲一邊想一邊開始籌劃帶什麼東西給兒子。
  • 60歲老人心聲:在兒子家帶娃6年,一次意外,我想再找個老伴
    也有些老人覺得自己一輩子為了孩子,家庭操碎了心,現在剩下一個人了,還是過幾天安生日子吧。可身體好的時候不覺得咋樣,等到身體有個小病小災的時候,就體現出有個伴還是好些的,最起碼有人給你倒杯水,給你打個急救電話,陪你去醫院拿藥就醫。
  • 孫子我不要了!退休老人帶娃做家務補貼錢,兒子兒媳卻躺著玩手機
    多數的老人還是想著為孩子著想,畢竟孩子要上班,沒空照顧孫子,請保姆,第一是花錢太多,不一定負擔得起,第二是畢竟是外人,沒有自己帶來的放心,所以很多老人都會在退休之後去到兒子兒媳家幫忙帶孫子。有些一帶就帶幾年,還有二胎。老人一輩子為兒子,兒媳忙忙碌碌地做著保姆的工作。原本老人並沒怨言,問題是遇到那些不懂感恩的兒子兒媳,一點都不體諒你,還要這嫌那的,讓老人心塞,這可就心酸了。
  • 60歲奶奶帶5歲孫子去相親,七旬老人見到她育兒方式,果斷離去
    所以有很多通情理的兒女,都願意自己的老爸/老媽,晚年生活能有個伴兒,往後餘生的幾十年,能有個人對自己的父母知冷知熱。但是,這個伴兒可不是那麼好找的,因為很多奶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帶孫輩,所以育兒方式不相融的話,爺爺和奶奶就很難組成一家人。
  • 63歲單身女人:在兒子家生活3年才明白,金錢與情感有什麼關係
    院裡63歲的崔阿姨是個溫柔善良的單身女人。退休後,她到兒子家裡照顧孫子,感觸頗深,不禁感慨:相處了3年才明白,金錢與情感到底是什麼關係!講述人:63歲的崔阿姨01我單身好多年了,當初一個人帶著孩子生活。
  • 帶大孫被兒媳趕回老家:我的錢是兒子的錢,兒子的家卻不是我的家
    導語不管父母為人是多麼自私,可在面對自己的孩子時,他們還是很無私,會為自己的孩子謀劃一切。因為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就是自己的未來,也是自己養老的依靠。只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懂得感恩和回報。每個父母在為孩子付出時,都是心甘情願的。他們沒想過要求回報,也沒想過要在未來得到多大的恩賜,而是他們認為,為人父母,則盡父母的本分和責任。
  • 爸媽帶100個包子看兒子,飛機託運費578元!老媽一句話感動無數人…
    拗不過兒子,周建玲決定去上海過一個周末,這麼多年,含辛茹苦培養兒子,兒子從武漢大學畢業後,又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讀了碩士,剛剛入職上海一家國企,租房子住,這是第一個月發工資,孩子有這份心,當父母的要成全。11月17日是星期六,周建玲和愛人一大早就去了菜市場,買了白菜、1公斤牛肉等,兩人蒸了兩天的包子,周六蒸肉餡,周日蒸地軟餡,都是兒子最愛吃的,一蒸就蒸了100個,自己家冰箱放不下,拿出一部分凍在附近親戚家的冰箱。
  • 64歲阿姨感悟:在兒子家做了7年保姆,讓我懂得晚年要依靠誰
    認識的一位鄰居李阿姨,今年64歲,在兒子家住了7年,一直都在幫襯著兒子這什麼感受了?我們聽聽李阿姨的傾訴.李阿姨64歲,退休工人我今年64歲,在年輕的時候是個國家的職工,50歲便退休。我56歲那年兒媳婦懷孕了,需要我去照顧,我就只有一個兒子,一個兒媳,兒媳懷孕,我義不容辭去照顧她,並且帶孫子我也很樂意,於是收拾好自己的家,就搬到兒子家。其實我也樂意用這種方式跟兒子住在一起,畢竟人老了,老伴也已經去世,一個人生活在一個房子裡,總是覺得太孤單。
  • 60歲老人心聲:在兒子家帶娃6年,一次意外,我想再找個老伴
    也有些老人覺得自己一輩子為了孩子,家庭操碎了心,現在剩下一個人了,還是過幾天安生日子吧。可身體好的時候不覺得咋樣,等到身體有個小病小災的時候,就體現出有個伴還是好些的,最起碼有人給你倒杯水,給你打個急救電話,陪你去醫院拿藥就醫。
  • 「婆婆,我們接你去我娘家過年」「我和兒子、孫子在自己家過年」
    「婆婆,我們接你去我娘家過年」「我和兒子、孫子在自己家過年」作者:北緯說情感文章原創,抄襲必究每到過年的時候,夫妻之間關於回誰家過年都會成為熱點話題婆婆卻在房間裡面哭了起來,邊哭邊說:「我和兒子、孫子在自己家過年,要回去你自己回去,兒子和孫子都是我們家的人,我和我兒子、孫子就在自己家裡過年。」老公看到婆婆哭了,趕緊敲門安慰他媽媽,婆婆開門讓老公進了房間。
  • 七旬老太癱瘓3年性情大變 屢屢刁難孝順女兒(圖)
    6年前,老媽身體還能動彈的時候,她每隔一天就奔波幾十公裡回一趟農村老家,去照顧和陪伴獨居的老媽,給她燒飯做菜、洗衣洗澡,並叮囑鄰居幫忙照應老太太。直到3年前,老媽一病不起,連大小便都不能自理的時候,黃女士才發覺,也許自己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孝順。特別是這兩年來,久病在床的老太太頻繁鬧自殺、亂拉屎尿、半夜哭天喊地,令黃女士身心疲憊。
  • 參觀洪金寶在香港的家,如今68歲了生活很平淡,在家負責帶孫子
    參觀洪金寶在香港的家,如今68歲了生活很平淡,在家負責帶孫子說起洪金寶,有看過香港一些喜劇的電影的朋友們,應該對於他是非常熟悉的,因為他也是同成龍一樣,是一個非常厲害的武術巨星,不過後面的他,成功轉型為幕後人員,也就是導演以及監製,不過這幾年我們已經很少在電視熒幕上見到洪金寶的身影
  • ...活著要回家,死了也要回家——66年的海峽相望 隔不斷九旬老人...
    離開家鄉那年,他的兒子剛滿周歲,和妻子宋雅琳結婚不滿四年。   1947年12月,解放戰爭爆發,王育才跟隨部隊從新浦上了逃難的船,到了南京,又去了上海,去了舟山群島,最後輾轉去了臺灣。
  • 70歲老太說:兩個兒子家輪流住了一個月,終於明白晚年到哪裡養老
    70歲的年齡,養老的現實問題擺在了面前,以前有老頭子做個依靠,突然間韋老太太就沒有了方向,感覺心裡空嘮嘮的。講述人:韋老太太我生有兩個兒子,老頭子走後就剩我一個人,長輩們讓兩個兒子考慮養老的問題,經過協商,輪流去兩個兒子家養老,輪流住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