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光易逝,人生易老。很多人,沒來得及珍惜就失之交臂;很多事,沒來得及把握已錯失良機。知迷途之未返,覺今是而昨非。一個人就算經歷再多挫敗,如果能從失落和迷惘之中看到自己往日的不足和缺點,好好規劃,揚長避短,就可以擺脫困境,走出低谷。
本期內容,悅讀國學就和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身處困境不要怕,做到這四點,快速走出低谷,迎來好運!
一、惜時如金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光真的就像流水一樣譁譁流淌,一去不復還。每時每刻,每分每秒,時間逝去了就不會重來。一個人不想一事無成,首先要做到惜時如金。
把時間多用在正經事兒上,少一點閒聊胡扯,多一些埋頭苦幹;少一點幻想憧憬,多一些腳踏實地;少一點應酬交際,多一些自我提升。同樣是一天24小時,成功者可以把每一天過得更有意義,而失敗者,總是得過且過,漫不經心。
同樣是忙忙碌碌,失敗者總是把時間浪費在不相干的事情上;而成功者,會分秒必爭,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的事業和工作上。
正所謂:天道酬勤。一個人如果做不到惜時如金,不能把心思專注於工作,那麼,是很難走出人生低谷的!
二、制定計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中庸》
如果沒有計劃,就容易失去目標,每天吊兒郎當,不知道要做什麼,一混就是一天,一混就是一輩子。
一個人如果想長期穩定發展,制定規劃是不可免的,可以對自己起到很好的指導和督促作用。
同時,制定計劃可以減少做事的盲目性,從而有效的規避風險。比如說,做事情之前,不要一時衝動。大體估算一下,做這件事可行性有多大?有幾成勝算 ?利弊都是什麼?如果利大於弊,基本可以嘗試。反之,不要以身犯險。
我認識一位高考狀元,她在高一的時候成績只是中上等,後來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嚴格的學習計劃,包括幾點起床,起點跑步鍛鍊,什麼時間段學哪一科目的哪一章節,每一天需要達成的目標,有哪些薄弱環節,用多長時間來鞏固提高,這樣有的放矢,合理安排之後,學習效率大幅度提高,堅持二年之後,成績突飛猛進,一舉奪冠。
三、學人所長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
不管你做什麼,從事什麼職業,在哪一個圈子,不要固步自封,應該把眼光放的遠一些,多學一學別人的長處和優點,彌補自己的缺點和不足,這樣才可以快速成長。
當然,向優秀的人學習,並不是生搬硬套就可以的,那樣只能弄巧成拙,畢竟成功不可複製,因為天時地利人和各方面的條件都在變化,如果一味套用,無異於刻舟求劍。
那麼,我們要向成功者學什麼呢?——他們的運營模式,做事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路,尤其是他們看問題的角度和思維方式 。
比如說,某兩位商界大佬,他們的經營模式,其實都可以從中看到別人的影子,沒有誰生來什麼都會,就連孔子都說:餘非生而知之者,不會就學,學了就實踐,若能知行合一,必能脫穎而出。
要想站的更高,首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是最有效的捷徑之一。
四、豁達寬容
人若一味見人不是,則到處可憎,終日落嗔。—— 曾國藩
人一旦習慣了計較,就深陷泥潭,疲於應付。計較太多人易老。不要什麼事都放在心上,不要什麼人都針鋒相對,否則,還沒等困難和挫折把你怎麼樣,自己先把自己折騰垮了。
爛事兒是無窮無盡,無休無止的,哪有那麼多精力計較!告訴自己——正事兒要緊!
鄭板橋說得好:難得糊塗。有些人,有些事,只要不是特別過分,就隨它去吧。
人生不如意,十之有八九,不完美才是人生。
總會有不合我意的事發生,總會有不順我心的人出現,不要為不相干的人壞了自己的好心情,豁達則心安,心安即是福。
人生難免三起三落,人生總有順流逆流。一個人,身處困境不要怕,學會這四點,必能走出人生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