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華語歌壇交流融合的輝煌30年,傳承經典華語音樂,聯結全球華人情感,由全球華語音樂工作者之協作推廣機構「國際華語音樂聯盟」經三年籌備的「華語金曲獎」30年經典評選正式啟動,在廣州亞運即將開幕之際,歷史性地選出華語樂壇的「30人30歌30碟」。
華語金曲30年。
網易娛樂11月8日報導 1978年香港第一屆十大中文金曲獎開始頒獎,內地在廣州有了音樂茶座和籤約歌手、中唱、太平洋等專業公司,鄧麗君等港臺流行音樂被介紹進內地,並啟蒙了一代內地歌手。30年來,華語歌壇發展迅速,三地的融合不斷加深。為紀念華語歌壇交流融合的輝煌30年,傳承經典華語音樂,聯結全球華人情感,由全球華語音樂工作者之協作推廣機構「國際華語音樂聯盟」經三年籌備的「華語金曲獎」30年經典評選正式啟動,在廣州亞運即將開幕之際,歷史性地選出華語樂壇的「30人30歌30碟」!
「華語金曲獎」由全球華語音樂工作者之協作推廣機構「國際華語音樂聯盟」主辦、華語文化國際有限公司榮譽出品,評審和運營機制與國際接軌,立足中國南方,面向世界華人,推動音樂創意產業進步,弘揚中華文化,打造「華語歌壇的格萊美」。
30年來,膾炙人口的華語經典金曲不計其數,成就非凡的歌手和音樂人亦浩若星河,誰是30年華語樂壇最經典的「30歌」「30人」「30碟」?相信會是令人關注的年度話題。「華語金曲獎」過去一年已舉行多場致敬經典巨星如鄧麗君、羅大佑、李宗盛、張國榮、黃家駒、陳百強等的音樂會,加上適逢華語樂壇30年的象徵——滾石唱片即將舉行30年巡迴演唱會,此次評選更起到推波助瀾、遙相呼應的作用。
本次活動廣邀全球100位資深的音樂人、樂評人、電臺D.J、唱片收藏家等聯合評選,結合網絡投票,最終結果將會於2010年12月12日的2010廣州影音展揭曉,並在不同城市陸續舉行獲獎作品的唱片鑑賞會,廣邀業界人士和歌迷參與。
全民性與專業性結合之票選
其中,30年「30人30歌」部分將進行全民選舉——專業投票(佔70%)+大眾投票(佔30%),歌迷可在網易娛樂的專題網頁進行投票。而「30年30碟」則將由資深的音樂人、樂評人和唱片收藏家共同選出。FM133.6廣東電臺城市之聲遊威和彭偉主持的《澎湃動力》、廣東電臺新聞頻道孫瀟毅的節目《星空夜話-華語文化名人訪談》和陝西音樂廣播安柯的《自由音樂在線》節目也將邀請音樂人共同討論30年經典,與聽眾一起選出自己的最愛。
全球100人評審團締造歷史
本次評選的評審團堪稱華語樂壇史上最具廣泛性和權威性,不僅有歌迷耳熟能詳的知名音樂人,如香港的向雪懷、黎小田、鄭國江、盧國沾、周啟生、鮑比達、何重立、林夕、劉卓輝、徐小明、張佳添,臺灣的李宗盛、吳楚楚、塗惠源、陳樂融、韓賢光、林明陽、包小松、鍾興民,也包括陶曉清、李再唐、倪秉郎、朱明銳、陳欣健、區新明等資深傳媒人士,更有袁智聰、馮禮慈、黃志華、馬世芳、翁嘉銘、吳建恆等知名樂評人。而內地評委也涵蓋了目前最具影響力的音樂人、樂評人和傳媒人士,如李海鷹、張亞東、金兆鈞、郝舫、王曉峰、李皖、阿瑟、遊威、邱大立、蔣明、科爾沁夫、王磊、大地、陳石、陳丹虹、馬國華、梁永斌、周兵、馮喬等,更首創性地邀請多位活躍在民間的唱片收藏家參與投票,包括馮志文、杜剛、何忠、吳奇、周大泳、何厚基等。林一、譚智仁等來自草根階層的「專業歌迷」也進入評審團,代表「華語金曲獎」更紮根大眾的思路。而海外評審團也覆蓋了澳門、美加、東南亞等不同華人地區,體現了「華語金曲獎」的全球性和普遍性。
「華語金曲獎」30年評選100人全球評審團
香港:
向雪懷 黎小田 鄭國江 盧國沾 鮑比達 何重立 周啟生 林夕 劉卓輝 張佳添 李再唐
倪秉郎 朱明銳 陳欣健 徐小明 區新明 丘亞葵 陳啟泰 袁智聰 馮禮慈 黃志華 陳大文
臺灣:
李宗盛 吳楚楚 陶曉清 塗惠源 陳樂融 韓賢光 林明陽 包小松 鍾興民 周易
王介安葉雲平 于冠華 馬世芳 翁嘉銘 方致怡 吳建恆 吳曉萱 吳大維 曾俊仁
內地:
李海鷹 張亞東 金兆鈞 張樹榮 郝舫 王曉峰 戴方 張東 朱雲 丁寧 科爾沁夫 崔恕 彭洪武 朱烽 薛仲垚 賀愉 雷子 王磊 王毅 李宏傑 阿瑟 範立 林海 王江 王昕 王澄翔 陳潔明 李廣平 鄧偉標 黑楠 鍾路明 雷虹 馬國華 盧啟波 陳石 陳濤 陳丹虹 陳靈偉 周兵 梁永斌 梁宇翀 彭偉 林如敏 遊威 邱大立 蔣明 爾東塵 黎文 一刀 勁翔 莫挺 杜剛 馮志文 倪兵 李皖 馮喬 大地 甘雨 大衛 安柯 吳奇 周大泳 何厚基 何忠 林一 譚智仁
