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品敗走深圳不是個例 全球誠品正迎關店潮

2020-12-10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文/新浪財經 徐苑蕾

2018年12月,華潤置地旗下的購物中心萬象天地在深圳開業,誠品生活深圳店(以下簡稱「誠品深圳」)也隨之同步對外營業,這是當時誠品的第48家店,也是繼蘇州後內地的第2家分店。

誠品深圳被寄予著「成為深圳文化綠洲」的厚望。誠品創始人吳清友在和華潤置地敲定合作時曾說,「深圳是一個多元匯集、發展快速的年輕城市,誠品來到這裡,更期待創作一處具有當地特色和氣質的城市文化生活空間。」

然而6月中旬,市場傳聞稱,誠品計劃在今年年底退出深圳,而近日隨著誠品深圳和萬象天地的雙雙官宣,靴子最終落地。「這是艱難且痛苦的決定,然而展望未來,此舉卻是此刻可創造多贏的最適重生方案」,誠品深圳公告稱。

誠品敗走深圳的同時,也正在全球範圍內迎來關店潮。誠品生活董事長吳旻潔此前曾披露,到6月底,誠品計劃關閉6家門店,下半年還要關1-2家。

關店潮背後一個不可爭議的事實是,誠品近年來的盈利能力正在急速下降。財報數據顯示,誠品的淨利率從2015年的10.8%陡降至2019年的4.3%。

「誠品深圳的最大問題出在自身的運營上,借著疫情解約也是個契機吧,可能誠品自身要反思更多一點」,中國商業地產研究會會長王永平說。

關店傳聞落地:消費者惋惜,商戶改籤租約

誠品深圳共有6層,總面積達3.3萬平方米,誠品書店、展演廳、文具館主要分布在3-4樓。此外,各個樓層還有經營原創服飾、文創產品、主題餐廳等商戶,誠品是他們的「二房東」。

有商戶告訴新浪財經,疫情高峰後,退租的商戶數量明顯增加,此前也聽說過誠品深圳關閉的傳聞,但直至官宣後才最終確認。在新浪財經走訪時,部分商戶反饋已經和「房東」誠品改籤過合同,租約到今年年底結束,不過談及誠品方面是否有減租或者賠償,商戶方面均表示不便透露。

至於在誠品深圳關店後的去向,有商戶已經做好打算,「準備搬到其他商場去」,也有商戶表示願意留在萬象天地,「現在第三方誰來接手還在等通知,如果落實了,可能會和第三方續租」,「如果是華潤接管回去,我們也願意繼續在這裡,畢竟品牌已經建立起來了」。

按照誠品深圳關店公告的說法,「2021年現況經營位置將返還華潤置地,開啟嶄新的一頁」。針對誠品生活所在區域的招商規劃,萬象天地管理中心在接受經濟觀察網採訪時表示,將與招商部門進行密切溝通,具體細節暫不方便透露。

在誠品深圳和商戶溝通租約的過程中,雙方也曾起過分歧。據南方日報報導,今年4月,有租戶收到補充協議,要求將履行一年多的租賃合同期限提前至今年年底結束。但包括「我是麵包」、「披薩工坊」在內的一些商戶認為,入駐時裝修投入金額較大,而誠品深圳突然縮短租期,應和受損商戶溝通解釋並作一定賠償。

然而,誠品方面在多次聯繫下未作回復。其後,一些商戶被誠品以拖欠租金為由解約,並被斷水、斷電、圍擋或撤場。新浪財經曾試圖聯繫誠品,但截至發稿誠品方面對前述事件暫無回應。

而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不少人都覺得關店比較可惜。在新浪財經走訪的當天,還有讀者帶上攝影器材想為誠品深圳拍攝紀念短片。周末的誠品深圳店內人頭湧動,用店員的話來說,「有點迴光返照」。

「深圳需要這麼一個地方」,商業攝影師陳先生在接受新浪財經採訪時表示,誠品深圳是深圳線下能夠找到最全設計類書籍的地方,而且空間設計和氛圍都比較好,是深圳書城或者其他書店不能比擬的。

