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7月21日訊昨天中午12時許,多名市民向《新聞三秒區》報料:位於金東區多湖街道浙中建材市場東側的法明寺發生大火,寺院中規模最大的圓通寶殿化為廢墟,所幸殿內35尊玉佛受損不大。
碎瓦亂飛紮破兩條水帶
在市區二環東路上,遠遠就能看見沖天而起的滾滾白煙,不知情者還以為那是雲朵。在一條僅容單車通行的小道上,前後停著5輛消防車。其中3輛水罐車接力出水,幾條水柱射向一座僅剩梁柱的大殿。
「這把火實在太大了!」金東消防大隊一名消防員說,3輛消防車趕到時,大火正在吞噬整座大殿。消防特勤大隊又增派了兩輛消防車。消防官兵合力奮戰,把大火控制在這座大殿範圍內,但已經保不住這座大殿。
說話間,直徑三四十釐米的大梁和柱子斷斷續續倒塌下來,發出沉悶的巨響。大殿的四壁大多坍塌,露出數十尊高聳的佛像。因高溫炙烤而炸裂的碎瓦礫飛射到20米開外。由於衝擊力巨大,消防員在救火時,兩根水帶被扎破。
燒毀建築內有35尊玉佛
面對這一慘狀,在法明寺待了20年的金東區佛教協會副會長彭女士痛心疾首。「損失無法估量!」她說,起火的是供奉觀音的圓通寶殿,是寺院中最大、最新的一座殿堂。
據介紹,法明寺創建於五代大周顯德年間,原稱文殊寺。北宋景德三年改為現名,距今已有1050餘年歷史。現存古建築是清嘉慶年間重建,前後三進,每進三間,左右有廂廊,寺中前天井有羅漢松一株,相傳是千年古樹。1992年,法明寺恢復宗教活動,有關部門對原廟宇進行了整修擴建。
彭女士說,燒毀的圓通寶殿佛像最多。1999年,寺廟耗資60餘萬元建成這座大殿,佔地590平方米,高11米。殿內有35尊玉佛,其中最大的一尊玉佛高七八米、重4噸,是從緬甸捐贈過來的。其他大大小小的玉佛,最矮的也有兩米高。
起火點擺著許多蠟燭
到法明寺上香的趙老太最先發現火情。趙老太說,她是早上7時30分左右過來上香的,中午就在寺廟內休息。「中午12時40分左右,我到圓通寶殿裡拿東西,剛進去就看到殿內的西北角在著火,我趕緊跑出來喊救火。」
彭女士說,她在法明寺待了20多年,這裡管理一直很好。「我們不允許香客帶煙、香、蠟燭進大殿,殿裡用的是無煙蠟燭。起火的時候,大家在休息,殿裡沒有人。」
彭女士說,最先起火的大殿西北角是做法事的地方,那裡懸掛著捐助人的名單,擺放著許多無煙蠟燭。
消防部門表示,將對起火原因展開調查。
被毀大殿不屬於文保範圍
昨晚,金東區文物監察大隊一名俞姓工作人員致電本報。他代表金東區文物局澄清:起火建築不屬於法明寺文保範圍。
這名俞姓工作人員說,法明寺屬於市級文物保護點。火災發生後,他去過火災現場,發現著火的建築是後來新建的,不屬於古代所建的法明寺的主體,甚至連附屬文物保護點也不算。他還說,儘管被毀建築內有幾十尊玉佛,價值昂貴,但這不等同於文物,沒有文保價值。 本文攝影:傅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