海外:
陳偉成(澳門)
李偲菘(新加坡)
陳軍伍 陳穎豪(馬來西亞)
黃錦波(美國)
DaJamz(法國)
「華語金曲30年30歌」評選條件:
100人評審團專業投票(佔70%)+大眾網絡投票(佔30%)
1978年-2010年期間傳唱的華語歌曲(1978年前推出,但在此階段廣泛傳唱的亦可入選)
評選標準:
音樂性:歌詞/旋律/編曲/演唱具有超高水準,樹立音樂典範
時代性:反映當時時代主題或社會心聲
民族性:體現中華民族自身的文化傳統,並不排斥與外來優秀文化融合
人文性: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和藝術性
歷史性:成為歷史長河的標誌性作品
傳承性:膾炙人口、經久不衰,傳唱多年仍不失其經典魅力
評選標準:
音樂成就:歌曲的傳唱度、唱片水準、銷量、行業地位
影響力:在全球華人世界樂壇和社會的知名度以及美譽度
華語金曲30年30人」評選方式:
100人評審團專業投票(佔70%)+大眾網絡投票(佔30%)
在候選人中按1-30的排名依次投票選出30人
按名次排列,第一名得30分,以此類推第30名得1分,總分高者名次高
最後得分最高的30位成為「30年30人」
候選:
艾敬 包美聖 BEYOND 蔡楓華 蔡國權 蔡健雅 蔡琴 蔡依林 草蜢 陳百強 陳芬蘭 陳慧琳 陳慧嫻 陳美齡 陳明陳明章 陳綺貞 陳珊妮 陳昇 陳淑樺 陳小霞 陳奕迅 成方圓 程琳 崔健 崔苔菁 達明一派 刀郎 鄧麗君 竇唯 杜德偉 杜麗莎 方大同F.I.R費翔 費玉清 鳳飛飛 高凌風 高明駿 高勝美 古巨基 顧媚 關正杰 關淑怡 郭富城 郭頌 郭小霖 韓紅 何韻詩 黑豹 洪榮宏 侯德健 胡德夫 黃大煒 黃凱芹 黃清元 黃品源 黃舒駿 黃小琥 黃曉君 黃耀明 黃鶯鶯 黃韻玲 黃沾 江蕙 姜育恆 鄺美雲 黃大煒 老狼 劉家昌 劉文正 李碧華 李春波 李達成 李谷一 李建復 李克勤 李麗芬 李茂山 李雙江 李壽全 李亞明 李亞萍 李宇春 李宗盛 黎明 麗莎 梁靜茹 林俊傑 林強 林淑容 林一峰 林憶蓮 林志美 林竹君 林子祥 劉德華 劉歡 劉美君 劉若英 呂念祖 盧冠廷 倫永亮 羅大佑 羅文 馬兆駿 毛寧 梅豔芳 孟庭葦 莫文蔚 那英 南方二重唱 區瑞強 歐陽菲菲 潘安邦 潘美辰 潘越雲 樸樹 齊秦 齊豫 青山 任賢齊 容祖兒 軟硬天師 S.H.E 沈文程沈小岑 施孝容 宋祖英 蘇小明 蘇芮 孫楠
孫燕姿 TWINS 譚順成·謝玲玲 譚詠麟 太極 泰迪羅賓 唐彪/安李 唐朝 陶喆 田震 童安格 萬沙浪 汪峰 汪明荃 王菲 王傑 王潔實/謝麗斯 王磊 王力宏 王夢麟 王新蓮 王芷蕾 溫拿 文章 吳楚楚 吳滌青 吳國敬 五月天 伍佰 翁倩玉 伍思凱 奚秀蘭 夏韶聲 蕭驪珠 小蟲 小虎隊 仙杜拉 謝雷 辛曉琪 徐小鳳 徐小明 許冠傑 許景淳 許美靜 許茹芸 許巍 燻妮 楊弦 楊小萍 楊千嬅 楊鈺瑩 楊祖珺 姚蘇蓉 葉德嫻 葉佳修 葉麗儀 葉啟田 葉倩文 葉振棠 銀霞 尹光 尤雅 餘天 庾澄慶 羽泉 嶽雷 曾路得 曾淑勤 張艾嘉 張楚 張德蘭 張帝 張國榮 張鎬哲 張洪量 張惠妹 張立基 張明敏 張薔 張小英 張信哲 張行 張學友 張宇 張雨生 張震嶽 趙傳 甄妮 鄭錦昌 鄭鈞 鄭少秋 鄭秀文 鄭緒嵐 鄭怡 鄭智化 鍾鎮濤 周傳雄 周華健 周杰倫 周啟生 周雲蓬 朱逢博 朱明瑛 朱哲琴 左小祖咒
「華語金曲30年30碟」評選條件:
由「華語金曲獎」專業評審團選出
1978年-2010年期間推出的華語唱片(1978年前推出,但在此階段影響廣泛的亦可入選)
「華語」定義:以中華民族的語言演繹(包括普通話、廣東話、閩南語、客家話及其它方言),必須為人聲演繹,不包含純器樂專輯
專輯為首次發表的作品集,不包含將若干專輯作品精選的合輯,作品原則上以原創為主,也可包含部分優秀的、被廣泛認可的翻唱作品
評選標準:
經典性:在華語歌壇具有經典地位及典藏價值
音樂性:歌詞/旋律/編曲/演唱具有超高水準,樹立音樂典範
創意性:在任何一單獨領域或整體概念帶來新的創意及突破
人文性: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和藝術性
傳承性:膾炙人口、經久不衰,傳唱多年仍不失其經典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