在臺灣從事建築設計、同時也參與過百貨商店開業項目的黃先生則表示,他每一兩個月就會來誠品一次,每次呆幾個小時買書或買點百貨,「很多店鋪都要看經營數據,然後進行商品比例、引入書籍各方面的調整,更加精細化的運營,當然希望誠品深圳再堅持一下」,黃先生說。

經營反思:場景的繁榮,不代表商業模式的走通

深圳並不是誠品進軍內地市場的首站。2015年11月,誠品內地首店蘇州店開業,除了總面積接近後來深圳店的2倍之外,蘇州店還是誠品首家自持物業的門店。

簡單點說,就是物業屬於誠品,誠品無需交租外還進行了配套的房地產開發銷售。據媒體報導,誠品在考察首家內地門店位置的時候,只有寥寥幾個城市能夠提供土地讓其自建物業經營,而蘇州則最早伸出了橄欖枝。

公開資料顯示,誠品將在蘇州的第一個住宅項目命名為「誠品居所」,佔地近2.7公頃,建築面積超13萬平方米,包含兩棟分別為24層和26層的精裝湖景公寓樓,誠品書店、誠品文創商場等商業項目則安置在附屬的三層商業裙樓內。

但在寸土寸金的深圳,誠品卻難以如法炮製。沒有了房地產的反哺優勢,誠品只能回歸商業地產運營商的本行——先將一幢樓整租下來,再用部分面積打造書店,剩下的則轉租給其他品牌。

根據中國商業地產研究會會長王永平的介紹,誠品與物業持有方的合作通常按照「固定租金+分成」的模式,租約一般長達15-20年,商場給出的租金也相對較低,幾年才會加一點租,「書店是所以業態裡租金最低的,租金成本佔比其實不高,一般在10%以下」。

而在所有的成本中,運營成本最高。因此在王永平看來,壓垮誠品的「最後一根稻草」並不在於租金,而在於誠品自身運營的問題,「誠品深圳的業態本身沒有跑通,沒有形成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王永平指出,一方面,誠品深圳的規模遠比不上西西弗或者言幾又,批發書籍的議價能力不高,疊加線上購書對線下的衝擊,競爭本來就比臺灣大。此外,書籍品類沒有優勢,其他品類也沒有運營好,現在書店更多注重場景的打造,周邊商業形態來配合書店,「更多是場景的繁榮,不是書店的繁榮」。

在新浪財經走訪的過程中,也有不少商戶詬病誠品深圳的推廣營銷能力不足,導致人流不如招商時承諾的理想。

「誠品在2-3月疫情期間給我們減了租,我很感謝,但是對於誠品的推廣運營,我只能打50分,說到底就是不願花錢做宣傳」,一位文創品牌商戶表示。還有商戶告訴新浪財經,「以前誠品會安排固定的負責人每天巡樓,現在人員變動比較大,對商戶也沒有太多運營,做活動提前一天通知,根本沒有給我們留出充足的準備時間。」

根據誠品生活2019年的年報數據,誠品深圳店負債總額達17.44億元,資產總額為17.24億元,營業收入為2.90億元,營業利益為-0.28億元,稅後本期損益為-0.67億元。「借著疫情解約也是個契機吧,可能誠品自身要反思更多一點」,王永平說。

全球關店潮:盈利能力急速下降,淨利率降至個位數

今年5月31日,誠品敦南店因租約到期正式熄燈,全世界第一間24小時營業書店從此落幕。敦南店不僅是創立於1989年的誠品的首個據點,也是31年來臺灣一個重要的文化地標。

事實上,誠品正在迎來全球的關店潮。在近期舉行的誠品生活股東大會上,董事長吳旻潔披露,到6月底,誠品計劃關閉6家門店,「誠品收起門市是為體質調整,並非不看好市場,不要害怕關店,關店不是壞事,但開錯店一定是壞事」,吳旻潔稱。

談及關店的標準,吳旻潔表示,除了租約到期的店面外,如百貨公司高樓層的店、面積小的店以及比較老舊的社區店,都在考慮範圍內。評估標準包含未來性、獲利性、公共性等指標,若一項都無法達成,誠品就會關店。

