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也要住樓房了?雲陽智能化養豬,目標年出欄100萬頭!

2021-01-20 騰訊網

豬肉是居民「菜籃子」不可或缺的產品

穩定生豬生產發展

就是穩定經濟運行穩定社會發展

「智能環保」加「規模」 助力生豬穩產保供

11月3日,在鳳鳴鎮清江村生豬養殖場,兩棟各五層樓的標準化豬舍基建工程已經完工,種豬圈、育肥圈、分娩舍布局錯落有致,通風扇、蓄水池、場區道路硬化均已完善。預計今年12月底可投入養殖。

鳳鳴鎮清江村新建生豬養殖場是我縣落實重慶市生豬生產恢復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的重要項目之一,佔地面積約300畝,投產後將為我縣新增生豬產能50000頭。該養殖場不僅是目前我縣規模最大的生豬養殖場,也首開了樓層式養殖先河,節約了土地資源。

除了規模化以外,智能化是其最大的特色。整個養殖場由重慶市畜牧總站專家設計,配備先進的除臭系統、負壓送風系統、全自動化料線與水線系統等。一臺電腦就能實時查看豬舍裡的溫度、溼度等環境參數,無需飼養員進入,從育肥豬進圈直到出欄都在電腦監控下完成,最大限度減少人畜接觸,更加安全、高效。

為兼顧生態環保效益,養殖場糞汙實行沼、果、菜一體化處理利用,構建種養循環發展機制,做到零排放。零汙染,資源有效利用。

智慧豬場投產,三年內生豬年出欄量有望達100萬頭

除了清江村,鳳鳴鎮桂泉村的一家新建生豬養殖場同樣在規模、環保、智能上實現了轉型升級。該養殖場巧妙利用地形特點將豬舍進行自然隔離,形成了一座座獨立豬舍。

負責人李均介紹,豬舍主要分為三大區,育肥區、種豬區和產仔配套區。分區建設的好處在於有利於瘟疫防控,不相互感染 。豬舍同樣採用自動飲水器、自動上料線等全自動化養殖設備,實現「智能化」投養。

該養殖場項目佔地總面積110畝,年出欄商品豬可達10000頭。項目採用「公司+村集體、養殖場的「2342」託養模式運作建設一體化生豬養殖場,將扶貧產業與集體經濟相結合,夯實村級集體經濟基礎,對加快我縣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將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豬肉是我縣城鄉居民不可或缺的「菜籃子」產品,為加快生豬產能恢復,保障市場供應量,我縣積極藉助新興技術及先進管理方式,加快傳統養殖管理方式升級轉型,實現智能化、數據化、情景化、現代化的養殖管理方式賦能,推進生豬產業全產業鏈可持續發展。

縣農業農村委副主任向華清介紹,按照「以地定畜、種養配套、適度規模」的原則,我縣將重點做好保障養殖用地、落實補助項目、支持龍頭企業發展、加強動物疫病防控等工作,鼓勵和支持新建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對能繁母豬達到50頭、年出欄生豬1000頭以上的養殖場,給予財政補助20萬元;另一方面,將積極引導支持生豬復養和養殖場擴產增效。

規模養殖,環保先行。在新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場過程中,我縣將環保達標作為前置條件,要求建設高床漏縫式圈舍,採取機械幹清糞及水泡糞、異位發酵床等節水減量與無害化處理,糞汙以異位發酵工藝處理為主,沼氣池厭氧發酵工藝處理為輔,實施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實現汙染物零排放。另外,我縣還財政投入5000萬元,對全縣20頭生豬當量以上的1515家養殖場實行了糞汙整治。

今年以來,我縣生豬產業形勢較好,新建生豬標準化養殖單元203個以及2個種豬場建設。截至目前,我縣生豬存欄56.6萬頭,累計生豬出欄68.4萬頭,有效保證生豬產品市場供給,基本上穩定了「菜籃子」工程。

按照目標規劃,至2022年,我縣生豬年出欄量將達到100萬頭,自給率達114%。

【市衛生健康委提示】:市民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應注意:優先採用線上或掃碼等非接觸方式進行購票或付費;全程佩戴口罩,儘量與他人保持1米距離;主動配合體溫檢測,儘量減少滯留時間;保持手衛生,儘量少碰觸公共設施和物品,觸摸後不要用手直接接觸口、眼、鼻;妥善保留旅行票據,以備查詢。

