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1999的10年,是迪士尼的「文藝復興」時期。
這一時期的迪士尼不僅走出了之前的票房陰霾,更重要的是復興了華特·迪士尼本人對動畫長片的理解:
動畫電影不僅僅是拍給小孩子看的作品,同樣適合成年人欣賞。
正是這一時段,《獅子王》誕生了。
它幾乎是將迪士尼從水深火熱的低迷之中拯救了出來,還重新定義了動畫電影的含義。
故事中所包含的責任、愛、萬物生息和冒險精神,都讓這部電影成為了傳奇。
影片中辛巴在波折的人生中,踏出了那條成王的道路。
足以向觀眾證明,迪士尼的動畫片不止給小孩子看的,還是給這個世界看的。
時隔二十五年,辛巴再次回到大眾的視野當中。
曾經感動整個童年的電影,帶來的感動依舊延續至今,哪怕你已人到中年。事實上,在《獅子王》真人電影之前,2016年迪士尼曾推出CG電影《奇幻森林》,讓全世界再次見識到了CG的魅力。
當那些動物出現時,你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在看動物世界,雖然少了趙忠祥老師的配音。
尤其是戴上3D眼鏡後,近距離感受那種精細到每一根毛髮的質感,除了讚嘆,再找不出一個更合適的詞來形容這種視覺震撼。
真人版電影《獅子王》中,非洲大草原上一輪紅日冉冉升起,為高大的吉力馬札羅山披上層金色的光紗。
所有的動物湧向了同一個地方,興奮地等待著一個重大消息的宣布:
它們的國王木法沙將迎來自己的新生兒,這個新生兒就是小獅子辛巴!
它是獅子王木法沙的接班人、榮耀國的下一任國王。
辛巴生性勇敢愛冒險,一直想成為像木法沙一樣的獅子王,不斷地闖禍只為了向父親證明自己。
木法沙的萬獸之王地位被他的弟弟刀疤覬覦已久,於是他跟鬣狗狼狽為奸,設計害死了木法沙。
可惡的刀疤還將木法沙的死全部都怪罪給年幼的辛巴,讓我們在為木法沙之死傷心之餘,還得眼睜睜看著辛巴被逐出王國。
這是《獅子王》最扎心的片段,木法沙再也沒有醒過來,無助的辛巴只能獨自逃離……
刀疤也順位成了國王。
在辛巴走投無路的時候,他遇到了機智的丁滿和善良的彭彭,他們把辛巴帶回森林,培養他長成雄壯的大獅子。
還教給了他這句座右銘:「庫那瑪塔塔」。這是一句古老的非洲諺語,意為「無憂無慮,夢想成真」。在辛巴第一次嘗試吃蟲子的時候,這句話給了他勇氣;在辛巴遠離故鄉的時候,這句話給了他安慰,陪伴他成長。哈庫那瑪塔塔……
辛巴跟著彭彭、丁滿長成了大獅子,那一天晚上他們討論星空,辛巴說,有人跟他說過,那上面住著逝去的國王們。
看到這兒,萬萬特別心疼木法沙,他是那樣英勇神武、善良慈愛的王,用心養育自己的孩子,卻因為刀疤的陰謀無法護孩子長大。
逃出榮耀國的娜娜,在森林裡遇見了辛巴,勸說他回去反抗刀疤和鬣狗的統治。
可辛巴這麼多年依舊沉陷在害死父親的自責裡,他逃避了。在森林裡,他遇到了榮耀國的長老拉飛奇,拉飛奇問他「你是誰?」
辛巴說不清楚,因為他早已拋棄了過去、回憶,以及自己的責任,他迷失了真正的自己。「你是木法沙的兒子!」望著湖裡的倒影,辛巴仿佛看見了木法沙在對自己說,「你必須在生命的循環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記住你是誰,你是我兒子,也是唯一的國王。」他終於找回了真正的自己,與娜娜、彭彭和丁滿一起奔向了榮耀國,向刀疤發起了挑戰,奪回屬於自己的王位。
電影除了經典的故事,還有經典的音樂。真的就是我們小時候聽的配樂,不過重製版又有了新的感覺。
Circle of LifeCarmen Twillie;Lebo M. - Walt Disney Records The Legacy Collection: The Lion King
疣豬、貓鼬和辛巴關於「哈庫那瑪塔塔」的哼唱,後面一群動物加入「配樂」,有現在流行的「阿卡貝拉」純人聲合唱的意思了。不管是旋律還是節奏,全是那世外桃源裡的小動物們用鳴叫和蹄聲製造出來的。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為什麼說《獅子王》是一部經典的電影?萬萬很喜歡這個答案:「經典就是,當年我還是孩子的時候,激動不已;現在我帶著我的孩子看,仍然讓他激動不已。一個永恆的傳奇,一個永遠不會過時的故事,就是經典。」
《獅子王》故事的偉大,因為它不僅僅是拍給成人或孩子們的一時歡娛之作。笑笑便可,開心一刻,那彭彭和丁滿作為主角足矣。它的偉大恰恰因為它是一場悲劇,悲劇的基底裡有我們每個人必須面對的痛苦,有限的生命,必須離開至親的堅強與獨立,對未知世界的挑戰……
當我們獨自上路時,要用怎樣一套生命哲學走出自己的路?辛巴在經歷,辛巴也在替我們思考,替我們回答。
我相信,木法沙的「Circle of Life(生命循環)」在某一天,也會啟示今天走進電影院的孩子們。
當他們長大時,仰望星空,審視自己的成長,懊悔或期待,茫然或堅定,痛苦或充滿希望,故事的靈魂都會在新一代人心中注入新的能量。
也許那時,《獅子王》又有了新的講述方式,我們也從辛巴變成了木法沙,在星空凝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