誠品深圳在關店公告中就提到,「突如其來的疫情,對短中期穩健經營的基礎形成無法減輕的衝擊,促使誠品生活深圳必須改變營運計劃和腳步,以及安全公司整體段中長期的經營體質」。

吳旻潔是誠品創始人吳清友的女兒,她於2005年正式加入誠品,並主導了誠品的轉型,開創了「百貨+書店」的經營模式。之後,誠品書店才結束長達15年的虧損,轉型成誠品生活並實現盈利。

2013年,誠品生活在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隨著2017年吳清友的離世,被稱為「誠品公主」的吳旻潔正式執掌誠品。

但在吳旻潔的執掌之下,誠品關店潮背後一個不可爭議的事實是,近年來,誠品的盈利能力每況愈下,在往多渠道轉型的運營過程中推廣及財務費用等成本明顯上漲。

財報數據顯示,誠品生活2019年的合併營收為53.24億新臺幣,同比增長17.2%,然而獲利受到租賃相關會計準則影響達1.27億新臺幣,其中以誠品生活深圳店為主,另由於上海中心仲裁保守提列活動性資產減損0.36億新臺幣,兩個因素共減少1.63億新臺幣,合計稅後獲利2.33億新臺幣,較前一年減少1.13億新臺幣。

而在今年一季度,疫情對於百貨業更是造成了沉重的打擊。誠品生活2020年第一季度營收為11.43億新臺幣,同比減少11.64%,歸母淨利潤713.8萬新臺幣,同比下滑90.81%。

新浪財經查詢發現,雖然誠品近幾年來的毛利率基本維持在40%以上,但淨利潤率卻持續走低:從2015年的10.8%陡降至2019年的4.3%,今年一季度歸母淨利率從去年同期的6%跌至不足1%。

在股東大會上,吳旻潔預計下半年還會再關1-2家店。根據誠品官網顯示,截至目前,誠品共有42家分店,分別分布在臺灣(36家)、香港(3家)、東京(1家)、蘇州(1家)和深圳(1家)。

