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法國將建造新一代核動力航空母艦,並將於2038年取代「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今天凌晨,北國防務也收到了主承包商法國海軍集團題為《海軍集團歡迎法國總統關於啟動未來航空母艦研發的決定》的新聞通稿。
可見,「法國海軍新一代航母」(PANG)的研發建造也由此正式拉開序幕,儘管這個周期還有點長。早前,有消息稱馬克龍原定於今年法國國慶日當天宣布該消息,但一直拖延至今。今天,北國防務就整理下相關報導,來看看法國新一代航母可能會是啥樣的。
△海軍集團發布的法國新一代航母效果圖,採用單艦島設計
航母尺寸
最新披露的信息顯示,法國新一代航母的排水量達75000噸、全長300米,尺寸超過超過現役的「戴高樂」航母,也略勝於英國皇家海軍的「伊莉莎白女王」級。
這樣的尺寸並不難理解,由於法國海軍航空兵預想中的新一代艦載機(NGF艦載衍生型)的預定大小重量(機長19米,翼展14米,最大起飛重量介於30至32噸級間),將明顯高於現役 「陣風」 M艦載機(機長15.3米,翼展10.9米,最大起飛重量24.5噸)。
因此,在載機量相當的情況下,法國未來航母的大小噸位與艦上相關航空設施(如機庫空間、飛行甲板長度、戰機升降機等等)勢必得有所放大、加強,才能有效適應其任務起降需求。
此外,有媒體猜測,法國新一代航母飛行甲板面積約為16000平米級,機庫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
△戰機是航母的根本,法國未來戰機的前途目前還不得而知,但航母的前期規劃還是得先考慮進去
人員編制
據2020年6月24日公布的法國國會報告,PANG新一代航母的艦上人力需求將比現役「戴高樂」級航母減少約10%。
換算下來,法國未來航母的標準人力編制應為900-1080名艦員以及550-620名航空飛行人員,再加上新航母比「戴高樂」級航母大上超過60%,艦上人員的生活起居舒適性可望大增。
動力系統
早前,法國新一代航母的動力系統方案選擇核動力或者常規動力一直沒有定論,此次馬克龍在闡述法國核政策時宣布啟動新一代核航母計劃可謂一錘定音。而這,也是法國海軍以及核產業界最期盼的結果。
法國新一代航母最終選擇核動力,意味著其或將安裝兩具新一代K22核反應堆,每具K22的熱功率為220 MW,比起目前用在「戴高樂」級航母以及「凱旋」級戰略核潛艇上的K15核反應堆高出將近50%,這令航母可望維持和目前「戴高樂」級航母相當的最高航速(26至27節)。
△「戴高樂」號航母目前使用的K15核反應堆
至於在每服役十年便須進行一次的航母大修與核燃料再填裝工程方面,法方表示所需時間可望從目前戴高樂航母的18個月縮短至12個月。相較於英美核動力艦艇所使用的高濃度軍用級核反應堆設計,法國海軍使用的低濃度核反應爐設計的主要優點在於系統成本較為低廉,而且能夠使用來源相對充裕的民用核電廠燃料,但需付出的代價則是功率輸出較低。
K22預計要到2030年以後才能正式成熟、問世,美國上世紀60年代末期為「尼米茲」級超級航母研發的A4W核反應堆的熱功率為550 MW,足足是K22的兩倍半。而且在艦船服役期間得進行多次耗資龐大、費時又高風險的核燃料再填裝工程。上一代英美艦艇核反應堆的核燃料再填裝時間間隔是法國反應堆的兩三倍以上,如今英美的新一代艦艇核反應堆更已經能在三四十年的服役期內都無須進行核燃料再填裝。
△正在測試SeaFire有源相控陣雷達,其採用最新的氮化鎵元器件,或將用於法國海軍的新一代艦艇和老艦改裝
作戰管理、雷達系統
法國新航母上的作戰管理系統與防空雷達選擇不難猜測,預計將是法國「地平線」級驅逐艦中期大修升級的同款,以透過共同使用來節省各類成本開支。
目前來看,一個可能選擇方案是泰利茲集團出品的SeaFire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其採用氮化鎵元器件的四面陣天線設計,據稱能夠在500公裡空域範圍以及80公里海面範圍內同步追蹤掌握800個目標。且由於天線陣列規模可調,因此在像航母這類大型艦艇上有可能安裝更大規格的天線,以進一步提升雷達系統的探測能力。
△法國的「戴高樂」號航母是俄制航母外,唯一擁有垂髮單元的現役航母
自衛武器
艦上主要防空自衛武器將繼續沿用法國義大利合作的PAAMS防空系統,垂直發射器單元有可能從「戴高樂」級航母的32提升為48;其它武器,除「傳統」的20 毫米炮/遙控武器站和「西北風」近程防空飛彈外,由泰利茲與Nexter集團合作研發的RapidFire 型40毫米多功能艦炮系統也是一個可能選擇。
此外,為應對未來威脅,能量武器、電磁炮(即PILUM計劃,歐洲對自主艦載電磁炮技術的未來應用設想包括飛彈防禦,近程防空/反艦,乃至於200公裡級對陸攻擊火力支持)、硬殺式反魚雷系統等新一代防禦武器系統都可能在2030至2040年發展成熟之後陸續安裝在PANG航母上。
△法國現役航母的起飛和降落設施均購自美國
艦載機起降設施
據現有信息,法國方面計劃在未來航母上安裝3套美制EMALS電磁彈射器(中1套可能迷你化以專供彈射艦載無人僚機),以及一套「先進攔阻系統」(AAG)。原本法國海軍不太想引進昂貴且測試期間問題多多的AAG,但後來發現現有的美制傳統攔截索系統可能在20年後就無以為繼,所以根本沒得選。
△法國擁有大國報復,也擁有不錯的工業基礎,建造一艘航母應該不會是大問題。但艦上的有人戰機和無人機能否也是法國造,將是法國人造航母的最大疑問
作戰能力需求
根據法國國民議會下屬國防委員會一名成員所提供的信息顯,法國未來航母需滿足3大主要任務需求:
1,艦載空基戰術核打擊任務;
2,對陸攻擊任務,通過使用FCAS未來空戰系統,能夠在高強度作戰空域獨立執行第一擊任務;
3,遠洋制海作戰。
未來展望
根據目前規劃,法國新一代航母將在2036年交付並展開海試,2038年以後接手取代現役「戴高樂」級航母;至於是否建造2號艦仍有待馬克龍總統作出最終決定,法國海軍方面曾提出的如下的願景順序:
兩艘核動力PANG(最佳)> 兩艘傳統動力PANG > 一艘核動力PANG > 一艘傳統動力PANG(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