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在《和董傳留別》中寫道:「腹有詩書氣自華」
直到現在我們也經常用這句話來形容有才華、有氣質的人。當今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所出現,對此也是一直在努力的培養,但現在的家長往往過於注重孩子的成績,從而卻忘了中國傳統文化——國學。
古典詩詞研究大家葉嘉瑩先生說:古詩詞能讓人心靈不死。從小讓孩子接觸古詩詞,就相當於贏在了起跑線上, 今後無論是學習還是閱讀,都會手到擒來。
一般情況下孩子到了2-3歲,就可以進行古詩詞啟蒙了,即使孩子不懂其中的意思,但是當家長讀的多了,對孩子的未來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古詩詞會對孩子產生哪些影響呢?
影響一: 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
簡簡單單的幾行詩句中,卻蘊含著一個故事、一種意境、一種情緒,這不得不讓我們感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當孩子在背誦、學習古詩詞的時候便能感受到詩中蘊含的這些情感,這些情感也會潛移默化地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
影響二:鍛鍊孩子的語感,無形中就增強了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
在國外有一位心理學家robot做了一項研究,他讓2-3歲的孩子從小就背誦一種陌生語言,背了大概2年左右就不讓他們背了。過了好幾年之後,心理學家又把他們找來學習之前背誦過的陌生語言和另一種陌生語言,結果發現學習前者的速度比後者快了1/3。
影響三:豐富的知識儲備
孩子6歲前大腦會處於發育的高峰期,這個時期孩子背一首古詩只需要反覆閱讀兩遍就能夠記住,當然這不僅是因為孩子此時記憶快,更是因為古詩帶有很強的韻律感,更容易幫助孩子形成記憶。同時孩子6歲前背的古詩越多,那麼詞彙量以及文學素養也就越強,這對孩子未來學習有著很大的幫助。
影響四:增強記憶力
孩子的記憶力並非天生就好,而是需要通過不斷地練習,逐步增強,孩子在背誦古詩的過程中,大腦會根據背誦的次數來形成一種永久式記憶,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小時候背的古詩現在一提還能背下來的原因。
孩子背古詩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①讓孩子理解古詩詞中的意思:家長可以通過古詩的注釋來讓孩子理解所表達的意境,理解著背能夠更有效地幫助孩子記憶和運用。
②不強迫孩子背古詩:幼兒時期背古詩最主要的就是培養孩子的興趣,強迫孩子背古詩只會讓孩子產生厭煩心理,對以後的學習都會有一定的影響。
下面這些古詩詞,拿來給孩子做古詩詞啟蒙,再合適不過了!
1、靜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明亮的月光灑在井欄前,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2、詠柳
唐代: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裡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3、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4、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詢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處的村莊。
5、惠崇春江曉景
宋代: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戲的鴨子最先察覺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長滿了蔞蒿,蘆葦也長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遊到江河裡來了。
6、梅花
宋代: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牆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盛開。遠遠的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因為有梅花的幽香傳來。
7、 絕句
唐代: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兩隻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一行白鷺直衝向蔚藍的天空。坐在窗前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裡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隻。
8、畫
唐代: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遠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處卻聽不到水的聲音。春天過去,可是依舊有許多花草爭奇鬥豔,人走近,可是鳥卻依然沒有被驚動。
9、山村詠懷
宋代:邵雍
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不知不覺一走就離家二三裡遠了,輕霧籠罩著四五戶人家。路邊亭臺樓閣有六七座,還有八九十枝的鮮花在綻放。
10、春曉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日裡貪睡不知不覺天就亮了,到處可以聽見小鳥的鳴叫聲。回想昨夜的陣陣風雨聲,不知吹落了多少嬌美的春花。
從小培養孩子背誦古詩詞,不僅是為了幫助孩子為將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更是未來孩子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感受中國的魅力,大家還記得詩詞大會上的武亦姝嗎?
當年詩詞大會這檔節目大火的時候,很多家長都紛紛留言,想要培養出這樣的孩子……
接下來小愛媽就為大家分享一套適合2~12歲孩子閱讀的中國最美古詩詞《跟著爸爸學古詩》。
跟著爸爸學古詩:人情之暖、懷古之思、家國之愛、山川之美。央媒「金話筒獎」著名播音主持人蘇楊和孩子一起品讀詩詞韻律之美。《跟著爸爸學古詩》全書一共4冊,是由是三個爸爸的父愛之作,給全天下孩子一份親子共讀的禮物。
《跟著爸爸學古詩》的特點是按主題分冊,單本輕,字號大,插圖精美,畫工精緻,就是不知道這麼多得背到什麼時候了,中國古典繪畫作品,並附有二維碼,掃描即可聆聽。
《跟著爸爸學古詩》原價需要168元,我為大家申請了專利,在這裡購買僅僅需要88元即可,教會孩子背古詩是一輩子的財富,與其讓孩子天天玩手機,看電視,不如讓他們在書籍中尋找快樂。
【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享受粉絲特價】
3~6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黃金時期,老人們常說:3歲看大、7歲看老,所以說,對於孩子6歲前的教育是很重要了,除了父母基本陪伴之外,更要教育孩子的情緒表達和與人交往的能力,這些都是情商的基本素養。
父母要儘早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免得孩子長大之後變得脾氣暴躁,想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繪本是必不可缺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孩子在小時候對故事以及圖片最為敏感,繪本是最適合的。
我家孩子在3歲左右就看了很多的繪本,其中有一套《做最好的自己》孩子是非常喜歡的,全書一共有10冊, 畫面精美、內容孩子色彩鮮豔的插畫,在3歲左右的孩子,可以當做是漫畫書,還們可以用來親子共讀。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書一共有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發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幫助孩子克服情緒障礙,陪伴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把那些能做的、不能做的事情深刻的留在孩子的印象中。
10冊不過是59.8元,平均一本不到6塊錢,也就是一頓早餐的錢,卻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養成好習慣、好性格,同時培養閱讀好習慣,一舉多得!怎麼算怎麼划算!
我是小愛媽,6歲女兒的寶媽,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歡迎大家關注、轉發、點讚、評論,想要了解更多育兒乾貨,關注我,持續為您更新優質育兒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