誠品方面日前接受《證券日報》採訪時透露,目前仍在大陸市場調研,也有持續接到其他各大城市的入駐邀約,「未來如果因緣具足,也希望早日與大陸讀者朋友再次相遇」。

相關焦點

  • 深圳,是否需要一家誠品店?
    在全球文化書店遭遇盈利模式危機下,誠品生活的深圳經營如何?在經濟富裕、消費力強的深圳,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經營理念的誠品為何難以繼續運營? 來自誠品生活2019年年報 誠品生活深圳店是中國臺灣上市公司誠品生活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於2018年12月15日在深圳市南山區萬象天地正式開業。這是誠品生活第48家店,也是蘇州店之外的第二家中國內地店,主營百貨、零售。剛開業時,現場一片火爆。
  • 誠品生活、MUJI三合一店…2018年深圳開了230+個首店
    DIESEL深圳首家新概念店等;   來福士廣場引進的美國人氣街頭服飾品牌Been Trill、詮釋日潮文化與運動時尚的魅力的EVISU KURO等;   萬象天地則引入火爆紐約時裝周的華南首家李寧時尚店、PEACEBIRD藍標店、優衣庫全球概念店等。
  • 誠品生活深圳店退出傳言坐實 是告別還是暫別?
    開業僅一年半,位於深圳華潤萬象天地的誠品生活深圳店宣布將在年底提前結業。7月3日,誠品生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誠品生活」)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宣布,確定將於2020年12月31日結束營業,現在經營鋪面2021年將返還華潤置地。這是時隔近3個月後,誠品生活深圳店首次對外公開發聲,此前退出的傳言坐實。
  • 深圳難道不如蘇州 誠品之傷 傷及要害
    2017年7月18日,誠品書店創辦人、董事長吳清友於18日晚間在位於臺北市的辦公室突然昏厥,經員工報案,救護員趕往現場,發現他已無呼吸心跳,現場施以心臟電擊等急救,仍回天乏術,享年67 歲。 隨後,今年5月31日臺灣誠品標誌性的「24小時書店」——誠品生活臺北敦南店也正式謝幕。
  • 誠品生活官宣撤離深圳之後
    深圳誠品生活一角經濟觀察網 記者 程璐洋 開業一年多後,誠品生活決定提前結束深圳店營業。多位從業者表示,今年上半年就曾聽聞誠品生活可能關閉深圳店,考慮到疫情對實體書店的衝擊,以及誠品書店今年的閉店力度,其深圳閉店動作在情理之中。除了行業傳聞,其店內入駐品牌們的動作,其實也早在傳遞撤離的信號。
  • 誠品迅速撤離深圳為哪般?
    開業僅一年半,位於深圳華潤萬象天地的誠品生活深圳店宣布將在年底提前結業。7月3日,誠品生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誠品生活」)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宣布,確定將於2020年12月31日結束營業,現在經營鋪面2021年將返還華潤置地。這是時隔近3個月後,誠品生活深圳店首次對外公開發聲,此前退出的傳言坐實。
  • 又一家誠品要關店了
    不過,誠品生活深圳官方認為,展望未來,此舉是此刻可創造多贏的最適重生方案。誠品生活深圳發現,疫情長久地改變了世界及人們的生活方式,周邊環境之挑戰,也對短中期穩健經營的基礎形成無法減輕的衝擊,促使誠品生活深圳必須改變營運計劃和腳步,以健全公司整體短中長期的經營體質。
  • 「特寫」誠品生活敗退深圳
    誠品生活於2018年12月15日在華潤萬象天地正式開業,是誠品的第48家店,也是誠品生活繼蘇州後在中國內地開設的第二家店。在誠品生活深圳的開業儀式上,華潤置地高級副總裁孔小凱曾表示,希望誠品生活深圳能夠成為深圳人的文化綠洲。
  • 讓溫情發聲的都市共享空間——誠品生活深圳店探訪
    作為華南首家、大陸第二家誠品,深圳誠品在2018年的尾聲中嶄露頭角,勢必將刷新深圳的人文圖景,帶給繁忙的都市人最溫暖的守護。誠品生活位於深圳南山區萬象天地水廣場旁,與萬象天地Mall以廊橋相連,建築總面積為3.3萬平方米,其中有一千平米規劃為多元展演空間,可舉辦大型特色講座和人文活動等。
  • 深圳誠品書店突然宣布結束營業!
