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鄭州美術館新館開館暨「聚美中原」首展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舉行。據悉,總投資5.3億元的鄭州美術館新館作為鄭州市中央文化區「四個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5年的建設已經建成,鄭州美術館將於10月25日上午在一樓大廳舉辦新館開館儀式,屆時將邀請省市領導和國內知名藝術家出席,一批藝術家也將捐贈藝術作品。
鄭州美術館館長羅鳴就鄭州美術館新館的展覽活動、學術活動、便民服務等情況進行了正式公布與說明。
6項展覽 名家雲集 名作薈萃
(一)《西泠印社藏品展》,是已有116年歷史的「天下第一社」西泠印社在鄭州的「首秀」,233件(組)珍藏走出杭州,也是近年來西泠印社藏品最大規模的面向社會公眾的展出。作為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西泠印社之金石印學,將近距離的走進鄭州市民群眾的視線。展品包括一級文物2件、二級文物11件、三級文物170件;展品涵蓋「弘一法師」李叔同「印藏」54件/組、吳昌碩作品7件、齊白石印屏1件;丁仁、王禔、葉銘、吳隱「創社四君子」到吳昌碩、馬衡、張宗祥、沙孟海、趙樸初、啟功、饒宗頤七任社長,由弘一法師至沈尹默、黃賓虹、豐子愷、潘天壽、傅抱石等西泠眾星,大師名作群星璀璨,展品之珍貴,展陳之豐富可謂空前。百年西泠,金石不老;馳譽華夏,印壇長春。
(二)《閒庭信步——李剛田書法展》將展出李剛田先生60歲之後、創作進入成熟期68件130幅作品。李剛田先生是現任的西泠印社6位副社長之一。2015年,榮獲得中囯書法蘭亭獎。李先生是河南洛陽人,也是從我們鄭州走向全國的當代著名書法家、篆刻家,李先生藝文兼修、著作等身,著有《隸書教程》《篆書教程》《篆刻教程》,散文隨筆《邊緣斷想》、論文集《書印文叢》、《古印評改二百例》等30多部教材、專著。李剛田先生熱心公益、桑梓情深,已決定將參展的68件130幅作品全部無償捐贈給鄭州美術館收藏,鄭州美術館將設立「李剛田書法藝術陳列廳」,長期展陳這批精品力作。李剛田先生有詩云「誰欲長繩系歲月,我能寸鐵走蛟龍」,充分體現了李先生事業無窮、人生有竟的情懷和境界。
(三)《河南印社珍藏古璽印封泥展》的展品是從河南印社社員收藏的古璽印中遴選出的精品,展品年代跨度從西周到元代,品種豐富,精品琳琅。三方西周印章體現了早期印章的圖案紋飾之美;戰國官璽中,「許委粟璽」「龍市出璽」「酒倉之璽」都是楚官璽中的珍品;秦官印中,蛇鈕的「潁川幹丞」尤為引人注目;漢至南北朝的官印中,新莽印章、銀質「廣武將軍章」、填金「歸義羌王」、「軍候之印」製作精良;在私印系列,玉印、銀印、繆篆鳥蟲交相輝映。如黃賓虹先生所言:「一印雖微, 可與尋丈摩崖,千鈞重器,同其精妙」!此次展覽的封泥包含了新蔡戰國封泥、西安相家巷秦封泥、臨淄漢封泥、西安未央宮封泥等,多是從未面世的創見品。
(四)《情境與選擇:段正渠作品暨文獻展 1983-2020》。段正渠教授是鄭州畫院創立之初的第一批畫家,現為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油畫藝委會委員。展覽展出段正渠先生不同時期的油畫和紙本創作284件,生動再現了段正渠先生近40年的風格演變,呈現了他以中原和北方大地獨特精神氣質為特徵、不斷突破自我的藝術歷程。
(五)《大河永續•星火傳薪——河南當代青年美術家邀請展》,共邀請到17位河南優秀青年美術家的積極參與,精選作品112件,與前輩名家相比較,這些青年藝術家的作品面貌更加前衛多樣、創作選題更加廣泛自由、材料技法更加靈活多變,自有其朝氣精進的藝術氣象,常常令人耳目一新,代表了河南當代青年藝術家立體鮮活的群體風貌,也反映了新一代藝術家對社會、歷史以及自我的認知與思考。
(六)《青春萬歲:新中國美術的青年時代——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分為新時代與新青年、青春記憶與自我覺醒、青春實驗與自我確立等三個板塊,通過74件藝術名家青年時期的作品,展現了周思聰、陳丹青、方力均以及從河南走出去的原中央美術學院院長靳尚誼等中國現當代知名藝術家的青年藝術之路,可以說展覽是一部充滿青春活力與無限生機的新中國美術史,將為成長中的河南青年藝術家帶去思考、動力與方向。
