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山,你去過嗎?
如果有人問你,
封開都有哪些山,
想必90%的人都會脫口而出
麒麟山、白馬山、千層峰……
▲千層峰
除此之外
封開還有一座美得讓人扛不住
沒錯,它就是——讜山
先來看個視頻感受下讜山的美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山水相依,色彩天成
讜山又名忠讜山,
位於封開縣長安鎮,海拔1175米,
是讜山山脈北段的最高峰。
山水相依,色彩天成,
讜山以其獨特的風光,
引得無數遊客的流連。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
感受一下它的獨特魅力吧!
▽▽
封開四大名山之一——讜山
讜山山脈是以讜山的山名命名的山脈,讜山山頂是懷集縣與封開縣的分界點,但讜山的主體在封開縣境內。讜山山體呈南北向展布,長約16千米,寬約5千米,以讜山山頂為界,北部為寒武紀的變質巖,南部為燕山巖漿活動四期形成的中細粒黑雲母花崗巖。
讜山
林木幽深,蒼翠深邃
宛如無邊的綠帳
在《開建縣誌》中就對讜山
有過這一樣一段描述
▼▼
忠讜山,周80裡,層巒聳翠,嵐氣縈環,頂有白鷺池,廣圓十裡,四時不竭,古人居此,多讜直之言,故名。旁有龍門山,崖石為門,下有石鯉跳躍之狀,遊人多有留題。
險峻陡峭的讜山,
山如其名端莊正直,
碧綠茫茫,峰高雋秀;
中間,大塊大塊的巖體反射出白光,
是水痕在閃耀。
讜山的最佳景觀為天湖
行走在讜山之上,
藍天白雲、滿眼綠讓人心曠神怡,
說到讜山上景色最美的地方,
無疑便是山上的天湖,
別具風姿,妖豔萬分。
▲歐鏡開 攝
天湖原名白鷺池,
仿佛是藏在高山之中的
一顆巨大的藍寶石,
湖水似空中灑落的甘露,
淡得心醉,遠得縹緲,
清得透明,藍得徹底。
▲謝厚燦 攝
1969年至1970年間,
長安人把白鷺池建為讜山水庫,
後改建為讜山一級、二級、三級電站。
電站運作排水,飛花碎玉,
天湖就有了「天池」之稱,更為讜山增添秀色。
圖片:封開縣廣播電視臺
天湖是藍色的,水面蕩著微微的波光。沿著湖邊走,水一會兒藍,一會兒又變成綠,有時一邊淡藍,一邊深青;天光松影注入水裡,色彩便濃了,更豐富了;松成了湖的倩影,水成了天空的靈光。
詩中的讜山
作為清朝開建八景之一的讜山,
在明朝之前少人問津,
一直是「開秀自鍾」。
直到明朝,封開有名貢生陳顯
把它寫進了詩裡,
突然之間便「一夜成名」了。
「乾坤元氣自流形,萬水千山屬畫屏;
黛色出雲初染碧,山光過雨遠凝青。」
——陳顯
「望去天開圖畫古,看來泉瀉石林幽;;
煙含寶蓋休疑雨,月到寒塘始覺秋。」
——饒建第
只因為這一篇簡單的小詩,
讜山就聲名遠播了。
自此,名不見經傳的讜山,
後有讀書臺,有白鷺池,
也有了「忠黨凝嵐」的名字。
幽人棲隱之地——讜山
讜山上道路曲折,人跡罕至,
原始的生態環境吸引著
各地「驢友」們紛紛前來探險。
站在山峰的肩上,漸漸看清峰巔了。人們說這山肩就是「瑤臺」。傳說此是幽人棲隱之地,因迷愛晚霞而不思歸。
圖:謝京中
冬夏季迥然不同的秀麗景色,
夏秋季節山花爛漫,爭芳鬥豔,
真可謂世間仙境。
如果你願意,這裡還隱藏著更多美好,
等待你前來發現!
多彩肇慶編輯部
部分資料來源:封開人文/封開發布/茶行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