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25日電 綜合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受金融危機衝擊,近年來美國街頭行乞的現象有增無減。在美國生活多年的華人多少有過被乞丐要錢的經歷,不少華人坦言,相比華人以行乞為恥的傳統觀念,美國乞丐似乎「要錢要的理直氣壯」,甚至不給錢還開罵,極為「驃悍」的作風實在嚇人。而華人向來有愛帶現金的習慣,也令自身成為美國乞丐的最愛。
美國流氓乞丐橫行 不給錢就罵人
蒙市上班族蘇小姐月前到巴沙迪那老城逛街,在Paseo Colorado商場外,遇到一位壯碩的中年非裔婦女索要錢財,「我已經兩天沒吃飯了」。對美國乞丐早已見怪不怪的蘇小姐沒有搭理對方,直接繞過,下一刻就聽見這位婦女以高八度嗓門在身後喊道,「別裝你不懂英文!」蘇小姐仍沒有反應,對方又怒氣嚷道,「我懷孕了!」這兩句話聽起來中氣十足,「哪像一個餓了兩天的人」。在美生活近五年,蘇小姐表示,這麼理直氣壯要錢的乞丐還是頭一回遇到。
隔天蘇小姐與同事聊起此事,一位華裔同事也透露,去年底太太帶著女兒在巴沙迪那購物時,也遇到非裔婦女乞討。被拒絕後,該名婦女也朝她們大喊,「前兩句話如出一轍,第三句話更離譜,她說『我丈夫剛死!』」如此驃悍的乞討風格令在座同事咋舌,另一位家住聖谷東區的華人同事也說,在羅蘭岡某華資商家集中的商業廣場露天停車場內,有一名西裔男乞丐常年「駐紮」,每見有華人從店裡出來,就一路尾隨要錢,遭拒後便當街破口大罵。
利用暑期到華盛頓實習的王小姐也遭遇「行乞有理,不給就罵」的「悍丐」,在當地喬治敦商業街遊覽時,王小姐被一名非裔男青年攔住要錢,王小姐搖了搖頭表示拒絕,卻聽見這名乞丐開始在背後用「F」字眼大聲咒罵,甚至還喊道「滾回中國去」。
從南加大公共管理學院畢業的華生Yvon也不止一次在美國遭遇「悍丐」。學生時期,她在學校附近的快餐店遇到一名非裔男子向她要錢買午飯,Yvon問他要多少,對方臉不紅心不跳,張口就要十元。「我一個窮學生,平時自己吃頓飯花不到三塊錢,超過五塊錢都要盤算盤算,你吃頓飯要十元?」Yvon乾脆以沒有現金為由拒絕。
「悍丐」有時甚至會變「悍匪」。就讀於紐約大學法學院的華裔曹同學透露,2010年剛到當地不久,有天晚間從地鐵站出來,被幾名非裔青少年纏著要零錢,並跟著他一直走了幾個街區。心裡有些發毛的曹同學於是掏出錢包,誰料對方竟一把搶過鈔票和錢包,逃之夭夭。
美國乞丐驃悍的行乞作風,與華人乞丐文化迥然相異。王小姐表示,華人不到走投無路,都不會淪為乞丐,即使行乞,也會用各種方法來博同情,像美國乞丐將別人的施捨視作理所當然、乞討被拒還當街開罵的做法,在華人乞丐身上「真的很少見」。
華人愛帶現金 美國乞丐最愛
美國「悍丐」理直氣壯行乞,震撼華人新移民,其實還有不少採取「迂迴戰術」向人討要錢財的「刁丐」同樣令華人無奈。
去年9月到舊金山訪友的鐘小姐在鬧區紅燈停車當口,一名非裔男子湊上來,不由分說就開始給鍾小姐擦起車窗玻璃來,胡亂抹了幾下後,便伸手討要「服務費」十元錢。剛剛回過神來的鐘小姐正要拒絕,一眼瞄到對方另一隻手裡竟然提著一把工具榔頭,擔心對方意圖不軌的鐘小姐趕緊給錢溜之大吉。
移居美國十多年、曾在舊金山居住過的亞凱迪亞居民陳先生表示,此種強索錢財的方式,早年不僅舊金山常見,在紐約街頭也不少,大多是腰間插著雞毛撣子,一手拿著抹布,另一手就提著榔頭,但近年來隨著城市加強整頓力度,這類群體才逐漸銷聲匿跡。
日前途經南艾爾蒙地一家快餐店買食物的華人李先生,在餐廳內遇到一名西裔「刁丐」。被李先生以沒有零錢拒絕施捨後,這名乞丐遂又問,「能不能幫我買一杯飲料?」李先生以為對方的確饑渴交迫,便買了杯飲料。乞丐接過飲料卻仍沒有離開,反而直盯著李先生手裡的找零,說「現在你有零錢了」。感覺被人愚弄的李先生火冒三丈,「我有零錢了,但是我不想給你!」
住在蒙市的留學生張同學因不會開車,出行只能搭乘公交,有一回在車站遇到一位非裔老太太向她要兩元錢坐車。張同學給了錢,上車時卻看見這位老婦從口袋裡摸出老人月卡直接往卡片閱讀機上一刷,張同學這才意識到自己善心被利用了。
加州理工學院華裔劉同學也透露,月前搭乘捷運到學校,在車站外遇到一名年輕的非裔女孩一臉焦急地求助。女孩說,從外州來投親,但剛到就丟失錢包,她只要可以買一張地鐵票到親戚家就可以了。劉同學零錢不夠,便給對方一張十元鈔票,還熱心為她指路。但女孩卻沒有往車站裡走,反而往相反方向慢慢走開,一邊玩著手機。劉同學恍悟被騙,「大概她又在搜尋下一個目標了」。
劉同學說,在美生活多年的一位學長告訴他,可能因為亞裔有隨身攜帶現金的習慣,更容易被乞丐糾纏要錢。
「刁丐」要錢,可能是因為博彩沒錢了。阿罕布拉居民崔先生透露,早年曾在加油站遇到一名非裔向他要錢買吃的,好心給了五元錢,但對方轉身到便利店裡,出門時崔先生清楚看見他手裡不是食物,而是加州彩券!(駱舒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