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很小又很擁擠的一座城市。
這裡既沒有北京的底蘊,也沒有上海的洋氣,更不如廣州接地氣。
來了,就是深圳人。
來了就放下七情六慾,專心搞錢。
久而久之,大眾都習慣將深圳定義為無文化、無底蘊、無歸宿(房價高企)的城市,這樣的情況下,還有誰會把深圳和人文旅行聯想在一起?
今天,就讓翠花帶你去認識一個真正的深圳,一個不只出現在財經新聞的深圳。
深圳經濟特區成立雖40多年,但深圳的歷史卻可以追溯至2000多年前,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派軍攻打嶺南;後於嶺南地區設立南海郡,而深圳即屬於南海郡轄境內。
一些藏在深圳高樓下的歷史古蹟,一路見證了深圳的發展,哪怕到了今天的現代深圳也沒有抹掉這原始的痕跡。
可見,深圳以此為傲!
|| 大鵬所城
深圳的歷史都在這座城裡
大鵬所城,全稱為「大鵬守御千戶所城」,是明清兩代中國海防的軍事要塞,有「沿海所城,大鵬為最」之稱,可見其戰略地位有多重要。深圳之所以別稱為鵬城,就是源於這座600多年的大鵬所城。
當然,相較於麗江古城等知名旅遊地來說,大鵬所城確實小了很多,甚至不是一個等量級。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裡的古韻味不比麗江差,甚至還更小眾,商業化程度更低。
站在600多年的古城牆邊,彈指一揮間,思考下人生功名利祿。在這個快節奏的深圳,這樣的時光實屬難得。
地址:深圳市大鵬新區大鵬鎮鵬城村
|| 深圳西湧鶴藪(sǒu)古村
藏在新都市的千年漁村
有誰想到只有40多歲的深圳會藏著一個千年的漁村呢?
這是一個真正的古村,再不去可能就要消失了!鶴藪村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既可以登高遠眺,又可以面朝大海。沿著村裡的小路走幾分鐘,隔壁就是深圳的西湧海灘,但應該大部分人都會錯過鶴藪村吧。
聽村裡的老人說:古時常有白鶴在村子上空久久盤旋,不肯離去,因此得名為「鶴數」,後改為「鶴藪」,因為【藪】意思是有人或物聚集的地方,所以兩者合併即鶴在這裡築巢為家的意思。
村裡有一片典型的嶺南建築群,青磚灰瓦掩映在青山綠樹中,古韻隨著微微海風慢慢溢出。
靜下心來,優哉遊哉地穿過麻石小巷,古舊規整的房屋,身邊的一切都在向你透露著歷史的滄桑,但卻沒有一點悲涼,因為在不少個轉角處,都能看見一牆牆豔麗的牆體油畫,油畫主題充斥著耕作、打漁、出海的元素,或許這是當地年輕人為古村努力增添的活力吧。
地址:深圳市大鵬新區南澳街道西湧社區
|| 觀瀾古墟
深圳歷史上僅存的「四大名墟」之一
觀瀾古墟肇始於明末清初,興盛於清末民初。由於中原戰亂,客家人遷入觀瀾,形成了墟市的雛形。由於觀瀾河道上接寶安石巖、龍華,下通東莞,水路運輸極為便利發達,慢慢地往來周邊的客商就有了坐船前來買貨交易的習慣,後來商鋪日漸繁多形成了觀瀾墟。
曾經觀瀾墟還盛極一時,有「小香港」之稱。現如今雖然繁華已過,留存下來的舊時房屋街道,還依然非常讓人震撼,深圳竟然還有這種古韻之地!
在觀瀾古墟還有一座高八層的古炮樓,它是深圳地區最高炮樓之一,為民國時期的建築遺址。斑駁的歷史遺痕,為它增添了更多的滄桑與古樸,巍峨之勢仍不減當年,它是客家人智慧與財富的象徵。
整個古墟區還有規模大小不等的炮樓6座,非常值得一看。不過由於觀瀾古墟的建築很多已是非常老舊,所以從2019年開始,這裡就開始進行保護修繕,希望觀瀾古墟早日恢復昔日的光彩,重新回歸大眾吧。
攝影/小壞蛋的逃跑計劃
地址:龍華新區觀瀾辦事處新瀾社區
我們大多數人都聽過「深圳速度」,但無論你身處哪座城市,只要你是一個奮鬥者,你就會不自覺想要更多,想一切都可以快點,快點成功,快點有錢,快點遇到那個對的人......
慢一點吧!
找個時間來重新了解深圳(或你所處的城市),給它多一點時間和空間,也就得到它多一點的真實樣子。
別讓匆忙疲憊成為你的生活常態,你的生活值得過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