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縣百物說江西(紅色篇)】④大罷工的勝利成果——《十三條協議》

2021-02-25 江西省博物館

江西孕育了代代相傳的紅色基因,留存著諸多見證崢嶸歲月的史跡物證。共和國70華誕之際,江西省博物館聯盟匯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推出「百縣百物說江西」系列之紅色篇故事導讀,並將於後續舉辦同名主題展覽。一百個縣、一百件文物,一百個紅色故事,追根溯源守初心,砥礪奮進擔使命!發揮江西紅色資源優勢,做好新時代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讓革命文物活起來,講好紅色故事,我們一直在努力!

大罷工的勝利成果——《十三條協議》

《十三條協議》

長47釐米,寬30釐米

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藏

安源,中國工人運動的策源地,被譽為中國的「小莫斯科」和「無產階級的大本營」。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珍藏的《十三條協議》,是近代史上影響深遠的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勝利的見證。

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

安源,因煤而興,亦因煤而苦。安源煤礦是我國最早採用機械生產、運輸、洗煤、煉焦的煤礦,也是當時中國少有的員工超過一萬人的大煤礦,礦工們受到礦局軍隊、地主武裝和礦警的殘酷壓迫。「少年進炭棚,老來背竹筒;病了趕你走,死了不如狗。」是當時安源工人悲慘生活的真實寫照。安源礦工們雖舉行多次反抗鬥爭,但由於缺乏革命理論指導,都先後失敗了。

1920年初的安源煤礦總平巷,赤膊者為礦工,頭戴禮帽、身著白衣者為監工

昏暗的礦燈,並沒有掩蓋希望的曙光。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毛澤東多次來到安源調查,向工人宣傳革命思想,並先後派李立三、劉少奇來安源開展革命活動。1922年2月,中共安源路礦支部成立,這是中國共產黨在全國產業工人中最早的黨支部。同年5月1日,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成立,李立三當選為主任,到罷工前夕俱樂部規模已達1000人左右。此後,安源路礦的工人運動有了組織領導。

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舊址

隨著工人俱樂部的壯大,路礦當局日漸恐慌,並下令查封俱樂部。長期欠薪以及查封事件,徹底點燃了工人們的怒火。1922年9月14日凌晨,一聲汽笛如驚雷般震蕩了安源十裡礦山,震憾全國的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爆發。苦難的安源工人在中共安源路礦支部和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的領導下,義無反顧地拿起巖尖、斧頭,衝出煤礦礦井、機房,齊聲高喊:「罷工,罷工,堅決罷工!」「從前是牛馬,現在要做人!」……萬眾一心的口號聲,響遍了全中國,也使罷工獲得了全國各地工會的聲援和社會輿論的廣泛同情。

1922年9月16日,劉少奇與戒嚴司令及路礦兩局代表在路礦局總公事房談判,圖為總公事房舊址

安源路礦當局在工人罷工後極為恐慌,玩弄各種陰謀詭計破壞罷工,拒不接受工人提出的復工條件。工人們怒火中燒,紛紛要求把八方井的鍋爐房停了,將整個礦井淹沒。路礦當局迫於多重壓力,只得答應和工人談判。談判地點設在戒嚴司令部——路礦局總公事房,司令部內警衛森嚴,到處站滿了上有雪亮刺刀的衛兵,個個殺氣騰騰,大門口臺階的兩邊各架起一挺烏黑髮亮的機槍,槍口對準前來的工人們。智勇雙全的劉少奇作為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的全權代表,毫不畏懼,隻身赴約。

劉少奇與安源路礦兩局進行談判的復原場景

面對工人們的堅強團結、英勇鬥爭和劉少奇的大智大勇、堅定沉著,戒嚴司令和路礦兩局無計可施,不得不答應工人們的正義要求。9月18日,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與路礦兩局代表正式籤訂《十三條協議》,保障工人權利、增加工資、改善待遇、發清欠餉等要求全部滿足。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歷時四天,「未傷一人,未敗一事」。《十三條協議》的籤訂,標誌著大罷工取得了完全勝利!