7場學術活動 大家開講 思想碰撞
一是由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書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陳振濂先生主講的《「新時代」書法篆刻藝術之美的體系架構》,將從美的創造、美學研究、美感體驗、美育傳播4個方面,全方位闡述書法篆刻美學藝術在「新時代」的特徵。
二是由西泠印社理事王佩智先生主講《西泠印社,刻在西子湖畔的驚世奇觀》,將從西泠印社基本概況、發展歷史,以及「天下第一名社」為何會選址西子湖畔、孤山南麓這幾個方面,帶領我們品味百年西泠的歷史與風華。
三是舉辦由李剛田先生做主題發言、河南書協副主席李強做學術總結的《當代中國書壇與中原書法》座談會,將有10餘位研究中原書法的理論專家,圍繞當代中國書法的分界與整體評價,中原書法在中國書壇的地位、現狀以及未來發展等作全方位的梳理與座談。
四是由西泠印社理事、中國書協理事、河南省書協副主席許雄志主講《方寸乾坤—河南印社古璽印展精品解讀》,將帶領我們揭開跨越千年的古璽印封泥的神秘面紗。
五是由中國油畫協會理事、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段正渠主講的《紙性-紙本繪畫漫談》,將圍繞紙本繪畫、紙的語言等方面,探究紙性語言所帶來的繪畫新途徑和新方法。
六是由中央美院美術館館長張子康主講《當代藝術展覽與策劃》,將從如何讓展覽更有吸引力、當代藝術策展實踐的未來幾個維度等方面,講述當代藝術展覽與策劃的本質和方向。
七是由中央美院副教授、著名策展人郭紅梅老師主講《藝術大家們的青春模樣—中央美院美術館「青春萬歲」展在鄭州》,以青春萬歲展覽為主題,呈現中國現當代藝術發展歷程中傑出藝術家們的青年時代是如何從中央美術學院出發,走向了各自藝術探索的輝煌之路的。
30餘項公共教育活動 豐富多彩 形式多樣
針對不同的受眾群體,鄭州美術館將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圍繞展覽,不斷豐富服務內容、創新服務形式,通過優質的公共文化教育活動增加觀眾的文化藝術體驗感,提升審美水平,在美術館的美育空間裡感知美、欣賞美、創造美。為此,鄭州美術館策劃了面對少年兒童的「親子教育活動」,走進美術館賞美鑑美的「藝術普及與實踐體驗」活動,「與藝術家面對面」的互動交流學習活動。展覽期間,30餘項公共教育活動在將會陸續推出,擴大鄭州美術館普美教育的輻度、廣度和深度,讓市民群眾切實感受到高品質的公共文化服務。
預約觀展 便民措施 確保安全觀展
一是在展覽時間安排上。除了《河南印社珍藏古璽印封泥展》將於12月26日結束外,其他展覽活動都將在2020年10月25日開始,至2021年2月28日結束。7場學術活動集中在開館後的一周內陸續開展,30餘場公共教育活動將貫穿整個展期。所有展覽開放時間均為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周一法定閉館)。
二是在預約觀展上。鄭州美術館採取「實名、預約、限流」等措施,預約方式有兩種:一是電話預約,電話號碼0371-67759591;二是通過「鄭州文旅雲」公眾號平臺提前1-7日憑第二代身份證實名預約。
三是在疫情防控上。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觀眾須出示身份證、核對健康碼、現場測體溫、全程戴口罩。如有體溫異常(≥37.3℃)、咳嗽、氣喘等症狀,將謝絕入館。
四是在便民措施上。鄭州美術館將為老年人、軍人、殘疾人、孕婦等特殊人群開設觀展特殊通道,設置多處志願服務點,提供必要應急物品。
鄭州美術館館長羅鳴介紹,鄭州美術館發展建設將以開放融合為辦館理念,以文脈傳承為策展宗旨,以學術優先為創研思路,以對話對照為展陳特色,打造品牌展覽,豐富公共教育活動,完善收藏體系,強化創作研究,爭取一年打基礎,兩年上臺階,三年新跨越,努力把鄭州美術館建設成為與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國內一流美術館,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繁榮鄭州美術事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