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特產傳說(88)丨這種美食重慶人都吃過,它有望成為「國字號」名片

2020-12-12 上遊新聞

對山城的小夥伴來說,

似乎沒有一頓美食「KUO」不平的事。

又鮮又嫩、回味甘甜的

石磨豆花

想想都流口水……


墊江石磨豆花是一種嫩豆花,它與運用特殊工藝加工而成的豆花蘸水和大米飯配合食用,因其鮮嫩可口而流傳廣、影響大,在中國餐飲文化中佔有一席之地。

日前,墊江縣府辦印發《中國•墊江石磨豆花之鄉創建工作方案》,即日起,墊江將啟動創建「中國.墊江石磨豆花之鄉」地域名稱,打造特色餐飲品牌,促進全縣餐飲業特色化、健康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


按照計劃,今年9月上旬,將邀請中國烹飪協會專家前往我縣,實地察看墊江石磨豆花店、豆花原輔食材基地情況等,對墊江縣中國•墊江石磨豆花之鄉創建工作進行評審。


那麼墊江的石磨豆花,

到底有何不一樣呢?


今天,

就帶大家一起來見證下

墊江縣土法炮製的

正宗墊江石磨豆花!


▼▼▼


墊江石磨豆花是以精選墊江土產黃豆為主料,想吃碗高質量的豆花,選材很重要。首先採選顆粒飽滿色澤亮麗的黃豆用水浸泡,一般兩到三個小時為最佳。


經過淨水泡發、然後就要推磨啦!推磨很辛苦,通常需要兩人一起或者輪流,旁邊還要站個添磨的,一兩小時後,等所有豆子都磨成白色醬汁了,第一道工序才算完成。


全部磨好後,擠幹布裡的漿糊,最后里面只剩豆渣,放邊上不用。過濾後的豆漿放鍋裡煮開,滾上幾滾後關火。


然後,用少許純滷水加三倍清水稀釋,再用勺舀小半勺稀釋後的滷水,輕輕攪動著放入豆漿裡,畫圈輕攪兩圈後,讓豆漿靜止一會。一般重複三次後就出現豆花分離現象,這裡就不要再放滷水了。


最後,以鹽、火燎(燒)青辣椒、榨菜粒、油辣子、折耳根莖等佐料蘸食的一道渝菜,就大功告成了。

目前,墊江縣已成立「中國.墊江石磨豆花之鄉」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商務局),由商務局具體負責「中國•墊江石磨豆花之鄉」創建工作。


同時,關部門也正著力從食品安全、環保達標等方面入手,抓好創建基礎工作,圍繞統一配備石磨、統一店招店牌、統一文化、統一收費、統一服裝、統一菜單等「六個統一」著手制定《墊江石磨豆花標準》和《墊江石磨豆花名宴、名菜、名點及名店標準》。同時還將就豆花餐飲企業在節能減排、食品安全、店面改造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


創建工作將分為啟動、創建、評審三個階段:


01

啟動階段為今年7月上旬,期間,墊江縣開展石磨豆花經營現狀調研,挖掘墊江石磨豆花的歷史、文化,邀請市商務委有關領導和專家到墊江實地考察,為墊江縣創建中國•墊江石磨豆花之鄉給予幫助和指導;


02

創建階段至本月下旬,期間,墊江縣將邀請有關專家提煉墊江石磨豆花美食特色文化,挖掘地方名菜和特色風味小吃,製作墊江美食書籍及專題宣傳片,改造升級現有石磨豆花店40家,制定墊江石磨豆花名店、名宴、名菜的評定標準並開展評定工作;


03

下月上旬為評審階段,屆時,中國烹飪協會專家將實地察看墊江縣創建情況,並就創建工作進行評審。評審通過,將授予墊江縣「中國.墊江石磨豆花之鄉」稱號。



墊江石磨豆花的來歷


墊江石磨豆花起源很早。相傳,康熙年間,湖廣省麻城孝感鄉的大戶周致誠響應朝廷招民填川的號召,帶領全家十多人來到墊江境內小沙河畔插佔為業。因家庭人多又勤勞,幾年下來,就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成了當地的首富人家。後來,這個地方成為場鎮,叫周家場。