一、路礦兩局承認俱樂部有代表工人之權。

二、以後路礦兩局開除工人須有正當理由宣佈,並不得藉此次罷工開除工人。

三、以後例假屬日給長工,路礦兩局須照發工資;假日照常工作者須發夾薪,病假須發工資一半,以四個月為限,但須有路礦兩局醫生證明書。

四、每年十二月須加發工資半月,候呈準主管機關後實行。

五、工人因公殞命,年薪在百五十元以上者,須給工資一年,在百五十元以下者,給壹百五十元,一次發給。

六、工人因公傷不能工作者,路礦兩局須與以相當之職業,否則照工人工資多少按月發給半餉,但工資在二十元以上者,每月以十元為限。

七、路礦兩局存餉分五個月發清,自十月起每月發十分之二;但路局八月份餉,須於本月二十日發給。

八、罷工期間工資,須由路礦兩局照發。

九、路礦兩局每月須津貼俱樂部常月費洋二百元,從本月起實行。

十、以後路礦兩局職員工頭不得歐打工人。

十一、窿工小工工錢每日一角八分,大工每日二角八分。礦局應飭工頭在原包價內發給,倘工頭不願充當時,俱樂部應負補充之責。

十二、添補窿工工頭,須由窿內管班大工照資格深淺提升,不得由監工私行錄用。

十三、路礦工人每日工資在四角以下者須增加洋六分,四角以上至一元者照原薪加百分之五。

  第十一條改為窿工包頭發給窿工工價,小工每日壹角五分遞加至壹角八分,大工二角四分加至二角八分,分別工程難易遞加。

萍礦總局

株萍鐵路

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

民國十一年九月十八日協訂

在我們所見到的這份《十三條協議》右下方,鈐有上下兩枚醒目的印章:居上者呈橢圓形,印「李壽銓遺物」和「李為揚珍藏」;居下者呈方形,印有篆書陽文「李為揚印」四字。由印文可知,這份珍貴的協議由時任萍鄉煤礦礦長的李壽銓保存。1924年,李壽銓將協議帶回老家揚州,1956年,經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多次溝通,李壽銓之子李為揚將其捐贈給紀念館。

近百年時光,這份《十三條協議》已是歲月的積澱,但字跡依然清晰,語言仍舊鏗鏘有力。協議的達成,是一場無硝煙的戰爭,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有理有利有節、從容不迫、據理力爭取得的成果,是中國工人運動史上的一次壯舉,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領導並取得完全勝利的工人鬥爭!

(朗讀者:汪慧卉)