    誠品生活深圳正式宣布將在年底撤店7月3日下午,誠品生活深圳在微信公眾號宣布,將在會今年的12月31日結束營業。誠品生活稱,這是受到新冠疫情衝擊下,和業主方華潤置地協議的結果。隨後,深圳萬象天地在其官方微信也表示,誠品生活會在年底關閉,安好,再會!誠品生活深圳是誠品的第48家店,也是繼蘇州店後,誠品在中國大陸開設的第二家店。門店總面積達3.3萬平方米,共6層樓,除書店外,還擁有包括設計、手作、親子、餐飲等在內的多個品類商戶。
  • 深圳誠品,死於搞錢!
    疫情,從來不是誠品告別深圳的根本原因。天災,只不過這個人文書店與深圳體面離別的理由而已。籌備3年,開業2年,走到2020年底,我們不得不目睹深圳誠品的離開。愛書、愛書店乃至愛誠品和愛深圳的人都在感嘆。嘆曲終人散,嘆「人是物非」。
  • 誠品要退出深圳?是水土不服還是敗給了租金
    兩周前,我們曾經關注過全球第一家24小時書店,誠品敦南店熄燈關店的消息,很多讀者在下面留言:一個時代落幕了。如果說一座20年來燈火不滅的文化地標消失,令人唏噓緬懷。那麼,開業僅一年半的深圳誠品傳出撤店的消息,就讓人有點五味雜陳了。作為誠品在大陸開出的第二家店,誠品生活2018年12月才在深圳萬象天地亮相,被寄予了「成為深圳文化綠洲」的厚望。然而,內外交困加之疫情的打擊,可能會讓它年底就黯然離開。早在去年,獨角MALL等自媒體就發文《誠品,你真的讓深圳人失望了!》
  • 撐不住了,深圳誠品書店突然宣布關門!
    7月3日下午,誠品生活深圳在微信公眾號宣布,將在會今年的12月31日結束營業。傳言落地,誠品生活終歸還是要跟深圳說再見了。有人評論說,深圳千萬豪宅那麼多,容不下一座書店。誠品生活深圳正式宣布將在年底撤店7月3日下午,誠品生活深圳在微信公眾號宣布,將在會今年的12月31日結束營業。
  • 深圳誠品書店突然宣布關閉,原因何在?
    誠品生活深圳正式宣布將在年底撤店 7月3日下午,誠品生活深圳在微信公眾號宣布,將在會今年的12月31日結束營業。 誠品生活稱,這是受到新冠疫情衝擊下,和業主方華潤置地協議的結果。
  • 快看|誠品生活深圳正式宣布將在年底撤店
    記者 | 盧奕貝編輯 | 許悅17月3日下午,誠品生活深圳在微信公眾號宣布,將在會今年的12月31日結束營業。誠品生活稱,這是受到新冠疫情衝擊下,和業主方華潤置地協議的結果。2018年,伴隨著華潤置地旗下的購物中心萬象天地開業,誠品生活深圳也同步對外營業。誠品生活深圳是誠品的第48家店,也是繼蘇州店後,誠品在中國大陸開設的第二家店。
  • 蘇州誠品20天人潮過百萬
    中國臺灣網12月30日蘇州訊 誠品蘇州店自11月29日正式開幕以來,受到了市民的熱情歡迎,開業20天人潮已突破百萬人次,創下繼臺灣信義店、松煙店開業後之人潮新高紀錄。 誠品蘇州店與全球超過2000家出版社合作,引進15萬種、50萬冊中外文書籍。
  • 網傳深圳誠品撤離?我親自到實地看了看……
    01儘管官方還未正式發聲,但無論從南都的報導,還是誠品商戶發的告別信中,我們都可以讀出:誠品撤離並非空穴來風,甚至正計劃於今年年底就與深圳告別。作為誠品在大陸開的第二家店,華潤在引進誠品生活深圳時便被予以厚望,希望它能成為「深圳人的文化綠洲」。
  • 深圳誠品書店突然宣布結束營業!
    誠品生活深圳官宣: 年底告別深圳 誠品生活在這一篇官宣告別深圳的推文中兩次強調,「這是一趟充滿價值且不悔的旅程」,也在文中感謝華潤置地作為房東的支持與協作,感謝深圳城市給予誠品生活的成長與學習。
  • 誠品生活或撤離深圳:五年租約欲縮至年底 停水停電強制清退店鋪
    來源:證券日報 停水斷電強制清退,五年租約欲縮至年底,誠品生活或撤離深圳?本報見習記者 林娉瑩在中國臺灣連續關閉4家店後,誠品生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誠品生活」)將開始關閉中國大陸的門店。(誠品深圳外觀景象/林娉瑩攝)近日,《證券日報》記者從多個信源獲悉,開業僅一年半,誠品生活深圳店(下稱「誠品深圳」)計劃在2020年底退出深圳萬象天地,但百貨之外的書店部分可能會保留。在這背後,由於實體零售發展阻滯並受到疫情打擊,2020年一季度,誠品生活歸母淨利潤下滑超九成。
  • 2020的最後一天,跟深圳誠品說再見
    (圖片攝影:盧奕貝) 深圳誠品生活是誠品的第48家店,也是繼蘇州店後,誠品在中國大陸開設的第二家店。它曾被寄予厚望。 在2018年誠品生活深圳的開業儀式上,華潤置地高級副總裁孔小凱曾表示,希望誠品生活深圳能夠成為深圳人的文化綠洲。它的影響力也不算差。小紅書上,你能搜到大量顧客前去參觀幾米展、小王子展、曲家瑞展時的打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