墊江盛產鷹嘴黃豆,蛋白質含量高,是製作豆腐的優質原料。當地人逢年過節都要磨製豆腐食用或待客,有的還作為禮物饋贈親朋好友。周老爺喜美食,猶愛豆腐,他發現當地的豆腐比他老家的好吃得多,便叫家人虛心向鄉鄰學習豆腐製作技術。


有一天,周老爺從地裡回來,飢腸轆轆,家裡人正在點制豆腐,他看見鍋裡的豆腐乳白鮮嫩、絮狀如花,口水都流出來了。他等不及製成豆腐,便舀了一碗蘸上鹽和油辣子吃了起來。這一吃,讓周老爺大喜過望,他發現這種鮮豆腐綿軟嫩滑、窖水回甜,鮮香可口,比老豆腐還好吃,便叫家裡人也來嘗一嘗,大家都覺得好吃。這麼好吃的東西得有一個自己的名字吧,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議論起來,結果這雪白似花的鮮豆腐就叫「豆花」的說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從此,豆花便成了周家人的家常菜。


後來,愛好美食的周老爺又對佐料進行了一些豐富,在油、鹽的基礎上,加入了當地人普遍喜歡的油辣子、榨菜粒、花椒麵、大蒜粒等,特別是在不同的季節,還加入當地出產的其它食材為佐料,如在冬春季節,加入折耳根;在夏秋季節,加入時令的山胡椒、青辣椒等。特別是青辣椒,用竹籤串成一串在柴火上燒熟後加大蒜一起舂細,再加點鹽作為佐料,蘸食豆花,是周老爺最喜歡的吃法。由於家裡人多,吃飯都要坐好幾桌,為了方便,周老爺經常會點一大鍋豆花,然後用碗或缽把各種佐料分別裝上,讓大家根據自己的需要打佐料,自己舀豆花,吃好為止。慢慢地「周家豆花白又嫩,豆花佐料各人打」的說法就傳偏了鄉親四鄰。後來,大家都效仿周家人的做法,周家豆花也因此成了當地的一大特色。


周氏家族作為大戶人家,每逢紅白喜事,都要擺席宴請鄉鄰,「周家豆花」這道宴席保留菜由此慢慢流傳開來。到了清朝中後期,周家豆花已經傳遍了整個墊江縣,墊江的老百姓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點豆花、調佐料,周家豆花的名頭也被墊江豆花所代替。在傳承和推廣過程中,「千年古縣」墊江人保留了用石磨研磨黃豆的傳統工藝,因此大家都親切和自豪地稱「墊江石磨豆花」。同時,墊江石磨豆花在佐料上更進一步發展,品種更加豐富,多達30餘種,「豆花佐料各人打」也沿襲下來,形成了「色澤乳白、絮狀如花、綿軟嫩滑、窖水回甜、入口流香、佐料豐富、自助調製」的特色而聞名巴渝。改革開放以來,大量墊江人走出墊江,走出重慶,以「墊江石磨豆花」為名號開店創業,把墊江石磨豆花之美味帶到了重慶,帶到了全國。