記者:陳小婭 實習生 譚啟雲 曾麒麟

編輯:熊彬 熊薇

雲陽縣融媒體中心原創編輯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省委書記、省長都點讚,南充這樣「樓房式養豬」不簡單!
    嘉陵區大通鎮大溝頭這棟 「養豬大樓」,在全省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現場會上賺足了眼球。整棟大樓共有7層、佔地15畝、面積達3萬平方米,顛覆了人們傳統的養豬理念,實現了樓房養豬、自動化、智能化運用的「工廠化·流水線」作業!首先,它能夠實現「三無」——無汙水、無臭氣、無蚊蠅。
  • 7層樓15畝地一年出欄12.5萬頭豬,這裡的豬兒住樓房、坐電梯|農業多...
    「裡面養了5000多頭豬。」天兆豬業大溝頭村種豬場項目經理李曉東的介紹,引來了大家的好奇。8月26日,全省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現場會B組參會代表來到這裡,樓房養豬,這種新穎獨特的養殖方式可謂賺足了大家的眼球。這座現代化的養豬建築之所以受到關注,很大程度上就在於,它真的一點都不像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養豬場。
  • 黃山出臺《方案》拯救土豬 2022年皖南花豬要出欄5萬頭
    日前,黃山市政府出臺方案,決定全力扶持這一本土優良豬種回歸百姓餐桌。很多人還有記憶,以前的豬肉好吃,很香,被稱為是兒時的美味記憶。那時候,皖南的豬,不是(皖南)花豬,就是江西來的土種黑豬,或者是本地雜交豬,洋豬非常少。歲月流逝,現在的農村,散養豬的越來越少。
  • 豬也可以上樓養!邳州首個樓房式立體養豬項目加速推進!
    在佔城鎮新希望六和生豬一體化養殖建設項目眼下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項目建成投產後,年可出欄商品豬30萬頭該項目採用全封閉、智能溫控、高床漏縫板、水平通風、機械刮糞、自動料線、空氣過濾等國內領先的現代養殖工藝,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全覆蓋、糞汙100%集中處理。具有自動化程度高、環境汙染少、人力成本低等優點。
  • 銅梁圍龍鎮建棟7層樓房來養豬 年出欄豬5萬頭
    特約通訊員 趙武強 攝按照設計,正在建設的一棟7層樓高的現代化智能生態養豬樓,建成後可以飼養2200頭種豬,年出欄5萬頭豬。令人驚嘆的是,建築面積2.7萬平方米的養豬樓,佔地面積僅6畝左右,不到養殖場總面積的5%,其餘的95%的地塊主要用於客服中心、職工宿舍、運動場、材料庫、車庫和草坪綠化用地。
  • 常州首個萬頭樓房養豬項目籤約!投資1.8億元
    中國常州網訊 3月18日,立華牧業生豬養殖項目籤約落戶新北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總投資1.8億元,項目建成後可年出欄生豬5萬頭。項目預計今年底投產,屆時,該養豬場將是我市第一家樓房養豬的豬場。市、區領導許崢、喬俊傑、陳建生出席籤約儀式。
  • 養豬的瘋狂:豬價下跌飼料上漲難掩熱情 磨麵粉的也要養豬
    如有不同見解,歡迎留言交流,或加入每日糧油小麥、玉米、稻穀、大豆行情交流群 另,每日糧油當天最新文章可在關注之後,點擊公眾號下方菜單欄實時更新查看 磨麵粉的也要養豬了!
  • 復盤:2020年養豬業最受關注的十大事件!
    11月牧原股份單月生豬出欄更是突破200萬頭,目前,牧原股份前11個月生豬出欄量達1547.3萬頭,穩穩的坐在了養豬頭把座椅,成為我國生豬出欄第一企業。從目前情況來看,牧原股份大概率可以完成2020年出欄1750~2000萬頭生豬的目標。
  • 打造生豬全產業鏈 京基智農「智慧養豬」之路
    12月17日,京基智農與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祿步鎮人民政府籤署關於投資建設生豬養殖產業鏈項目的框架協議(以下簡稱「框架協議」),這意味著自2019年京基智農採取大力擴張戰略之後,公司繼續加碼投入智慧生豬養殖業。2015年至2016年間,豬價高位運行在國內掀起了新一輪養豬投資熱潮。
  • 深圳養豬新星,京基智農的擴張平衡術
    「菜籃子」綜合體項目,項目定位為安全保障中心、智慧周轉中心、高效供給中心,未來將按照年出欄500萬頭的規模,優先向深圳市供應生豬及各類肉製品,及籌劃參與深圳國際食品谷項目建設。繼布局海南文昌之後,2019年11月30日,京基智農再與廣西賀州市人民政府籤訂了年出欄200萬頭生豬養殖產業鏈項目投資框架協議,該項目分兩期進行,計劃總投資約60億元(含流動資金),年出欄200萬頭生豬。