素材提供: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

◆◇【全省聯盟】合力協作 共創未來——全省博物館聯盟正式成立

◆◇【百縣百物說江西(紅色篇)】①一方印信掀開新篇章

◆◇【百縣百物說江西(紅色篇)】②連接歷史與新徵途的門板

◆◇【百縣百物說江西(紅色篇)】③一罐食鹽見證魚水情誼

相關焦點

  • 萍鄉:紅色之城的紅色記憶
    如果說中國的每座城市都有一個基本的顏色,那麼萍鄉的顏色就是&34;。紅色記憶之一: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金秋十月,我再一次來到萍鄉,來到位於萍鄉安源區牛形山的&34;,在講解員的引導下,回顧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的光輝歷史。
  • 中國紅色旅遊推廣聯盟發布全國百條紅色旅遊線路
    10月26日,在台州舉行的2020中國紅色旅遊推廣聯盟年會暨革命精神傳承發展現場會上,浙江、江西、安徽等24個聯盟成員單位聯合發布10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   中國紅色旅遊推廣聯盟由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於2017年共同發起成立。
  • 朱虹:江西十大紅色旅遊基因庫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江西兒女為了革命的勝利赴湯蹈火、前赴後繼,有名有姓的烈士近26萬人,約佔全國總數的六分之一,無名烈士更是不計其數;安源工人運動、秋收起義、南昌起義、井岡山鬥爭、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誕生等重大歷史事件均發生在江西;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江西留下光輝足跡,江西也是開國將軍最多的省份。
  • 中國台州網丨浙報關注︱全國百條紅色旅遊線路發布
    10月26日,在台州舉行的2020中國紅色旅遊推廣聯盟年會暨革命精神傳承發展現場會上,浙江、江西、安徽等24個聯盟成員單位聯合發布10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中國紅色旅遊推廣聯盟由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於2017年共同發起成立。
  • 紅色旅遊看江西——全國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江西選拔賽即將精彩開賽
    江西紅色景點遍布境內、紅色文化聞名中外,講好紅色故事有助於江西旅遊業的發展與紅色文化的傳承。此次大賽以賽促訓,進一步推動紅色講解員導遊員隊伍建設,提升講好紅色經典故事的能力,推出一批感染人、教育人的紅色故事,激勵和引導廣大幹部群眾更好地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發揚革命傳統。
  • 朱虹筆下的《江西符號》是什麼樣子?新書創作記上線
    這些活動使我越來越覺得江西文化底蘊厚重,紅色、綠色、古色旅遊資源富集,與全國一些省市相比,是一大特色,我深深的愛上了這片土地,愛上了紅土地上勤勞智慧的江西人民。本書共收錄我這三年來發表的70餘篇文章,分為文化篇、旅遊篇、景區篇、評論篇。以文化論,本書首次提出了江西時代節點的新概念。從安義和新餘兩地發現的第一個江西人,到當今新時代,其中有四個時間節點,即「萬千百十」。
  • 江西這一縣市,由景德鎮代管,坐擁4大高速和2條鐵路,未來可期
    眾所周知,江西位於我國的東南部,是華東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和國內的浙江、廣東相連接,區位很是優越,而且這裡也是我國的紅色旅遊地。以紅色文化享譽國內外,是時下最熱門的旅遊地,而提到江西,不得不提的就是南昌,它不僅是江西的省會之地,還是省內經濟最發達之地,是內部的寶藏城市,但江西內部不僅僅有這麼一座優秀城市,除去這裡外,內部還有一大城市備受關注,那就是景德鎮,它是享譽國內外的知名瓷都,是江西境內知名度最高的一大城市,未來發展很被看好。
  • 【「百件革命文物說江西」之革命舊址篇】⑲葉坪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舊址(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會址)
    江西孕育了代代相傳的紅色基因,留存著諸多見證崢嶸歲月的史跡物證。由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江西省博物館、江西廣播電視臺影視旅遊頻道承辦「守初心 擔使命——百件革命文物說江西」系列活動,一百件革命文物,一百個紅色故事,一檔節目,一個展覽,一本讀本。追根溯源守初心,砥礪奮進擔使命!紅色革命舊址,見證崢嶸歲月,目睹百年風雨,歷經滄桑,依然矗立。
  • 全省旅發大會吹響江西旅遊「再出發」衝鋒號
    本次大會,有活力,有魅力,賓朋滿座,亮點紛呈,成果豐碩;有總結,有展望,吹響了江西旅遊「再出發」的衝鋒號。  再總結,亮出新風採  總結是為了更好地揚帆出發。  2019年,江西省旅遊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
  • 探訪中原「紅色地圖」④丨讓「特別能戰鬥」精神綻放新光芒
    探訪中原「紅色地圖」④丨讓「特別能戰鬥」精神綻放新光芒——探訪焦作煤礦工人大罷工指揮部舊址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學樺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姬姣姣 通訊員 張嘉林7月6日,河南理工大學老校區,教工之家掩映在濃濃綠蔭之中。
  • 國家公布的江西11個35處紅色旅遊經典景區,贛鄱沃土的閃光足跡
    江西為中國革命付出了巨大代價和偉大犧牲,據統計1927至1935年50萬江西人參加紅軍,有名有姓的烈士就達25萬人,無名烈士難以計數。紅色江西,猶如一個沒有圍牆的歷史博物館,全省登記在冊的革命舊址舊居就有1500處之多,其中井岡山革命舊址群、瑞金革命舊址群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兩處革命舊址,國家公布的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就達11個35處。
  • 當空姐遇上罷工……
    這場罷工來得突然,結束的也快。●24日晚間,經過一整天的罷工和抗議後,勞資雙方達成協議,空服員所提出的七項要求都得到這場罷工的導火索,其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在計算員工工時上面,華航耍了個小聰明,要求空服人員上班要到離臺北兩個小時車程的桃園機場報到,無形中,變相縮短了空服員的休息時間。再加上員工一直以來的多項訴求沒有得到回應,新仇加舊恨,導致罷工的發生。
  • 江西贛州一個縣,以一個年號為縣名,境內有53條河流
    去過贛州的人都知道,它是江西省比較大的一個地級市,總面積39379平方千米,也算是最大的一個市,總人口達到了983萬人。一個市能取得發展壯大了,也會帶動下轄縣市的發展,下面將重點介紹其中的一個縣,以一個年號為縣名,境內有53條河流,它就是興國縣。
  • 江西79個縣(市、區)之間籤訂上下遊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
    資料圖:鄱陽湖 李學華 攝中新社南昌11月26日電 (記者 蘇路程)中新社記者26日從江西省生態環境廳獲悉,截至目前,該省全省79個縣(市、區)之間正式籤訂上下遊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79份,全省長江流域相關市(縣)70%以上建立起橫向生態補償機制。
  • 江西一由九江代管的縣,坐擁3大高速和1條鐵路,有望入圍百強縣
    江西地處我國的華東地區,緊挨國內的經濟強省廣東和浙江,是一座佔地面積為166900平方千米的省份,境內最知名的城市就是南昌,南昌不僅是江西的省會城市,也是我國的歷史名城,是省內經濟最強悍的城市,未來發展很被網友看好,除去這座耀眼之地外
  • 江西有個縣,是全國三大將軍縣之一,也是一個以"國"命名的縣
    江西有個縣,隸屬全省最大的地級市,是中國三大將軍縣之一來人間一趟,一定要好好感受這世間美好。這裡是小方談旅行,帶你探索山川湖海。195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授予軍銜,至1965年這十年間授予上千位將軍,湖北紅安縣、安徽金寨縣和江西興國縣因將軍數量眾多而被稱為&34;。
  • 第十三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將在江西南昌舉辦
    2020年12月18-21日,由商務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主辦,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江西省商務廳、南昌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十三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簡稱「綠博會」),將在江西省南昌綠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
  • 江西永新縣,贛西的一顆紅星,景色宜人,處處都是紅色文化
    江西是一個充滿著紅色故事的地方,每一個縣市都有著眾多的紅色文化,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走進江西省的永新縣,毛主席曾經在此留下了「看永新一縣,要比一國還重要」的話語,可見永新在歷史革命中留下了不可抹去的重要作用。永新縣位於江西省西部,靠近湖南省,屬於羅霄山脈的地段。
  • 「旅動中國紅」項目百條紅色旅遊線路覆蓋山東等21省區 包含「夜遊...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5日訊 為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助力高質量發展紅色旅遊產業,攜程日前啟動「旅動中國紅——攜手共遊壯美河山」紅色旅遊項目,包含獨家定製百條紅色旅遊線路,重溫「踏雪山」、「過草地」的崢嶸歲月。該項目將貫穿2021年全年,預計全年帶動5000萬人次紅色旅遊。