原標題:這種美食重慶人都吃過,它有望成為「國字號」名片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墊江石磨豆花 這種重慶人都吃過的美食 有望成為「國字號」名片
    相傳,康熙年間,湖廣省麻城孝感鄉的大戶周致誠響應朝廷招民填川的號召,帶領全家十多人來到墊江境內小沙河畔插佔為業。因家庭人多又勤勞,幾年下來,就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成了當地的首富人家。後來,這個地方成為場鎮,叫周家場。    墊江盛產鷹嘴黃豆,蛋白質含量高,是製作豆腐的優質原料。當地人逢年過節都要磨製豆腐食用或待客,有的還作為禮物饋贈親朋好友。
  • 重慶特產傳說(108)丨重慶人最喜歡吃的小面,你知道它的起源嗎?
    (原標題:重慶特產傳說(108)丨重慶人最喜歡吃的小面,你知道它的起源嗎?)
  • 重慶特產傳說(106)丨勾起鄉愁的,不過一碗酸菜魚
    重慶以吃聞名,美食以麻、辣、鮮、嫩、燙為重點,廣受大眾的喜愛。說起重慶的美食名片,必定少不了麻辣重口的火鍋、佐料豐富的小面,而你不知道的,還有酸爽可口的酸菜魚。火鍋、小面、酸菜魚在全國的影響力最大,因此被稱為重慶三大美食名片。酸菜魚從哪兒來?
  • 重慶有名十大特色美食,看看你都吃過哪些?
    說起重慶,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火鍋。是的,重慶火鍋遠近聞名,但是重慶美食可不僅僅只有火鍋哦,重慶除了火鍋外還有很多別的美食,一起來看看你都吃過哪些吧!重慶辣子雞辣子雞,是一道經典的川菜。在順序上,建議先吃肉類後吃白菜、粉絲等物。因為菜葉易「掛油」,吃起來更辣。循序漸進,先從不太辣的吃起。合川桃片上面美食都是重口味,現在來變電口味啦!
  • 重慶特產傳說(89)丨重慶人大愛的涼麵,竟是武則天發明的?
    感覺整個人都癱了,仿佛吃什麼都沒有胃口。但是,重慶人絕不會錯過一種消暑的美食——涼麵!涼麵配上一碗綠豆稀飯,是許多重慶人夏天的記憶。如今,涼麵作為一種美食已經火出了國外,成為繼「老乾媽」後又一老外偏愛的中國美食。
  • 《重慶名片地圖》出爐,彭水的名片竟然是......
    一座城市一張名片而對於重慶來說,山城、橋都、火鍋、溫泉……這些都是可以代表重慶個性的名片它們早已名聲在外、深入人心但若是要為重慶的每個區縣都打造一張名片,你知道最能代表這個地方的東西是什麼嗎近日,重慶市規劃局聯合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推出《重慶名片地圖》,讓愉妹妹帶你一起看看,重慶不同地方相應的名片都有哪些?
  • 重慶特產美食清單,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特產~
    重慶物產豐富,每個區縣都有自己的特產。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特產美食。萬州格格是重慶市萬州區的一種傳統小吃,久負盛名。造就了、發展了、傳播了萬州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長壽血豆腐,是重慶長壽獨具鄉土特色的美食,長壽「血豆腐」並非用血製成,它是因燻烤使自然的白色的豆腐變成似血的顏色,「血豆腐」因此得名,其形色美觀、柏煙臘香、鹹麻適口、回味濃鬱等特色。熱情的長壽人,也會把血豆腐送給遠方的朋友作為禮品。
  • 到重慶旅遊,這些「重慶特產和美食」是超重也要買的~
    話不多說啦,直入主題~泡椒鳳爪先說一個我最愛的美食~泡椒鳳爪,鹹鮮微辣,回味微酸,山椒味濃鬱。我身邊的朋友沒有不喜歡的!江津米花糖真的推薦米花糖,我好像已經推薦過幾次了,真的太喜歡了,去超市購買的時候一定要買藍色和粉色包裝的,就是最樸素的老包裝,那種真的好吃,當零食或者早餐都可以。紅糖餈粑重慶人很少把這個當作日常會吃的。
  • 新名片讓重慶人更自豪 讓外地人更了解重慶丨S.活動
    連日來,本報和騰訊·大渝網聯合推出的「全民探尋重慶新名片」大型主題活動,得到社會各界好評,成為市民茶餘飯後熱點話題。截至昨日下午6點,兩天參與本次活動的市民累計已超過5000人次。  讓本地人感到更自豪  「從上午開始,電話就一直沒歇過。」
  • 網紅小吃「陳麻花」,本地人:它可不是正宗重慶特產~