  • 施亮:防非保豬活下去,不建議把非洲豬瘟疫苗當作救命稻草
    揚翔股份總裁施亮2019年揚翔股份營業額60多億元,生豬出欄150多萬頭,目前自養母豬存欄已超過15萬頭,公豬存欄5000頭。 揚翔「鐵桶」樓房養豬模式高效穩定運行兩年多,100%承受住了非洲豬瘟的考驗,並且生產成績良好。
  • 深圳養豬新星 京基智農的擴張平衡術
    「菜籃子」綜合體項目,項目定位為安全保障中心、智慧周轉中心、高效供給中心,未來將按照年出欄500萬頭的規模,優先向深圳市供應生豬及各類肉製品,及籌劃參與深圳國際食品谷項目建設。繼布局海南文昌之後,2019年11月30日,京基智農再與廣西賀州市人民政府籤訂了年出欄200萬頭生豬養殖產業鏈項目投資框架協議,該項目分兩期進行,計劃總投資約60億元(含流動資金),年出欄200萬頭生豬。
  • 黃山出臺方案力推皖南花豬 到2022年年出欄將達5萬頭
    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經商等,留守的種茶苗、打小工,總之,沒人養豬。僅有的幾個小養豬場,因非洲豬瘟等遭受重創,豬肉產量很低,拋開價格因素,想吃正宗的農家豬肉,越來越難。同時,土豬長肉慢,一般要1 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出欄,養殖成本偏高,肥肉比瘦肉多。國外來的洋豬,吃飼料與促長劑等,長勢很快,四五個月就能出欄,瘦肉多,價格親民。
  • 當大力養豬遇上豬價下跌,接班劉永好七年的新希望董事長劉暢:下跌...
    我們自己看這個產業會拉得更長,會放眼3年、4年,以前豬周期大致就是4年一輪迴。客觀講,高價持續的時間已經比非洲豬瘟來之前的豬價周期維持得更長了,下跌必然會出現,當前也是客觀存在的。」劉暢表示。對於豬價變化,劉永好在天府論壇期間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達了相似的觀點。他認為,對於養豬企業來說,要正確看待周期波動,要站在更長遠的角度考慮問題。
  • 養豬需要幾個月出欄,以現在的價格,一頭豬能賺多少錢?
    養豬一般幾個月出欄,一頭豬大概能賺多少錢? 農村有一句俗語:「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在農村裡搞養殖是有風險的,而養豬同樣也是如此。從去年到今年,全國的生豬價格在持續高位徘徊,而養豬戶們也是大放異彩,出欄一頭生豬利潤的利潤在2000~3000元左右,而這樣的養豬利潤也是歷史養豬史上從來沒有過的。
  • 養豬企業走訪:母豬存欄目標調高5成 項目晝夜施工
    養豬企業走訪:母豬存欄目標調高五成,十多個項目晝夜施工「為了擴大產能,我們已經把原定到今年年底24萬頭的母豬存欄提高到36萬,比原目標提高50%,比去年的18萬增加一倍。」
  • 牧原集團:生豬住上智能豬舍
    今年上半年牧原集團出欄生豬678萬頭,保障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豬肉市場供應。目前,牧原集團在全國新開工400多個項目,新增生豬年產能1500萬頭;今年預計出欄生豬1750萬頭至2000萬頭,有力支撐生豬穩產保供。帶動縣域脫貧「俺現在一年能收入4萬多元。」
  • 在農村裡,辦一個年出欄50頭豬的養殖場要多少錢,如何去做?
    在農村辦一個年出欄五十頭豬的養殖場要多少錢?如何去做?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到現在,全國生豬價格持續在高價位徘徊。而這一年,農村養豬戶們也是嘗到了賣豬的甜頭,每出欄一頭育肥豬就有2000多元的利潤,養殖百頭生豬就可以賺20~30萬元。
  • 智能農場養出「生態豬」帶動農戶增收
    有了這樣的好福利,「二師兄」穩產保供取得了驕人的業績:2020年潮南區實現非洲豬瘟零發生,生豬產業園復工復產覆蓋達100%,生豬全年出欄量20萬頭,比上年全年增長40%,不僅緩解豬肉市場供應偏緊的狀況,而且為粵港澳大灣區「豬糧」做出貢獻。
  • 一個外地人在海南農場的養豬致富經
    人民網海南視窗4月11日電 在中建農場,但凡說起養豬,無人不聯想到一個叫吳連滿的外地人,他來自北京。聽說他有一套自己的養豬經,靠著養豬業,把小日子越過越紅火了。如今,他的養殖場發展到了存欄量1000頭,年出欄量1000多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