    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重慶的烤魚、小面、缽缽雞、酸辣粉、辣子雞、臘肉……大家平時都喜歡吃什麼重慶特產呀,作為一個重慶妹子十分好奇,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吃火鍋滴~我喜歡吃火鍋,但是可不是只鍾愛於火鍋的~作為地地道道的重慶人,重慶特產大多都還是喜歡的。
  • 一碗豆花是簡餐便飯,亦是很多人認識重慶美食的名片
    而重慶,大概是所有城市最值得尋覓美食的地方了。重慶的夏天最離不開的不是空調,不是涼茶,而是街頭巷尾的美食小吃!重慶仟味臣火鍋燒烤食材超市這份小編特意為你定製的骨灰級美食攻略,帶你領略熱辣的重慶風味,在這裡痛痛快快地吃!
  • 江城、霧都、橋都、山城再多的名字都不足以代表它!(重慶)
    山城丨霧都位於中國西南部,長江上遊。其曾是戰時陪都,1997年成為了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四面環山,依山而建,又因地處盆地邊緣,兩江匯合處,常年霧氣朦朧,故而又有「山城」與「霧都」之稱。這裡就是中國·重慶美食、夜景、美女,是重慶的三大名片。重慶是著名的美食勝地,吃貨的天堂,尤其是天下聞名的火鍋,麻辣鮮香,「引無數食客競折腰」。
  • 重慶特產傳說下天第一粉:重慶酸辣粉
    重慶特產傳說(52) | 下天第一粉:重慶酸辣粉你以為只有「沙縣」才是全國連鎖?重慶酸辣粉也是首屈一指的,酸辣粉以它的酸辣味而得名,是重慶民間廣為流傳的傳統名小吃。主要採用紅薯粉加工而成,因價廉物美,長期以來一直受人喜愛。重慶人吃酸辣粉可從來不在乎什麼形象,經常可以看到當地人在街上手端一碗酸辣粉直接吃起來。
  • 小康生活她視角⑤丨以「三美」名片為筆,描繪重慶小康圖景
    重慶有三張名片 「美食美景美女」火鍋小面無辣不歡,江湖菜七滋八味重慶美食蜚聲國際燈火輝煌,兩江四岸流光溢彩此外,作為「新概念川菜」的發起者,菜香源之於重慶美食界有著不凡的意義。董事長黃燦認為,「菜香源的發展,折射了一條重慶美食的小康之路。」1999年,黃燦決定創立菜香源的時候,川菜還戴著「傳統」的面紗,人們對它的印象,是街頭巷尾蒼蠅館子,是魚香肉絲、宮保雞丁。
  • 重慶人都讓外地人羨慕死了!只因這些美食,你都吃過嗎?
    重慶人都讓外地人羨慕死了!只因這些美食,你都吃過嗎?重慶是一座充滿了熱情的城市,這座城市吸引我們的不僅僅有美景,還有它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重慶菜屬於川菜,以「麻、辣、鮮、嫩、燙」為重點,重慶菜是由老渝菜和江湖菜等組成的獨立菜系,日益精進。
  • 舌尖上的重慶!快來看看這些區縣美食你都吃過了沒?
    提到重慶美食全國人民都知道火鍋和小面其實在重慶幾乎每個區縣都有自己獨特的美食這些美食有的體現了巴渝地區傳統的飲食習慣有的展現了重慶各地的小吃特色 一起來品嘗重慶區縣的各種特色美食吧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菜你都吃過哪些呢(PS:以下排名不分先後)↓↓↓重慶名小吃,老字號,湯圓小巧玲瓏、皮薄餡大、
  • 重慶特產告訴你,打開重慶的正確方法
    沒有任何一個來過重慶的人離開時是失望的,這就是作為第一網紅城市的驕傲!來重慶前你可能看了不少的旅遊攻略,但從中你能用上的建議,應該不會超過一半,今天我們換一種打開方式來探秘重慶。在重慶,能買到重慶特產的店,多到三五步一個,所以duck不必為了特產專門去某個地方。盅盅哥就帶你們沿著特產來走一圈重慶的大小景點。
  • 重慶特產傳說(35)| 山城小湯圓其實不是山城「原產」 最初來自杭州
    (原標題:重慶特產傳說(35)| 山城小湯圓其實不是山城「原產」 最初來自杭州)
  • 重慶特產傳說(111)丨重慶火鍋的起源!真相可能嚇你一跳……
    各人認定一格滷汁,且燙且吃,吃若干塊,算若干錢,既經濟,而又能增加熱量。已不知有好多年了,全末為小布爾喬亞以上階級的人注意過。直到民國二十一、二年,重慶商業場街才有一家小飯店將他高尚化了,從擔頭移到桌上」。猜想二:「水八塊」起源說。現在重慶街頭,還有火鍋館名字叫「水八塊」,大約就是信奉這一派學說的吧。
  • 夜遊重慶好去處!重慶這五大特色夜市,你去過幾個
    為了得到夜市進一步發展,政府也大力打造「重慶味、國際範」的不夜城。今天就來盤點盤點重慶主城五大特色的夜市,來看看你逛過那幾個?重慶主城夜市五大特色的夜市1、磁器口磁器口被評為最奇夜市街區。一條石板路,千年磁器口,它自己也擁有獨特的味道。大多數人都是白天去的,卻不知夜晚的磁器口是熱鬧還是安靜。夜晚的磁器口也很熱鬧,相對於白天的多了一份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